薛生白《濕熱病篇》必背 1濕熱證,始惡寒,,后但熱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 不引飲,。 【提要】本條為濕熱證之提綱。 2濕熱證,,惡寒,,無(wú)汗,身重,,頭痛,,濕在表分,宜蕾香,、 香蕾,、羌活,、蒼術(shù)皮、薄荷,、牛旁子等味,。頭不痛者,去羌活,。 【提要】本條論述濕邪傷于衛(wèi)表,,郁遏衛(wèi)陽(yáng)的證治。 3濕熱證,,惡寒,,發(fā)熱,身重,,關(guān)節(jié)疼痛,,濕在肌肉,,不 為汗解,,宜滑石、大豆黃卷,、茯苓皮,、蒼術(shù)皮、蕾香葉,、鮮荷 葉,、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惡寒者,,去蒼術(shù)皮。 【提要】本條論述濕熱郁于肌表的證治,。 8濕熱證,,寒熱如瘧,濕熱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樸、檳 榔,、草果,、蕾香、蒼術(shù),、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 【提要】本條論述濕熱阻遏膜原的證治,。 9濕熱證,,數(shù)日后,皖中微悶,,知饑不食,,濕邪蒙繞三焦, 宜蕾香葉,、薄荷葉,、鮮荷葉、枇杷葉,、佩蘭葉,、蘆尖、冬瓜仁等 味(薛氏五葉蘆根湯),。 【提要】本條論述濕熱余邪未清,,胃氣不舒的證治。 10濕熱證,,初起發(fā)熱,,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濕伏中 焦,,宜蕾梗,、蔻仁、杏仁,、枳殼,、桔梗、郁金,、蒼術(shù),、厚樸、草 果,、半夏,、干菖蒲、佩蘭葉,、六一散等味,。 【提要】本條論述濕熱蘊(yùn)伏中焦的證治。 13濕熱證,,舌根白,,舌尖紅,濕漸化熱,,余濕猶滯,,宜辛 泄佐清熱,,如蔻仁、半夏,、干菖蒲,、大豆黃卷、連翹,、綠豆衣,、 六一散等味。 【提要】本條論述濕熱在中焦,,而濕漸化熱而成濕熱參半的 證治,。 15濕熱證,四五日,,口大渴,,胸悶欲絕,干嘔不止,,脈細(xì) 數(shù),,舌光如鏡,胃液受劫,,膽火上沖,,宜西瓜汁、金汁,、鮮生地 汁、甘蔗汁磨服郁金,、木香,、香附、烏藥等味,。 【提要】本條論述濕熱化燥,,胃陰虧損而肝膽氣逆致干嘔不 止的證治。 16濕熱證,,嘔吐清水或痰多,,濕熱內(nèi)留,木火上逆,,宜溫 膽湯加桔萎,、碧玉散等味。 【提要】本條論述濕熱未清,,挾痰飲內(nèi)阻,,膽熱上逆的證治。 17濕熱證,,嘔惡不止,,晝夜不痿,,欲死者,肺胃不和,,胃 熱移肺,,肺不受邪也。宜用川連三四分,、蘇葉二三分,,兩味煎 湯,呷下即止,。 【提要】本條論述濕熱余邪留歸于胃而致嘔惡不止的證治,。 18濕熱證,咳嗽,,晝夜不安,,甚至喘不得眠者,暑邪入于 肺絡(luò),,宜章苗,、枇杷葉、六一散等味,。 【提要】本條論述暑濕侵犯肺絡(luò)而致咳嗽的治法,。 |
|
來(lái)自: 嘉齊656 > 《醫(yī)理病因病機(j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