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肝素(UFH):由葡萄糖胺和葡萄糖醛酸交聯(lián)而成的粘多糖酯,,分子量為0.5~3萬 低分子肝素(LMWH):指分子量<6.5*103的普通肝素 凝血因子是參與血液凝固過程的各種蛋白質組分 Ⅰ纖維蛋白原 Ⅱ凝血酶原 Ⅲ組織凝血激酶 Ⅴ前加速素 Ⅶ前轉變素 Ⅷ抗血友病因子 Ⅸ血漿凝血激酶 ⅩStuartPower因子 Ⅺ血漿凝血激酶前質 Ⅻ接解因子 PK激肽釋放酶原 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 LMWH分子鏈短,,主要對血液中的抗凝血因子Xa發(fā)揮作用,對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影響小,。分子量越低,,抗凝血因子Xa活性越強。促使抗血栓作用與出血傾向分離,,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險,。 因肝素引起的過敏或血小板減少癥的替代治療 末梢血管病變等 血液透析時體外循環(huán)的抗凝劑 預防手術后血栓 肺栓塞 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鈉:由腸系膜獲取的硫酸氨基葡聚糖(肝素)片段的鈉鹽 低分子肝素鈣:由腸粘膜獲取的氨基葡聚糖(肝素)片段的鈣鹽 達肝素鈉:由豬腸粘膜制備的肝素鈉通過可控亞硝酸解聚作用而生產的。 核對醫(yī)囑 消毒皮膚 常規(guī)皮下注射法:藥液排氣,,多選擇上臂三角肌下緣,,左手繃緊皮膚,右手持針30,。-40,。進針迅速拔針。 棉簽按壓5分鐘 預灌針劑排氣易造成藥液流失,,造成實際給藥劑量不足 排氣后針頭尖端沾有藥液,,接觸皮膚后易造成皮膚瘀斑、出血 改進方法 無需排氣 注射前針頭朝下,,把空氣彈至藥液上方 預灌針劑針筒內有0.1ml空氣 注射器針頭及乳頭內殘余量為0.07-0.08ml 不同部位皮下層厚薄不一:腹部>上臂>大腿 不同部位吸收藥液的速度不同:腹部>上臂>大腿 改進方法 除去嚴重腹水患者,,LMWH最適宜注射部位是避開臍周2cm左右兩側腹外側壁 交替注射 注射完畢,一般會直接拔針 但注射完畢時,,針尖會殘留一滴余液,,拔針時由于重力作用,常會將這些余液漏入真皮及皮下組織 改進方法 注射完畢可以稍停3~5s,,使皮下組織充分吸收余液,注射完畢順進針角度拔針(垂直拔針) 根據醫(yī)囑準確時間給藥,,藥物避光保存 注射部位的選擇:平臥位,,腹前左右兩側壁交替注射 注射后需按壓15-20min 準確按壓針眼處,防止移位造成瘀斑,、浸潤,、疼痛性紅斑 注意有無皮膚、全身過敏反應或出血傾向(魚精蛋白中和) |
|
來自: 磊sm9i2baqx4w7 > 《常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