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建都于江南(南京或杭州)的王朝,無不重視淮河防線,所謂守江必守淮,。大量歷史證明,,凡是丟掉淮河防線的江南王朝,離滅亡不會太遠,。 ?淮河發(fā)源于河南省與湖北省交界處的桐柏山,,然后一路向東,,(在古代)最終匯入黃海?;春邮侵性c江南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南方王朝死守住淮河,則江南無憂,。但是人們往往更關注的是淮河防線最出名的重鎮(zhèn)——壽陽(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壽縣的地理位置重要嗎?太重要了,!但是淮河防線還有一個重鎮(zhèn),,在軍事上的重要性絲毫不弱于壽陽。這個地方名氣非常響亮,,只是并不以軍事重鎮(zhèn)聞名,。 ?哪里呢?淮安(地級),,之前稱為淮陰,。大名鼎鼎的淮陰侯韓信,就來自淮陰,。 淮安的行政變遷極為復雜,。淮安,、淮陰,、清江,稍不留神就會弄錯(以下皆稱淮安),。不過,,這并不影響淮安作為淮河防線上重要一極的存在。如果把壽春比喻成淮河防線的西極,,淮安當之無愧是淮河防線的東極,。 一般來講,軍事重鎮(zhèn)一般都要負山險,憑江阻,。有山可阻敵之騎兵,,有水可阻敵之水師。而淮安只有江阻,,而沒有山險,。尤其是淮安市區(qū)附近,是一望無際的徐淮黃泛平原,,看似不利于防御敵兵,,好在淮安是一座“水上”城市??v橫密布的水網(wǎng),,以及淮安在天下逐鹿格局中的特殊地理存在,決定了淮安的重要性,。 ?在元朝以前,,南北一旦出現(xiàn)分裂,,北方王朝定都要么在洛陽,要么在長安,,或者在開封(金朝后期遷都開封),。南方王朝定都主要在南京,比如東晉,、南朝,、南唐,南宋則在杭州,。北方王朝要進攻南方王朝,,必然要打造水軍。而走水路進攻南朝,,淮安是必經(jīng)的水路之一,。水師的具體進攻路線,一般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從彭城(今江蘇徐州)順泗水南下至水陸交匯之地的重鎮(zhèn)下邳(今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古邳鎮(zhèn)),,再順泗水經(jīng)下相(今江蘇宿遷,項羽家鄉(xiāng))南下,。而下一站,,就是淮安。 淮安是泗水匯入淮河之地,,淮安以南是中瀆水(今京杭大運河蘇中段),。北方水師順著中瀆水南下,,就能一水直達長江北岸的江蘇揚州。而揚州的長江南岸,,就是京口(江蘇鎮(zhèn)江),,京口以西不遠,就是南朝的國都南京,。 ?三國鼎立,,淮安掌握著北方的曹魏手中,,這成了東吳巨大的心病。曹魏要攻東吳,,走淮安水路至長江北岸,,就能直接威脅到吳都南京。比如魏黃初五年(公元224年),,魏文帝曹丕大舉伐吳,。魏國水師順蔡水、潁水進入淮河,,向東行至壽春,,然后魏水師順水東進,在當年九月殺到廣陵郡(淮安),。到了淮安,,距離吳都南京的長江北岸已不遠了。 一年后,,曹丕又率水師沿淮河東進至淮安,,順水直抵大江。以東吳的實力,,自然有辦法對付曹丕,。但魏國控制淮陰,想來就來,,至少給東吳的防御帶來巨大麻煩。守江必先守淮,,可淮河壓根不在孫權(quán)手上,。所以說,三國之戰(zhàn)的東戰(zhàn)場——魏吳爭霸的主動權(quán),,一直掌握在曹魏手上,。魏陸路有合肥,水路有淮安,,讓東吳非常的被動,。 ?東晉十六國時,,東晉定都于南京,,淮安的得失又事關南朝的存亡。好在淮河防線一直掌握在東晉手中,,可以扭轉(zhuǎn)對北朝的戰(zhàn)略劣勢,。晉穆帝永和年間,名臣荀羨鎮(zhèn)守淮安,,為南京屏藩,。荀羨就感慨地說:“淮陰是天下舊鎮(zhèn),地勢險要,,水陸交匯之地,。只要守住淮陰,南可固京師,,北可觀敵之釁,。” ?東晉后期,前秦皇帝苻堅要滅晉,,其大將彭超就認為秦軍不能只攻壽春一城,,要分兵攻淮陰,以分晉之兵力,,苻堅采納了,。雖然秦軍在淝水之戰(zhàn)中慘敗,但彭超的建議顯然是正確的,。秦軍兵臨淮安,,就等于站在晉都南京的大門前,東晉君臣自然是睡不著覺的,。 等到東晉控制淮安后,,淮安立刻變成了東晉向北收復失地的橋頭堡。比如東晉權(quán)臣劉裕北伐割據(jù)山東的南燕國,,走的就是淮安這條水路,。 ?南北朝對峙,,淮陰又成了南北朝爭奪的焦點之一。唐朝雖然統(tǒng)一天下,,但唐朝人卻認為淮安位于淮河之畔,,北可達黃河,,南可通長江,是中原與江南在東線的結(jié)合部,?;窗卜€(wěn),則朝廷可順利控制江南,。 五代十國,,五代梁、唐,、晉,、漢、周與吳,、南唐再成割據(jù)之勢,。吳國控制淮安,有力于阻擊了五代后梁南下,。尤其是吳軍在清口(淮安附近的清江)之戰(zhàn)的勝利,,徹底斷絕了后梁滅吳的企圖。 吳被南唐取代,,中原王朝傳至后周,。神武雄略的周世宗柴榮要打敗南唐,必先征服南唐的淮南十四州(有二州實在淮河北岸),。由于南唐的壽州守將劉仁贍死守不降,,周軍對壽州采取圍點打援,重點向東進攻楚州(今淮安),。打下楚州,,即使周軍攻不下淮南,至少可以保證后周東線的重鎮(zhèn)徐州不受南唐侵擾,,畢竟楚州與徐州的距離實在太近了,。 ?柴榮親征,,在楚州全殲南唐水軍的主力,就等于打開了南唐國都南京的大門,。入宋后,,淮安的戰(zhàn)略地位依然沒有下降,因為宋朝的財賦重地還在江南,。宋人曰:淮安是南北咽喉要地,。元朝人說得更直接:“淮安當南北之中,,江浙之腰,。一旦淮安有險,,整個淮南都保不住?!北娝苤?,元朝修建大運河的目的,就是南糧(錢)北運,?;窗舱ㄔ诰┖即筮\河的“腰眼”上,堪稱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