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滅,,西周興,。作為首要功臣,公元前1040年,,姜太公被周武王封于齊地,,都營丘,由此開創(chuàng)了齊國八百年興亡史,。 營丘地望,,因為沒有明確記載,一直頗有爭議,。漢代以來,,主要為臨淄和昌樂兩家之爭;上世紀(jì)80年代以來,,營丘地望之爭愈演愈烈,,概括起來主要有五種比較有影響力的說法,一為臨淄說(今淄博市臨淄區(qū)齊都鎮(zhèn)),,二為昌樂說(今昌樂縣營丘鎮(zhèn)營丘村),,三為青州說(今青州市何官鎮(zhèn)臧臺村),四為壽光說(今壽光市孫家集街道咼宋臺村),五為高青說(今高青縣花溝鎮(zhèn)陳家莊),。各地或根據(jù)文獻記述,,或依據(jù)考古發(fā)掘,各執(zhí)一詞,,筆攻口伐,,爭論不休。 營丘,,是姜太公立齊之所,,也是齊文化的發(fā)祥之地,確定其具體位置,,對于研究齊國早期歷史極為重要,。那么,營丘究竟在什么地方呢,?筆者非考古專家,,且依托有關(guān)古跡遺址和文字記載,通過推理來探索營丘地望,。 一,、營丘究竟指的是什么 從現(xiàn)存史料看,營丘作為地名最早出現(xiàn)于成書戰(zhàn)國時期的《禮記》,?!抖Y記·檀弓》載,“太公封于營丘,,比及五世皆反(返)葬于周,。”其后,,《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載,,“太公望東封于齊,……至于營丘”,;《呂氏春秋·卷二十》載,,“昔太公望封于營丘”。約成書于秦漢時期的《爾雅》在“釋丘”部羅列了三十二種丘名,,其中“水出其左,,營丘”。從成書年代分析,,營丘之名早于《爾雅》,。《爾雅·釋丘》所云“營丘”未必就是姜太公所封之“營丘”,。 漢代以來,,中華版圖拓展,,后代帝王依據(jù)“水出其左”這一特征,曾妄自命名過多個營丘郡縣名,,如前燕將地處大凌河西的今遼寧義縣一帶命名為營丘郡,;隋唐將地處白浪河西的今山東昌樂縣一帶命名為營丘縣;遼代將地處大凌河西的今遼寧北票市桃花吐一帶命名為營丘縣,。這幾處“營丘”,,不過是因“水出其左”的地貌而被附會命名耳,與周初時姜太公所封的“營丘”根本不是一回事,。 姜太公所封的營丘,不僅是一個地名,,也是一座古城,。 據(jù)唐代史學(xué)家杜佑《通典》載,“黃帝方制天正是,,立為萬國,。顓頊之所建,帝嚳之所授,,創(chuàng)建九州,。少昊時爽鳩氏已居營丘?!焙髞?,“季萴氏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薄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左傳·昭公二十年》)。 正是因為齊地有營丘這座古城,,周武王才能指城封國,,“封尚父于營丘,曰齊”(《史記·周本紀(jì)》),。后來,,因齊胡公“徙都薄姑”,齊獻公又“徙薄姑都,,治臨淄”(《史記·齊太公世家》),,而司馬遷在記述齊國遷都時行文又過于簡練,沒有直言營丘城和臨淄城的關(guān)系,,故引發(fā)后世無休止的營丘地望之爭,。 二、從天齊淵遺址看營丘地望 滄海桑田,,姜太公時的營丘早已湮沒無跡,,但與其有關(guān)的天齊淵遺址猶存,,或許能成為推斷營丘地望的重要線索。 齊國,,乃齊地之國,。齊謂何來?《路史·國名紀(jì)》云:“齊,,侯爵,,……以天齊淵名?!薄端?jīng)注》云:“齊所以為齊者,,即天齊,淵名也,?!薄斗舛U書》云:“齊之所以為齊者,以天齊也,?!薄洱R乘》云:“齊者,水之旋紋,,今人謂之旋窠,,狀如腹(齊)臍。豈(其)淵水并出,,旋流如齊(臍),,以其祠天,稱曰天齊,?!笨梢姡R國之所以稱齊,,得名于齊地的天齊淵,。 天齊淵在何處?《齊記》云:“臨淄城南有天齊淵,?!薄洱R諧》云:“天齊淵水,都南郊,?!薄妒酚洝し舛U書》云:“天齊淵水,居臨淄南郊山下者,?!币蛱忑R淵出水異常,又可“祠天”,,故秦皇漢武均到過此處觀景祭祀,。20世紀(jì)70年代,,天齊淵因地下水位下降而枯竭,其殘存痕跡而今仍隱約可見,,位于今淄博市臨淄區(qū)齊陵街道劉家終村北,,淄水東岸,牛山西北麓,。 作為齊地象征的天齊淵,,應(yīng)該在齊國腹心地帶或靠近腹心地帶;而國都營丘,,應(yīng)該距離天齊淵不遠(yuǎn),,不然,周武王“封尚父于營丘,,曰齊”(《史記·周本紀(jì)》)也就徒有虛名了,。天齊淵和營丘均在齊國疆域之內(nèi),這一點無疑,。 齊國疆域幾何?《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載,,“齊晉秦楚,,其在成周,微甚,,或封百里,,或五十里?!薄睹献印じ孀印份d,,“周公之封于魯,為方百里,;太公之封于齊,,亦為方百里也?!薄睹娬x·卷五》云:“封太公呂望于齊,,是謂齊太公,地方百里,,都營丘,。”從史料記載看,,姜太公在封營丘之初,,齊國的疆域“方百里”,不過是彈丸之地,,遠(yuǎn)沒有其后期的“封疆方五百里”(《周禮》)之大和戰(zhàn)國時期的“膏壤二千里”(《史記》)之廣,。 若以天齊淵為地理坐標(biāo)向外引直線,,則天齊淵距臨淄齊都鎮(zhèn)約15華里,距昌樂營丘村約150華里,,距青州臧臺村約60華里,,距壽光咼宋臺村約84華里,距高青陳家莊約130華里,。按齊國最初疆域“地方百里”(按:周里小于今華里,,約合今415.8米)計算,則營丘之昌樂說,、青州說,、高青說、壽光說均因其地在齊國疆域之外而站不住腳,;相比而言,,營丘臨淄說名副其實。 三,、從史料記載看營丘地望 (一)“營丘邊萊”,。《史記·齊太公世家》載,,“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師尚父于齊營丘。東就國,,道宿行遲,。逆旅之人曰:“吾聞時難得而易失??蛯嬌醢?,殆非就國者也?!碧勚?,夜衣而行,儣明至國,。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營丘邊萊,。萊人,,夷也,會紂之亂而周初定,,未能集遠(yuǎn)方,,是以與太公爭國?!?/p> 姜太公受封時,,西周初定,,未能顧及到遠(yuǎn)方,特別是山東一帶地處偏遠(yuǎn),,又有親商敵周的東夷萊人在此作亂,,周武王認(rèn)為“非鷹揚元勛,不足以彈壓東方”(《竹書紀(jì)年》),,故封文韜武略的姜太公到東方,,以藩屏周王室。 據(jù)王獻堂,、周昌富,、遲克儉等多位專家考證,商周之際的萊國,,其統(tǒng)治中心在瀰水上游,,勢力范圍北接紀(jì)國,西達淄水,,國都大體在今昌樂,、臨朐、青州一帶(見《萊夷族發(fā)源地的探討》)一文),。商末,,天下大亂,萊侯趁機一度越過淄水占領(lǐng)營丘一帶(此地原屬薄姑氏),。周初,“武王……命姜太公呂望東征,?!鹑R人地入于齊”(《竹書紀(jì)年》),將萊國勢力逐出淄水流域,,趕回瀰水流域,,將原屬于薄姑氏且與萊國接壤的營丘一帶劃入齊地,分封給了姜太公,。萊侯視姜太公為仇敵,,故姜太公“東就國”時,“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 如果營丘城在昌樂、青州,,則周武王不可能將尚未平定的萊國土地分封給姜太公,,更不可能讓其在萊國統(tǒng)治中心定都立國;同樣道理,,如果營丘城在壽光,,姜太公也不可能在紀(jì)國的屬地上立足,;如果營丘城在高青,則距離萊都較遠(yuǎn),,談不上“營丘邊萊”,。唯獨今淄博市臨淄區(qū)齊都鎮(zhèn)一帶,與“營丘邊萊”相合,。 (二)“都營丘”和“治臨淄”,。《史記·齊太公世家》載,,“武王……封師尚父于齊營丘,。東就國,……都營丘,?!芘氚Ч⑵涞莒o,是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與其黨率營丘人襲攻殺胡公而自立,,是為獻公,。獻公元年,盡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臨淄?!笨梢?,齊國國都有一個從營丘城遷至薄姑城,再從薄姑城遷至臨淄城的過程,。 司馬遷是舉世公認(rèn)的大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其行文惜墨如金,,言簡意賅,。筆者認(rèn)為,在《史記》中,,司馬遷雖然沒有明說營丘城和臨淄城是什么關(guān)系,,但這段文字頗有深意,特別是“乃與其黨率營丘人襲攻殺胡公而自立”一句耐人尋味,,反復(fù)咀嚼,,仔細(xì)推敲,則實為司馬遷暗指臨淄城與營丘城在同一地。 理由有六:其一,,獻公之所以能成事,,在于“其黨”和“營丘人”的冒險協(xié)助,事成之后,,且不說獻公是否想賴在薄姑城不走,,而“其黨”和那些“營丘人”必思?xì)w心切,想返回營丘老家與親人團聚,,獻公一人難違眾人之意,;其二,獻公政變前一直生活在營丘城,,其根基,、勢力、親人,、朋黨,、宗祠也在營丘城,也應(yīng)該有思?xì)w的成分,;其三,,獻公殺了胡公,逐了胡公的兒子,,勢必得罪在薄姑城的胡公勢力集團,,若仍留此地,難免會受到各種威脅,,速回營丘城為上策,;其四,獻公以下犯上,,弒君自立,,周天子不可能坐視不管,獻公回到營丘城后,,必以最快的速度加固擴建城池,加強軍事防御,,以提防周王室和其他諸侯國興師問罪,;其五,獻公若新建一座城池,,非一朝一夕之功,,倉促之際只能在其老巢營丘城的基礎(chǔ)上加以擴建,且決不可能把營丘城棄之城外,;其六,,擴建后的城池,東臨淄水,東城墻以淄水河道走勢而建,,獻公為表新政,,故更名臨淄城。 通過推理,,筆者認(rèn)為,,司馬遷所謂姜太公“都營丘”和齊獻公“治臨淄”,二者不僅在同一個地方,,且營丘城就在臨淄城內(nèi),。如果營丘城在昌樂、青州,、高青,、壽光等別處,那么齊獻公當(dāng)年所建的臨淄城就不會在臨淄,,而是在別處,。事實上,齊獻公所建臨淄城遺址就在今淄博市臨淄區(qū)齊都鎮(zhèn),,淄水以西,。 (三)“先君太公以營丘之封立城”?!蛾套哟呵铩份d,,“景公新成柏寢之臺,使師開鼓琴,,師……曰:室夕(西),。……公召大匠曰:室何以夕(西),?大匠曰:立室以宮矩為之,。于是召司空曰:立室何為夕(西)?司空曰:立宮以城矩為之,。明日,,晏子朝公,公曰:先君太公以營丘之封立城,,曷為夕(西),?晏子對曰:……周之建國,國之西方,,以尊周也,。” 意思是所,,齊景公新修建一處柏寢臺,,命樂師在此鼓琴,,琴聲東低西高,樂師斷定柏寢臺的房子方位非正南正北,,而是偏西了,。齊景公很納悶,于是追本溯源,,從“立室”到“宮矩”,,再到“城矩”,最后上溯到了姜太公時的營丘城,,于是問晏嬰“先君太公以營丘之封立城,,曷為夕(西)”?當(dāng)初姜太公在定都營丘城的時候,,城矩為什么方向偏西,?晏嬰莫可名狀,只好以“尊周”敷衍,。 古人建城,,講究坐北面南,以“南望南斗(即斗宿六星),,北戴樞星(即北斗第一星)”來確定正南正北,,存在一定的誤差,故營丘城早在薄姑氏甚至爽鳩氏初建時就偏西了,。姜太公初到齊地“以營丘之封立城”時,,“因其俗,簡其禮”(《史記·齊太公世家》),,并沒有大興土木重新建城,,而是以故有的營丘這座老城為國都。后來,,齊獻公“治臨淄”時,,參照營丘城的“城矩”新建臨淄城,所以臨淄城的“宮矩”“城矩”的方位也偏西了,,直至被后世齊景公察覺,。 從目前已經(jīng)勘探發(fā)掘出的部分城垣、排水系統(tǒng)等歷史遺跡,,可以清楚地看到春秋時期修建的臨淄城(即大城)的確非正南正北,,而是自北往南方位略偏西,說明《晏子春秋》所載當(dāng)年“景公成柏寢而師開言室夕晏子辨其所以然”一事,,以及景公所云“先君太公以營丘之封立城”之語及并非無中生有,。 《吳越春秋》載,,“鯀筑城以衛(wèi)君,,造廓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币话銇碇v,,國都有內(nèi)外二城,先有內(nèi)城,,即宮城,;宮城建好后,在城的外圍加筑一道城墻,,即郭城,。齊獻公修建的臨淄城(即大城),其外城是參照宮城的“宮矩”而建,,宮城又是參照營丘城的“城矩”而建,,故宮城毗鄰營丘城。 如果營丘城在昌樂,、青州,、高青、壽光等這么老遠(yuǎn)的地方,,那么齊獻公當(dāng)年建臨淄城時,,又如何能參照營丘城的“城矩”呢?顯然不成立,。 然而,,一座臨淄城中不可能同時有兩座內(nèi)城,故臨淄城的宮城就是先輩留下來的營丘城,,之后可能被“是時……好治宮室”(《史記·齊太公世家》)的齊景公重新修葺過,。此二者實為一體,密不可分,。宮城也就是營丘城應(yīng)在臨淄城(即大城)的中央,,應(yīng)也就是今博市臨淄區(qū)齊都鎮(zhèn)付家廟村和闞家寨村一帶。 這里,,在天齊淵的幾乎正北方向,,與天齊淵直線距離約10公里。因齊城偏西,,故與清代吳振棫《天齊淵詩序》所云“天齊淵與齊故城南北正相值”相合,;當(dāng)年,姜太公在此立都,,距離天齊淵不遠(yuǎn),,與司馬遷《史記》所云“封尚父于營丘,曰齊”亦相合,。 這里,,在臨淄故城之大城中央,,與清代史學(xué)家顧祖禹《讀史方輿紀(jì)要》所云“營丘在故齊城內(nèi)?!渫夤传I公所徙臨淄城”亦相合,。 這里,地處以齊國都城命名的齊都鎮(zhèn),,東北方向有東周殉馬坑,,東南方向孔子聞韶處遺址,西南方向有桓公臺建筑遺址,、齊國故城城垣遺址,、稷下學(xué)宮遺址和遄臺遺址,西北有齊故城排水道,,周邊坐落著古城,、石佛、韶院,、東關(guān),、南關(guān)、東門,、大夫觀,、督府巷、小長胡同等一大批歷史文化氣息濃厚的村落,。 這里,,東有淄水,地勢高平,,與《爾雅》所云“水出其左,,營丘”相合,與《管子·乘馬》所云“凡立國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廣川之上”亦相合。 這里,,應(yīng)該就是古營丘城所在地,。 四、齊都營丘城的來龍去脈 既已確定營丘地望,,筆者通過查閱史料,,且追溯一番營丘的歷史。 營丘,,原為古邑,,自黃帝之子少昊時代就有東夷部落爽鳩氏在此居住,其后,,夏時的季崱氏,、商時的逢伯陵,、商末的薄姑氏作為一代代諸侯,先后管轄此地,。 興周滅商時,有八百諸侯歸服,,“武王不得而易”(柳宗元《封建論》),,也就是不輕易變更其封地國名,管轄權(quán)基本不變,。此外,,周武王又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因疆土有限,,故“取之所滅國與隙地”(許宗彥《讀周札記》補注),。 當(dāng)時,薄姑氏也已臣服,,而其原屬地營丘一帶卻被萊國趁亂占據(jù),。姜太公奉命驅(qū)逐萊人后,周武王順勢將此地劃入齊地,,因齊地有天齊淵和營丘這座老城,,故指城封國,“封尚父于營丘,,曰齊”(《史記·周本紀(jì)》),。 姜太公東就國時,萊侯帶兵來爭搶營丘,,姜太公借助淄水(古為大河)這一天然屏障,,擊敗萊侯,萊人遠(yuǎn)遁,。姜太公初到齊地,,發(fā)現(xiàn)這里因累年遭遇戰(zhàn)亂,地貧人寡,,于是以故有的營丘城作為齊國國都,。因營丘城原屬于薄姑氏,后被周武王封給姜太公,,引起薄姑氏不滿,,所以周武王死后,到周成王(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時,,“薄姑氏與四國共作亂,,成王滅之,以封師尚父”(《漢書·地理志》),,齊國疆域有了較大拓展,,而姜太公即已在營丘城立國,,故未勞民傷財遷都到規(guī)模更大的薄姑城。此時,,齊國還得到了“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的“征伐”大權(quán)成為政治上的“大國”,,仍“都營丘”(《史記·齊太公世家》),。 自姜太公“都營丘”以來,其后世丁公,、乙公,、癸公、哀公四代先后在營丘城立國,。哀公(前879年—前868年在位)時,,紀(jì)侯在周夷王前進讒言,周夷王將哀公烹殺,。哀公死后,,其異母弟呂(姜)靜被立為齊君,是為胡公(前867年—前860年在位),。胡公為癸公妾室所生,,其以庶子身份稱君執(zhí)政,難免會有許多反對勢力,,癸公嫡子,、哀公同母弟呂(姜)山就因沒能繼任國君而憤憤不平;加之周夷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史記·楚世家》),內(nèi)憂外患之際,,出于穩(wěn)固地位,、抵御戰(zhàn)亂等方面的考慮,胡公于前866年遷都薄姑城,。 作為國都,,營丘城已歷六世一百八十年,可謂根深蒂固,。胡公不顧營丘人的反對,,拋棄宗祠,決然遷都,此舉對齊人震動很大,,營丘遺老遺少頗有怨言,。呂(姜)山見怨聲四起,密謀奪位,。前860年,,也就是胡公遷都六年后,呂(姜)山見時機成熟,,于是與其私黨率領(lǐng)營丘人突襲薄姑城,,殺死胡公,將胡公之子驅(qū)逐出境,,隨即又把國都從薄姑遷回營丘城,并在營丘城的基礎(chǔ)上進行擴建,,修筑了規(guī)模宏大的外城墻,,東城墻依河道走勢而建,因城臨淄水,,故更名為臨淄城,,其宮城即原營丘城。 關(guān)于營丘即臨淄,,有大量文獻資料可以佐證,,如班固《漢書·地理志》云:“臨淄名營丘”;魏晉學(xué)者臣瓚《漢書·地理志》注云:“營丘即臨淄也”,;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云:“淄水又北,,經(jīng)其城東,城臨淄水,,故曰臨淄,。……武王以其地封太公望,,賜之四履,,都營丘為齊”;唐代宰相,、地理學(xué)家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十載臨淄縣條下注:“古營丘之地,,呂望所封之都”;清代學(xué)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云:“臨淄名營丘,,師尚父所封,,以地臨淄水而得名”;民國九年《臨淄縣志》也云:“獻公復(fù)都營丘,,拓大其城,,更名臨淄”…… 春秋后期,臨淄城因遭遇戰(zhàn)亂,,東南隅一帶曾被重創(chuàng),,后修補,。前391年,擔(dān)任齊國正卿的田和廢黜齊康公,,自立為齊君,,史稱“田氏代齊”。自姜太公立國至齊康公失國,,姜齊凡三十二位國君,,享國六百五十五年。 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冊封為諸侯,,是為田齊太公。田因齊(前356年—前320年時在位)時,,開始在臨淄城東南隅殘破地帶另建一座新城,。前334年,田因齊稱王,,即齊威王,,大概此時左右,新城建畢,,其王宮從臨淄城搬遷至新城,,因新城形制規(guī)模較小,故相對于原臨淄城而言,,曰子城,,即小城。原先位于大城中央的宮城,,復(fù)稱營丘,。自姜太公立國到齊威王另建小城,營丘作為齊國國都,,凡三十六位國君,,長達七百零六年。 前284年,,燕國將領(lǐng)樂毅伐齊,,“入至臨淄,盡取其寶,,燒其宮室宗廟”(《史記·燕召公世家》),,臨淄城(即大城)內(nèi)的營丘城遭到破壞圮廢,自此消失,。 前221年,,齊為秦所滅。秦始置臨淄縣。王莽時改曰齊陵,。 因子城內(nèi)西北部有一大夯土臺,,秦漢時被稱作“環(huán)臺”。因其地貌,,約成書于此時的《爾雅·釋丘》云:“水出其左,,營丘”。物轉(zhuǎn)星移,,此營丘與古營丘城根本不是一個概念,。受其影響,魏晉以來,,人們普遍認(rèn)為這個“水出其左”又被城墻圍住的土丘就是營丘,。如《晉書·慕容德載記》載,南燕皇帝慕容德曾于建平三年(402年),,“如齊城,,登營丘,望晏嬰?!?;北魏地理學(xué)家酈道元在《水經(jīng)注·淄水》中也云:“今臨淄城中有丘,,在小城內(nèi),,周回三百步,高九丈,,北降長五,,淄水出其前,逕其左,,故有營丘之名,,與《爾雅》相符?!?/p> 五,、自欺欺人的營丘昌樂說 昌樂等地之所以爭搶營丘地望,不外乎借助姜太公這一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為本地謀求文化旅游所帶來的名和利,。為了名利,有些地方,,或人云亦云,,或牽強附會,或無中生有,,硬生生地和姜太公,、營丘城扯上關(guān)系。 高青出土了一件帶有“豊啟作氒祖甲齊公寶尊彝”銘文的周代青銅器,就認(rèn)為“齊公也只能是齊國的首任國君齊太公師尚父姜太公”,,發(fā)現(xiàn)了奇特夯土臺,,就認(rèn)為是“太公所筑的營丘”;青州發(fā)現(xiàn)了一處大的城址,,就“有理由相信臧臺……為姜太公始筑,,就是后世爭辯2000余年的營丘”;壽光發(fā)現(xiàn)了一處高大土埠和陶陶罐罐,,以此認(rèn)為稱得上是“營丘之墟”,。如果營丘高青說、青州說,、壽光說所謂的“認(rèn)為”“只能是”“有理由相信”“稱得上”還算有自知之明,、值得商榷、留有余地的話,,那么昌樂營丘說,,就真有點強詞奪理、厚顏無恥了,。 昌樂,,歷史久遠(yuǎn),春秋時稱緣陵,,西漢時改稱營陵,,隋唐時改稱營丘,北宋時改稱昌樂,。其稱謂自春秋始有以來,,幾經(jīng)沿革,最終落腳昌樂,。 應(yīng)該說,,從緣陵改稱營陵,便埋下了營丘之爭(臨淄說和昌樂說)的伏筆,。曾當(dāng)過營陵令的東漢學(xué)者應(yīng)劭在《漢書·地理志》臨淄條下注:“齊獻公自營丘徙此”,,推出營丘、臨淄兩地說,;又在同書營陵條下注:“師尚父封于營丘,,陵,亦丘也”,,認(rèn)為營丘即營陵,,由此拉開了營丘昌樂說的序幕。 到了唐代,,經(jīng)學(xué)家,、史學(xué)家,、語言文字學(xué)家顏師古在為《漢書·地理志》作注時云:“臨淄、營陵,,皆舊營丘地”,,玩起了文字把戲,態(tài)度曖昧,,但其更認(rèn)同應(yīng)劭的營丘營陵(今昌樂)說,。由于隋唐時,今昌樂稱營丘,,加之權(quán)威人物顏師古的影響力,,故姜太公封于今昌樂之說盛行。到了宋初,,隨著營丘改稱昌樂,,故成書于宋太宗時的《太平寰宇記》云:“昌樂東南五十里營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國,。……周以封太公于營丘”,,正式推出了營丘昌樂說,。 其后,明,、清,、民國等各種版本的《昌樂縣志》均記載昌樂為姜太公首封之地。近代歷史學(xué)家范文瀾在其《中國通史簡編》中也云:“成王封外祖父太公呂望做齊侯,,呂尚都營丘(今山東省昌樂縣),?!?/p> 到了當(dāng)代,,昌樂為了把營丘昌樂說做實,下了不少功夫,,大力宣傳本地是“齊國首城”,。1983年,昌樂教師趙守誠作《關(guān)于齊初都營丘的考證》一文,,并寫信向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請教,,獲得了明確答復(fù):“營丘在昌樂說是正確的”。2006年,,昌樂“報請上級有關(guān)部門批準(zhǔn),,借馬宋、窩托,、崔家三個鄉(xiāng)合并之際,,改成了營丘鎮(zhèn)”,,并言是“為了紀(jì)念姜太公”;2014年,,成立了營陵詩詞學(xué)會營丘分會——崇山詩社,,鼓勵詩詞愛好者積極歌賦營丘古城。 一時間,,昌樂營丘說以訛傳訛,,影響極大,直至混淆視聽,,顛倒是非,。 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 拋開別的,,單拿筆者所列出的有關(guān)古跡遺址和文字記載來看,,營丘昌樂說就站不住腳。 昌樂人說,,應(yīng)劭營丘即營陵的觀點,,時間比較靠前,可信度非常高,。殊不知,,應(yīng)劭的觀點不過是一家之言,私人說法,,非信史,,成書比應(yīng)劭早150多年的正史《漢書·地理志》中就有了“臨淄名營丘”的官方記載。 昌樂人又說,,臨淄沒有姜太公廟,,而昌樂的太公廟始建于唐代。殊不知最早的姜太公廟當(dāng)初就在臨淄,。據(jù)《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前545年)》載,,“十一月乙亥,嘗于太公之廟,,慶舍(齊相國慶封之子)蒞位,。”生于齊地,、官于齊地的元人于欽在其《齊乘》中說得更明確,,“太公廟在臨淄西營丘(此指環(huán)臺)”。 昌樂人還說,,臨淄營丘之名是齊獻公遷都臨淄后才有的,,不過是沿襲昌樂的老營丘名而已。殊不知姜太公“都營丘”和齊獻公“治臨淄”是一地,,且《禮記》《韓非子》等史料在前,,隋唐時今昌樂由營陵改稱營丘在后,。 …… 昌樂因為在隋唐時曾一度稱營丘,其后又有相關(guān)資料,、志書中“昌樂東南五十里營丘,,……周以封太公為營丘”“昌樂營丘是舊營丘”等記載,又有相傳乾隆御批昌樂縣為“尚父初封地”的匾額,,就以此自詡為“齊國首城”,,只會讓人貽笑大方。另,,昌樂2010年因為發(fā)現(xiàn)了一塊刻有“咸豐十一年重修”的“古城”字樣的石碑,,就說“為姜太公建立齊國都營丘(昌樂)這一歷史事實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jù)”。如此考證,,借用魏人如淳之語,,“使人笑不能止也”。(劉秉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