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搗碓金剛搗碓 動作 金剛搗碓是太極拳中的典型動作,體現(xiàn)了太極拳沾粘連隨,,不丟不頂?shù)膽?zhàn)斗機巧,。 其中包含的用法比較多,下面我們來逐一拆解動作,。
以腰部為軸,,以兩臂為輪—兩手在腹前劃螺旋,先向左旋,,再向右旋—兩手臂向左掤舉,,兩手之間是自己小臂距離—右手順纏向上,左手逆纏向外—臀部下坐,,膝部微屈向前不動 兩臂左掤手
腰部旋轉(zhuǎn)帶動手臂向左蓄勢—兩手掌翻轉(zhuǎn)—左手順纏,、右手逆纏—身體以腳跟為軸轉(zhuǎn)向右方,,左腳旋轉(zhuǎn)大約45°—右腳旋轉(zhuǎn)90°—重心置于左腿—右腿膝蓋微屈—腳跟著地、腳尖抬起—帶動兩手臂右掤到右腿上方,,兩手之間小臂距離—兩手保持舒指展掌 兩臂右掤手
右腿重心下落—右腳著地—重心前移到兩腿之間—兩腿圓襠開胯—兩臂向前推擠—保持沉肩墜肘—兩手坐腕—距離與肩部同寬 前擠手
腰部帶動兩手在身前纏絲,,兩手臂保持小臂距離—右手逆纏向外—左手順纏向上—兩臂向后旋轉(zhuǎn)—兩臂后纏時重心移向右腿—以腰部帶起左腿—膝蓋上提,與腰部同高—放松左腳腕—右支撐腿微屈—目視左前方 纏絲起腿
左腳在左前方腳跟落地—重心在右腿—左腳跟向左前方鏟出—腳尖著地—兩腿之間圓襠開胯—左右腿重心比例約4:6—兩臂保持不變,,向后撐出—目視左前方 落腳鏟步
腰部右轉(zhuǎn)—帶動兩臂向后劃弧—左手在身前走下弧線—掌心向下,,一直到與胸口同高—身體重心隨左手前移到左腿—蹬右腿身體轉(zhuǎn)向正前方—左腳尖朝前—左臂前展—掌根外旋—右臂后撐 左撩襠手
蹬右腳—右腿前蹚步成虛步—重心在左腿—左腿屈膝—右腳腳尖點地——身體帶動右臂撩—右掌與胯同高—左手自然回收到右臂肘彎處 蹚步撩手
右手握拳如卷餅—向身前勾起—右肘下墜,與下頜同高—同時吸氣,,深入丹田—左手自然放在丹田處—掌心向上—右拳背下落到左掌上—同時呼氣 蓄勢調(diào)息
右拳前勾,,與下頜同高—同時右腿提起—膝蓋與腰部同高—腳腕部自然放松—右拳下落—拳背部砸左手心—同時右腿下落震腳—兩腳與肩同寬—腳尖平行向前—兩腿保持屈膝圓襠 砸拳震腳 太極拳主要是要把其中的那股勁兒練出來,每招每式都應(yīng)領(lǐng)悟其中的內(nèi)涵,,光練招式不練勁兒,,也無法真正練好太極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