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洋鏡 大約從清代中期開始,,西洋的人和物來中國的次數(shù)逐漸增多,西洋來的人就被稱為洋人,,洋人坐的船叫洋船,,騎的車叫洋車……終于有一天,洋人把人參也帶來了,,國人一看,,我去,那這就是(西)洋參??! 西洋參 Panax quinquefolius 西洋參,這個名字在所有的中藥里是比較特殊的,,就在“西洋”二字,。既然是西洋的,那它又是怎么來到神秘的古老東方,?又是怎么成功地名列中藥領域,?
人參,是資歷最深,、名氣最大,、效果最佳的中藥之一。 中國皇后號 公元1644年,,多爾袞率領滿清的鐵蹄踏進北京,,入主了中原王朝。由于起家在東北,,所以清朝的上層對東北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感情,。東北的人參自然成為清朝貴族最推崇的特產(chǎn),并且由于其經(jīng)濟價值高,,所以對人參進行了國家專營,,老百姓或者外省的人是不能進入東北挖人參的。人參的身價自然也是水漲船高,,不僅價格高昂,,還成為國家交往中的禮品,享受著尊貴的地位,。比如雍正五年,,有葡萄牙使者來朝,,雍正皇帝“特賜國王人參四十斤”。天朝上國嘛,,賜你們這種西洋邊陲小國一點稀罕玩意兒開開眼,。 皇后號紀念幣 那時候西洋人也覺得天朝上國是個偉大的國度,真的是想來見見世面,。隨著西洋來華的人數(shù)逐漸增多,,有越來越多的洋人認識到了人參這個神奇的物種。最早記錄中國人參的西洋人,,可能是來華耶穌會士Le Comte,,他在1696年的一封書信中寫道:“‘人’即男人女人的 ‘人’,‘參’就是植物,,或草藥,。” 另有一位來華耶穌會士Pierre Jartoux,,曾受皇帝的委托到東北測繪地圖,,于1709年7月在距離中國和朝鮮邊界的地區(qū)第一次吃了人參,瞬間感受到了東方的神秘力量,,并做了以下記錄: “服用了半支未經(jīng)任何加工的生人參; 一小時后,,我感到脈搏跳得遠比先前飽滿有力,胃口隨之大開,,渾身充滿活力,,工作起來從沒有那樣輕松過。不過,,當時我并不完全相信這次試驗,,我認為這一變化或許起因于我們那天休息得較好。然而,,四天以后,,我工作得筋疲力盡,累得幾乎從馬上摔下來,,同隊一位中國官員見狀給了我一支人參,,我馬上服用了半支,一小時后,,我就不再感到虛弱了,。從那時起,,我好幾次這樣服用人參,,每次都有相同效果”。 隨后的幾十年里,,來華活動的很多傳教士開始在書信中介紹人參,,讓人參這個藥材成為歐洲人熱議的話題,。在這無數(shù)的西洋人中,自然有腦瓜靈活的人動腦筋了:人參在中國是貴重藥材,,皇帝壟斷了這種藥材,,民間市場奇缺。那么,,在西洋有沒有這個物種呢,?有的話,挖了賣到中國不是美滋滋,? 尋找是有理論依據(jù)的,,就是上文中實體考察過東北地理氣候的Pierre Jartoux指出:“若世界上還有某個國家生長此種植物,這個國家恐怕主要是加拿大,,因為……那里的森林,、山脈與此地的頗為相似”。果不其然,,1716 年,,首先在加拿大森林中發(fā)現(xiàn)與中國人參同種的植物。后來,,在美國東部的森林中也發(fā)現(xiàn)了這種植物,。由于西方人,包括北美土著的印第安人的藥品中,,并沒有人參,,所以新發(fā)現(xiàn)的“北美人參”只能銷往東方。于是在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北美人民就采集了當?shù)厝藚?,由法國的貿(mào)易公司銷售到了中國。因為這種人參對中國人來說,,來自西洋,,所以就被成為“洋參”,但是因為東方的朝鮮,、日本等國有人參銷往中國(東洋參),,為區(qū)分而言,這種來自北美的人參就被稱為“西洋參”,。在雍正年間留下的稅務資料中,,就已經(jīng)有“洋參”收稅的記錄了。 西洋參 Panax quinquefolius 西洋參的交易,,給北美人民帶去了巨大的財富,,1752年前后,法屬加拿大等地每年輸往中國的西洋參價值達到5000萬法郎。美國獨立后,,迅速獲取西洋參貿(mào)易的主導權(quán),。比如1784年,美國的商船“中國皇后號”(Empress of China),,運來了473擔西洋參,,總共賣了80410兩白銀,這8萬兩銀子中有6萬兩是利潤,。因為美國國旗是星條旗,,所以美國產(chǎn)的西洋參也被叫做“花旗參”,用以區(qū)別加拿大人參,。一直到19世紀晚期,,西洋參都是美國對華出口的重要商品。 西洋參 Panax quinquefolius 雖然洋人賺到了大把銀子,,但對中國老百姓來說,,也是好事。因為皇家對本土人參的壟斷經(jīng)營,,一般老百姓幾乎吃不起人參,。名醫(yī)徐靈胎就寫到:“小康之家,服二三兩已當然矣,!”清代中前期,,本土人參的價格達到了1.5兩銀子買1兩人參的程度。西洋參的進入,,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本土參的價格,,讓民間中醫(yī)有參可用。
在美國人民“要想富,,多挖參”的濃厚氣氛中,,北美的野生參很快便瀕臨絕種。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人民就開始探索人工種植“西洋參”,,終于在紐約和威斯康辛州率先培植成功,自那以后,,北美的西洋參就是種植為主了,。 西洋參 Panax quinquefolius 在自然形態(tài)上,西洋參與中國人參為同屬植物,,外在特征極為相似,。從功效上來看,與中國人參相比,,西洋參亦有其獨到之處,,中國醫(yī)界普遍評價很高,。西洋參進入中國后,很快進入醫(yī)書記載,,成書于1757年的《本草從新》首次記載了西洋參及其性狀:“苦,寒,,微甘,,味厚氣薄。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span>張錫純《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記載:“西洋參味甘微苦,性涼,,能助補氣分,,兼能補益血分。為其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補者,,皆以此代之?!?/span>補氣,、補血的功能,西洋參和中國參幾乎一致,,但根本性的差別在于中國參性質(zhì)溫熱,,西洋參性質(zhì)寒涼,完全應用在不同的體制人群,,所以,,雖然是外來品種,西洋參已經(jīng)是中藥里不可或缺的一員了,。 |
|
來自: 金壇區(qū) > 《大黃細辛黃精三七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