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生蘭 來源:學前兒童家庭教育 導讀: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孩子要該獎則獎,,該罰則罰,,獎懲并用,獎懲分明,,獎懲適度,,以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抑制孩子的不良行為,。 在執(zhí)行適度性原則時,,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1.稱贊孩子的努力 家長在表揚孩子時,與其空洞地夸獎孩子的聰明,,不如言之有物地稱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孩子要該獎則獎,該罰則罰,,獎懲并用,,獎懲分明,獎懲適度,,以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抑制孩子的不良行為。 在執(zhí)行適度性原則時,,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1.稱贊孩子的努力 家長在表揚孩子時,與其空洞地夸獎孩子的“聰明”,,不如言之有物地稱贊孩子的“努力”,。研究表明,父母經??洫労⒆印奥斆鳌?,孩子的挫折容忍度就會變得較低,由于害怕失敗,,這些孩子往往選擇較有把握的事情去做,;父母經常稱贊孩子的努力,孩子的自信心就會逐漸增強,,由于不擔心失敗,,這些孩子往往選擇有價值的事情去做。因此,父母在贊美孩子時,,要具體地指出孩子在哪些方面表現(xiàn)得“聰明”及不斷嘗試的努力過程,,比如可以說:“我發(fā)現(xiàn)你搭積木時,先找出了長方形的紅色木塊,,然后又找出了三角形的綠色木塊,,沒有隨便亂搭?!?span lang="EN-US"> 2,。懲罰孩子的過失 家長要牢記懲罰的對象不是孩子,而是其過失行為,。在動用懲罰之前,,要冷靜地分析孩子過失行為產生的原因,使孩子知道自己為什么遭受懲罰,、怎樣改正錯誤,;在運用懲罰時,要使禁止孩子所做的事與他所犯的錯誤之間有直接的聯(lián)系,,以發(fā)揮懲罰的教育作用,,而不應使懲罰變成了體罰;在實施懲罰以后,,要給孩子鋪設取得進步的“臺階”,,以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據報道,,1999年7月7日,,在山東省發(fā)生了一起母親打死5歲養(yǎng)女的慘劇:母親要求女兒學寫1—10阿拉伯數字,,自己在旁邊看著電視,,女兒一邊寫數字一邊偷看幾眼電視,母親發(fā)現(xiàn)后,,用蒼蠅拍打女兒,,并責令女兒背對電視機寫數字,女兒寫不好“8”和“9”,,母親就用搟面杖使勁地打她,,女兒最后被打致死。家庭教育要盡快遠離拳腳,,棍棒是打不出人才的,,這就是“幼女慘死惡母棍下”給我們留下的血的教訓。 3.獎與懲相結合 研究表明,,從對于孩子良好行為的形成和不良行為的糾正來講,,有獎勵及懲罰的效果比沒有獎勵及懲罰的效果要好一些,;獎勵與懲罰相比而言,獎勵的效果又比懲罰的效果要好一些,;在獎勵和懲罰的運用中,,獎懲并用的效果又比只獎勵或只懲罰的效果要好一些。所以,,在家庭教育的實踐中,,家長要抓住時機,掌握分寸,,以獎為主,,獎懲結合,促進孩子良好行為的形成,。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孩子要該獎則獎,該罰則罰,,獎懲并用,,獎懲分明,獎懲適度,,以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抑制孩子的不良行為。 在執(zhí)行適度性原則時,,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1.稱贊孩子的努力 家長在表揚孩子時,,與其空洞地夸獎孩子的“聰明”,不如言之有物地稱贊孩子的“努力”,。研究表明,,父母經常夸獎孩子“聰明”,,孩子的挫折容忍度就會變得較低,,由于害怕失敗,這些孩子往往選擇較有把握的事情去做,;父母經常稱贊孩子的努力,,孩子的自信心就會逐漸增強,由于不擔心失敗,,這些孩子往往選擇有價值的事情去做。因此,,父母在贊美孩子時,,要具體地指出孩子在哪些方面表現(xiàn)得“聰明”及不斷嘗試的努力過程,比如可以說:“我發(fā)現(xiàn)你搭積木時,,先找出了長方形的紅色木塊,,然后又找出了三角形的綠色木塊,,沒有隨便亂搭?!?span lang="EN-US"> 2,。懲罰孩子的過失 家長要牢記懲罰的對象不是孩子,而是其過失行為,。在動用懲罰之前,,要冷靜地分析孩子過失行為產生的原因,使孩子知道自己為什么遭受懲罰,、怎樣改正錯誤,;在運用懲罰時,要使禁止孩子所做的事與他所犯的錯誤之間有直接的聯(lián)系,,以發(fā)揮懲罰的教育作用,,而不應使懲罰變成了體罰;在實施懲罰以后,,要給孩子鋪設取得進步的“臺階”,,以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據報道,,1999年7月7日,,在山東省發(fā)生了一起母親打死5歲養(yǎng)女的慘劇:母親要求女兒學寫1—10阿拉伯數字,,自己在旁邊看著電視,,女兒一邊寫數字一邊偷看幾眼電視,母親發(fā)現(xiàn)后,,用蒼蠅拍打女兒,,并責令女兒背對電視機寫數字,女兒寫不好“8”和“9”,,母親就用搟面杖使勁地打她,,女兒最后被打致死。家庭教育要盡快遠離拳腳,,棍棒是打不出人才的,,這就是“幼女慘死惡母棍下”給我們留下的血的教訓。 3.獎與懲相結合 研究表明,,從對于孩子良好行為的形成和不良行為的糾正來講,,有獎勵及懲罰的效果比沒有獎勵及懲罰的效果要好一些;獎勵與懲罰相比而言,,獎勵的效果又比懲罰的效果要好一些,;在獎勵和懲罰的運用中,獎懲并用的效果又比只獎勵或只懲罰的效果要好一些,。所以,,在家庭教育的實踐中,,家長要抓住時機,掌握分寸,,以獎為主,,獎懲結合,促進孩子良好行為的形成,。 http://baike./lilun/201007/06-92564.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