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懲的誤區(qū) 文/小雅媽媽 前言 在之前的家庭教育調(diào)查問卷中,一個家長提出,,自己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要提條件,,如果不滿足,就哼哼唧唧沒完沒了,。對此,,我們邀請了小雅媽媽分享了她在獎懲方面的經(jīng)驗。從小雅媽媽的分享中,我們看清了獎勵和懲罰時不能踩的雷區(qū),,也看到了一個溫和堅定的媽媽,。 關(guān) 于 獎 勵 不要用條件交換。這個很重要,,因為很多父母喜歡跟孩子交換條件,。比如跟孩子許諾:寶貝,要是這學期期末成績考得好,,爸媽給你買個自行車,。結(jié)果期末成績拿過來一看,不滿意,,就這個成績還想買自行車?不買了!其實就在這一刻,,孩子感覺到的不是你的愛,而是成績是分數(shù),,根本不是我,。 當我們總是用這種交換的手法來鼓勵孩子的時候,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孩子認為做一切對的事情,,都沒有意義,,也不能感受到來自學習知識本身的快樂,和自己知識水平提高的喜悅,。而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取得了滿意的成績,這個成績本身就是對努力學習最好的獎勵了,。 父母調(diào)動一切五花八門的手段,,去跟孩子一點一點地交換獎勵的行為,會逐漸地讓孩子把對個人的長遠發(fā)展擱置,,反而去追求一些物質(zhì)上的短暫滿足,,導致孩子完全混淆什么才是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東西。那么什么才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呢?——是求知,,是去探索了解這個世界,,是獲得學習的能力,進而獲得自信心,,這才是對孩子一生發(fā)展重要的東西,。 那我們完全不能用物質(zhì)獎勵孩子了嗎?當然不是,但我們要讓孩子慢慢從期待物質(zhì)獎勵的小滿足,,到逐漸獲得學習內(nèi)驅(qū)力,,最終體會到努力帶來的快樂感這樣的大滿足,更高級的滿足,,進而慢慢地撤除這樣的物質(zhì)獎勵機制,。 在我們家,,極少用物質(zhì)獎勵的方式來鼓勵小雅,更多的是語言上的鼓勵和過程中的陪伴,。不管是練琴,,劃船還是打球,在孩子倦怠和退縮的時候,,我們總是在她身邊鼓勵和陪伴,,即便是扔了譜子在地上打滾,我也很少斥責,,等她情緒過了扶她起來繼續(xù)練琴,。在她獲得一些獎項取得一些成績的時候,我們會更多的肯定她的付出和努力,,而極少夸獎她聰明能干,。 獎勵的形式多種多樣??梢允且粋€擁抱,,一個親吻,一本書,,一頓大餐,,一次家庭旅行······不管用哪種方式,我們獎勵的是良好的習慣,,努力的過程,,而不是分數(shù)和成績。 關(guān) 于 懲 罰 說到底,,懲罰的最終目的,,還是想要改正孩子的錯誤,樹立正確的行為規(guī)則,。有了這樣的認知,,再來想想我們對孩子實施的懲罰,是否有效,。 懲罰孩子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要用直接后果來懲罰,,而不應(yīng)用消極后果來懲罰,。 什么叫直接后果呢?小雅小時候有一次因為吃太多甜食,不肯吃晚飯,,怎么哄都不吃,,我就對她說,現(xiàn)在是我們?nèi)页酝盹埖臅r候,,過了這個時間,,我們就不能再吃其他東西了,,包括牛奶加餐等,你考慮好,,要么現(xiàn)在跟大家一起吃,,要么就一直要餓到明天早上才能吃東西。她正在鬧脾氣,,當然是不肯妥協(xié)的了,,往地上一躺,360°旋轉(zhuǎn)哭泣,。我們?nèi)讨?,不理她,自己吃自己的,,她一個人表演累了也就自己爬起來了,。過了飯點,不能吃東西餓了肚子,,這就是直接后果,。 那什么又是消極后果呢?如果孩子不小心把書包弄丟了,我們讓他晚上不準看電視或者不能玩自己最愛的玩具,,用他的心頭之愛來做懲罰,,而這兩件事和弄丟書包并沒有必然聯(lián)系,這就是消極后果,。采用這種方式懲罰,,孩子就會很困惑,而且也并不能幫助孩子糾正丟三落四的習慣,。 小 結(jié) 不管是獎勵,,還是懲罰,都是為了使孩子更好的成長,,不要因為追逐物質(zhì)或者懼怕被罰而去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情,。 盡量不用身體上的快樂和痛苦作為孩子的獎勵和懲罰??己昧速I漂亮的裙子,,犯錯了被打,這些都是身體上的表面的快樂和痛苦,,這種滿足感也是短暫,、不持久的。 孩子學習,,是他們分內(nèi)的應(yīng)該做的事情,,不應(yīng)該用簡單的獎懲來衡量,而應(yīng)讓孩子感覺到尊重和恥辱的含義,,這才是最為有利的刺激因素,,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好成績,受到父母師友的表揚稱贊和鼓勵,,這本身就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持久正面的快樂,。 對于屢屢犯錯的孩子來說,啟動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羞恥心和不愿意讓人討厭的自尊心,,才是約束孩子行為的真正的力量,。頻繁的體罰只會讓孩子失去羞恥心,進而陷入更深的錯誤,。 |
|
來自: 新用戶7526691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