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在這里祝大家國慶節(jié)快樂! 壹 腹募穴的內(nèi)容 “募”實際應是“幕”,,指的是幕布的意思,,用來比擬腹膜、胸膜之“膜”,。其穴只分布在胸腹部,,所以稱之為“腹募”。募穴是臟腑之氣結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募穴首見于《素問·奇病論》,本篇載曰:“此人者,,數(shù)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為之口苦,,治之以膽募,、俞,。”到了《難經(jīng)·六十七難》指出了五臟之募穴,,記載曰:“五臟募皆在陰,,而俞在陽者,何謂也,?然陰病行陽,,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俞在陽,。”兩部經(jīng)典雖然已言明了募穴的運用原則,,但尚未明確穴名和具體位置,。直到《脈經(jīng)》才明確了心、肺,、脾,、肝、腎五臟及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五腑之募穴,。在《針灸甲乙經(jīng)》中補充了三焦募穴石門,后人再根據(jù)以上理論補充了心包募穴膻中,,自此募穴方完備,。 各募穴是最接近相應臟腑的穴,各穴隨臟腑的所在部位而定,。十二臟腑各有一個募穴,它的名稱,、部位均屬于循行在胸腹部的諸經(jīng)脈中,。凡在任脈經(jīng)上的都是單穴,在其他經(jīng)上的都是雙穴,,與經(jīng)脈對稱一致,。 由于各臟腑的募穴與其相應的臟腑最近,所以募穴與臟腑的關系非常密切,,腹募穴的確立與人體解剖有重要的關系,,從而也能推斷出古人對人體解剖學是有深入認識的,也證明了我們祖先在幾千年前已完全掌握了人體的解剖知識,。針灸腧穴也符合人體解剖學原理,。募穴是以鄰近臟腑的部位為主,,只有正中和兩側之分,除了肺募中府,、肝募期門,、膽募日月各屬于本經(jīng)脈之穴外,其余各募穴都不在本經(jīng)脈中,。所以募穴不能說成各經(jīng)之募穴,,而應當稱為各臟腑之募,如肺的腹募穴不能說成肺經(jīng)的腹募穴,,由此可知,,腹募穴不是調(diào)的經(jīng)絡之病變,而是治療的相應臟腑之病變,。這一點應當明確,,才能合理的用好腹募穴。 貳 腹募穴的臨床運用意義 1 診斷疾病的作用 腹募穴相當于相應臟腑在體表的投影,它既是臟腑之氣直接輸注的部位,,又是臟腑生理功能的關鍵部位,,與臟腑關系密切,所以腹募穴是臟腑的代表穴,。當臟腑有病時就會在相應的募穴上發(fā)生一定的病理變化,,通過其變化就可以幫助我們診斷疾病。早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就有其詳細的記載,,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之記載:“大腸病者……當臍而痛(大腸募穴天樞之部位)……胃病者……胃脘當心而痛(胃募穴中脘穴之部位)……小腸病者,,小腹痛(小腸募穴關元穴部位)?!闭f明臟腑發(fā)生疾病時,,可在相應的募穴發(fā)生明顯的病理變化,在臨床起到協(xié)助診斷的作用,。如2年前曾治療一肩背痛的患者,,女性,57歲,,左側肩背痛反復發(fā)作3月余,,時輕時重,在幾家醫(yī)療機構按“五十肩”經(jīng)多種方法治療無明顯的改善,經(jīng)他人介紹來診,,來診后見脈細數(shù),,舌紅少津,于雙側中府穴和肺俞穴按壓疼痛明顯,,均于左側壓痛更加明顯,,立囑患者行肺部檢查,經(jīng)CT檢查顯示左側中心型肺癌,。筆者在臨床經(jīng)常以相關的特定穴進行探測按壓檢查,,確診了許多重大疾病,由此可見,,特定穴的診斷作用確有實效性,。要注意的是在利用募穴診斷時,要與背俞穴相結合,,要診俞而查募,,診募而查俞相結合的方式,彼此相互協(xié)助,,更具有診斷性,,有必要時同時可結合原、郄,、絡等其他類特定穴的相互檢查,,提高診斷率。 2 腹募穴的治療作用 1 腹募穴主治特點 募穴不僅是疾病的反應點,,也是治療疾病的一個有效點,,所以是臨床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腧穴。因為腹募穴是各臟腑在腹部之氣直接輸注的部位,,所以募穴多用于內(nèi)臟病的治療,,尤其是六腑病更適宜于腹募穴的治療。早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睆年幰柤搓柌⌒嘘?,其治在腹募穴,正如《難經(jīng)·七十六難》所言:“陰病行陽,,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俞在陽之意,。”也就是六腑病選擇在胸腹部的穴位來治療。因此在《針灸治療學》中,,有五臟病取背俞穴,,六腑病取用腹募穴的基本治療原則。如胃腑病變可取其腹募穴中脘穴,,膀胱腑有病可取其腹募穴中極穴,,大腸腑有病可取其腹募穴天樞治療等,事實上,,這種用法就是從《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的具體運用,臨床運用均有顯著的療效,,是治療這類疾病首選要穴,,因此“陰病行陽,陽病行陰”有確實的臨床價值,。 2 腹募穴的配穴運用 以上所述僅是腹募穴一般的治療規(guī)律,,不是腹募穴僅能用于腑病的治療,用腹募穴也能治療五臟病,,如咳嗽,、喘憋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仍然常用其腹募穴中府來治療,。腹募穴在臨床上可以單獨運用,,也可以與其他特定穴相互配用,如在六腑病中常與下合穴配用,,如胃痛,、胃脹、嘔吐等胃病,,常取其下合穴足三里配其腹募穴中脘來治療,;膽道疾患如膽囊炎、膽石癥,、膽絞痛時常取用膽的腹募穴日月和其下合穴陽陵泉治療,。故在近代針灸治療學中有六腑病常首取下合穴或腹募穴的基本治療原則。在臨床中腹募穴最典型的配穴法當屬俞募配穴法,,就如剛才所言的肺病,,不僅可取其背俞或其腹募一穴,更常用的是俞募同用的方法,,既可取用肺的背俞穴肺俞,,又同時取用腹募穴中府治療,這是歷代經(jīng)典配對之法,,詳細運用見于背俞穴章節(jié),。 |
|
來自: 紫蘇333 > 《熊貓經(jīng)絡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