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家醬燜鴨 這道菜是農(nóng)家土做法中改良而來,鴨子與土豆搭配,,全程不加一滴水,,放入高壓鍋以生菜籽油壓制,鴨子中被逼出的油分全被吸進(jìn)土豆里,,土豆比鴨子還好吃,。 此菜如今在店中每天能賣到50份,客人點(diǎn)菜時(shí)都不看菜單,,就說一句:“給來一份用土豆燒的那個(gè)鴨子,。” 制作(兩份量): 1,、土鴨1只(凈重約800克/只)宰殺治凈,,切塊后沖去血水,;土豆800克去皮切塊。 2,、鍋入菜籽油400克燒至四成熱,,放入姜片10克、花椒8克,、八角2個(gè)爆香,,下入鴨塊小火煸炒出香,放入土醬油20克,、甜面醬40克,、郫縣豆瓣15克小火炒5分鐘,待鴨皮上色時(shí)關(guān)火,,盛入墊有土豆塊的高壓鍋中,,上汽后小火壓6分鐘,取出潷去多余油分即可裝盤走菜,。 技術(shù)關(guān)鍵: 1,、土豆最好選擇紅皮黃心的,壓制后不易散,,能保持形狀完好,。 2、壓制時(shí),,土豆在下,、鴨肉在上,這樣不僅可防止粘鍋,,且土豆能充分吸收鴨子和醬料的香氣,。 3、制作這道菜,,一次最多兩份,,如果放入的原料過多,很難將鴨肉的油分充分壓出,,成菜口感油膩,,且土豆香味不足。 麻婆豆腐 當(dāng)年的成都北郊萬福橋是一道橫跨府河,、不長卻相當(dāng)寬的木橋,,橋上常有販夫走卒、推車抬轎下苦力之人在此歇腳,。萬福橋頭有一家小飯店,,老板娘臉上微帶麻點(diǎn),,因夫家姓陳,被人們稱為“陳麻婆”,,來店里光顧的主要是挑油的腳夫,,這些人經(jīng)常買點(diǎn)豆腐、牛肉,,再從油簍中舀些菜油請老板娘代為加工,,日子一長陳氏對烹制豆腐便有了一套獨(dú)特的心得,“麻婆豆腐”的名號也不脛而走,,至數(shù)十年后揚(yáng)名國際,。一碗合格的麻婆豆腐,要做到“麻,、 辣,、燙、香,、酥,、嫩、鮮,、活”八字真言,。 原料:南豆腐500克。 輔料:牛肉碎100克,,青蒜苗10克,。 制作流程: 1、南豆腐削去表層的老皮,,改刀成塊,,入鍋加高湯浸沒,再添入一勺鹽,,大火燒開后立即關(guān)火,,豆腐不要取出,就在高湯里面泡著,。 2,、另起一鍋入熟菜籽油75克燒至四成熱,,下入牛肉碎小火炒散炒酥,,放入郫縣豆瓣碎12克、豆豉碎5克,、干紅辣椒面5克炒出紅油,,加入蔥姜蒜末各5克,待炒出香味,,調(diào)入料酒6克,、老抽2克,、生抽5克、白胡椒粉1克,、鹽2克,、糖4克、高湯250克燒開之后轉(zhuǎn)小火,。 3,、下入豆腐小火篤5分鐘,轉(zhuǎn)中火加入青蒜苗,,用水淀粉勾第一次芡,,要沿著鍋邊淋入,邊淋邊輕輕晃鍋,,待第一遍芡汁勾完,,再按剛才的方法勾第二次芡,最后淋紅油10克晃勻就可出鍋,,盛在碗中撒花椒面3克,,即可上桌。 制作關(guān)鍵: 因豆腐比較嫩,、含水量大,,第一遍勾芡后它還會微微地“吐出”少量水分,此時(shí)再勾上第二遍芡汁,,就能將水牢牢地鎖在豆腐里,。 漲知識:篤dǔ 篤是川菜中的一種烹調(diào)方法,就是火要小,、湯要少,,慢慢地加熱,把原料本身的水分排出而調(diào)料味逐漸滲入,,從而達(dá)到鮮嫩味美的效果,。 回鍋肉 回鍋肉又叫“熬鍋肉”,,它的起源與民間祭祀有關(guān),,因百姓將煮熟的豬肉敬獻(xiàn)先祖后,再加入蒜苗豆瓣回鍋炒制而得名,,沿襲至今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濃郁鮮香、色澤紅亮,,讓人一吃難忘,。 原料: 煮熟的豬后腿二刀肉片300克,。 輔料: 蒜苗梗150克,蒜苗葉50克,。 調(diào)料: 鹽2克,,永川豆豉、甜面醬,、大王醬油,、雞精、味精各3克,,料酒、糖各6克,,郫縣豆瓣15克,,泡紅辣椒碎5克。 制作流程: 1,、所有調(diào)料倒入碗中兌成料汁。 2,、炒鍋滑透,,將肉片入鍋煎至變色、卷曲,,用小火炒成燈窩盞,倒入料汁炒勻炒香,,下入蒜苗梗中火炒5-8秒,出鍋前再下入蒜苗葉中火炒3-4秒,,起鍋入盤,。 制作關(guān)鍵: 1,、選擇肥三瘦七的帶皮豬后腿肉,,煮肉時(shí)要在水中加入蔥、姜去腥,,先小火煮15-20分鐘,,關(guān)火再泡40-50分鐘,讓肉塊充分吸入水分,,之后撈起放入托盤,,壓上重物使肉塊整齊,,入冰箱2-3℃凍2-3小時(shí),,最后取出改刀成片即可,。 2,、永川豆豉拆袋后先用色拉油浸泡1小時(shí)以上再使用,,這樣豆豉顏色更亮,且炒制后表面不易焦糊,。 千姿百態(tài)回鍋肉 回鍋肉出身市井,,人人可做,家家能炒,,它還以驚人的包容性和親和力依物就料,、自由組合,成就了千姿百態(tài)的回鍋肉家族,,其中為人熟知的有青椒回鍋肉,、干豇豆回鍋肉、鹽菜回鍋肉,,還可搭配韭菜花,、蓮花白、洋蔥,、仔姜,,甚至連鍋盔、麻花,、苕皮,、豆腐干等亦可入菜,既豐富口味,,又能飽腹,。 爆炒魷魚絲 主料: 魷魚350克、韭菜苔150克,、蒜末10克,、姜末5克、郫縣豆瓣醬10克,、生粉5克,、生抽3毫升、干辣椒3個(gè),、鹽少許,、油適量。 做法: 1. 將魷魚出來干凈,準(zhǔn)備好姜片,。 2. 燒一鍋清水,,放入魷魚、姜片,、料酒,。煮至魷魚變卷既可。大概3分鐘左右,。 3. 準(zhǔn)備調(diào)料:蒜末,、姜末、郫縣豆瓣醬,、干辣椒3個(gè),。勾芡水:生抽、生粉,,小量清水,。 4. 焯水后的魷魚絲用清水沖洗干凈,切成3厘米的小段,。 5. 接著放入魷魚絲煸炒1分鐘,。 6. 再放入韭菜苔煸炒2分鐘。 7. 放入豆瓣醬,,煸炒至熟,。 8. 最后放入生抽,試咸淡調(diào)味,。起鍋前倒入小量勾芡汁既可,。 海鮮時(shí)蔬豆腐煲 用料: 蝦肉60克,鮑片40克,,鮮魷80克,,茭白200克,油炸豆腐100克,,冬筍片50克,,烹調(diào)油適量,清水適量,,大蒜30克,,姜片6克,蠔油20克,,醬油10克,,紹酒15克,,雞粉2克,白糖10克,,胡椒粉少許 做法: 1. 把油炸豆腐飛水去掉油脂撈出備用,;海鮮料飛水撈出備用。 2. 另起鍋燒熱,,注入適量烹調(diào)油下入蒜瓣煸炒,, 蒜瓣煸至微黃時(shí)下入姜片爆香,,然后倒入茭白煸炒,,把茭白煸炒至顏色微黃烹入黃酒,烹入醬油,、適量蠔油炒勻,。 3.下入豆腐炒勻,再倒入冬筍片炒勻,,后注入適量清水燒開,。 4. 燜煮3分鐘后,調(diào)入少許白糖,、少許胡椒粉,、少許雞粉,倒入什錦海鮮料炒勻,,然后用旺火翻炒數(shù)下,。 5.. 最后用濕淀粉勾芡, 待芡汁糊化后淋上包尾油(最好使用蔥油),。 6. 把燒好的菜肴倒入煲仔里,,蓋上鍋蓋,用小火燜制3-5分鐘即可,。 干煸茶樹菇 用料: 茶樹菇200克,、蔥1小段、蒜1瓣,、八角1顆,、老抽1/2湯匙、食鹽1/2茶匙,、白糖1/2茶匙,、料酒1/2茶匙、干辣椒1小把,、花生油2湯匙 做法: 1,、蔥、蒜切末,干辣椒椒剪成小段,,茶樹菇洗凈用淡鹽水泡1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干凈,; 2、鍋內(nèi)放油煸香蔥蒜末,,放入小紅辣椒煸炒出香味,; 3、放入洗凈去蒂的茶樹菇,; 4,、煸炒茶樹菇,直至茶樹菇變蔫,,倒入老抽,,料酒、鹽和一點(diǎn)白糖,; 5,、繼續(xù)煸炒至茶樹菇收汁,全部吸入到茶樹菇內(nèi)盛出即可,。 土鯰魚燒茄子 原料: 鯰魚600克,,茄子150克。 調(diào)料: 高湯400克,,菜籽油50克,,黃燈籠辣椒醬10克,李錦記豆瓣醬10克,,自制醬10克,,鹽5克,鮮紫蘇葉5克,。 制作: 1,、紫蘇葉洗凈,墊入平鍋底部,。鯰魚宰殺治凈,,在魚身兩側(cè)打斜刀,再將其攔腰切成兩半,。茄子切成長8厘米,、寬3厘米的長條,在表皮上打菱形花刀待用,。 2,、鍋入菜籽油燒至五成熱,,下入鯰魚段煎至兩面金黃盛出待用。茄子段入七成熱油炸至表面金黃撈出瀝油待用,。 3,、鍋留底油,下入魚段煸香,,下茄子段,,加李錦記豆瓣醬、鹽,、自制醬炒香,,添高湯,再下黃燈籠辣椒醬,,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燜約3分鐘,,將茄子揀出,,擺入平鍋,,改大火收至鍋內(nèi)只剩薄薄的一層湯汁,盛出鯰魚,,擺在茄子上,,淋原湯,撒紅椒丁和大蒜葉,,帶火上桌,。 自制醬: 鍋入蔥油500克燒至三成熱,下辣妹子醬400克,、阿香婆香辣醬200克,、鵝肝醬100克、十三香10克,,小火熬出醬香味即成,。 制作關(guān)鍵: 茄子燒至吸足湯汁即可盛出擺盤,時(shí)間不宜過長,,否則易散,。 卜豆角黃花魚 提前預(yù)制: 1、小黃魚50條(每條重約100克)宰殺治凈,,魚身涂滿鹽,,淋入蔥姜料水(老姜片和蔥段搗碎后加料酒、白醋調(diào)勻),,腌制24小時(shí),。 2,、卜豆角提前用溫水浸泡一晚。 走菜流程: 1,、將卜豆角撈出控干水分,,改刀成長2厘米的小段,鍋入色拉油10克燒熱,,下入干辣椒粉5克煸香,,倒入豆角段50克、雞精5克翻炒均勻,,盛入平鍋內(nèi)待用,。 2、腌好的黃魚沖洗10分鐘,,擦干水分,,取3條下入八成熱油中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 3,、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辣妹子醬25克,、姜,、蒜米各20克、小米辣圈15克,、干辣椒粉5克煸出香味,,添水200克燒開,加生抽20克,、雞精15克調(diào)味,,放入黃魚燜制1分鐘,撈出擺在平鍋內(nèi)的卜豆角上,,剩下的燒魚料頭澆在魚身上,,撒少許香蔥即可帶火上桌。 制作關(guān)鍵: 1,、黃花魚腌制時(shí)間最長不要超過48小時(shí),,否則太咸太硬。 2,、炸魚時(shí)油溫保持八成熱,,太高易炸糊,太低炸不出金黃色,。 3,、燜制時(shí)需用小火,火太大易糊鍋,。 紅燒肉淋鍋巴 原料: 帶皮五花肉400克,,鍋巴150克,,洋蔥、鮮筍片,、香菇各100克,,蔥段2克。 調(diào)料: 醪糟汁50克,,紅曲米30克,,鹽5克,海米粉4克,,冰糖色10克,,紅油10克,老抽5克,,料酒4克,,色拉油500克。 做法: 1,、帶皮五花肉切成2厘米見方的丁,,汆水,,撈出沖洗干凈,。 2、鍋入油燒至六成熱,,下五花肉炸香,,撈出瀝油。 3,、鮮筍片,、香菇汆水,撈出待用,。 4,、凈鍋入油燒至四成熱,下入五花肉,、冰糖色,、老抽翻炒至上色,再加入清水700克,、醪糟汁,、紅曲米、鹽,、味精,、料酒,,小火燒制45分鐘,然后放入“3”,,大火收汁,,淋上紅油,出鍋裝入大湯碗內(nèi),。 5,、把鍋巴入六成油鍋中炸至金黃香脆,倒出倒扣入另一大湯碗中,,快速上桌后在客人面前淋入“4”即成,。 雞油菌面筋雞 原料: 土公雞肉500克,面筋200克,,干茶樹菇50克,,雞油菌100克,雞血150克,。 調(diào)料: 鹽,、味精、雞精,、胡椒粉,、鮮湯、藤椒油,、雞油各適量,。 做法: 1、把土公雞肉斬成小塊,,雞血切成大塊,,待用。 2,、干茶樹菇泡發(fā),,剪成約3厘米長的段;雞油菌洗凈,,待用,。 3、鍋入雞油燒熱,,下雞塊煸炒至水汽出干,,再放入茶樹菇一同炒香,然后下入鮮湯大火燒開,,下入雞油菌轉(zhuǎn)小火煨制一小時(shí),。 4,、一小時(shí)后,放入雞血塊,、面筋稍煮,,然后加鹽、味精,、雞精,、胡椒粉調(diào)好味道,最后淋入少許藤椒油即可出鍋裝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