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是為了系統(tǒng)地研究中國社會盛世和衰世的因果關系,作為統(tǒng)治者的借鑒,。這部書適應當時鞏固統(tǒng)治的需要,,得到宋英宗和宋神宗的重視,充分利用北宋中央王朝所收藏的圖書資料,,花了十九年的時間,,從1065年開始著手,,到1084年編寫完成,。 司馬光(1019-1086年) 《資治通鑒》是一部按照歷史時代順序編寫的“編年體”著作,上起韓,、趙,、魏三家分晉,下迄五代后周政權的最后滅亡,,把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一千三百多年歷史,,按年代編成二百九十四卷。 這部篇幅浩繁的著作,,除了采用政府的藏書包括歷代的正史之外,,還參考了私家編寫的雜史三百二十二種。司馬光等人先在開封收集材料,,后來在洛陽繼續(xù)工作十多年,。他們整理了大量的材料,先排比成為長編,,然后去粗取精,,由繁到簡,,指定專人分段編寫。戰(zhàn)國秦漢部分由劉攽執(zhí)筆,,魏晉南北朝部分由劉恕執(zhí)筆,,隋唐五代部分由范祖禹執(zhí)筆,最后由司馬光總其成,。書成之后,,堆存在洛陽的殘稿就有兩間房子。為了考辨史實的真?zhèn)?,同一歷史事件往往參考了三,、四種不同的材料。他們還另外寫了《考異》三十卷,,專講史料考證,。 這部書所記的內容,大體比較平實可信,。不但敘事簡要,,文字也很精練生動。當然,,作者對古代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評論,,是從維護政治制度的根本利益出發(fā)的,在敘述權力斗爭時,,能尊重事實,。這部書系統(tǒng)地、完整地保存了我國古代歷史資料,,對于研究歷史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編年史著作。 由于《資治通鑒》卷數(shù)很多,,司馬光又編了一個簡本,,名叫《資治通鑒目錄》,共有三十卷,,有單行本,。后來又著手編一部中型的八十卷本的書,叫做《資治通鑒舉要歷》,,但沒有完成,。 《資治通鑒》問世以后,歷代史學家都十分重視,,并在已有基礎上繼續(xù)努力,。如參加編寫的劉恕,他又寫了一部《通鑒外紀》十卷,補充了戰(zhàn)國以前的一段歷史,。南宋的袁樞,,編成了《通鑒紀事本末》四十二卷,把原來的編年體,,改為以歷史事件本末為中心的新體裁,,共編成三百零五個歷史事件。這是我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的通史著作,。因為在他以前,,史學著作不外編年體或紀傳體兩種。編年體以年為經(jīng),,一個發(fā)展過程較長的歷史事件,,被分割到好幾卷中去敘述紀傳體是以人物為主,一件事又常常記載在幾個人的傳里,。袁樞的新體裁,,正好彌補了以上兩種體裁的不足,對我國史學上是個新的貢獻,。南宋末年,,王應麟編了《通鑒地理通釋》十四卷,對地理方面作了考釋,。與王應麟同時代的胡三省,,又為《資治通鑒》作了音注,對地理沿革和典章制度,,注釋比較詳備,,使后人利用這部書更加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