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向來是一種很丟人的行為,,尤其是對于好面子的文人來說,,說你抄襲比殺了你還讓你難受。當然如今世風日下,,許多寫手都毫無下限,。所以我們文人的范圍還是放在古代。但凡事也有例外,,在古代也有位大學問家用抄襲的方式抄出了一本巨著,,當然這本巨著不是《x時代》之流,而是一本真正的巨著,。評判一本巨著的標準是什么,?就是時間,但凡能流傳千百年的作品就是巨著。 這部巨著就是《通鑒紀事本末》,,是南宋歷史學家袁樞寫就。但嚴格意義上也不能說是他寫的,,看到'通鑒'兩個字,,大家會不會想到《資治通鑒》。沒錯《通鑒紀事本末》這本書就是完完全全抄的《資治通鑒》的內(nèi)容,,只是在編排上改動了一下,。但是我必須強調(diào)一下,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抄襲,,這是一次劃時代的抄襲,。因為袁同學在抄《資治通鑒》的時候順便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歷史體裁,叫做紀事本末體,。 袁樞 紀事本末體是一種全新的歷史體裁。在此之前,,歷史體裁主要有兩種:紀傳體,,代表作《史記》。編年體,,代表作《資治通鑒》,。這兩種體裁都各有優(yōu)缺點,紀傳體先不說,,我們來說說編年體,,編年體是一種以時間為中心的歷史記事方式,它以時間為編排順序,,這是它的優(yōu)點,,因為以時間為順序,所以一個時期發(fā)生的所有大事件你都可以看到,,還能知道它們是同時發(fā)生的,,不容易亂。但它的缺點也很突出,,你想啊,,一件事情它可能持續(xù)很長啊,然后你不記在一塊,,很容易把事情前后割裂,。《資治通鑒》是代表作,,所以編年體有的缺點它也很突出,。 據(jù)說,當年司馬光編修完《資治通鑒》后,,想讓參與編修的小年輕們再讀一遍,,但那些小年輕們都紛紛抱怨讀起來太困難了。司馬光自己一看也覺得好難讀,,于是就想著再來寫個簡化版的,,方便大家閱讀,但是那個時候司馬光已經(jīng)是垂垂老矣,,心有余而力不足。幸好后來《資治通鑒》收獲了一個超級粉絲,,就是袁樞,。袁樞很喜歡讀《資治通鑒》,讀過很多遍,,甚至到了能背誦的地步了,。南宋時期,宋王朝一方面風雨飄搖,,一方面又內(nèi)斗不止,。袁樞對此非常不滿,因此袁樞希望能以史為鑒,,從歷史經(jīng)驗教訓中找出拯救宋朝的良方,。因此他花了兩年時間重新整理《資治通鑒》,將其改為紀事本末體,,即以事件為中心記事,,將過去的大事件完整 的記錄下來,以便于大家了解,。 可惜,宋朝的統(tǒng)治者們并沒有太重視這本書,,也沒有吸取什么歷史教訓,。但這本巨著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歷史體裁,對后世的歷史學家們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許多學者效仿他的體裁,,寫出了大量史書,為我們今人研究古代歷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