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是唐代在陜西鳳翔發(fā)現(xiàn)的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稱“石刻之祖”,。因為文字是刻在十個鼓形的石頭上,故稱“石鼓文”,。內(nèi)容介紹秦國國君游獵的10首四言詩,,亦稱“獵碣”。今中國考古界一般認為是戰(zhàn)國時代秦國的遺物,。石鼓文的字體,,上乘西周金文,下啟秦代小篆,,從書法上看,,石鼓文上乘《秦公簋》(春秋中期的青銅器,,銘文蓋十行,器五行,,計121字,。其書為石鼓、秦篆的先聲,,字行方正,、大方。橫豎折筆之處,,圓中寓方,,轉(zhuǎn)折處豎畫內(nèi)收而下行時逐步向下舒展。其勢風骨嶙峋又楚楚風致,,確有秦朝那股強悍的霸主氣勢,。)法則,然而更趨于方正豐厚,,用筆起止均為藏鋒,,圓融渾勁,結(jié)體促長伸短,,勻稱適中,。古茂雄秀,冠絕古今,。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在書法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字體,。石鼓文被歷代書家視為習篆書的重要范本,故有“書家第一法則”之稱譽,。石鼓文對書壇的影響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書家楊沂孫、吳昌碩就是主要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風格的,。
明代大收藏家安國的十種石鼓文拓本,,自稱十鼓齋。其中最佳者北宋拓三本,,仿軍兵三陣命名為《先鋒》,、《中權(quán)》、《后勁》秘藏之,。這些均是世界上保存字數(shù)最多,、最好的拓本,現(xiàn)皆流傳到日本,藏于東京三井紀念美術館,。2006年春三本同時來華參加上海博物館的《中日書法珍品展》,。 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為明代拓本,,也非常珍貴,。 [匯品] 1.石鼓文(先鋒本)選頁(北宋拓) 各縱18.0厘米橫10.4厘米,,日本東京三井紀念美術館藏,。《先鋒本》分上下二帖,,每頁兩行,,行三字,存四百八十字,。(見于2006年上海博物館《中日書法珍品展》)共46頁 2.石鼓文(中權(quán)本)選頁(北宋拓) 各縱28.0厘米橫14.5厘米,,日本東京三井紀念美術館藏,。每頁三行,,行五字,存四百九十七字,。(見于2006年上海博物館《中日書法珍品展》)共 46頁 石鼓文(后勁本)(北宋拓) 各縱23.0厘米橫14.3厘米,,日本東京三井紀念美術館藏,。每頁三行,行四字,,存四百九十一字,。(見于2006年上海博物館《中日書法珍品展》)全本46頁 4.故宮博物院所藏為明代拓本,孫克弘舊藏,,后歸朱翼盦,,朱氏去世后,家屬遵其遺囑捐獻故宮博物院,。 此《石鼓文》冊拓本濃墨精拓,,麻紙挖鑲裱。每半開縱28.4cm,,橫15.5cm,,共18開半,每開6行,,行5字,。缺第八鼓,第五,、七,、十鼓每行只存一、二字,。拓本有翁方綱,、吳云、蔡文陛等跋16段,。鈐“翁方綱嘗觀”,、“吳云平齋曾讀過”、“王廣之印”,、“黃菏汀四十七歲后所得”等收藏印130方,。拓本每鼓前有紅色標號字體,據(jù)翁方綱跋為孫克弘書,。拓本有附本二:一為《石鼓文音訓》拓本,,共20開,額半開,,2行5字,,音訓19開半,每開10行,,行13字,,至元年間潘迪書,茅亮刻石,鈐印2方,;二為《周伯琦臨石鼓文》墨跡,,共13開,每開6行,,行5字,,前附頁有無款小楷題簽一,鈐 “周郎”,、“安元忠印”等印26方,。 是本《汧殹》鼓之“鯉”、“黃帛”,、“氐鮮”等字未損,,“以”字大半尚存,《鑾車》鼓“遒車載道”之“載”字尚存,。經(jīng)唐蘭,、馬子云先生審定,為明初拓,。 《石鼓文》文字為大篆,,形體特征獨特,書法古茂遒樸,。唐張懷瓘《書斷》云:“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 拓本翻刻眾多,,以阮元,、張燕昌等所刻“天一閣本”為最優(yōu)。 此刻在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董逌《廣川書跋》,、陳思《寶刻叢編》,明楊慎《金石古文》,,清顧炎武《金石文字記》,、張彥生《善本碑帖錄》、楊震方《碑帖敘錄》等書中均有著錄,。郭沫若有《石鼓文研究》,。 故宮博物院所藏明拓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