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山
01 見了一位多年未曾謀面的老朋友,。 說實話,我很吃驚,。 她剛?cè)鲱^,,卻滿臉憔悴。 看得出,,為了照顧倆兒子,她耗費了大量心血,。 兩個男孩,,一個剛好4歲半,一個馬上6周歲了,。 我倆聊天時,,她的眼睛一直往孩子們身上瞅。 孩子們的嬉鬧聲中,,我們特意提高嗓門談話,。 一句話還有一半兒含在嗓子里, 就聽見兩個孩子為了一個玩具爭執(zhí)起來,。 朋友趕緊上前調(diào)解,,并喝令他們安靜。沒用,。 我走過去拉住她,,并對倆孩子說: 你們的事,自己搞定,。 朋友不放心地跟我走開,,留孩子們待在原地。 很快,我們就在不遠處看到,, 兩個孩子停止了爭執(zhí),, 開始研究起一輛玩具車來。 “你看,,他們可以自己玩的,。”我說,。 “我很擔心,,你知道嗎,他們倆真的…… 喂,,大毛,,你怎么又去搶弟弟手里的車?,!” 叫大毛的孩子不出意外地回答道:“我沒搶,!” 弟弟喊道:“搶了!他搶了,!” “沒有,!” 兩個孩子都停下了游戲, 一起陷入跟媽媽三個人的爭戰(zhàn)里,。 02 同為二胎媽媽,,我理解朋友的心情。 孩子們偶爾犯錯,、偶爾調(diào)皮搗蛋可以忍一忍,。 但是孩子們天天打打鬧鬧,爭爭搶搶,, 很多媽媽可能就淡定不了了,。 想起我剛生完二胎的那段時間。 妹妹出生時,,哥哥7歲半,。 妹妹那么小一丁點兒, 哥哥卻已足夠像個男子漢了,。 我之前給哥哥做了很多的心理工作,, 心想,總不該有什么沖突吧,? 然而,,問題仍然出現(xiàn)了。 每次妹妹揮舞小手,,不小心碰到他身上,, 他就用力地打回去。 有一天,我從外頭回來,, 撞見哥哥正用手指尖兒掐妹妹,,掐得妹妹直哭。 我下意識地沖上前大喝道:你在干什么,? 哥哥蹭地跳起來,,連聲說: 沒有沒有,我就是摸了摸她,。 這樣的場面,,我無法不生出要介入, 無法不生出防備哥哥,、護住妹妹的念頭,。 可一味地被情緒挾裹著介入, 往往不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孫儷曾經(jīng)描繪的有趣: 這其實就是父母不當介入的最常見結(jié)果,。 你很厲害,很有力量,, 總能慷慨地奉獻出你的智慧,, 那我們可不就靠定你了啊,! 于是孩子們總也學不會獨自解決他們的問題,。 下次沖突,下下次沖突,,他們?nèi)匀贿€會去煩你,。 不止如此。 時間久了,,父母企圖掌控沖突局面的行為, 還會造成另外兩個后果,。 后果一:親子間陷入權(quán)利爭斗 文章開頭就是個典型例子,。 那對兄弟不是不能解決他們的沖突。 當我第一次拉開媽媽,, 把問題還給孩子們自己的時候,, 他們很快就和解了。 然而,,媽媽的不放心,, 變相給了孩子們過多的關(guān)注。 過度關(guān)注就是越界,,是控制,, 會模糊兄弟姐妹們原本單純的游戲與互動。 當孩子被父母管控,真正的游戲就會消失,。 孩子會從操作玩具,,轉(zhuǎn)而開始去操弄父母。 于是好好的兄弟姐妹之間的游戲,, 變成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一場權(quán)利爭斗,。 最后的結(jié)果是,倆個孩子會不斷制造沖突,, 去引起父母的注意,。 他們還會通過一次比一次翻新的惡作劇, 去跟父母玩這個“貓捉老鼠”的你追我趕的游戲,。 于是,,筋疲力盡的父母會發(fā)現(xiàn),越想控制,, 情況就越趨失控,。 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 游戲的時候,,孩子們需要盡可能地被大人遺忘,。 孩子們所玩的最棒的游戲,就是自由,。 沒有大人的限制,,絕對地放飛想象。 哪怕兄弟姐妹之間的沖突,, 也是游戲的重要組成部分,。 孩子們需要盡可能多的空間親自去體驗, 找到自己的游戲之道和相處技巧,。 后果二:孩子們被催眠成糟糕的樣子 比如我家的兄妹倆,。 最初制止哥哥的敵意行為, 去保護幼小的妹妹,,沒什么問題,。 (老二1歲半以前,自我意識弱,, 自保能力不足,,需要父母的守護跟安撫, 必要時將他們帶離沖突現(xiàn)場,。) 然而,,當我隨后一直懷著戒心, 企圖隔開兄妹倆的接觸時,,我明顯感覺到,, 哥哥對妹妹的敵意不僅沒少,, 反而有變多的趨勢。 很快我就回過神來,。 若我持續(xù)地戒備,、不信任哥哥, 以及時刻準備著守護妹妹,, 將會無形中催眠孩子們,,教會他們下面這些東西: 哥哥你太壞了,你愛欺負弱小,。 妹妹你太弱了,,你需要特別的保護和幫助。 若哥哥無力申辯,,那他就會越來越壓抑,。 等他長大了, 遇到?jīng)_突也只懂得忍讓和委屈自己,。 若哥哥有力量反抗,,那他會越來越愛欺負妹妹, 甚至欺負上癮,。 因為他其實對大人一肚子的憤怒,。 但這個憤怒他無法朝大人發(fā)泄出來, 于是全部轉(zhuǎn)移到最小的那個身上,。 與此同時,,總被保護著的妹妹,要么變得很弱,, 凡事都要求助于大人,; 要么會變得過于自我為中心,甚至仗勢欺人,。 這些結(jié)果,,都不是父母想要的。 03 如果要避免上述不良后果,,該怎么辦,? 第一,信任孩子 我們之所以會頻繁地想替孩子掌控沖突局面,, 不過是有所擔心。 而所有的擔心,,都源自對孩子的不信任,。 孩子們總能讀出我們潛意識里的臺詞。 當我們隨時擔心,、戒備著孩子們?nèi)鞘拢?/span> 孩子們一定會折騰出點響動 配合我們的擔心和戒備,; 當我們不信任孩子的能力,, 孩子們將很難學會獨立解決他們的問題。 不是孩子真不能自己搞定他們的問題,, 而是父母的每一份擔心和不信任,, 都在告訴孩子: 你們是沒辦法自己搞定這些沖突的。 孩子們也就相信了,,認同了,。 從這個角度說,信任最難,,也最重要,。 這需要父母堅持覺察, 去看到我們的很多“擔心”并非孩子的需要,。 一次次試著放下?lián)摹?/span> 相信孩子,,多看到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和能力, 多給孩子們積極暗示,, 孩子們才有可能積攢能量,, 去獨自解決他們的沖突以及其他人生課題。 第二,,接納沖突 在很多父母心中,,“沖突”是不好的, 需要盡早被消除,。 這個觀念,, 往往導致他們?nèi)滩蛔∫婧⒆颖M快解決沖突。 他們不知道的是,, 沖突是孩子們成長的重要部分,。 孩子們可能前一秒還抱在一起嘻嘻哈哈。 下一秒?yún)s怒目相向,,咬牙切齒,。 然后就是在這樣愛與恨的交互中, 他們慢慢學會了兄弟姐妹的相親相愛之道,。 所以,,父母必須能夠接納孩子們之間的沖突, 尤其要有足夠的耐心,, 去等孩子們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每次倆個孩子發(fā)生沖突,請深呼吸,, 按捺住要上前干預的沖動,,告訴自己: 真好!孩子們又迎來一次寶貴的成長機會,! 然后,,等待,,等待,再等待,。 孩子們往往 會給出讓你出乎意料的沖突解決辦法,。 第三,鼓勵與陪伴老大 搞定老大,,能有效緩和二孩沖突,。 因為很多時候, 兩個孩子之間的沖突直接源自于 老大對老二的敵意,。 父母需要做的,,是盡可能接納這個敵意。 須知,,有了老二之后,,老大心理失落的感覺, 不啻于戀人們被橫刀奪愛時的感受,。 他需要時間去化解這個情緒,。 而最好的化解良藥,就是父母的陪伴與愛,。 父母給老大支持,、鼓勵, 爾后,, 老大才有能力慢慢看到擁有弟弟妹妹的好,。 你還可以試著把老大培養(yǎng)成為我們的小幫手, 讓他們自愿去引領(lǐng)老二,、照顧老二,。 試著安排力所能及的事給他做。 多鼓勵他照顧弟弟妹妹的行為,。 孩子需要感受到被重視,,被委以重任。 當孩子的感受變好,,他們的行為也會相應變好,。 要提醒的是, “強求大的讓小的”不叫委以重任,,叫剝奪,。 它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跟需要, 只能激化手足間的敵意與摩擦,。 當孩子間發(fā)生矛盾時,,你還可以這樣做 要讓沖突中的每個孩子都明白: 我們應該保護好自己, 同時也不能影響和傷害他人,。這是底線,。 若孩子年齡低于1歲半,那轉(zhuǎn)移小寶寶的注意力,, 即可有效緩解孩子們之間的沖突,。 若孩子超過1歲半,那尊重他們的自主意愿,。 他們不求助,,就不主動施助。 若他們開口求助,,那么試試下面這四步:
但愿你修煉到最后, 根本用不上這些調(diào)停沖突的技巧跟方法,。 當沖突不成其為沖突,, 那相對應的辦法也就不成其為辦法。 比如下面這個小故事:
手足之間,,百分之九十九的沖突都如此,。 它們往往并無危險性,愛與恨交織著,, 來得快,,走得也快。 唯一需要的是時間,。 時間會磨合所有的關(guān)系,。 父母能做的,就是守望在側(cè),,并給以祝福,。 * *作者簡介:花山,自媒體主編,,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二孩媽媽。本文轉(zhuǎn)載于“凱叔講故事”,,微信公眾號:kaishujianggushi,,600萬孩子的哄睡神器,爸媽的育兒寶典,,轉(zhuǎn)載已獲授權(quá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