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問題,有人問:“最近王陽明這么火,,是不是有點吹噓過頭了,?”在沒讀王陽明之前,我對他并不了解,,興許也會產(chǎn)生這樣的疑問,,但讀完度陰山寫的《知行合一王陽明》,覺得一點沒有過頭,,他確實很厲害,。但《知行合一王陽明2》,卻有畫蛇添足之感,。一是內(nèi)容重復(fù),,與第一部相比,重復(fù)度高達50%,!二是說教內(nèi)容太多,,少了趣味性,所以不建議浪費時間和金錢在《知行合一王陽明2》上,,看看《知行合一王陽明》就夠了,。 繼續(xù)說王陽明,他的心學(xué)總結(jié)起來,,六個字+四句話,。 一 六個字 這個六個字就是“心即理”和“致良知”。 所謂“心即理”,,王陽明反復(fù)強調(diào)“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拿格竹來講,,王陽明盯著竹子看了七天七夜,,試圖弄明白竹子里包含什么道理,但直到頭昏眼花,,身體虛脫,,他也無法將竹子的道理上升到人生的道理。在這個故事里,,我們不能說王陽明智商有問題,,盯著竹子看,除了能練出斗雞眼,,還能干嘛,?老實講,竹子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地位很高,,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松,、竹,、梅又被稱為“歲寒三友”,可見竹子在文人心目中地位很高,。竹子常以其“有節(jié)”代表骨氣,,“中空”代表謙虛,“耐寒”代表堅強,,而其外形挺拔灑脫,、正直清高,深受文人喜愛,。我猜測王陽明肯定明白竹子的各種寓意,,他格竹子的目的是想弄明白為何人要把竹子和君子關(guān)聯(lián)在一起,“正直”,、“有節(jié)”,、“謙虛”等品質(zhì),是竹子告訴人了呢,?還是人本身就有這樣的想法,,看到竹子之后又發(fā)揮想象的結(jié)果呢?按照朱熹的觀點,,所謂“格物致知”,,需要把竹子從發(fā)芽到開花、結(jié)果,,一直到枯萎,,中間詳細的過程都弄得明明白白,,然后進行很復(fù)雜的升華過程,最后明白竹子就是有這么多好的品格啊,,就是代表了君子啊,。但王陽明經(jīng)過七天七夜的觀察,他感覺朱熹那一套是有問題的,,他在想,,所有這些品格不都是人內(nèi)心本來就有的嗎,?難道是通過格竹子格出來的,? 在龍場悟道以后,王陽明更加堅信,,心即理,,心外無物。據(jù)說有一次一位朋友指著一朵花問王陽明:“你說天下無心外之物,,那這朵花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有何相關(guān)?”王陽明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另外三個字“致良知”,,王陽明認為每個人都有良知,,這源自于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羞惡有心,,人皆有之”,,王陽明進一步發(fā)揮,人皆有良知,。當(dāng)你看到幼兒落井,,你會想去救,當(dāng)你看到飛禽走獸悲鳴,,會起不忍直視之心,,當(dāng)你看到好端端一個物件,被無辜打碎,,會起惋惜之情,,這都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這些心情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中間過渡過程的,,比如你看到美女,,自然會多看幾眼,看到美食,,自然會咽口水,,看到老太太倒在地上,自然會想去扶,。有人可能會說:“老太太躺地上,,我的良知告訴我不能扶,扶了就要吃大虧,?!钡乙f:“這并不是你的第一感覺,故而不是你的良知,,當(dāng)你看到一位老人躺在地上,,想起來起不來,又很痛苦的時候,,你的良知會告訴你趕緊去扶,,但生活經(jīng)驗會告訴你扶她有風(fēng)險,即使你沒有去扶,,也不能說你沒有良知,。” 但話說回來,,王陽明心學(xué)就是要人跟隨自己的良知,,如果你想“為天地立心,為萬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那就必須跟隨自己的良知,,而不能以利益為第一出發(fā)點,。所謂“致良知”,就是達到良知,,時時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 二 四句話 四句話當(dāng)然是他的四句教了:“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p> 這四句話很簡單,,又很深刻。有個故事完美的闡述了這四句話,有位老農(nóng)窮的吃不上飯了,,找到王陽明賣地,,王陽明看他可憐,不忍心買他的地,,就先借錢給他,。后來王陽明游玩時,看到一塊風(fēng)水寶地,,他說:“這塊地的風(fēng)水太好了,。”他的弟子告訴他,,本來老農(nóng)要賣的就是這塊地,,王陽明后悔了,但他又說:“我怎么會生出‘后悔’的想法呢,?”于是他閉目冥想,,過了一會,睜開眼說:“剛才的私欲已經(jīng)被我克掉,,我的心情又回歸愉悅了?!?/p> 當(dāng)王陽明沒有看到那塊地時,,他的心沒有動,是“無善無惡心之體”,,看到地之后,,生出了“風(fēng)水寶地”的想法,這是“有善有惡意之動”,,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自己有后悔的念頭又感到羞愧時,,是“知善知惡是良知”,最后克服了私欲,,心情復(fù)歸于平靜愉悅是“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認為所謂的“格物致知”,不是朱熹所講的格天下物,,知天下理,,而是格私欲,致良知,。不管你學(xué)習(xí)什么,,天文也好,地理也罷,,造原子彈,,飛機大炮也無所謂,最重要的事情是“致良知”,如果你學(xué)習(xí)知識,,是為了殺人放火,,那就是良知泯沒,若是為了造福一方,,那才是真正的光明了良知,。 有較真的朋友可能會問,什么是“心”,?什么是“意”,?什么是“良知”?王陽明這一套理論是不是在玩概念,?既然心無善無惡,,為何意又有善有惡?1527年,,王陽明的兩位弟子對此有過爭辯,,這次爭辯也導(dǎo)致了陽明心學(xué)的分化。他的弟子錢德洪認為四句教是絕對正確的,,心就是無善無惡,,意就是有善有惡,但王汝中認為意由心生,,心無善無惡,,那么意理所應(yīng)當(dāng)無善無惡,那么良知就無用武之地了,,更不需要為善去惡了啊,,所以這四句話本來就是矛盾重重的混沌語。他們兩人爭執(zhí)不下,,找到王陽明評理,,王陽明說:“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都偏于一端,,對于資質(zhì)高,、悟性強的人,你只需告訴他‘無善無惡心之體,,知善知惡是良知’就好,,對于腦子不那么靈光的人,你只需告訴他‘有善有惡意之動,,為善去惡是格物’就好,。”這場爭辯被稱為“天泉證道”,。 但那個時候的王陽明,,已經(jīng)快掛了,他后來也沒有機會再做進一步的解釋,于是他死后,,心學(xué)分裂,。 至于“知行合一”,那是另一個篇章,,下次繼續(xù),。 夜深人靜,讀書思考,,歡迎關(guān)注微信號:靜夜思學(xué)(at-crossroad) |
|
來自: 已矣無 > 《佛學(xué)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