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經(jīng)》是印度瑜伽術的根本經(jīng)典,,也是修煉瑜伽的理論根據(jù),。關于這部經(jīng)典的作者,學術界普遍認為是公元前2世紀印度著名的語法學家帕坦伽利,。全經(jīng)內容分為四章,,全面闡釋了修煉瑜伽者如何進入冥想,達到梵我合一,、自在解脫等方法,。 在《瑜伽經(jīng)》整理成書之前,印度瑜伽士已經(jīng)有數(shù)千年的練習瑜伽的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一代代人口耳相傳,,由帕坦伽利整理成文。在這里,,從中選出9句比較經(jīng)典的話,。(并不是說其他的話不重要,《瑜伽經(jīng)》雖然全文并不長,,但每句話都飽含著瑜伽士對人生的感悟,,具有真正的智慧。) 1.瑜伽是學會控制意識的轉變 這句話給出了瑜伽的定義,。瑜伽十分強調控制心意,,在瑜伽練習中,散亂的精神漸漸集中起來,,意識由外在轉向內在,,練習者因此經(jīng)歷了重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接受自己,進而改變自己的生命旅程,。征服自己比征服世界更難,,瑜伽認為,,能夠控制心意的人是真正的強者。這也正是瑜伽與其他鍛煉方式的不同,,不練習控制心意就不是練習瑜伽,。 2.堅持不懈便是鍛煉 在流傳數(shù)千年的經(jīng)典中有這樣一句話,可以表明人類是多么容易半途而廢,。正如賣油翁對長于射箭的將軍所說:“無他,,但手熟耳”,我們所掌握的一切技能,,必須經(jīng)過常年的練習,,才能達到卓越的境界。如果做不到堅持不懈,,也就不能享受收獲的喜悅,。 3.由溫和到強烈的鍛煉,效果最好 這句話是專門強調循序漸進的,。一開始接觸瑜伽,,建議練習的時間不要太長,一般一個星期練習兩到三次,,每次一個小時就可以了,。等到身體逐漸適應了,可以增加到每天一次,,一次一小時,。如果只是保持身體的健康,那么這個強度就足夠了,。瑜伽專業(yè)人士需要更長時間的練習,。 4.心境的平靜來自友誼、仁愛,、喜樂和平等心 瑜伽要求練習者的心靈保持平靜和純潔,,對他人要滿懷善意,對外在事物不要有分辨心,,而要有平等心,。平等地對待那些快樂的和受苦的,值得的和不值得的,,富有的和貧窮的,,這樣才能意識純潔。 5,、滿足產(chǎn)生最大的快樂 中國人也說“知足常樂”,,其觀點來源于老莊,看來印度人對人生的體悟與中國人有相通之處。有學者認為,,基本上中印兩國各自獨立地產(chǎn)生了自己的文化,,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入中國后,才有了較大規(guī)模的文化交流,。 6.姿式必須穩(wěn)固舒適 一開始練習,,有些姿式強度比較大,或者堅持的時間太長,,或者有些人身體比較虛弱,,身體會產(chǎn)生劇烈的顫抖,遇到這樣的情況就立即停下來休息,,分析是什么原因,。感覺姿式穩(wěn)固舒適,那么就可以多堅持一段時間,,不要為了堅持而堅持,。一個體位練習多長時間,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控制,。 7.控制吸氣和呼氣便是調息 瑜伽非常重視呼吸,,要求呼吸又細又長。這也是瑜伽和其它鍛煉方式的重要不同,。控制呼吸最顯著的作用是強健了呼吸系統(tǒng),,強健的呼吸系統(tǒng)攝入更多的氧氣,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身體其它器官都更加活躍,。并且呼吸又細又長會帶動橫隔膜的上下運動,,從而按摩了腹部內臟,促進消化系統(tǒng)更好地分泌消化液,,促進排泄系統(tǒng)更好地處理身體的廢物,。 8.凝神是將意識放在一物上 這樣做是為了集中精神??梢詫⒁庾R放在呼吸上,,也可以放在自己的身體上。此外還可以將意識放在眼前點燃的線香或蠟燭上,,集中精神可以使精神變得穩(wěn)定,、平靜和祥和。一開始練習的時候感到煩燥是正常的,,因為我們的精神已經(jīng)習慣了游移不定,,東想西想,讓它固定在一物上是困難的,,所謂習慣成自然,,多練習就慢慢能夠做到了,。 9.這個身體變得美麗、有力及強壯 這是練習瑜伽的必然結果,。正確的、有規(guī)律的,、堅持不懈的練習,,不僅使身體發(fā)生變化,而且使心靈變得純凈,、滿足,,因此說瑜伽是對身體和心靈的最佳的鍛煉方式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