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元巨款不翼而飛.大年初三(1月30日),家住上海的孫女士打開微信支付功能,,卻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微信錢包中少了2萬元,。一開始孫女士以為是自己手機遭到黑客攻擊,錢被盜刷,。誰知一查微信支付綁定的銀行卡余額才驚覺,,自己的25萬元血汗錢竟然也“不翼而飛”了!通過孫女士曬出的微信支付明細,,收款方也明確標寫“騰訊公司”,,且平均每天都有兩三次的交易,最多甚至能達到五次,。每次支出的數(shù)額不等,,最多一次數(shù)額竟達到9500元,孫女士告訴記者:“兩個多月,,我沒有收到任何銀行的短信提示,,可能是被孩子給刪了?!睂O女士甚至猜測,,是這名叫“楊光”的主播偷偷告訴自己的女兒怎么“瞞天過海”的,,不然孩子怎么可能知道要這么做,,她還那么小。孫女士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課余時間會玩手機,,她覺得這是學習之外的放松娛樂便沒有禁止,,卻沒想到孩子用自己的血汗錢在“瘋狂”打賞男主播。
記者在《全民K歌》APP中找到了這位男主播“楊光”,。這名男主播平時直播的內(nèi)容主要以唱歌為主,,總共有70多萬粉絲,記者在APP欄目左側(cè)的“貢獻榜”中還看到了小卞的名字,。記者發(fā)現(xiàn)“楊光”時他正在直播,,甚至在直播中直接開口向自己的粉絲索要各種禮物。
家長報案巨款索要成難題
據(jù)了解,,孫女士和丈夫并沒有給小卞每月定額的零花錢,,而是小卞缺錢就會找家長要,但并未出現(xiàn)一些過分的要求,。孫女士表示:“孩子一直和我們生活在一起,,而且平時也比較聽話懂事。我們雖然工作較忙,,但可以說對孩子的關心從來都沒有忽略,,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讓我們很震驚。”面對消失的25萬元,,孫女士夫婦也一籌莫展,,最終決定報警。后經(jīng)民警了解,,報警人小卞在“全民K歌”直播平臺是主動送禮物給男主播的,,期間并未發(fā)生任何詐騙行為,所以公安機關并未受理此案,。
律師支招:可做無效認定
今天下午,,記者就此事咨詢了北京市高通律師事務所律師鄭洪濤。鄭洪濤認為這類事件的確不構(gòu)成刑事案件,,而是一種自愿的民事行為,,應通過民事途徑進行解決。此外,,鄭洪濤還向記者解釋,,由于小卞未滿16周歲,仍屬于限制行為能力人,,其行為現(xiàn)在遠超過自己的認知,,可以通過法律做無效認定。從法律角度來講,,類似事件一旦發(fā)生,,未成年人未經(jīng)父母許可所進行的大額消費是可以追回的。小卞的父母作為監(jiān)護人,,是可以認定小卞這種打賞花錢的行為為“無效”,,以此追回這筆“巨款”。
偷偷花了爸媽血汗錢的熊孩子還真不少
記者在網(wǎng)上搜索發(fā)現(xiàn),,未成年人偷偷用父母的錢打賞主播的行為還真不少見,。2016年4月8日,福建省12歲的男孩小林(化名),,為討自己喜歡的主播開心,,偷拿母親手機充錢購買昂貴的虛擬物品送給主播,一個月花了近3萬元,。直播平臺經(jīng)過核實,,確認小林的賬號最近有相應購買記錄,便將全款退還,。
無獨有偶,,2016年10月7日至11月27日,浙江麗水14歲的男孩小明(化名)打賞5名游戲主播為其代玩手機游戲,,共計花費3萬余元,,直至刷到儲蓄卡只剩下一毛五才停手,。小明稱,父母上班忙,,根本沒時間管他,,所以他經(jīng)常只能一個人玩,“只有游戲才能讓我快樂,。”
心海導航簡評:
這些直播平臺都是賣臉的 ,國家該出來管管了,
這樣對社會的發(fā)展會帶來諸多隱患,。在孩子們知識與理想正在萌發(fā)和成長的關鍵時期,,社會和環(huán)境教會了孩子什么?給了孩子們什么樣的精神食糧,?看看如今社會的輿論導向是什么,?看看孩子們身處何種教育環(huán)境?為什么網(wǎng)絡主播這種低級趣味且?guī)в羞吘壴p騙的形式能夠合法存在,?現(xiàn)在流行的直播平臺就是個毒瘤,,所有的年輕人都想做直播,有些女的不惜去整容做女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