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體內(nèi)多余的水是腎臟的基本功能之一。當腎臟功能出現(xiàn)問題時,,水的排出也會出現(xiàn)障礙,,隨著水在體內(nèi)不斷的堆積,會出現(xiàn)水腫,、高血壓,,甚至是左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所以,,對于尿量減少的腎病患者,通常要求其減少鹽和水的攝入量,,限鹽可以降低渴感,,從而減少飲水量。 而控水的原則是“量出為入”,,即入量=出量+500ML (內(nèi)生水),。 入量:一切經(jīng)口攝入食物的含水量,輸液量等。 出量:尿量,、便量,、出汗量、嘔吐量等,。 但如何掌握水的攝入量往往是我們所遇到的難點,,筆者在日常患教工作中做了一些總結(ji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正確認識水 通常情況下,,我們所進食的食物中,,除了壓縮餅干都含有水,所以入量不能只計算飲用水,。 2,、為了幫助大家快速掌握不同食物含水量,筆者做了一個形象的階梯歸納: 第一階梯:能“咕嘟咕嘟”一飲而盡的: (含水量100%):水,、鮮奶,、茶水、飲料,、湯等,。 第二階梯:能“吸溜吸溜”邊吃邊吸的: (含水量80-90%): 稠粥、酸奶,、湯面,、疙瘩湯、豆腐等 還包括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第三階梯:能用筷子夾起吃的: (含水量70%±): 米飯,,薯類、新鮮魚蝦,、肉,、蛋、攤餅等,; (含水量30%±): 饅頭,、餅、面包,、火燒,、各種肉類熟食、 粉絲,、腐竹,、點心等,。 腎病患者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并結(jié)合醫(yī)生囑托,從第一階梯開始分階梯控水,,從而有效維持體內(nèi)的水平衡,,減少并發(fā)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