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四 給孫倫禪修者的一些提示

 宣定 2016-10-08

. 給孫倫禪修者的一些提示

假如,,你對孫倫禪修法大感興趣,希望堅定不移地修持下去,,直至證得涅槃,,而現今則想先證得初果(須陀洹果),那么,,在修持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下述問題,。如果不幸地,又沒有人可以指導你和解答你的問題,,那么,,下面的提示,,將會有一些可以幫到你。

首先,,要清楚明白:(一)每個人的業(yè)(Karma)都與其它人的不同,,即使是長得一模一樣的雙胞胎,他們彼此的業(yè),,也有相當程度的不同,。(二)業(yè)確實是可以透過禪修來改變的。

所以,,如果你是一位初學者,或者是一位還未開始修習內觀禪的人,,那么,,當你看到下列某些問題,,提到孫倫禪修法充滿痛苦時,,請千萬不要害怕或擔心,。其實,,導致禪修者痛苦的原因并不是孫倫禪修法,,而是禪修者自己本身的惡業(yè),。換言之,,有兩大類禪修者:第一類是幸運的禪修者,他們擁有某種善業(yè),,可走上樂(易)行道(Sukha-padipada, Easy Path),。而第二類是不幸的禪修者,他們擁有某種惡業(yè),,而必須走上苦(難)行道(Dukkha-padipada, Difficult Path)?,F代的大多數禪修者皆屬于第二類。

無論你是那一類的禪修者,,必可在「短」時間內成就初果,。當然,所謂的「短」,,是依禪修者個人的業(yè)而定的,。例如,有些人可在連續(xù)十日的整天禪修中成就果位,;原因是:他們皆幸運地,,早已在此生或過去生中,完成了十分之九或者更多的助道功德(Paramis or spiritual strengths),。而那些尚未圓滿助道功德的人,,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禪修,以期盡快成就初果或更高的果位了,。

個人所作的善惡業(yè),,不但影響取證涅槃的時間長短,也會影響到修持過程中的苦樂程度,。例如,,有些人在此生或是過去生中,曾傷害或多次殺死過其它眾生(人或其它動物),,給他們造成極大的痛苦,;那么,這些人通常會走上苦(難)行道,。因為,,不論這些人以那一種方式來禪修,依據因果律這普遍法則,,他們曾給眾生造成多少痛苦,,他們都必須承受相同的痛苦來回報。在這些惡業(yè)尚未去除之前,,他們是無法證得初果的,。這其中的理由是:一旦一個人成就了初果,他就不會再轉生入四惡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而要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那些會送他入四惡趣的惡業(yè),,必須完全被消除掉,。

孫倫禪修法似較其它禪修法為痛苦,這祇是因為:它比其它方法更能快速地證得初果,;因此,,痛苦亦會更快速和強烈地生起,好讓惡業(yè)的凈化過程可以更快地完成,。

一個人在內觀禪修習期間(這是指禪修正行以外的時間,,而不是在禪修正行的時候。因為在禪修正行時,,是「不可以去想其它無關的事情」的),,以下的問題或許會在他的心中生起:「緣于什么重要因素,可令過去所造的惡業(yè)得以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地被消除呢﹖」

我想,,忍辱(Khanti)(包括克制、耐性,、和忍受得起在正式禪修時,,連續(xù)多個小時要保持不動的坐姿所生起的痛苦)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以真正的平等心(Equanimity)去忍受,。這也就是為什么在緬甸有句諺語說:「忍辱可導致涅槃,。」

真正的平等心又是什么﹖尤其是對西方人而言,,「平等心」這個名詞已很陌生了,,再談到要去實踐平等心,肯定地說,,就更令他們奇怪了,。

平等心是指:當禪修者遭遇到身心的痛苦感覺生起時,無論怎樣強烈,,他也要忍受著它們,,而不讓絲毫的生氣或挫折的念頭生起。他應努力保持冷靜和超然,。如果痛苦實在是太無法抵抗了,,那么,如前面所教的技巧,,他應用心專注在這苦受上。努力的程度應該配合疼痛的程度,。那么,,疼痛就不再影響到心了,。同時要注意,努力的程度也不可以超過疼痛的程度,。正確的方法是:在疼痛還沒有完全消失之前,,心力要稍微強過疼痛。這樣,,心便可以很有效地專注在疼痛上,,漸漸地禪修者祇覺知到身體的苦諦(Dukkha Thissa)—— 苦的實相,而不會想著是身體那個部位疼痛了,。

為什么禪修者要避免想著是身體那個部位疼痛呢﹖理由是:為了要離開產生「我」的錯覺危險,。事實上,「無我」才是這個身體,、生命和世間的真實特性,。禪修者是理應經由禪修去通達「無我」(Anatta or No-self)的概念的。

如果從上述相反的角度(即對愉悅的感覺)來說平等心,,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遭遇到適意的感覺時,他不應欣喜或向往它們,,否則,,就會落入貪愛和執(zhí)著的陷阱之中 —— 屬貪煩惱。如我們所知:貪,、瞋,、癡是引發(fā)所有惡行的三種根本煩惱。因此,,簡而言之,,平等心能防止所有惡行的生起。

所有禪修的最終目的是要體證涅槃,。而涅槃究竟又是什么呢﹖這是禪修者在修行過程中,,遲早要面對的一個問題。老實說:涅槃是無法以語言文字來全面描述的,,沒有人能給你一個確切的答案,。祇有通過親身體驗,禪修者才可知悉涅槃,。而祇有成就初果時,,才可能有這種涅槃的體驗。因此,,如果禪修者很想知道什么是「涅槃」,,他應該踏實地用功苦干,以證得初果,。

多數人皆缺乏宿世善業(yè)而不能走上樂行道,,因此,,在正式禪修時會充滿痛苦。但是,,不要誤解,,以為涅槃也是痛苦的。佛陀和許多阿羅漢已在經中留言,,保證涅槃是無上的快樂和寧靜的,。

有個譬喻可助我們了解這個情況。假設,,有一個人正徒步穿越一個炎熱的沙漠,。由于天氣酷熱,他必須承受極大的痛苦和干渴,。但是,,他知道當天旅程結束時,他將會到達一個清涼和多蔭的綠洲,。雖然沙漠的炎熱和艱苦是現實的,,但是,他也知道旅途的終點會是清涼和舒適的,。同樣地,,禪修者必須了解:在要證得初果的修行過程中,必須經歷各種消除過去惡業(yè)的痛苦感覺,,但是,,在成就初果后便與到達綠洲一般,是不會像穿越沙漠時,,那么地痛苦難熬的,。

有些禪修者,在坐下進行內觀禪修時,,可能在剛開始強烈呼吸不久,,就感到頸部背后有酸痛的感覺。這可能是坐姿不良所影響,,若然如是,,祇要坐得正直些,便有助減輕痛苦,。盡量保持背部挺直,,頭部不要太過前傾或后仰,可減少這種酸痛的感覺,。

但是有時禪修者無論怎樣去調整姿勢,,仍然無法減輕酸痛的感覺。類此情況,可能是外界惡力的干擾,。若然如是,,禪修者必須在每次禪坐前,念誦以下的「愿文(Prayer)」:

 

敬禮至尊的導師,,遠離塵垢,圓滿正覺的大阿羅漢,!(三稱)

若我曾對佛法僧,、父母師長與及眾生,作過任何不善的身口意業(yè),,無論大小,,我愿為此稽首悔過。

敬禮佛陀世尊,!在這節(jié)禪修當中,,為了達致涅槃,我愿獻出身心五蘊,。

敬禮孫倫大師,!在這節(jié)禪修當中,為了達致涅槃,,我愿獻出身心五蘊,。

愿三界中所有眾生身心自在!(誦三次)

我愿與三界眾生共享此禪修功德,。請念「善哉」來分享我的禪修功德,!

我愿能分享三界眾生所作諸善功德——善哉、善哉,、善哉,!

 

在大多數情況下,禪修者在念誦完「愿文」之后,,就可與一切眾生和諧共處,,就能夠正常地禪修而不受干擾。對于那些仍然無法專心修行的人,,請參考以下以太太的例子,。

有人會問:「如果一個人,有意在修行上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他每天要花多少時間來修習內觀禪呢﹖」

答案是:這與發(fā)問者的個別情況有關,。找到時間的人,最理想是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內觀禪的修習,。在佛陀時代,,有些人祇花七或八天時間,日夜不斷地修持內觀禪,就證得了阿羅漢果,。在今天看來,,這是不可思議的。

對于必須為生活而工作的人,,每天要抽出一,、二小時來修習孫倫禪修法,可能已相當困難了,。那么,,他就需要好好地計劃和有真正想進步的意愿了。

打個譬喻來說,。假設,,有人想將一個一百加侖的桶子裝滿一種珍貴而易揮發(fā)的液體。若這液體的揮發(fā)量是每二十四小時半加侖,,而這個人每天祇將四份一加侖的液體裝入桶子,,那么,就等于沒裝一樣,,因為這四份一加侖的液體在他下次(即二十四小時后)再裝四份一加侖之前,,就已經完全揮發(fā)掉了。

另一方面,,如果他能每天將十加侖液體裝入桶子,,那么,等他隔天再裝入新的液體時,,桶子內還有九點五加侖的液體(另外的零點五加侖已經揮發(fā)掉了),。這樣,連續(xù)經過十一天,,這個人就可以將這一百加侖的桶子裝滿那液體了,。

假如他無法每天收集到那么多液體,他祇能每天收集到一加侖液體,。那么,,桶子內液體每天的凈存量就祇有半加侖。他便祇有在二百天以后,,才可以把桶子裝滿那液體,。

因此,同樣地,,如果一個人每天投入十小時來修習內觀禪,,那么,在短時間內,,他便可達到重要的成果,。但是,如果他每天祇花半個小時來修行,那么,,即使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也不會有任何結果的。理由如上喻,,在密集修行時所成就的「定力」(心的集中力和意志力),,也會在其它時間中,由于外境的分心,、內心的妄念和缺乏專注,,像那液體一樣,會慢慢地「揮發(fā)掉」的,。

假設有另一人,以他自己對孫倫禪修法的了解來修習內觀禪,。他每天練習一個小時,,修了一百天,即比三個月多一點的時間,,但仍覺得自己并未達致任何重要的成果,。此時,他會開始懷疑禪修的功效,,也可能懷疑︰究竟每天持續(xù)地禪修是否真的有用,?

上述情況,可分三方面來理解,。第一方面是有關「重要的成果」,。我們姑且稱上述那個人為甲太太,且假設她是屬于「苦行道」的禪修者,,若她每天祇禪修一小時,,她所能期望達到的「重要成果」,祇能是初階定 —— 也就是當她閉上眼睛練習觀呼吸,,專注于氣息與鼻孔的觸覺時,,她能「看」到白色或彩色的光線或幾何圖形。這些東西會不斷地變動,。但是,,如果她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些現象上,它們會逐漸地靜止不動,??墒牵斔龑⒆⒁饬性谶@些光線和圖形上時,,她實質上已將修持的方式從內觀禪(Vipassana)轉到止禪(Samatha)上去了,。然而,唯有內觀禪才能導致涅槃,所以她不應該轉修止禪,。就像有人想從仰光(Yangon)搭火車到曼德尼(Mandalay),,他應該從仰光車站乘搭往曼德尼的火車,而不應該搭上往普美(Prome)或是毛棉(Moulmein)的火車,。

如果上述的甲太太是正確地按照孫倫禪修法去修,,并且在那整個小時中,她真的很努力地去專注所生起的感覺,,基于有限的投入時間,,她祇能期望達致初階定的「重要成果」。另外,,如果她過去所造的惡業(yè)并不太重的話,,經過一百個小時的修持后,現在禪修起來,,應該會比她最初禪修時所經歷的疼痛,,明顯地減少許多的。如果甲太太亦具有一般的善業(yè),,那么,,經過三個月有紀律的定時修持后,在前半個小時強烈的呼吸中,,她將完全感受不到身體上任何疼痛的感覺,,因為,她的心已能完全地專注在氣息與鼻孔末端或上唇部位的觸覺了,。

在這情況下,,甲太太是不應該感到沮喪的。她要了解,,由于她投入有限的時間和努力去從事內觀禪和專注的修持,,她祇能期望達到這樣的成果。假如她并不滿意祇獲得這樣的成果,,那么,,她應當每天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她做其它事情時,,也應對觸覺保持專注,。當然,如果她能夠每天花更多的時間,,依足孫倫禪修法去修習,,肯定會獲得更好的成果的。

接著,,讓我們來談之前第三段所提到的情況的第二個方面,。也就是說,,一個人試著以孫倫禪修法去修持,每天固定修一小時,,連續(xù)修持一百天之后,,感覺并沒有獲得任何「重要的成果」。甚至也不覺得達到像前一個例子所提到的 —— 初階定,。我們暫且稱呼這第二位禪修者為以太太,。一般而言,以太太的問題比甲太太的還要嚴重,。因為如果甲太太要獲得更好的成果,,祇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去修持便可以了。如果甲太太無法投入更多的時間(由于生活責任的壓力等),,那么,,她所該做的,祇是改變她原本的期望,,滿足于她目前所獲得的成果,。即使甲太太現在并未成就初果,但是對于她每天不斷地在增長自己的助道功德成就,,她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這些成就以后會幫助她體證涅槃,。而且,,甲太太會發(fā)覺,她的健康情況也改善了,,由于過去惡業(yè)所招致的疾病,,也會逐漸地消除。另一方面,,如果她做事動機純正,,她會發(fā)現,自己的運氣也會大為好轉,;因為,,所謂好運,其實祇是善業(yè)的果報而已,。世界上還有什么比修持內觀禪更好的善業(yè)呢﹖我們說,,持戒(防止惡行)的功德大于布施(慈善捐獻)。然而,,禪修的功德卻遠勝于持戒,。而在所有禪修方式當中,內觀禪是最佳的修持方式,。所以,,修持內觀禪,,其效果是會來得特別快的。

讓我們回歸主題,,再來談談以太太的情況,。如前所述,以太太的問題比甲太太還難解決,,事實上,,有關以太太的問題,唯一解決方法,,就是請她到緬甸仰光的孫倫禪修中心來,。禪修中心的地址是:

 

KABA-AYE  SUNLUN  MONASTERY,

71/2 MILE, PYAY ROAD, KABA-AYE P.O.,

YANGON, MYANMAR

Phone number : (95-1) 660860

 

(但是,如果她并非住在緬甸,,這可相當困難了,。)那里有人可以親自教導她如何正確地修持孫倫禪修法。我們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解決方法,,是因為除了以太太的錯誤修法,,或者對孫倫禪修法有不正確的了解之外,她可能還有某些特別的宿世惡業(yè),,障礙著她在解脫道上的進步,。如果是這樣,那就并不祇是加強修持上的努力,,就可以改善的,。祇有住進上述的孫倫禪修中心一段時間,虛心接受有經驗的大師的特別指導,,才可能有改善的機會,。

禪修者如果覺得自己的情況和以太太一樣(也就是無法獲得初階定),不用馬上認為祇有到仰光,,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如果他不是住在仰光),。禪修者應先嘗試在每次禪坐前,念誦前述的發(fā)愿文,,看看情況有否改善,。如果沒效,禪修者就應該嘗試下一個個案所教的方法(丙先生的個案),。

我們假設丙先生與甲太太和以太太的情況相似,,但卻要從第三個方面來談。丙先生的情況是:他禪坐時會感覺厭煩(Boredom),。他可能已到過孫倫禪修中心,,接受過正確的特別教導。因此,,他之所以會感覺厭煩,、禪修無成果,,并不是他不懂正確的方法,他的毛病,,可能在于經過三個月的禪修后,,他變得松散或懈怠了。他其實是信心(Sadha)不足,。巴利文Sadha這個字通常被翻譯成「信心」,,其實這并不足以完全地表達這個字的意義。在佛陀或其弟子的教導當中,,Sadha事實上是遠超過于信心的,。Sadha還包含了對普遍適用的因果法則或業(yè)報法則有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Sadha是祇為作善而作善的一種熱忱,。在丙先生的情況而言,他必須鼓起足夠的熱忱和努力,,繼續(xù)熱情地修持內觀禪,。換句話說,「要奮力專注于對觸覺的覺察,?!惯@意謂他應該如前篇〈孫倫禪修法〉所說的要奮力和密集地專注于氣息進出的接觸,而不是松散地,、機械地吸入和呼出,。當丙先生盤腿禪坐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他之所以會覺得厭煩,,是因為他把禪坐當作是每天必須做的一項沒趣的例行任務。自然地,,他修行的心態(tài)就退步了—— 像一個還在學校念書的小男孩,,要他每天坐在書桌前一小時,去做他每天該做的功課,;而這個男孩在心里祇想著趕快完成這項日?,嵤拢缓蟮酵饷嫱嫠?。丙先生的心態(tài)也是一樣,,經歷了無數次的生死輪回,心已養(yǎng)成了一種習慣:喜歡不停地尋歡取樂,。要它安住在鼻孔末端或接觸的感覺上,,它就會感覺厭煩。由于缺乏興趣,,禪坐時段所經過的每一分每一秒,,對他來說,,就好象一整天或一小時那么長。

丙先生在他每天禪坐前,,應該怎么做才能改善他的情形呢﹖丙先生應該認真地檢討一下自己的情況:他是否真的還想要體證涅槃呢﹖他是否還想朝初果的果位前進呢﹖如果他能坦白地自我分析,,他也許會發(fā)現:由于對禪修的興趣減弱或是因其它事物的分心,他再也不愿振奮精神,,去努力取證涅槃了,。如果禪修者發(fā)覺自己的情況,和前面提過的以太太相似,,也應該做這樣的自我分析,。

如果丙先生經過這樣一番自我分析后,確知自己已喪失了修行熱忱,,那么就該想法讓它恢復過來,。丙先生應回想當初,他為了想證得解脫智,,而開始認真禪修時的心態(tài),。也許,當初他曾驚覺,,僅僅過著表面快樂而缺乏內觀禪修的世俗生活,,死后祇會墜入地獄、阿修羅,、餓鬼,、畜生(包括魚、鳥和昆蟲)這四種惡道,。即使幸運地,,下世沒有落入這四惡道之中,他仍免不了要陷入那永無止境的生死輪回里,。當時,,對于涅槃和初果的冀望 —— 解脫可怕的生死輪回和與生命不離的三種特性:苦、無常,、無我 —— 對他而言,,一定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丙先生在當時亦曾發(fā)現,,在這世界上,能夠出生為人的機會很微 —— 約少于千萬份之一,,(因為人類和其它輪回當中的眾生,,像天人、畜生,、餓鬼等等為數何止千萬,!)且唯有具足善業(yè)的人,,才有機會修持孫倫禪修法。(因為其它的四惡道沒有足夠的智慧,,而天人和梵天并沒有粗質的色身,,可以進行強烈的呼吸和觀察疼痛的感覺。)那時,,丙先生一定下過決心,,要每天踏實地作內觀禪修一小時。如是者過了幾個月,,現在他發(fā)覺自己每天禪坐都很覺厭煩,。他應反省思維,設法回復當初的高度熱忱,。例如:考慮各種可能性,,最終要明了:如果禪修時不熱切和認真,就是喪失了一次難得的寶貴機會,。

恢復禪修的熱忱后,,他應先念誦愿文,然后以盡可能強烈的呼吸來開始禪修,。由始至終提醒著自己的幸運 —— 能擁有如此難得的機會去作強烈的呼吸禪修,。因為其它眾生,并沒有他和其它少數人士那么幸運,,能有此寶貴機會,,作這樣強烈呼吸的內觀禪修。至此,,他的熱忱,、信念、精進和其它助道因緣也增強了,,他亦會發(fā)現他的定力也增強了,。這都是他熱切努力的結果。在一小時的禪修結束時,,丙先生將會發(fā)現:他再也不感到厭倦和煩悶了。

丙先生的情況還有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經過了一百天的內觀禪修(每天至少禪修一小時),,定力除了前幾個星期每星期都有進步外,之后的日子,,定力幾乎沒有進展,。在這種情況下,丙先生便應嘗試一個星期或十天的密集禪修鍛煉了,。

什么才是密集禪修鍛煉的理想程序呢﹖丙先生應該先請假,,暫時放下工作,,最好可以去得到孫倫禪修中心;如果無法到來孫倫禪修中心,,他應找個安靜,、不受干擾的地方來進行禪修。如果他的家具備這些條件,,那么,,他也可以在家進行密集禪修,不過,,要保證沒有其它外緣使他分心,。

之后,每天盡早起床(最好在日出前),。盥洗及早餐后,,經行一小時。經行的做法如下:以平常的步伐進行散步,,每行一步,,都要專注于腳底和地面的當下接觸感覺,同時,,不可讓心四處游蕩,。

如是經行之后,丙先生便要到他禪修的地方,,進行當天的第一次內觀禪修,,至少持續(xù)一個半小時以上。當然,,早上能坐長些時間會更好,,最好能坐到不適意的疼痛完全消失為止。

接著,,丙先生可以做些運動,,然后沐浴及午餐。休息之后,,再進行第二次的內觀禪修,,同樣要至少一個半小時。他也許發(fā)現,,第二次的禪修會較為輕松些和可以坐久一點,。然后,做點經行,,在經行時,,要始終專注腳底和地面的當下接觸感覺。最后,晚餐過后,,丙先生應進行第三次的內觀禪修,。雖然這時,已經是晚上了,,他同樣要坐至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

以這種密集的禪修程序,加上對走路,、沐浴,、吃飯等等動作的接觸保持專注,在實行一個星期或更久的時間后,,丙先生將會發(fā)現:自己的定力顯著地進步了,,同時生活方式也正在改變之中。例如,,通常會一覺睡到天亮的人,,現在會半夜醒來兩、三次,。相反地,,原本半夜要醒來兩、三次的人,,也許會變成一覺睡到天亮了,。隨著丙先生繼續(xù)從事密集的禪修,更多和更美好的事情亦會呈現出來,。

除了上述三個方面外,,還有另一種可能,我們必須提醒大家,。讓我們以丁太太的個案來描述這種可能情況,。

這種可能情況,在前述的三個案例中(甲太太,、以太太和丙先生),,并無提過。因為它和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它并不是達不到重要成果,、厭倦煩悶或是停滯不前,因此不要和它們混淆了,。

丁太太的案例是:她已勤奮地修持內觀禪好幾個月(假設她是屬于苦行道的禪修者)或者更短的時間(如果她是屬于樂行道的禪修者)了,。她已獲得初階定,甚至還有其它更重要的成果,。但是,她開始對人生感覺厭倦,她對美食,、漂亮的服飾和很多以前她所喜愛的事物,,都不再感到興趣了。她對人生的前景變得超然和不執(zhí)著了,,她可放舍任何事情(有鑒于苦,、無常、無我),。她可能經歷過一個時期——對于將來繼續(xù)輪回為人的生活,,感到非常害怕。

對于尚未受過禪修啟蒙的人而言,,會認為這些現象是負面結果,,或是與他們所期望的(達致初果前的)修行成果正好相反。但事實上,,丁太太應該感到十分高興,,因為這些現象都是正面的征兆,表示她確實已從每天的內觀禪修當中,,獲得了某些重要成果,。事實上,她應加倍努力去修持內觀禪,,因為她正接近初果的果位了,,就像賽跑一樣,在最后一段賽程,,理應額外盡力地去沖刺奪標的,。

還有一言想提醒丁太太:雖然她受到鼓勵要加倍努力禪修,并且在禪修以外的時間也要保持專注,,好讓她快些證得初果,;但是,她不應經常想著或是太過希望去成就,。當然,,想成就初果是十分可敬的想法,但是,,我們還是不宜過份地去想要它,;否則,這種希求會轉為貪念 —— 一種根本煩惱,,便會形成障礙,,使我們無法成就初果的。因此,,丁太太應繼續(xù)努力精進,,把禪修當作是一種例行工作或責任,在心態(tài)上不可抱著想要成就的貪念。

有人到現在會問:「成就初果時會有什么征兆﹖」答案是:「這個問題并不像前面大多數的問題一樣,,需要詳加回答,,因為這個問題是不宜向未證得初果的人回答的,這是由于擔心他們知道以后,,會在心中形成一種「自我暗示」的作用,,造成障礙?!?/p>

有人接著會問:「那么,,當我證得初果時,我如何知道呢﹖」答案是:「根據已證果者的經驗,,當一個人成為初果時,,他一定會自己知道的,因為初果果位是這世間如是出色的一個里程碑,。而且,,內觀禪的修持,很能令你養(yǎng)成一種直覺的解脫知見 —— 確知自己已經成就了初果,。還有,,其它已證初果或更高果位的人,你不必告訴他們,,他們也會知道你的證果成就的,。因此,可不用擔心,?!?/span>

內觀禪能導致直覺知見,從以下例子可以看到:有關「想要證得初果的禪修者,,應當奉持那些戒律﹖」 這個問題,,任何正確地修持內觀禪的人都會明白,他將會自然地直覺知道它的答案的,。

在某次禪修中,,上述問題的答案會在禪修者的心中自然呈現,呈現的答案會是:每位真正向往證得初果果位的禪修者,,都必須信守奉行佛陀所教示的五戒,。在某種情況下,如果一個人要決定:究竟應該犧牲自己的生命呢,?還是要犯戒呢﹖他會直覺地知道答案:五戒的奉持是較為重要的,,他不應該犯戒。

什么是五戒呢﹖五戒就是:

(一)我決心不殺害任何眾生,。(“不”指“戒絕”的意思)

(二)我決心不偷盜任何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三)我決心不作任何邪淫,。(意即:我不從事違法的、不道德的,、或會導致別人痛苦的性行為,,例如強奸等。)

(四)我決心不說任何妄語,。

(五)我決心不飲酒和不服用任何會傷害身心的毒品。

最后,,這篇提示將以發(fā)問如下一個問題來結束,。這問題將會顯示孫倫禪修法與其它大多數禪修法的最大差別之處。

這問題會久不久在內觀禪修者的心中生起,。因為,,即使接受過孫倫禪修中心住持維那耶大師(U Vinaya)親自指導的禪修者,都還是需要不斷地被提醒:按照孫倫禪修法,,禪修時不可動念「思維」,。

這個問題是:「為什么修習內觀禪法時,在觀察強烈的呼吸或感覺時,,我不應動念思維呢﹖例如,,在觀察疼痛的感覺時,我可以思維:這些苦受,,是如何確實地證明我的身中具有苦,、無常、無我這三法印??!然后,我可以繼續(xù)思維:佛陀的話真對??!他說體證了自身的苦,就能發(fā)現到涅槃之道,。這些都是好的思維,,為什么我不可以作如是思維呢﹖」

要回答上面的問題,最好引用維那耶大師多年前的開示 —— 〈禪修者與內觀禪修法〉當中的某些話,。這些話在當時和現在都是一樣的真實,。

「禪修者的首要裝備,是一顆集中(有定力)的心,。因為,,祇有集中的心才是凈化了的心。而且,,祇有凈除了五蓋(五種禪修障礙)—— 貪愛,、瞋恨,、昏沉(懈怠)、煩亂(掉舉)和疑惑等,,心才能妥善地運作,,去認識和了解各種內觀智(Vipassana Insight)。‥‥」因此,,當觀察呼吸或疼痛的感覺時,,禪修者不應該去「想」,否則上面所說的五蓋就會闖入,。

「其實,,有兩種培育心智的修行方式:止禪(Samatha)和內觀禪(Vipassana)。止禪可導致平靜與安寧,。而內觀禪則能達致領悟實相的直觀智慧及緊隨其后的解脫,。止禪與我們?yōu)樽约核鶆?chuàng)造的事物有關,而內觀禪卻與事物本身的實相有關,。‥‥」

「如果我們的心總是傾向于創(chuàng)造想象和觀念,,我們有可能如實地把觸到種種過程的實相嗎?是否可以不必套上種種觀念來了解這些過程呢,?答案是:如果一定要借助觀念和思想來了解這些過程的話,,那么,我們就永遠無法直接地把觸到這些過程實相,,而且,,也不可能有解脫之道和解脫知見。但是,,因為直接把觸過程本身的實相是有可能的,,所以就有內觀禪和可以獲得直觀的解脫智慧了。‥‥」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觀呼吸的修法,。‥‥觀呼吸的修法,可以用止禪的方式,,亦可用內觀禪的方式去修,。‥‥第四個方法也是如此,吸入和呼出,,將心固定(專注)在氣息的接觸點上,,同時覺察著氣息的接觸,不要數息,、不必去知氣息的長短,,也不用去知氣息的進出。‥‥祇有第四個方法,,由于能在最無裝飾的狀況下直接把觸到實相本身,,所以是內觀禪的修法,。但是,這種修法也可能攙雜了止禪的修法,。如果禪修者不是直接覺察氣息接觸的本身,,同時又不用專注去守護著這覺察,而是在心中默念,、標記『接觸』的概念,,那么,當即便會落入創(chuàng)造概念,、觀念的舊習慣之中,,變成了在修止禪,而不是在修預計中的內觀禪了,。‥‥」

「心中的默念、標記通常比現象生起的真實過程要慢很多,。因此,,心往往無法在當下直接把觸到這些過程的實相,而滑入過去了的時間之中,,不斷地介入一些思潮,,去重新塑造這些已逝去的過程。其實要跟得上這些自然過程,,禪修者所需要做的祇是保持專注(Mindfulness),。這是不難做到的,先決條件是要有覺察力(Awareness),。要覺察接觸,、感覺或心理現象,然后以專注盯牢,、看緊此覺察,。以專注守護著這覺察時,念頭就被鎖在外面而無法闖入,,這樣就沒有機會去形成各種概念,、想象或觀念了,此時心便能在這些過程生起的當下,,直接把觸到它們本身的實相,,而不受任何雜念所扭曲,這才是真正的內觀禪修法,。‥‥」

「禪修者很容易傾向于松懈地坐著,,以寬松、散漫的方式去禪修,。他習慣于思考和顧慮,。所謂『思考』是指思考著應該做的任務,,而不是實際地去做它?!侯檻]』是指自我憐憫,,過度小心地照顧自己,,惟恐他過于盡力或受傷害,。禪修者太過于愛惜自己,,寧可讓他的念頭四處游蕩,,也不愿意振奮精神,。要振奮精神便要傾盡全力,,這正是禪修者所極之厭惡去做的,。‥‥」

「念頭是經常想闖入心中的,,種種觀念和影像正站在門檻邊沿,,準備在專注力開始減弱時立即闖入心中,。想要跟得上這些過程,專注于這些過程,,唯一的方法就是竭盡所能地去發(fā)揮警覺力(Vigilance),。這也就是為什么孫倫大師常說:『要奮力專注于對觸覺的覺察?!花E‥」

每位向往體證涅槃的禪修者,,都應該緊緊地記住孫倫大師常說的這句話:「要奮力專注于對觸覺的覺察?!?/p>

愿一切眾生皆安穩(wěn),、幸福和快樂。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