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確對待,,積極準備
當船舶航行的前方發(fā)現(xiàn)大量的捕漁船舶時,首先應正確對待,,并積極做好進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現(xiàn)象:有的駕駛員一碰到前方有漁船群就“心情緊張”,,一心想著“敬而遠之,,繞航過去”,也有的駕駛員面對即將臨近的漁船群“漫不經(jīng)心,,不以為然”,。這兩種現(xiàn)象
都是不正常的。對于第一種現(xiàn)象,,筆者曾做過了解,,歸納其原因大致可以分為幾類:一類是“獨立從事航行值班工作不久,缺乏避讓漁船經(jīng)驗,,繞航過去較省事”,。另一類是“曾親眼目睹過漁船被撞的慘景,回想起來心有余悸,,避之惟恐不及”,,真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有一位船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當船長的常常是經(jīng)驗越來越豐富,,而膽量卻越來越小”??雌饋?,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它的確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心態(tài),。不過,,一碰到漁船群就想著繞航這決非是上上之策。也許在某些情況下,,巧妙地繞過漁船群,,對船舶駕駛員來說不失為一種既安全又省心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只適用于“某些時候,,某些水域,,漁船范圍不太大時”,而不適用于“任何時候,,任何水域”,。貪圖一時的安全省事,,很可能會孕育著日后航海生涯的多處不安全和不省事,如果平時不注意積累避讓漁船的經(jīng)驗,,那么當船舶不得不穿越漁船密集的水域時,,船舶駕駛員就會因避讓經(jīng)驗不足而對水面漁船“手忙腳亂,窮于應付”,。中國有幾句古語叫:“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依”“塞翁失馬,焉知非?!??說的都是這個道理。至于第二種現(xiàn)象:船舶駕駛員對海面的漁船群沒有引起足夠的警惕,,這種情況更危險,,它是疏于戒備的根源,也是容易造成漁船群中航行出現(xiàn)緊迫局面,,甚至緊迫危險的直接原因,。筆者認為,要正確對待漁船群,,首先應解決認識方面的問題,,即對海面漁船群既不必過于畏懼,又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要積極做好進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如檢查手操舵和應急舵的工作狀況,號笛,、操縱號燈的狀態(tài),,開啟雷達及做好其經(jīng)涉及航行安全的各項工作,力爭做到“有備無患,,防患未然”,。
2 認真了望,準確判斷
所謂認真了望就是要運用一切有效的手段,,加強對海面漁船群的觀察,;所謂準確判斷,就是在觀察的基礎上對自己所面臨的漁船群的特點和周圍漁船的動態(tài)及可能會出現(xiàn)的情況做出充分的估計與判斷,。兵法上有句話叫“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若將這句話運用在海上避讓中,,可謂十分貼切。實際上,,整個海上航行避讓的關鍵就是要“知己知彼”,,避讓漁船更是如此,,漁船群中的情況一般比較復雜,其主要特點是分布范圍廣,,行動無章法,。在漁船群中航行,見到的現(xiàn)象:有單拖捕漁作業(yè)船,,也有雙拖船,;有駛帆捕漁船,也有機,、帆并用船,;有流網(wǎng)作業(yè)船,也有圍網(wǎng)作業(yè)船,;有機動航行船,,也有錨泊作業(yè)船,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其作業(yè)之亂,,航行之亂,網(wǎng)具之亂是可想而知的,。且很多漁船群都有其地方性的特點,,如有的地方的漁船在夜間作業(yè)時常顯示一些地方性的聯(lián)絡號燈,商船駕駛員很難理解其含義,;有的地方漁船在夜間不顯示燈光或顯示極微弱的號燈,;有的國家沿岸的漁船的月光明亮的夜晚關閉了所有號燈,一旦大船臨近時突然亮燈或用手電筒示意,;還有的國家漁船群中夾雜有大量的單人機動小艇,,夜間泊在海面極難被發(fā)現(xiàn),這些特點都給商船的航行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對于商船駕駛員來講,,特別是在夜間,要想準確地判斷周圍漁船的分布及運動狀態(tài)的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不僅要求駕駛員應具備豐厚的知識,,還應具有高度的警覺和責任感及有效運用視覺與雷達了望、判斷的能力,,方能達到此目的,,且正確的判斷是正確避讓的前提,判斷的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避讓的結果,。
3 果斷決策,,正確避讓
當船舶駕駛員對周圍的漁船的分布及運動狀態(tài)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準確的判斷以后,接下來就是如何采取避讓行動的問題。我認為,,在采取避讓行動時,,“考慮要充分,決策要果斷,,措施要得力,,避讓要正確”。所謂考慮要充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3.1 要考慮選擇最有利的航路,。漁船群中的航行避讓,常常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尤其是在漁船群范圍很廣,密度較大的海域,,遠遠望去假乎無路可走,,但只要細心觀察,就不難發(fā)現(xiàn)在星羅棋布的漁船群中仍能找到最有利的航路,,要盡可能避開漁船過于密集的場所,。
3.2 要考慮本船的狀況和海面的氣象狀況對船舶操縱性能的影響。本船的積載狀態(tài),,車,、舵的性能,操舵水手的技術素質以及海面的氣象要素都會影響到船舶的操縱,,進而影響到避讓的效果,,對此應有足夠的估計。
3.3 應綜合考慮和掌握航行前方,、航線附近水下礙航物的分布,。漁船較多的海域,多為水下礙航物較集中的地方,。當船舶在漁船群中航行時,,駕駛員主要精力常放在對海面漁船避讓方面,很容易忽視水下潛在危險,。對此,,不能不提醒,在采取避讓行動之前,,務必要考慮將避讓水面漁船同避讓水下礙航物有機的結合起來,。
3.4 要考慮避讓一船與避讓多船的關系。避讓漁船通常是防患于未然,,有的駕駛員比較善意于估計漁船可能出現(xiàn)的異常行動,,也比較善于處理避讓一船的行動同避讓多船行動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應盡可能考慮兩套甚至兩套以上的應急避讓方案,,以確保一次避讓不成功可從容不迫地實施其他避讓方案。
3.5 要考慮避免在漁船群中與其他大型機動船相遇,。由于漁船群的特點,,若幾艘大型機動船在其中相遇,常會使局面變得異常復雜,,對此應及早加以考慮,,盡力予以避免,否則極易造成延緩彼此的被動,,甚至出現(xiàn)進退兩難之境地,。所謂“決策要果斷,措施要得力,,避讓要正確”,,即是指經(jīng)充分地考慮以后,采取避讓行動要干練,、果斷,,不能猶豫不定,更不能反反復復,,要把握好避讓行動的采取時機,,避讓的措施要有足夠的力度,以駛過,、讓清為要則,。漁船群中的航行避讓多采用“叫舵角”或“叫航向”進行“逐一避讓”的方法,駕駛員都有這樣的體會,,避讓漁船群并非一定是“時間越早越好,,幅度越大越好”,如何把握避讓的時機和力度,,取決于駕駛員本身的經(jīng)驗積累和對當時實際情況的正確判斷,。采取避讓行動后要仔細觀察避讓行動的有效性,對搶頭的漁船或攔頭的漁船,,漁船的網(wǎng)具等尤其要特別警覺,。要善于使用雷達的遠、近距離檔交替搜索和探測夜間水面上的小漁船,,以最大限度地確保本船的航行安全,。
4 要及時總結,積累經(jīng)驗
作為一名船舶駕駛員,,應注意培訓自己嚴謹?shù)墓ぷ髯黠L,,踏實的工作態(tài)度,,科學的思維方法,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善于學習和積累的素質,,每一次漁船群中的航行經(jīng)歷之后應及時地加以分析和總結,總結的過程就是一個重新認識和積累的過程,,有了得失的經(jīng)驗和教訓,,就能為今后的工作打下更扎實的基礎,以便揚長避短,。筆者曾分析過多起漁船群中的碰撞案例,,發(fā)現(xiàn)就其產(chǎn)生的原因來講,很多事故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血的教訓不可謂不沉重,,如果船舶駕駛員能多一點學習、多一點思考,、多一點借鑒,、多一點積累,那么對確保船舶的航行安全將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