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為東西走向,,位于南北分界處,自古以來為戰(zhàn)略要地。秦嶺古道,基本原理就是沿著河谷走,,走到頭了就翻過分水嶺,再進另一條河谷繼續(xù)走,。而像褒斜道,,儻駱道等古道,則是在秦嶺的南北各找一條南北走向的河流,,河流的源口比較接近,,比如先沿南邊的褒河向北走,走到頭后,,然后折一下,,切入秦嶺北坡的斜水,,進入關中地區(qū),。以下就來分析幾條古道,。 1,。陳倉道:即相傳為劉邦暗度陳倉走的那條路(不是通常意義的陳倉故道),,其路線為: 四溝(武侯祠附近)-勉縣關山梁--兩河口(不是略陽的兩河口鎮(zhèn),,而是在圖中白云寺附近)--沿著河谷(汪家河的之流河谷)到長溝河--此時第一次翻過分水嶺--進入汪家河河谷,經(jīng)過秧田壩(長溝河鄉(xiāng)和火神廟之間,,離火神廟為1/3路程)--高坪場--第二次翻過汪家河和沮水的分水嶺九臺子梁--到達茅壩--二溝火燒關--沿留壩縣正河河谷(沮水上游別稱)到留壩縣營盤村--閘口石--然后轉(zhuǎn)向西北,,從紫柏山西側(cè)山腰的箭鋒埡過--沿著瓦房壩河谷走大石崖(瓦房壩鄉(xiāng))-瓦房壩---然后翻過瓦房壩河和陳倉溝的分水嶺--達到連云寺(陳倉溝口,即白崖河口)--然后沿著野羊河走南星--留鳳關--酒奠溝--雙石鋪(鳳縣)--沿嘉陵江河道到大散關(這最后一段和通常意義的陳倉道是重合的,,重合起點為鳳縣),。 。 總圖: 關山梁到閘口石地圖: 閘口石到鳳縣地圖: 與這條陳倉道關系極為密切的一條河就是沮水(從上游開始依次稱為正河,,黑河,,沮水) 沮水,發(fā)源于陜西省寧強縣留壩與鳳縣交界處的紫柏山南麓黃花坪(即圖中閘口石附近),,西南流入勉縣張家河,、納入廟河和冷峪河后入略陽縣兩河口,繼續(xù)南流至黑河壩流入白河,。白河匯入后轉(zhuǎn)東南復入勉縣境,,至沮水新鋪壩始稱漢水。漢水的源頭有爭議,,有很多人認為沮水就是漢水源頭,。而陳倉道自翻過九臺子梁進入茅壩開始,就是利用了正河的河谷一直達到閘口石,。 沮水圖: 2.通常意義的陳倉故道(又名嘉陵道,,青泥道,故道):陳倉(今寶雞市)沿清姜河--南越大散嶺進入嘉陵江上游--沿著嘉陵江過黃牛鋪,、草涼驛,、鳳縣雙石鋪、馬嶺關峽---此時因后面的嘉陵江河道極為險要,,轉(zhuǎn)而西入甘肅省兩當縣--徽縣--東南越青泥嶺至白水江入略陽縣--東南出白馬關至勉縣---漢中,。這條陳倉故道在陳倉--鳳縣一段,和上面所說的那條陳倉道是重合的,。 而諸葛亮二出祁山,,究竟走的是哪條陳倉道呢,應該走的是前面那條陳倉道,,而不是本樓所說的陳倉故道,。即勉縣--連云寺--鳳縣--陳倉。 總圖:
下面按地形圖分析一下第一條陳倉道: 1. 此圖中,是關山梁(海拔600-800)-兩河口(海拔800),,兩河口位于汪家河的兩條支流分叉處,,而陳倉道選擇了其中一條河谷,即圖中的X217縣道,。 2. 此圖中,,兩河口到長溝河(海拔1000),然后向東越過分水嶺,,進入汪家河河谷(海拔800),,然后沿著河谷往北。 3. 此圖中,,到了汪家河(海拔1000),,再沿著河谷向北。 4. 此圖中,,到了高坪場(海拔1400)已經(jīng)不走汪家河谷了,,因為汪家河向東北流了,走高坪場,,是為了到茅壩,,然后走到秦嶺主脊(紫柏山)南坡,繞行大石崖,,繞過紫柏山,。 5. 此圖中,高坪場繼續(xù)往北,,越過紅線標注的九臺子梁(海拔2000以上),,到茅壩,然后就可以沿正河河谷向東北走了,??梢钥闯觯排_子東側(cè)的地勢是較陡的,,等高線很密,,顏色也很深。高差大概有300-400米,。 6. 此圖中,,到了茅壩(海拔1400)然后沿正河河谷到營盤(海拔1800左右) 7. 此圖中,沿正河河谷到了閘口石(海拔2000)后,,河谷利用基本結(jié)束,,因為正前方就是秦嶺主脊紫柏山,紫柏山高度在2500左右,,可以看出,,主脊一線下方的等高線非常密,,橫貫東西,所以只能沿著其下方的山腰平行走,,而下方的埡口就是箭鋒埡,,然后到大石崖去拐彎。 8. 此圖中,,在大石崖處非常明顯,,秦嶺主脊在這里是末端,,這里有一個拐彎,。這也就是為什么紫柏山南坡箭鋒埡在軍事上非常重要的原因了,因為此處的拐彎可以繞過秦嶺主脊,。大石崖處的海拔僅為1500左右,,從此處開始,其實已經(jīng)是進入了秦嶺北坡,,開始往下行了,。從大石崖順著瓦房壩河河谷到了瓦房壩,然后就是翻過瓦房壩河和陳倉溝的分水嶺,,到達連云寺,。 9. 此圖中,由連云寺向西北走,,達到酒奠溝(海拔1200),,然后越過酒奠梁(316國道在此處是利用盤山道過的,海拔1600左右),,向鳳縣而行,。 10 此圖中,沿著316國道到達雙石鋪,,海拔已經(jīng)下降到1000了,。 在這些圖中,就是達到鳳縣雙石鋪后,,沿著嘉陵江河谷往寶雞(陳倉走了),,比較簡單。 過黃牛鋪之后,,就要到散關了,。 在這張圖中非常明顯,散關西為隴山,,東為秦嶺,,北為清姜河,南為嘉陵江,。秦嶺和隴山一東一西卡死后,,只有沿南北的清姜河和嘉陵江可走,。沿秦嶺北的清姜河南下至此后,就必須越過散關,,才能進入秦嶺南的嘉陵江河谷,。所以此處是一個咽喉,屬于關中四大關之首,。 到達終點陳倉,。 勉縣--陳倉的陳倉道地形總圖 陳倉道和連云棧道,褒斜道的關系圖: 紫柏山箭鋒埡大圖: 大散關大圖 這種圖太大,,只能抓幾個局部看看,。 另一個角度看紫柏山箭鋒埡 另一個角度看大散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