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jīng)》云:“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意思是說圣人的德性,,要與天地的功德相契合,,要與日月的光明相契合,要與春,、夏,、秋、冬四時的時序相契合,,要與鬼神的吉兇相契合,。 那么,我們個人生命的光明能和日月合的上嗎,?那要看一看我們體會到日月的光明有什么樣的意義和價值,。 日月之明,人皆見之——過而能改 與日月合其明,,那么日月最顯著的一個特點是什么呢,?敢于人前,人皆見之,。日升月落,,日落月升,日月無時無刻不是高懸天空,,袒露在眾生面前,。即便是日月盈虧,也是展示與人前,,沒有隱匿,,沒有造作。如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那么,這種“明”就是與“暗”相對,,無論是非成敗,,皆立與人前,事無不可對人言,。而且更要面對自己的缺點,,改過完善,而不是推諸他人或文過飾非,。 日月運行,,一陰一陽——順應(yīng)自然 “明”的字形是“日+月”,由一個日=太陽,,一個月=月亮組合而成,。日屬陽,月屬陰,,明就是陰陽平衡,。“一陰一陽,,之謂道?!标庩柖饨桓?,便生成了這大千世界,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么這里的明,,老子告訴我們,“知常曰明”,,明就是宇宙運行的恒常之道,。與日月合明就是要我們按自然規(guī)律行事,跟隨著日月更替而生活工作,。最簡單的例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陽升起我們要開始一天的工作,;月升日落,就要準(zhǔn)備休息,。如果晝夜顛倒,,那就是不合符規(guī)律而行事,那么我們的自身就會出現(xiàn)狀況,。 孤光自照,,表里澄澈——內(nèi)心自明 《大學(xué)》開篇提出“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于使人恢復(fù)靈明的本性,,恢復(fù)光明的自性,。其后寫道,康誥曰:“克明德,?!贝蠹自唬骸邦櫿溙熘髅,!钡鄣湓唬骸翱嗣骶?。”皆自明也,?!犊嫡a》《大甲》《帝典》這些先賢的典籍都是在說,人要使自己的本性常明,。那么,,這就是要我們與日月相合,合日月原本自明的特性,。如果能夠保持這種自明的心態(tài),,無論你身處什么樣環(huán)境之中,都是澄凈安詳?shù)摹?/span> 南宋詞人張孝祥,,因受政敵讒害而被免職,。他從桂林北歸,只身一人面對一望無際的洞庭湖,,他感慨道“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因為月亮把它皎潔的光芒披灑到詞人的身上,他感到由表及里都是澄澈的,,雖然身處逆境,,這一刻內(nèi)心仍是歡喜的,“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此時作者想起自己遭受讒害而沉浮的宦官生涯,,他說即使這個世界都沒光的時候,,自己也能夠做到“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边@是一種境界,,是保持著內(nèi)心與日月一樣的自明。因為這份自明,,他的內(nèi)心坦然無愧,,因為他在這個天地中永遠(yuǎn)都有他生命的光。 此心光明,,亦復(fù)何言——明鏡無物 王陽明先生一生文治武功,,在那樣一個風(fēng)雨飄搖的時代,大明朝的一位兵部尚書,,一位軍事家,、思想家。他一輩子受了這么多的冤枉,,從龍場悟道到平了宸濠之亂之后,,他自己內(nèi)心會有多少慨嘆。但是他臨終的時候在江西南庵的那條小船上,,學(xué)生問他留下什么遺言,,大家都熟悉明陽先生這八個字:此心光明,亦復(fù)何言,。 王陽明提出“心即理”學(xué)說,,心的本體就是“至善”,至善的境界就是心如明鏡,,映照萬物,此時的心便是天理,。因此,,心是光明的,和鏡子一樣,。鏡中本無物,,因為明亮,所以可以還原事實真相,,物各付物,。如果鏡子被遮蔽,則不能映射出物象,。所以,,與日月合明,要擺脫心靈被外物事物的糾纏,,消除自己的主觀認(rèn)知,,使自己的行為都是符合“至善”的如實呈現(xiàn)。一個人此心光明,這就是修煉的最大的境界,。 孔子說過:“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蒼天不說什么,但是大地萬物生長,,四時風(fēng)調(diào)雨順,。我們今天是一個喋喋不休急于證明的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別人的評價里,。如果我們按照《易經(jīng)》給出的為人之道,,按照天道運行的規(guī)律法則行事,我們就會找到真實的自我,,回歸內(nèi)心的平衡,。什么才是內(nèi)心的平衡?一陰一陽,。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陽是太陽,,最大的陰是太陰,所以日月之象是整個世間亙古不變最大的平衡,。做一個有光明的人,,像日月一樣回歸內(nèi)心的平衡。 侵權(quán)必究,,轉(zhuǎn)載本文須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