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攝于同濟 2015年,,實習,找工作,,寫論文,,旅行,無比忙碌的一年,,卻也花了最多的時間來看書,。這一年最大的感受就是,越是生活匆忙,,越是工作壓力大,,越是需要讀書。讀書開辟出日常生活之外的一塊私人空間,,幫助你放慢節(jié)奏,,幫助你思考。寫論文,、準備面試,、工作加班,長時間的高強度精神壓力,,會帶來焦慮感,,讓你做很多無謂的嘗試,產(chǎn)生很多毫無根據(jù)的擔心,而當事情進展得不如愿時,,這種焦慮感更是會擴大,。 當我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這種焦慮中時,會強迫自己去看書,,哪怕只是睡前看一會兒,,也會讓我從巨大的焦慮中掙脫出來,恢復(fù)平靜,。每個人都會有心神不寧的時候,,恢復(fù)心態(tài)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人喜歡看電影,,有人喜歡去運動,,有人需要獨自大哭一場,有人需要別人的傾聽,。而對我來說,,看書就是恢復(fù)平靜的最好方法。
所以,,這一年伴隨著生活的兵荒馬亂,不知不覺地讀了70本書,,本篇選出我最愛的10本,,希望大家都能在閱讀中獲得快樂,也獲得平靜面對生活的心態(tài),。 《月亮和六便士》毛姆 我最愛的毛姆小說,。典型的毛姆式敘事風格,不緊不慢,,仿佛一個文雅卻略帶點刻薄的英國老紳士,,一邊做著手邊活,一邊和你講著他年輕時候的故事,。以偉大畫家高更為原型,,描寫了一個前半生循規(guī)蹈矩的男人,,突然放棄之前的一切人生,開始尋找自我和藝術(shù)的故事,。思特里克蘭德先生,,這個世界有時對天才非常吝嗇,尤其當他們的光芒還沒有充分展現(xiàn)的時候,。 是抬頭看月亮,,還是低頭撿起六便士,這是每顆心都猶豫過的選擇,。生活往往難以兩全,,但不同的是,月亮總是在那里的,,只要你愿意,,你總是有機會再看到它,什么時候都不晚,。
《槍炮,、病菌與鋼鐵 : 人類社會的命運》賈雷德·戴蒙德 非常嚴肅的學術(shù)作品,,地理決定論的代表性著作。就像天文學家試圖回答「宇宙是怎么形成的,?」一樣,,歷史學家也都在試圖為一個終極問題尋找答案:為什么世界是今天這樣的世界?從這個根問題能衍生出無數(shù)的子問題:為什么是歐洲征服了美洲,,而不是印第安人占領(lǐng)歐羅巴,?為什么歐洲亞洲美洲都曾崛起為世界中心,而澳洲卻從來沒有,? 要回答以上這些問題,,以種族主義為基礎(chǔ)的人類史理論是一種史觀,而且在白人統(tǒng)治世界的幾百年里,,這樣的史觀就是主流價值觀,。戴蒙德教授在這本開創(chuàng)性的著作中,反駁這種極富偏見的人類史觀,,提出了地理環(huán)境因素是造成不同民族差異的主要因素——「地理決定論」,。 「地理決定論」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理論,但卻是一個站在非常宏大的層面上很有說服力的理論,。書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多年的觀察報告,詳盡的數(shù)據(jù)和嚴謹?shù)耐普摲绞剑呐虏毁澩睦碚?,也可以從整個研究過程中獲益良多,。 戴蒙德在自序中寫到:
《城門開》北島 讀來有點感動的一本書。 北島在自序中寫到:
他在書中描繪了自己青壯年時代的北京城,,古樸厚重的樣貌,,空氣里流淌的靜謐安寧,都讓現(xiàn)在高樓林立的新北京相形見絀,??上н@一切都在歷史車輪之下,被碾碎沖走了,。身處今日,看著北京遷府的新聞,,重新翻起紙頁泛黃的《梁陳方案》,,再讀起這本書,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更重要的是,,在我看來,北島不止重建了四九城,,他更是重建了那段陰影下的歷史,,重建了歷史洪流下的荒誕與無奈,矛盾與悲哀,重建了記憶中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也許,最后他也重建了他自己,。 《費馬大定理 : 一個困惑了世間智者358年的謎》西蒙·辛格 雖然主題是深奧難懂的數(shù)學理論,,但全書寫的淺顯易懂,看懂整個邏輯沒有任何問題,,BBC有同名紀錄片,,建議配合觀看。 這本書的最大價值在于:完整反應(yīng)了解決一個數(shù)學(科學)問題所需要的付出有時是驚人的,,也許要費盡一整代人的努力才能在問題中前進一小步,,同時,那些為了追求真理和絕對正確而傾注了畢生心血的數(shù)學家(科學家)們,,真正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前進,,今天我們所享受的一切,追本溯源,,也許就來自于他們的某一句證明,,或者某一次實驗。 作為半個科研工作者,,我深刻體會過科學上毫厘的改進背后所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費馬大定理》體現(xiàn)了這種巨大努力中的迷茫和挫敗,,以及科學家的執(zhí)著和信念,。 當然,我相信,,還是會有人一輩子都無法理解為什么證明「形如 《一個人的朝圣》【英】蕾秋·喬伊斯 六十歲的哈羅德,在釀酒廠干了四十年默默無聞的銷售代表后退休,,和同在一個屋檐下的妻子隔閡甚深,。某天突然得知自己年輕時的好友罹患癌癥,決定橫跨整個英格蘭,,用走路的方式去看望她,。87天,627英里,,只憑一個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會活下去! 整個故事構(gòu)建在一個平凡的人決心要用一種平凡的方式去做一件不平凡的事,。整條『朝圣』的路分成了很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勇氣和徘徊,,每個階段都有希望和失望抑揚起伏,整條路以現(xiàn)實起,,以一個近似『信仰』的目標前進,,最后以現(xiàn)實終。 作者對情感共鳴的把握可謂精妙,,這是一個再樸素不過的故事,,但你會為哈羅德老人牽掛,為他遇到的阻礙而嘆息,,為他不可思議的目標而猶豫,,為他每次遇挫后的勇氣而鼓舞,也為他每次取得的小小成就而歡欣,。哈羅德在這一路上給了無數(shù)人勇氣,,也修補了自己的生活。他進行的是一場『朝圣』,,更是一場自我救贖,。 《沉默的大多數(shù)》王小波 王小波的雜文集。他在自序中寫道:
王小波的雜文有極強的洞察力和理性的態(tài)度,,時刻注意保持一個獨立的人格來觀察探討問題,警惕和反思任何會產(chǎn)生偏見的空隙,。這種觀察和態(tài)度,,放在哪個時代都是難得的,而且歷史也證明了他觀點的前瞻性,。多讀讀王小波,可能對「人云亦云」的癥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黃金時代》王小波 如果說王小波在雜文里是理性和邏輯的,,那他在小說里就是信馬由韁的,。在那個黑暗的年代,王二和陳清揚是異類,,他們扭轉(zhuǎn)不了歷史的洪流,,轉(zhuǎn)而追求精神的超脫。書中的背景充滿了恐怖與荒謬,,也更襯出王二奮起挑戰(zhàn)時的勇氣和壯烈,,在漫長的黑夜中他們是微小的,卻燭照出時代的瘋狂和可笑,。 張佳瑋在評價王小波時寫道(該文受到李銀河的親自推薦):
《解憂雜貨店》東野圭吾 東野圭吾一直都披著推理懸疑的外衣,,討論一些社會問題?!督鈶n》表現(xiàn)得更加徹底,,沒有懸疑,沒有推理,,沒有陰謀論,,稍微有點不像東野圭吾。 整本書就講了一件事:何以解憂,,唯有傾聽,。浪矢只是一個開雜貨鋪的平凡老人,他耐心地傾聽每個人的焦慮,、憂愁和悲傷,。浪矢老人并沒有什么指導(dǎo)人生的能力,其實每個求助者在求助之前,,在心里就已經(jīng)有自己的選擇和答案了,,他們只是需要一點安慰和鼓勵,而這一點小小的安慰和鼓勵可能就會改變他們的一生,。 可能東野希望人們意識到,,如果有人傾聽,,唐澤雪惠和桐原亮的悲劇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有人傾聽,,石神哲哉的悲劇也是可以避免的,。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不是湯川那樣的神探,,而是更多像浪矢這樣的傾聽者。 《海子的詩》海子 海子的詩帶著那個時代的強烈的迷茫彷徨和絕望感,。 他不停地去聽,、去看、去感受,、去尋找希望和光明,,但是他沒有找到。也許他真的渴望有一天能面朝大海,,也許他真的期待春暖花開,,可惜這一切他都沒有等到。 詩人死了,,他的詩沒有死,。 『黑夜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難:流浪、愛情,、生存,,我有三次幸福:詩歌、王位,、太陽』,,『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 《西班牙旅行筆記》林達 這本書最有趣的是景點和歷史的穿插,,節(jié)奏明快,,吸得住人,行前必讀,。其實每個國家就像每個人一樣,,擁有自己獨立的個性獨立的風情,而西班牙,,更是因為歷史的錯綜復(fù)雜,,文化的水乳交融,顯得更具魅力,。林達把這種魅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林達筆下的西班牙是美的,,這種美不是大川大河的壯麗,,或是人間仙境的飄逸,,而是大教堂的肅穆,是阿爾罕布拉宮的華麗,,是塞萬提斯的吟唱,,是畢加索的筆觸,是那種每塊大理石都承載著不同的歷史與文化的美,,是那種厚重但不失輕靈與熱情的美,。 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就真的去了一次西班牙,。巴塞羅那的自由浪漫,,馬德里的華麗輝煌,塞維利亞的熱情奔放,,這一切都是新奇,,但又好像是故舊,因為我在這本書里都讀到過,。旅行中某一地某一刻「似曾相識」的感覺,,是最美妙的。此情此景,,我曾心向往之,,而我現(xiàn)在就在這里,此時此刻,。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