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補氣升提法 [概述] 補氣升提法,,是根據“虛則補之”、“陷者舉之”的理 論立法,。脾胃同居中焦,,為氣機升降之要沖,倘使脾氣下陷,,在 上見短氣懶言,,在下可見臟器下垂,均宜補氣升提,,舉下陷之陽,, 使氣機復其常度。故本法常選用黃芪,、黨參,、白術、升麻,、柴胡,、 桔梗、枳殼,、陳皮,、大棗,、甘草等藥組成方劑,以治中氣下陷,, 內臟下垂諸證,。凡因中氣下陷之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直 腸脫垂者,以及中氣下陷所致的崩漏,,月經過多,,泄瀉,頭目昏 眩等證,,均可用本法治療,。 (常用方劑] 1.補中益氣湯(見補中益氣法) 2.舉元煎(<景岳全書》) 本方由人參10克,炙黃芪20克,,炙甘草,、升麻各3克,炒白 術6克組成,。功能益氣升提,。主治中氣下陷,血崩血脫,,亡陽垂 危等證,。 本方實脫胎于補中益氣湯,以治中氣下陷,,血崩血脫,、亡陽 垂危之重證。故方以大劑人參補脾胃之元氣而固脫止血,,配以黃 芪、白術,,升麻補中升陽,,甘草和中補脾。藥雖五味,,功力宏著,, 對中氣下陷,血崩血脫,,亡陽垂危急宜補氣者,,用本方療效頗佳。 本方與補中益氣湯均有益氣升陽之功,。然舉元煎人參配黃芪,, 白術,,且人參量大,重在救危,,而治中氣下陷之血崩,、血脫、亡 陽之重證,,補中益氣湯以升陽為主,,且劑量較輕,重在中氣下陷,, 內臟下垂諸證,。可見方劑組成的發(fā)展,,雖在功用上有共同之點,, 然在配伍與劑量上有所側重,其中聯系區(qū)別之處,,臨證組方選藥,, 又不可不知. . ‘ (主治瘸證} 、 ,、 1.中氣下陷(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胃腑降至正常位置以下,以張力減低為主耍表 現的一種疾病,。屑中醫(yī)“中氣下陷”證范疇,。發(fā)生原因多由稟賦 不足,精血虧乏,,或因病致虛,,脾胃不健,升提失司所致,。 本病的辨證,,因于脾胃虛弱,中氣下陷者,,可見脘腹脹滿,, 嘔腐泛酸,大便不調,,腹內墜脹少氣懶言,,倦怠乏力號舌淡苔 白,脈濡或緩弱等癥,,治當補氣升提,,補中益氣湯主之。 3,。腰痛(腎下垂) 正常腎盂位于第一或第二腰椎水平,,右側略低于左側,,呼吸 與體位變化時略有移動。若腎盂位置在立位時低于第二腰椎以下,, 50之腎下垂,。 中醫(yī)認為,本病的發(fā)生,,,、豫肝氣郁滯;氣機不利,,或寒濕引 起外,,主要的還是勞倦內傷,脾虛及腎,,中氣下陷,,升舉無力所 致。臨床見證主要以腰背時感酸痛,,牽拉不舒,,少腹墜脹,納差 腹賬,,大便不調,,疲乏無力,婦女月經紊亂.舌多淡白,,脈來沉 細,。宜補中升提為主,佐以治腎,。補中益氣湯合強陽壯精丹化裁,。 藥如黃芪、炒白芍,,黨參,,升麻、柴胡,,續(xù)斷,、當歸、白芍,、巴 戟,補骨脂,,益智仁,、枸杞,覆盆子,,肉桂,、附片等,。若配合針 刺關元,天樞,,足三里,、三陰交、腎俞,,脾俞,,百會穴等,或耳 針取交感,,腎,,神門,皮質下穴位,,則療效更好. 3,、陰挺(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中醫(yī)謂之“陰挺”,,俗稱“掉茄子”,。是子宮從正 常位置沿陰遭下墮至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脫出陰道口外,,謂之 子宮脫垂. 本病的發(fā)生,,除與腎關系密切外,與脾胃虛弱,,產后氣血受 損,,或勞倦過度.導致中氣下陷,胞宮脈絡松弛.不能固攝胞體 有關.其證陰戶物垂似卵,,小腹墜脹,,腰骨酸痛,神疲乏力,,納 整,,便溏,舌質淡,。脈細弱,。治宜樸中開提,用斡中益氣湯加減. 若兼腎虛,,墜物難收,,尿頻尿急,性欲減退者,,合大補元煎,,以 補脾益腎升提。 4.脫肛(直腸脫垂) 脫肛,,是指直腸或直腸粘膜脫出肛門以外的一種病證,,臨床 多見于體虛小兒及年老之人,。其發(fā)生之因,多由中氣不足,,氣虛 下陷,,肛門松弛所致,亦有因大腸濕熱下注而成,。 本病的初期表現,,常因大便時發(fā)現直腸脫出,但能自行回納,, 遷延日久,,脫出較長,則需用手托方能納回,,每因行走,,勞累, 咳嗽,、負重用力等而發(fā),。可伴食納減少,,下腹墜脹,,腰骶部脹痛, 大便不調,,便后不舒,。舌質多淡,脈虛細,。若久脫而不回納,,蛔 局部紫赤,腫痛加劇,,甚至潰爛,。對于中氣下陷者,用補中益氣 湯加五味子,、五倍子,、赤石脂,禹余糧,,石榴皮,,訶子肉等。 5.狐疝(小腸疝氣) 狐疝是指小腸墜入陰囊,,時上時下,,平臥或用手推時,小腸 可回縮至腹腔,站立時又墜入陰囊,,如狐之出入無常故名。用補 氣升提法治療本病,,對輕度有效,。筆者曾以補中益氣湯加炒枳殼 10克,石彭子6克,,橘核,,荔枝核,淡吳茱萸各3克,,炒川楝7.5 克,,治療工例狐疝,藥進工0劑,,疝即還納,,腹脹疼痛等癥狀亦消 失。但必須提及的是對重癥小腸疝氣,,或有嵌頓者,,宜手術治療。 6.氣虛崩漏 氣虛崩漏,,乃中氣下陷,,沖任損傷,失其固攝所致,。崩漏失 血,,陰血虧損,又損于氣,,氣虛氣陷,,血無所附,常致危候,。所 以《醫(yī)宗金鑒》云,;“產后陰血已亡,更患崩漏,,則是血脫氣陷,,其 病非淺,當峻補之,?!币搜a氣升提,填陰止血,。舉元煎加阿膠,、血 余炭、炮姜炭。若證情危急,,應積極搶救,,必要時輸血補液,中 西醫(yī)結合搶救,。 [臨證心得] 補氣升提法,,是治療中氣下陷所致諸證的常用 方法。人之臟腑,,各居其位,。若脾氣虛弱,中氣下陷,,脈絡松弛,, 則導致臟腑離位,內臟下垂發(fā)生,。究臨床所見,,子宮脫垂,胃下 垂.直腸脫垂較常見,,而腎下垂又與腎氣不固相關,。筆者體會, 診斷中氣下陷的主要癥狀是短氣,。但短氣一癥在寒飲結胸中也會 出現,,臨證當鑒別之。鑒別要點是,;寒飲結胸所致短氣者,,必胸 間似覺有物相壓之感,而中氣下陷之短氣者,,當有上氣與下氣不 相續(xù)之感,,再加之舌脈見癥不同,還是可區(qū)分的,。 中氣下陷,,當“陷者舉之。,,用補氣升提法,,使下移之臟器復 其本位,此乃正治,。筆者認為,,使用本法時,貴在升陽,,而升陽 之品,,又在升麻,、柴胡。因為,,升麻能升能散,,能補能緩,以升 陽明之氣,,柴胡其性苦平,,氣味俱輕,升少陽清氣,。升麻柴胡合 用,一升脾胃之清氣,,一升少陽之清氣,,使下陷之中氣歸于復平。 然清濁之氣,,皆從脾胃而生,,故東垣升陽法,用升麻者常多于柴 胡,。正如張山雷說:,。脾胃虛餒,清氣下陷諸證”,,“即當升舉清陽,, 非升麻不可,而柴胡猶為升麻之輔佐,?!钡P者認為,升陽之本,, 又在益氣,,所以補中益氣湯以參,苓,、術,、草甘溫補中,中焦 實,,才能健運,,健運正常,才能談到升發(fā),,故甘溫之劑補其中,, 升其陽,以推動氣機升降出入之樞運轉,,而佐以升麻,、柴胡斡旋 中州,布散中氣,而使陽氣升發(fā),。 臨床觀察到,,在使用補氣升提法治療內臟下垂時,尤以黃芪 與升麻之配伍劑量十分重要,。黃芪之量不少于30克,,少則乏效, 若再加桔梗配柴胡,,更能加強其升陽作用,,臨床上有時不用補中 益氣湯,而用四君子湯加升麻,、柴胡,、桔梗、黃芪,、枳殼治療胃 下垂,,也可同樣收到異曲同功之妙,雖方不同,,然法乃一致,。 補氣升提法治療子宮脫垂;療效卓著,,但對III度子宮脫垂則 療效較差,,此時若配合針刺百會、足三里,、長強,、氣海、歸來等 穴,,外用子宮托,,可增強治療效果。近有報道用枳殼二兩煎水內 服治療子宮下垂,,筆者驗之,,確有良效。按中醫(yī)文獻記載,,枳殼 爭苦而涼,,乃破氣之品,“氣虛血少不可服”,,又何能升提中氣呢? 現代醫(yī)學研究認為,,枳殼煎劑對動物子宮肌有收縮作用,張力增 加,,甚至出現強直性收縮,,可見前人記載枳殼破氣也未可全信,, 況在大隊補中升提藥中僅枳殼一味,也無關大局,。 補氣升提法,,除治療中氣下陷所致諸臟腑下垂之病證外,對 于濕熱證誤下后,,致中氣下陷也是常用的救誤之法,。濕熱證,邪 犯中焦,,本宜辛開,、苦泄、芳化,、滲濕,,不可妄下,若誤下之,, 每致中氣下陷,出現泄瀉,、便溏,,此時,若選用黃芪,、升麻,、柴 胡、青蒿,、防風,,羌活等升舉清陽之品一二味,于除濕方劑中,, 則療效確切,。 此外,通常言及補氣升提法是治臟器下垂為主的治法,,其實 此僅一宗也,,應知中氣下陷的另一途,則表現為脾氣應升不升,, 見之于下者如腹脹,、泄瀉、便秘,、便血等,;見之于上者如頭昏、 四肢乏力,,少氣懶言,,氣不續(xù)接,、低血壓等,亦應以補氣升提為 大法,,結合癥狀加減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