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通常有積累性勞損,,創(chuàng)傷及腰椎平衡失調(diào)等原因引起腰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慢性纖維化,,瘢痕化,、鈣化,、硬化而致,使腰肌容易疲勞且易出現(xiàn)疼痛,。
本病屬于中醫(yī)“腰痛”,、痹癥范疇,中醫(yī)認為多與寒濕勞損,、腎虛等有關,,風寒濕之邪客于經(jīng)絡,,彎腰負重時經(jīng)絡受阻,,氣血運行不暢而致,或久病,、腎虛,、勞欲過度,精血不足,、筋脈失養(yǎng)而作痛,。
臨場表現(xiàn)癥狀:病程長,無明顯外傷,,腰部酸痛,、廣泛壓痛,腰部活動受限,,疼痛癥狀時重時輕,,肌痙攣常表現(xiàn)在一側(cè)或兩側(cè),寒濕者腰痛而冷,,遇到寒冷潮濕及氣候變化疼痛發(fā)做或癥狀加重,,腎虛者疼痛綿綿,隱隱作痛,,伴神疲肢冷,。
艾灸取穴主穴:
1、阿是穴(即局部疼痛部位) 在病變局部找點痛點,。 此穴功效:緩解局部疼痛不適,。 腰肌勞損的疼痛點一般就是在腰部,腰部哪里疼痛用濟元灸王騰龍灸可以同時灸到,。
2,、腎俞 【標準定位】在腰部,當?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命門旁開1.5寸) 【功用】益腎助陽,,強腰利水 3、志室 【標準定位】在腰部,,當?shù)?腰椎棘下,,旁開3寸,。 【功用】內(nèi)散腎臟之熱,外降體表之溫,。
4,、委中 【標準定位】位于腘窩橫紋正中。 【功用】主治急性腰扭傷,,腰背疼痛,,下肢痿痹,轉(zhuǎn)筋等,。
5,、大腸俞 【標準定位】在腰部,當?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俯臥位,腰陽關(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功用】理氣降逆,,調(diào)和腸胃。
配穴:濕盛者加陰陵泉,、三陰交,,腎虛加命門、關元,、太溪,。 腰肌勞損是長期累積而成的,可以用艾灸治療,,每次取3~4穴,,每穴15分鐘左右,循環(huán)施灸,,也可以用濟元灸王騰龍灸同時施灸,,同時注意休息,注意腰部肌肉的鍛煉,。通過艾灸的方法治療腰肌勞損,,只要堅持一般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