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近日,,由京東商城圖書音像頻道主辦,上百家媒體開列候選書單,,資深編輯,、書評人,、公共知識分子、文化批評家聯(lián)合打造的“2011年上半年好書”榜單揭曉,。此次評選不以書籍銷售業(yè)績?yōu)闃藴?,而以書籍的時代性、創(chuàng)新性,、普及性來衡量書籍本身的內涵價值,。榜單共分為小說文學、經管勵志,、社科歷史,、生活、少兒五大類,,其中入選少兒類的圖書包括《窗邊的小豆豆(新版)》,、《大象巴巴故事全集》等10本,但遺憾的是,,竟無少兒科普作品入選,。 在不久前由公益研究機構新閱讀研究所組織專家研制發(fā)布的“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中,教育專家們把圖書分為文學,、科學和人文3類推薦給孩子,。項目總負責人、新閱讀研究所名譽所長朱永新教授在發(fā)布會上說:“這一次我們用真善美來統(tǒng)領書目,,文學的當然是基于美的考慮,,科學的是基于真的考慮,人文的是基于善的考慮,。對真,、善、美的認知和追求是每個人成長中最具基礎性意義的‘立人’之本,?!庇纱丝梢姡賰嚎破請D書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翻開“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中的一套叫做《101個神奇的實驗》的科普書,,筆者頓時就被吸引住了。這套書分別為孩子們提供了101個關于水和植物的既有趣又易于操作的小實驗,。如“氧氣工廠”,,小讀者們只需準備好兩棵水生植物、3個干燥的空杯子,、3個鐵釘?shù)瘸S玫谰?,再按照書上的指示完?個步驟,結果就會發(fā)現(xiàn),,不同杯子中的釘子發(fā)生了神奇的變化,。這些有趣的現(xiàn)象自然會吸引小讀者在書中尋找神奇現(xiàn)象背后隱藏的科學奧秘,,引導孩子親自動手實驗,更容易讓他們和科學“親密接觸”,,并且愛上科學,。 科普圖書真正要帶給孩子的是科學精神和對事物的好奇心 然而,一個嚴峻的問題也擺在我們面前:推薦書目中的21本科學類讀物里只有4本屬于原創(chuàng),。而從一些圖書網站上少兒圖書的銷售榜也可以發(fā)現(xiàn),,銷量名列前茅的圖書一般來自美國、韓國和法國,?!把筘洝狈Q雄少兒科普讀物市場的局面不能不引起我們反思:中國的原創(chuàng)科普與國外科普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對此,,“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項目的相關負責人說:“我們也曾出版過不少優(yōu)秀的科普作品,,甚至整整影響了一代人對科學的向往,但現(xiàn)在看來,,無論是知識內容還是形式,,都有些‘舊’了。當前我國小學生的原創(chuàng)科普作品從數(shù)量到質量,,和國外的科普作品都有一定差距,不過,,書目還是推薦了幾本中國原創(chuàng)的科普作品,。”在這位負責人看來,,我國少兒原創(chuàng)科普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作者寫作觀念不正確,。多數(shù)科普作家專業(yè)知識功底深厚,但不能明確自己的寫作對象,,在語言方面不知如何對孩子說話,,專業(yè)術語運用太多,小讀者不太能讀進去,。 知識模式生硬,。我國很多科普讀物采用一問一答的“填鴨式”方法向孩子輸出知識,重在告訴讀者答案,,不容易引導小讀者去思考問題,,更不能帶領他們發(fā)現(xiàn)探索科學的樂趣。 出版形式不吸引人,。原創(chuàng)科普讀物一般文字多于圖片,,文圖樣式較為固定,編排形式過于死板,,外觀設計不夠活潑,,不符合孩子的閱讀心理,。 科普圖書真正要帶給孩子的是科學精神和對事物的好奇心,就像那套《科學家工作大揭秘》,,并不是在籠統(tǒng)地介紹古生物,、考古等艱澀難懂的知識,而是從研究這些學科的科學家入手,,配合大量真實的圖片,、數(shù)據和故事,將科學家們真實的工作狀態(tài)展現(xiàn)在小讀者面前,,幫助他們揭開科學家的神秘面紗,。 新生代作家應關注少兒科普 面對少兒原創(chuàng)科普讀物在出版方面的指責,科普出版人也有著自己的無奈,。入選“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的4本原創(chuàng)科普讀物之一的《奇妙的數(shù)王國》,,是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科普讀物編輯室薛曉哲主任策劃出版的。他在談到國外科普圖書受歡迎的原因時說:“外國引進的科普讀物走俏市場,,一方面是由于國外的圖書整體水平確實高于國內,,這在某種程度上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讀者崇洋的心態(tài),只要看到是國外引進的,,就認定好,。其實,仔細研讀文本,,很多引進版的文本遠不如國內原創(chuàng)的,。另一方面,歐美一些國家的圖書在用紙,、裝幀設計,、插圖等方面投入很大,書做得很漂亮,,肯定更吸引讀者,。而我們的圖書出版存在低定價的狀況,壓縮到源頭必然壓低用紙,、插圖的投入,,低定價導致低水平,形成了一種出版的惡性循環(huán),?!钡词故窃谶@種情況下,薛曉哲依然認為原創(chuàng)科普有著自己的優(yōu)勢:不需要擔心因為翻譯造成的內容上的偏差,,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作者更容易寫出讓本國讀者引起共鳴的好書,。因此,他一直堅持出版原創(chuàng)科普讀物,,他說,,這也是為了滿足自己作為出版人的一些情懷,。 雖然“中國小學生閱讀書目”中所囊括的21本科普書是經過層層篩選產生的,但是負責這次科學類書目推薦工作的北京師范大學吳巖副教授依然覺得書目存在一些遺憾,,這些遺憾也可以說是對原創(chuàng)少兒科普的遺憾,。為了保證圖書的經典性,推薦書籍中缺乏與社會發(fā)展緊密相關的科學內容,,如環(huán)保,、電腦技術等,關注這方面內容的科普書相對于天文地理,、動植物等學科來說也顯得更為薄弱,。另外,除了科普圖書本身存在的問題,,吳巖認為,,目前新生代作家對兒童科普關注度不夠,新的少兒科普作品較少而且沒有足夠的社會影響力,,兩代作家作品出現(xiàn)嚴重斷裂和青黃不接的情況,。另外,科普市場的低迷與家長,、老師也密切相關,,由于家長和老師對科普讀物缺乏足夠了解,所以對孩子科普閱讀方面的引導較為欠缺,。 內外兼修才能標本兼治 令人欣喜的是,,面向成人的科普讀物正在逐漸擁有自己的生命力,并受到越來越多大眾的認可,。以“科學松鼠會”為例,這群努力“剝開科學的堅果”的“松鼠們”大多不僅擁有專業(yè)的學科背景,,而且文字出眾,。為了培養(yǎng)大批科普后備軍,更是積極與中國科普作協(xié)和上??破兆鲄f(xié)合作,,開設了科普寫作輔導班來培訓學員。并且積極推動各種科普活動,,除了科普講座和沙龍,,在2009年的科學嘉年華上把化妝晚會、交友聚會,、音樂劇等原本與科學毫不沾邊的活動形式與科學聯(lián)系在一起,,讓科學變得輕松活潑。 而創(chuàng)刊于1960年的《我們愛科學》雜志,,是我國創(chuàng)刊最早的少兒科普刊物,,但它并沒有被時代所淘汰,,去年的月發(fā)行量已達到120萬冊。這些成功案例是否能夠給少兒科普圖書一些可借鑒的經驗,?少兒科普是否可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具有深厚專業(yè)功底的科學工作者去了解孩子的心理,,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為他們寫作?是否可以在出版讀物之外組織孩子嘗試更多的科學活動,,吸引他們對科學產生濃厚興趣,?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國原創(chuàng)少兒科普創(chuàng)作路途遙遠,,亟需各方共同努力去探求答案,。 《中國教育報》2011年8月18日第3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