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痿”的概念 所謂“肺痿”,是指肺葉痿弱不用,,為肺臟的慢性虛損性疾患,。臨床以咳吐濁唾涎沫為特征,,相當于西醫(yī)的某些慢性肺實質(zhì)性病變?nèi)绶卫w維化、肺硬化,、肺不張等。 二、“肺痿”的發(fā)病原因 久病損肺,,誤治津傷,,肺臟虛損,,津氣嚴重耗傷,,以至肺葉枯萎,,發(fā)為本病,。本病病位在肺,但與脾,、胃,、腎等臟密切相關,病理性質(zhì)有虛熱,、虛寒之分,。邪熱耗津,誤治傷陰,,可導致肺澡津枯,,發(fā)為肺痿;如肺痿日久,,大病以后,,耗傷氣陽,氣不化津,,肺失所養(yǎng),。 三、“肺痿”的辨證論治 肺痿辨證應分清虛熱虛寒之不同,,治療上以補肺生津為主,。具體分型證治如下: 虛熱證:咳吐濁唾涎沫,其質(zhì)較粘稠,,或咳痰帶血,,咳聲不揚,甚則音嘎,,氣急喘促,,口渴咽燥,午后潮熱,,形體消瘦,,皮毛干枯,舌質(zhì)紅而干,,脈虛數(shù),;為肺陰虧耗、虛火內(nèi)熾,、肺失肅降所致,,治療以滋陰清熱、潤肺生津為主,,方藥選用麥門科湯合清燥救肺湯加減:麥冬,、人參、半夏,、粳米,、桑葉,、生石膏、胡麻仁,、阿膠,、杏仁、枇杷葉,、甘草,、大棗等。 虛寒證:咯吐涎沫,,其質(zhì)清稀量多,,不渴,短氣不足以息,,頭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小便數(shù),或遺尿,,舌質(zhì)淡,,脈虛弱,;為肺氣虛寒,,氣不化津,當反為涎所致,,治療以溫肺益氣為主,,方藥選用甘草干姜湯加減:甘草、干姜等,;或生姜甘草湯加減:生姜,、人參、甘草,、大棗等,。 虛熱①癥狀:咳吐濁唾涎沫,其質(zhì)粘稠,不易咯出,膠粘長絲不斷,或痰中帶有血絲,或咳甚而咯血,其色鮮紅,咽干而燥,渴喜涼飲,形體消瘦,皮毛干枯,舌紅質(zhì)干,脈象虛數(shù)。兼腎陰虧損者,可同時有潮熱盜汗,手足心熱,腰膝酸軟,遺精尿頻等癥,。兼心陰不足者,可見心悸虛煩,健忘少寐,失眠易驚,多夢紛擾等癥,。 ②病機分析:肺陰不足,虛火內(nèi)熾,熱灼津液,故見咳吐濁唾涎沫粘稠;熱傷血絡,故痰中帶血,或有咯血;陰津不足,津失上承,故咽干而燥,渴喜涼飲;陰血枯竭,內(nèi)不能灑陳臟腑,外不能充身澤毛,故形體消瘦,皮毛干枯;陰虛內(nèi)熱,故舌紅質(zhì)干,脈象虛數(shù)。 ③治法:清熱生津,益氣養(yǎng)陰,。 ④方藥:方用竹葉石膏湯加減,。若兼有心陰不足者,可合用黃連阿膠湯加減以治之。若兼腎陰不足者,可用百合固金湯,、月華丸,、麥味地黃湯,、金水六君煎、拯陰理勞湯等加減以治之,。若肺痿失音,咳唾膿血者,還可用人參蛤蚧散以補益肺腎,。 ①癥狀:咳吐涎沫,其質(zhì)清稀量多,口不渴,形寒氣短,小便數(shù)或遺尿,舌質(zhì)淡潤,脈象虛弱。兼脾氣虛弱者,可同時有全身乏力,四肢沉重,納少腹脹,大便稀溏等癥,。兼腎氣不足者,可同時有腰腿無力,陽痿早泄,咳則遺溺,心悸氣喘,動則加重,氣不得續(xù)等癥,。 ②病機分析:脾肺虛弱,氣不化津,故吐涎沫;內(nèi)無虛火,水濕停留,故口不渴;陽不衛(wèi)外,故見形寒;肺氣虛損,故見氣短;上虛不能治下,膀胱失約,故見小便數(shù)或遺尿;氣虛有寒,故舌質(zhì)淡潤,脈象虛弱。 ④方藥:方用甘草干姜湯加減,。若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者,可改用《千金方》生姜甘草湯加減;若脾氣虛弱者,可用補中益氣湯、保元湯補益肺脾或六君子湯培土生金;如兼腎陽不足,可用拯陽理勞湯溫補腎陽,以益脾肺之虛弱,。 肺痿病 - 寒熱夾雜 ①虛熱及虛寒癥狀可以同時出現(xiàn),或虛熱癥狀較多或虛寒癥狀較多,如咳唾膿血,咽干而燥,同時又有下利,、肢涼、形寒氣短等,即是上熱下寒之證,。其他情況亦可出現(xiàn),可根據(jù)臨床證候分析之,。 ②治法:寒熱平調(diào),溫清并用。 ③方藥:方用麻黃升麻湯加減,。 甘草干姜湯(肺痿虛寒癥) 干姜甘草湯,、復陰湯 藥物組成,甘草4兩(炙),,干姜2兩,。右口父 咀,以水 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脾胃陽虛,,手足不溫,,口不渴,煩躁吐逆,;老年虛弱尿頻,,下半身常冷,咳唾痰稀,,眩暈短氣,,脈沉無力;現(xiàn)用于胃脘痛,、吐酸,、腸鳴腹泄、胸背徹痛、眩暈,、喘咳,, 經(jīng)期腹痛屬寒證者;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shù) 甘草干姜湯為中藥試劑,,主治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咽中干,煩躁吐逆,;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 三二,、「 傷寒」,脈浮 ,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 微惡寒,反與「桂枝湯 」以攻其表,此誤 也,得之便厥 ,咽中干,煩躁 ,吐逆,譫語,腳 攣急,作「甘 草干姜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 ,更作「 芍藥甘草 湯」與之 ,其腳得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diào)胃承氣湯」,。 小思邈注:這里“陰”“陽”很容易把初學者搞混,。汗血同源,汗出了,手腳更冷,。其實這個病人身體里面的血不是不足,,而是里寒不能把血液送到達體表而已。用甘草,、干姜把里寒化掉了,,陽氣又振奮起來,氣能化陰,,把血液送到體表,。如果真的陰血不足,舌頭細小,,淡白,,用這個補血就不合適了。 「甘草干姜湯」,就是誤飲桂枝湯的時候,救急的處方,甘草,、干姜這兩味藥專門是健脾陽的,馬上讓脾臟恢復功能,脾臟的陰虛掉了,陰就是臟,虛掉就是沒有力了,無津液,功能衰退,所以就是脾臟蠕動變緩,因為脾主四肢,這時候會手腳冰冷,。腸的津液不足,利用炙甘草,甘草被蜂蜜炙過以后,就變成厚味帶著苦味,除了會把腸的津液補足以外,也能夠入心,甘草、干姜這兩味藥非常的陽性,干姜和生姜是一樣的東西,生姜的水去掉后就是干姜了,甘草,、干姜的比例是二比一,平常干姜開二錢就已經(jīng)很重了,嚴重的時候,用到四五錢都可以,干姜很熱是溫中的藥,可以強化肺陽,炙甘草用兩倍,是為了把腸的津液補足,炙甘草的蜂蜜的黏液,會把津液補足,肺就不會那么燥熱,因此這兩味藥可以強心,、強肺、健脾陽,。若厥愈,足溫者,足溫而已,并不代表腳的功能回來,所以腳還會有攣急,這是因為桂枝湯津液發(fā)太多了,人的肌肉,、筋都是要靠津液來供養(yǎng)的,「甘草干姜湯」恢復脾陽,熱就會傳到肌肉上,可是津液還下足,所以肌肉還有攣急的現(xiàn)象,有點抽筋的現(xiàn)象,腳沒辦法踩在地上,這時候用「芍藥甘草湯」,當然這甘草也是用炙甘草。 平常用的時候,炙甘草用二兩,芍藥用一兩,此「芍藥甘草湯」又名「去杖湯」,為什么?老太太拄著拐杖走,喝了「芍藥甘草湯」拐杖就丟了,馬上會走路了,為什么?因為芍藥可以讓陰,就是靜脈的血流回心臟的速度很快,炙甘草可以健心陽,因為炙甘草讓脾旺起來,土生金,就是進入肺,所以炙甘草可以壯胸陽,讓心肺功能加強,如果有靜脈瘤,可以大劑的吃,如果吃藥后有頭暈現(xiàn)象,是瞑眩反應,表示藥很對癥,效果會很好,很嚴重的用二兩都可以,用湯劑比較好,。藥行有白芍赤芍兩種,嚴格講兩種的功能差不多,大多開白芍來用,。雙腳離心臟最遠,如果腳是冰冷的,就是制造血管中瘀血塊的主因,因此我們看腳是熱的,心血管中瘀血塊就會被化掉。用芍藥甘草湯可以讓腳熱起來,也就是可以去除心血管中的瘀血塊,加上附子更好,已經(jīng)靠熱藥就把瘀血去掉了,不一定都靠活血化瘀的藥,。如果只有手腳末端冷,那么瘀血塊不會制造得很快,所以有人手腳冰冷了很久,也還沒有發(fā)心臟?。蝗绻搅怂哪娴那樾?也就是冶到手肘,、膝蓋,那么瘀血塊就制造得很快,就會造成心臟病,。我們也可以由手腳冷的情況,來判斷病情的進步與否。如果每個人都曉得這種判斷的準則,就可以預防心臟病的發(fā)生,;靠西醫(yī)的儀器是沒有用的,等到儀器檢查出來,病人已經(jīng)死在儀器上面,。 如果當初開「桂枝湯加附子」就沒有此后遺癥,沒注意到而造成,因為病人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病人陽虛的時候,自汗很多,明明是桂枝湯證,這時候應開桂枝湯加附子,有陽虛時應固表讓津液不發(fā)掉,。因為津液不夠,大便就干在里面,通常食物停在胃和十二指腸的地方,食物磨碎后,本來要順著津液下去,可是津液被桂枝湯發(fā)掉了,結果就和胃壁纏在一起了,胃壁沒有黏液,當胃里面的水沒了,臭氣就往上跑,順著血液跑到腦里,譫語,就是胡說八道,遇到這種情形,就給他吃「調(diào)胃承氣湯」,為什么叫「調(diào)胃承氣湯」,“胃”把它當成“腸”,「調(diào)胃承氣湯」就是可以把小腸最上面的食物清出來,病人胸滿譫語的時候,壓病人胃的下方肚臍的上方,大約是「下脘」,、「建里」的地方頂在這,壓會痛,就是實,就可以攻,這時候給他一點「調(diào)胃承氣湯」就好了。大黃在中藥里是屬于通便劑,是『去實』用的,芒硝,性味咸而苦寒,是『攻堅』用的,如果光用大黃,會硬把它拉出來,病人會很難過,會里急后重,排得胃很難過,因為胃里面沒有津液,胃會痛,所以先加些甘草下去和解,因為甘草解毒,把壤的排掉,好的留下,然后用大黃消導下來,食物有硬塊的,用芒硝打散掉,所以芒硝生用,芒硝放在碗里,煮完后,湯沖下去,這樣最強,如果要稍微緩些,把芒硝倒到湯劑里,和一和馬上關火,如果沒甘草,只有大黃芒硝,一吃下去,速度太快,藥還沒吃完,已經(jīng)要跑廁所了,所以用甘草讓它慢一點,。大小承氣湯沒有用甘草,就是取它的快速,。 臨床上看到皮膚紅疹,舌苔黃黃的,大便不是很好,但是還有大便,摸胃下,會痛,就是食物堵在中焦,食物產(chǎn)生的濁氣上到肺,肺主皮毛,所以皮膚發(fā)斑,所以誤食桂枝湯的時候,第一個救逆的方子就是「甘草干姜湯」,第二就是「芍藥甘草湯」,第三個是調(diào)整胃氣的,就是「調(diào)胃承氣湯」,調(diào)胃的意思就是把中焦清理干凈,讓上下可以調(diào)和,讓病人重新再吃新的食物,再去治療。 仲景立法,凡表證兼有里證之虛寒者(如腹痛下痢的理中湯證),必先溫其里而后攻表,就是如果有表證兼有里面虛寒的人,一定要先溫里再攻表,如果里證是實的,就可以先攻表再攻里,如果里證是虛的,先把里寒溫起來,再去解表,如果病人身體素虛,體力津液不足的時候,不能用桂枝湯發(fā)表,因為津液不夠,這時候先把里陽壯起來,再去解表,像炮附子就是壯里陽的藥。溫里陽的「四逆湯」,攻表的「桂枝湯」,表里兩治的「桂枝湯加附子」,。陰虛(小思邈注:陽氣虛不能化陰)還有很多望診可以看,譬如,舌頭伸出來,肥肥厚厚的,舌頭越肥越厚,身體就越虛,。虛到命危時,舌頭會像氣泡一樣,遇到這種現(xiàn)象時,不要馬上開「桂枝湯」。 甘草四兩炙 右二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 去滓,分溫再服,。 干姜就是生姜炒干,或生姜曬干后再炒過,炙甘草在這里可以壯胸陽,胸陽包括肺和心臟都能壯起來,肺的功能一恢復,就能將津液運到四肢,「甘草干姜湯」也是吐血的神劑,大量吐出血的時候,就開陽藥,就是很熱的藥,就是「甘草干姜湯」,「甘草干姜湯」又名「二神湯」,中醫(yī)的觀念脾胃的功能一恢復,血會回到經(jīng)絡里面來,現(xiàn)在外面的醫(yī)生,以為吐血是熱,開寒涼的藥,犀角,、生地、菊花下去,病人吐得更厲害,胃穿孔,、胃潰瘍,、會胃吐血的,都是胃家素有寒證的,所以用熱藥,就是「甘草干姜湯」。 【直指方】曰,、「甘草干姜湯」治男女諸虛出血,胃寒不能行氣歸元,無力收約其血,。 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肺痿虛熱癥) 麥門冬湯方麥門冬七升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本方所治虛熱肺痿乃肺胃陰虛,,氣火上逆所致,。病雖在肺,其源在胃,,蓋土為金母,,胃主津液,胃津不足,,則肺之陰津亦虧,,終成肺胃陰虛之證。肺虛而肅降失職,,則咳逆上氣,;肺傷而不布津,加之虛火灼津,,則脾津不能上歸于肺而聚生濁唾涎沫,,隨肺氣上逆而咳出,且咳唾涎沫愈甚,,則肺津損傷愈重,,日久不止,終致肺痿,。咽喉為肺胃之門戶,,肺胃陰傷,津不上承,,則口干咽燥,;虛熱內(nèi)盛,故手足心熱,。胃陰不足,,失和氣逆則嘔吐;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為陰虛內(nèi)熱之佐證,。治宜清養(yǎng)肺胃,降逆下氣,。方中重用麥冬為君,,甘寒清潤,既養(yǎng)肺胃之陰,,又清肺胃虛熱,。人參益氣生津為臣。佐以甘草,、粳米,、大棗益氣養(yǎng)胃,,合人參益胃生津,胃津充足,,自能上歸于肺,,此正“培土生金”之法。肺胃陰虛,,虛火上炎,,不僅氣機逆上,而且進一步灼津為涎,,故又佐以半夏降逆下氣,,化其痰涎,雖屬溫燥之品,,但用量很輕,,與大劑麥門冬配伍,則其燥性減而降逆之用存,,且能開胃行津以潤肺,,又使麥門冬滋而不膩,相反相成,。甘草并能潤肺利咽,,調(diào)和諸藥,兼作使藥 加減變化折疊日沒于西,,故古人以西方為潛降之位,以像于金,,人體上對應于肺。故彭子對肺的生理狀態(tài)做了很好的概括:“收斂清涼下降”,。凡是與此六字不一致的,,肺就肯定會出問題。 慢性咽炎專方咳嗽,,總覺得嗓子里有東西,,有時疼有時不疼,聲音經(jīng)常嘶啞,,有的時候,,特別是早上會出現(xiàn)惡心的癥狀。并告訴我她對很多消炎藥過敏,,比如頭孢類,,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喹諾酮類,。要我最好給她開中藥吃,。此病人身高體胖,脈隱約能試到,,但無異常,(舌苔倒忘了,,)開方,;麥冬30克 半夏10克 黨參10克 生甘草15克 大棗6個 玄參20克 桔梗10克 石斛20克 5副,,囑咐吃完再回來看看。5天之后病人并沒如期而至,,又過了20天,,其丈夫來買藥,特意提起,,問她怎么吃完藥沒回來,?她丈夫吃完就好了,還回來干什么,? 《外臺》炙甘草湯 《千金》甘草湯 臨床應用1.少陰咽痛:昔在山東時,,曾治一患者,咽喉痛如刀刺,,曾用西藥未效,,細察咽喉,局部不紅不腫,,診斷為少陰咽痛,,病由少陰經(jīng)氣不能舒展所致。予服《傷寒論》甘草湯,。生炙甘草并用,,以舒其痙攣。飲后2日,,其痛若失,。 2.毒蕈中毒:蘇某某,男,,42歲,。炒食山上采取野蕈約250g,5小時后出現(xiàn)腹痛,,惡心頭暈,,出冷汗,全身無力,,嘔吐,,于發(fā)病后2小時就診。取甘草1500g,,濃煎,。第1次藥后10分鐘嘔吐1次;30分鐘后服第2次藥,,2小時后腹痛,、惡心逐漸減輕;再服第2煎藥液100毫升,2小時后,,腹痛消失,,但仍感全身乏力,頭暈,。4小時后腹瀉1次,為黃褐色爛便,,再服余下的藥液100毫升,,6小時后諸癥消失而痊愈。論述1.《法律》:本方用甘草1味,,乃從長桑君以后相傳之神方也,。歷代內(nèi)府御院莫不珍之。蓋和其偏,,緩其急,,化其毒,卓然奉之為先務,,然后以他藥匡輔其不逮,。 2.《金匱要略論注》:甘草1味單行,最能和陰而清沖任之熱,。每見生便癰者,,驟煎4兩頓服立愈,則其能清少陰客熱可知,,所以為咽痛專方也,。 3.《傷寒論集注》:案本論湯方,甘草俱炙,,炙則助脾土而守中,。惟此生用,生則和經(jīng)脈而流通,,學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千金》生姜甘草湯 生姜五兩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功效)補脾益肺,散寒化飲,。 (主治)肺痿,,咳吐痰涎,唾沫不止,咽燥不渴,,苔白津潤,,舌質(zhì)淡紅,.脈緩滑,。 暑熱病后期咳嗽是很常見的,。這次我也不例外,我沒有用溫熱病咳嗽的常用方“桑菊飲”,,而是用了《金匱要略》的生姜甘草湯加二陳湯,。因為暑熱最容易傷人的陽氣,汗大出,,氣隨汗泄,,后期當然津傷的很厲害。我的癥狀是痰多,,特別是晚上躺下來的時候,,血液循環(huán)減慢,痰塊聚在喉嚨,,必須排之而后快,。由于不停的吐痰,咽干而渴,。這樣的重復吐痰嚴重影響睡眠,。生姜甘草湯健胃生津布液,二陳湯化痰祛濕,,效果很好,。我服藥后咳嗽就安靜下來了。 方藥如下 生姜甘草湯:生姜 甘草 花旗參(黨參,、白參也可以) 大棗 二陳湯:陳皮 茯苓 半夏 (甘草) 還加了一位杏仁 生姜甘草湯 讓孩子不再流口水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生姜3片,,甘草8克,煎煮15分鐘,,晾溫,,取湯汁給孩子喝。每日白天服用即可,。一直到好轉為止,。桂枝三兩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方解】皂莢辛溫,,有通關竅排癰膿的作用,,故此治桂枝去芍藥湯證而痰涎多者。 師曰:為肺痿之病,。”若上述的肺痿,,吐涎沫多者,可以本方治之,。 功效:通調(diào)營衛(wèi),平喘滌痰,。 主治:胸膈痞滿,,咳吐濁唾涎沫,咳喘不得平臥,舌淡苔白膩,,脈數(shù)或緩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