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黃菇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
榆黃菇,學名金頂側耳,,又名金頂蘑,、玉皇蘑、粗斗黃等,。其子實體(菌蓋)色彩鮮黃,、十分艷麗,形如花朵簇聚,,形態(tài)高貴典雅(照片),。其營養(yǎng)豐富,細膩脆嫩,,味道鮮美,,有清香氣味,實為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鮮食尤佳,。
榆黃菇至今尚無形成規(guī)?;a,偶有少量上市,,其價格一般是平菇的2倍以上,,個別市場甚至達到3倍以上;該菇在阿克蘇地區(qū)尚無人知曉或種植,。筆者2005年底從四川省農科院引進榆黃菇菌株,,通過2年的基礎研究及栽培試驗,對其生物學特性和適合于本地區(qū)的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系統(tǒng)而深入的探索?,F(xiàn)將其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栽培方式
榆黃菇可以有生料,、發(fā)酵料和熟料等多種栽培方式,實際生產中應根據(jù)栽培季節(jié)等條件靈活掌握,。在氣溫較高的階段,,如果技術水平較高、菇棚條件較好等,,可采取生料栽培,;如感覺沒有把握,可以采用發(fā)酵料或熟料栽培,。
2 菌種制作
母種采用PDA培養(yǎng)基和加富改良的PDA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菌絲培養(yǎng)要求達到的技術指標是:菌絲體潔白粗壯,氣生菌絲豐富,,菌絲爬壁力強,,25℃下恒溫培養(yǎng),滿管時間少于7d,。每年的母種都要從生長勢強,,品質好的子實體中組織分離,經提純復壯,、出菇試驗后擴大作生產用母種,。
原種、栽培種可用常規(guī)的谷粒培養(yǎng)基或棉子殼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高壓滅菌2.5~3.0h或常壓滅菌12h,無菌接種后置25℃下恒溫培養(yǎng),,20d內菌絲滿瓶,,28d內可以長滿袋(15~17cm×33~35cm聚丙烯袋)。
3 季節(jié)安排
根據(jù)榆黃菇對環(huán)境溫度的要求,,我地一般可安排夏季栽培,。3~4月制種,5~6月制袋,,7~8月出菇,。
4 配料裝袋及滅菌
適合榆黃菇栽培的原料很多如棉子殼,、木屑、麩皮,、玉米芯等農副產品下腳料及各種農作物秸稈,。經兩年的試驗證明,以新鮮棉子殼為主料產量高于以木屑為主料的熟料栽培,。其配方有:①棉子殼98%,,蔗糖1%,石灰1%,;②棉子殼87%,,麩皮10%,石灰2%,;③棉子殼50%,,木屑49%,石灰1%,;④木屑70%,,麩皮28%,石灰2%,。按配方拌勻后加入水,,料水比1∶1.25~1.3(含水量為65%左右,以手捏緊,,手指間見水,,但不下滴),充分攪拌均勻,,然后裝袋,。一般選用43~45cm×22~25cm×0.025cm高密度低壓聚乙烯塑料筒袋。先將塑料袋的一頭扎緊,,然后裝袋,,松緊一致,裝好后再將另一頭扎緊,,即可進行滅菌,。常溫常壓滅菌,當溫度升至100℃時,,保持10~12h,。
5 接 種
采用兩頭接種,接人的菌種應覆蓋整個栽培料面,,以使榆黃菇菌絲優(yōu)先生長占領料面,,抑制外來雜菌的滋生。接種量為干料重的13%~15%。
6 發(fā)菌管理
選擇干凈的空閑房屋作發(fā)菌室,,在地面上撒一層石灰粉去濕消毒,。
①排袋:根據(jù)當時氣溫高低,,確定菌袋擺袋的層數(shù),。氣溫在20℃以上時,菌袋一層單排擺放地上,,氣溫在15~18℃時,,菌袋2~3層單排擺放;氣溫在10℃左右時,,菌袋3~4層單排擺放,;氣溫在0~5℃時,菌袋4~5層雙排擺放,。整個發(fā)菌過程,,菌袋溫度要始終控制在28℃以下。
?、诜褣s:接種5d后開始檢查有無雜菌污染,,7~8d進行第1次翻堆,以后每隔7d翻堆1次,,結合翻堆每次檢查和剔除污染菌袋,,并及時處理。
?、勖刻熳⒁馔L換氣,,這樣管理,直至發(fā)滿菌袋,。
7 出菇管理
由于該菌株的適應性較強,,管理方法與平菇基本相同。由于是夏季出菇,,在實際生產中,,要采取降溫措施。相對空氣濕度保持在85%~95%,,保持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降至
0.05%以下,,光照強度500Lx左右。
8 采收及后期管理 榆黃菇出現(xiàn)原基后,,正常情況下7~
10d成熟,。一般20℃左右條件下,現(xiàn)蕾后10d即可采收,,基本標準是:菌蓋基本長大,,菇片平展,色澤鮮黃,,表面無異色,;首次栽培,難以掌握標準時,,可本著”寧嫩勿老”的原則,,寧可稍降低產量,也不能讓老化菇上市,。采收前1d停止噴水,。采收時,一手按住料面,,另一手插入子實體下側左右旋轉摘下,,或用刀將子實體于菌柄基部切下即可。子實體采收后,,停止噴水
2~3d,,清除料面菇根和畸形菇,松動老化菌絲,,若料內缺水,,可打洞補水,出菇中后期,,可結合補水給培養(yǎng)料補充營養(yǎng)液,。也可噴葡萄糖液、菇樂,、菇壯素,、氨基酸多元微肥等微量元素肥料。
9 病蟲害防治
榆黃菇在阿克蘇栽培歷史較短,,面積較小,。在試驗和示范期間沒有發(fā)現(xiàn)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發(fā)生率也較平菇等常規(guī)栽培品種偏低,。但是根據(jù)榆黃菇具有高溫出菇的特性,,且色澤鮮黃,比較容易發(fā)生蟲害,。較為常見的菇棚內害蟲主要有4種,,即眼菌蚊、虱蠅,、蒲螨及癭蚊,。在我地眼菌蚊是優(yōu)勢種,占害蟲數(shù)量的90%,。眼菌蚊,。異名尖眼菌蚊,,在菇房內一年發(fā)生多代,世代重疊,。其成蟲活潑,,白天多隱藏在菌袋之間或菇體下陰暗處,受驚后作短距離飛翔即隱藏,。也常飛往墻角,、門窗等處,傍晚最為活躍,,有明顯的趨光性和趨菇
(喜歡黃色)性,。成蟲壽命短,一般3d左右,,成蟲死亡后多粘附在菇體背面或正面,,影響商品質量。幼蟲喜歡群居在培養(yǎng)料中,,活動取食,,為害菌絲、原基和幼菇,。
防治方法:眼菌蚊的發(fā)生期往往在出菇期,,藥劑殺蟲效果良好,但易發(fā)生藥害,,應采取綜合防治的的方法,。一是搞好菇棚衛(wèi)生和環(huán)境衛(wèi)生,減少蟲源,。二是夏季以前,,把菇棚門、通風口用細紗網封閉,,減少外來蟲源,。三是出菇期間,盡可能降低大棚溫度,。四是藥劑防治:①80%敵敵畏原液熏蒸,,將原液用棉花蘸取(按0.5mL/立方米用量),,懸掛在門窗,、通風口、棚內熏蒸
(注意此方法只能用于生產前或出菇開袋前),;菇棚四周用
80%敵敵畏800倍液噴霧,,以殺滅蟲卵及幼蟲。②用25%的菊樂合酯2000倍液噴施,,但必須注意安全間隔期5~7d,;③已經發(fā)生眼菌蚊的菌袋可以放在陽光下暴曬1~2h,,撒上石灰粉,或者用1%的石灰水噴灑菌袋,。(作者:李
華 轉自:全國科技信息服務網-北京節(jié)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