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個人只在需要用錢的時候才去掙錢,,掙到夠用他就停了。這是一個矛盾,,如果他的心思在錢上,,他也就不太可能有思想了,有的只是見識,,是生存技能,。
2.見路非路,即見因果,;見相非相,,即見如來。 注:這是這本書的核心思想,。路,,即經驗、教條,、模式,。見路非路,即是不唯經驗、唯教條,,而是看到事物變化發(fā)展的因果關系,。話說回來,若是這樣,,前人的經驗豈不是沒用的,?我想,經驗是可以作為參考的,,但是經驗只是表象的,,并不能觸及事物生成變化的內在本質,而是只能說明,,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促成某一結果,而這些條件,,很多時候并不是事物生成變化最終的原因,。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必需遵循因果必然性,這因果必然性才是本質,,是究竟,。本書中,葉子農以手搟面和機器面作為例子向老九說明這個道理:要是問你手搟面好吃,,還是機器面好吃,,你很可能會回答,當然是手搟面好吃,。在這里,,我們是唯經驗,把手工的看成是好吃的原因,,但一碗面為什么好吃,,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是面條的水分,、軟硬度,、結構等,不管是手工的還是機器的,,只要能做到“好吃”的這些條件,,就可以得到好吃的面。 相,,色相,,即這個被我們看到的表象的世界。見相非相,,即見如來,,既不被事物表象所迷惑,,看到事物如其所是的樣子。 3.人是最愿意走捷徑的,,比如誰誰的成功之路,,他以為是別人成功了,他照搬過來也會成功,,那就危險了,。唯經驗,唯教條,,這東西害人呢,。甭管是誰的經驗教條,一碗面條你去唯唯還沒啥,,可要放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那后果就不得了了,。 4.(葉子農買了各種顏色的的豆子裝進玻璃瓶混合起來,讓后讓布蘭迪把相同顏色的連起來看能得到什么,。最后布蘭迪連出了23個字母,。)布蘭迪說:“是的,但是這能說明什么呢,?”葉子農用手指沿那堆豆子畫了一個圈,,說:“這是個‘場’的世界,有多少立場就有多少觀點,、主義,。眾生是立場的、利益的,、好惡的,,眾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東西,出離立場的觀點在立場的圈里是沒有地方立足的,,因為沒有‘場’可以讓你立,。” 注:出離立場,,旁觀者的角度,,見相非相,即見如來,。 5. 我呢,,是個看客,不是找真理,,樹觀點,,是看到什么是什么,。 6. (關于什么是共產主義):一句話,世界經濟有機一體就是人類共產,,闡述這個演化原理的理論就是共產主義,。共產主義一詞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拯救、許諾的色彩,,人們出于美好的愿望把共產主義神化了,。共產主義不是消滅窮人、富人,,不是天堂,,不是物質和道德指標,是經濟學的概念,,是經濟形態(tài)的描述,,它既是經濟規(guī)律的產物,就一定不是人可以奮斗來的,,也就不可能是哪個階級獲得解放的理論武器,。最通俗的理解,地球東邊經濟危機,,地球西邊碗里就少了一塊肉,,這就是共產主義。 7. 葉子農沒有直接回答布蘭迪的問題,,而是問:“人是什么,?” 布蘭迪說:“趨利避害。葉子農說:“人是我要比你強的,,我要比你尊貴,、富有,比你榮耀……歸根到底是我得比你強,,比你強了才踏實,,這就是人的原動力。所以,,尊重,、關愛才成了道德,而能眾生平等的就不是人了,,是佛,,是基督。資本的本性是逐利,,而把貨幣,、技術,、信息……包括青春美色和健壯體格等一切可用之用都轉化為資本的,,是人。市場經濟是叢林法則,當社會矛盾演化到誰都過不踏實的時候,,生存秩序和生產力要求就會催生與之相適應的新規(guī)則,,就是以國家意志對市場經濟和社會分配有所干預,、有所調控的社會機制,。教條的社會主義以為消滅了資本就沒事了,其實關資本什么事,,叢林法則的原動力是人,,遏制了人的原動力,經濟就沒活力,,蘇聯(lián)解體和中國改革都是作為果存在的,,無需論證。社會化經濟就是不‘唯’的經濟,,不唯資本形式和結構,,不唯所有制形式,不唯資本意志,,不唯市場經濟……資本是有規(guī)律的,,運用資本規(guī)律協(xié)調社會關系,不斷解放生產力,,人民安居樂業(yè)過日子,,這就是社會化經濟,就是馬克思沒有我們在140多年后看得清楚的社會主義,。人們出于各自的好惡可以不叫它社會主義,人類不能被一堆名詞困住了,,不必為一堆名詞吵得臉紅脖子粗,,其實那只是一堆符號,注重本質的就不會在意它叫什么,?!? 8. 民主不是先挖渠還是先放水的非此即彼,不是為民主而民主的事于道,,民主是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的產物,不是誰想不要就可以不要了,。不同的社會條件決定了不同的民主形式,,沒什么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寶。 9.戴夢巖說:“可這個人又來了,。這人怎么這樣,?人家不愿意就算了嘛,綁架呢,!”她在指責普林斯的時候,,完全忽略了她對葉子農也是這樣的,。人大多都是這樣的,即使是同樣的錯誤,,在指責別人的時候通常是不包括自己的,。 10.宗教是管心理支撐的,佛法是管認識實相的,。 11.今天的中國是鴉片戰(zhàn)爭以來最好的時代,。這說明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路子是對的,社會主義的經濟發(fā)展方式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你知道一點歷史,,你愿意承認這個基本事實嗎? 注: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實在不敢茍同,!想想我們選擇這條路和走這條路期間付出了多大代價,!那十年難道是必然要付出的代價嗎?還有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民主不過是數(shù)人頭,,這理解也太過武斷和簡單,。民主不僅僅是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也同時保護少數(shù)人的權利,、財產等,,例如,曾經發(fā)生過的以投票的方式決定一個人的房子要不要被拆遷,,這是違反民主的原則的(可參考蔡定劍先生的《民主是一種現(xiàn)代生活》,,梁文道的《常識》) 12.如果不以方位、地域,、新舊為判斷,,而是以認識事物真相和接近事物規(guī)律的有效為判斷,你就不在意它古今中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