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美食家陸文夫先生說過,,做一個美食家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要有相當(dāng)?shù)呢敻缓蜋C(jī)遇;二要有靈敏的味覺,;三要懂得烹調(diào)原理,;四要有情調(diào),會營造吃的環(huán)境,、心情和氛圍,。那么對于一些條件并不寬裕,又對吃有著濃厚興趣的來說,,吃面便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隨便進(jìn)一家面館,可點多也可點少,,可葷可素,,有時還可以同時點上小量幾份一起嘗試。 跟吃飯的文雅比起來,,吃面就顯得豪放,。說到吃面的動作,很有意思,。有的把面夾到筷子上,,再轉(zhuǎn)上幾圈,讓面條全部纏繞筷子,,再一口吃下去,,這種人多少有點童心未泯;有的把面吃到嘴里,,一口咬斷,,另一半便唰地滑到碗里;有的挑兩根緩緩放進(jìn)嘴里,,再慢慢唆進(jìn)口中,,關(guān)上雙唇,細(xì)細(xì)咀嚼,,如此以女士居多,,往往叫的分量也叫較少;有的狠勁挑上一筷子,,張開大口,,稍微在嘴里游蕩一下,便到胃里;還有的,,隔著十來米都知道他在吃面,,那唆面的聲音之響,讓四周的食客都對他觀望,。 湯面是四川的特色,,而雜醬又是其中經(jīng)典之一。雜醬面,,也需要加甜面醬炒臊子,,但跟北方的大醬味道有所差異。臊子以自己剁為宜,,果粒稍大也不緊要,。雜醬面,最后澆在湯面上,,與干拌的炸醬面不同,。可能是因為地方原因,,我們更便愛有湯的面,,不過最近兩年,干拌雜醬面也漸漸流行起來,,但不加黃豆醬,。 袁枚在《隨園食單》講,“大概做面,,終以湯多為佳,,在碗中望不見面為妙?!痹妒歉毁F之人,,對于吃面似乎已經(jīng)是一種賞趣的態(tài)度,跟普通老百姓果腹之余有點審美態(tài)度,,還是有些差別,。我贊同吃面要湯多,,認(rèn)為煮出來的面,,要被湯底稍稍沒過為宜。鮮面條煮面,,比干掛面更有勁道,,但不宜久煮久放,煮好就吃,,最為美妙,,湯汁與面條惺惺相惜,誰也搶不了誰的頭彩,。 我對吃面還是報著相當(dāng)大的樂趣,,感覺相當(dāng)實惠可口,,哪里面館里有新出的品種,就想著去嘗試,。面,,對于平常老百姓而言,是一種帶著恩賜的美味,。前幾年聞得附近開了一家康師傅私房牛肉面館,,十分激動。從小吃到大的方便面,,讓我對它的味道還是很有些佩服的,。進(jìn)了店里,點了一份三十多塊的私房面,,那面條粗得有些嚇人,,嘗一口,不入味,,再喝口湯,,嘴里有些回苦,也不知是什么獨特的配方,,讓人大失所望,。 【雜醬所用料】 豬后腿肉350克 生姜1大塊 花生油7湯匙 大蔥2段(食指長) 榨菜1包 甜面醬1湯匙 醬油2湯匙 黃酒1湯匙 冰糖3粒 【湯面所用料】 豬大骨700克 鮮面條100克 生姜1小塊 漢源花椒粉1/2咖啡匙 紅辣椒油2湯匙 醬油1湯匙 香蔥花1/2咖啡匙 蒜末1/3湯匙 鹽適量 空心菜尖5個 熟芝麻1/2咖啡匙 【這樣做】 1、鍋里燒足量清水,,把大骨放進(jìn)鍋內(nèi)燒開,,氽1分鐘,撈出洗掉浮沫,。 2,、電飯鍋放入大骨和拍破的生姜,加能沒住大骨的清水,,按吃的時間預(yù)約煮好(用砂鍋燉也可以),。 3、生姜去皮,,拍破,,大蔥切成末,榨菜切細(xì)粒,。 4,、豬肉剁成肉碎,加入2湯匙花生油拌勻,。 5,、凈鍋燒熱,放5湯匙花生油,油溫后加入生姜兩面各煎20秒,。 6,、中火,放肉碎炒散,,然后加入黃酒,。 7、待肉出油時,,加入榨菜和蔥末,。 8、出香味后調(diào)入甜面醬,,翻炒均勻溢香氣,。 9、放入400ml開水,,調(diào)入醬油,,加入冰糖。 10,、待水開后,,用小火熬1小時至湯汁收濃稠,關(guān)火,。 11,、面碗,放紅油,、適量鹽,、醬油、花椒粉,、蒜末,、蔥花。 12,、起鍋燒水,,水開后,放入鮮面條,。 13,、同時往面碗里調(diào)入煮好的大骨湯(如果冷的要燒開)。 14,、面鍋煮約1分鐘,,斷生后放入空心菜尖,復(fù)開后往鍋里2湯匙量的冷水關(guān)火,。 15、快速把面撈到面碗里,澆上雜醬,,再撒點香蔥花和熟芝麻,,趕緊吃。 小貼士: 1,、大骨湯也可以用砂鍋燉好,。 2、雜醬以自己剁的肉為宜,,可以稍微粗點,。甜面醬用重慶地區(qū)的為宜,特別是南泉牌,。不宜用北方產(chǎn)的,。 3、面煮好后,,摻少許冷水,,面條更勁爽。 4,、空心菜尖可換作油麥菜之類,。 5、怕辣或者油重,,就少放點紅油辣子,,也換作少許豬油,成清湯雜醬面,。 面煮好趕緊吃,,稍微泡一下就沒有勁道。 家庭簡易美味紅油做法: 辣椒面用干凈鍋小火不停翻炒香盛出來,。凈鍋燒熱,,放大量菜油(辣面和油比例約1:3)燒熟了,關(guān)火,,等油稍涼后,,把拍破的生姜和大蔥段和香蔥結(jié)放進(jìn)去,用中小火炸黃了撈出去,,然后稍等片刻就把油淋在辣面碗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