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 瘡
疔瘡,古稱丁,,是中醫(yī)特有的外科病名。系一種發(fā)病迅速,、易于惡化、危險性較大 的瘡瘍,。西醫(yī)無此病名,包括了多種性質不同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其臨床特點是:瘡形 雖小,但腳根堅硬,,有如釘丁之狀,病勢急劇,,容易造成毒邪走散蔓延,。此證隨處可生, 但多發(fā)于顏面和手足等處,。發(fā)于顏面的疔瘡,如處理不當,,易發(fā)生走黃而危及生命;發(fā) 于手足的疔瘡,,易損筋傷骨影響肢體的功能,;紅絲疔多由手足疔瘡誘發(fā),,常見紅絲一條 迅速向上走竄,亦可走黃,;爛疔則見皮肉迅速大片壞死脫落,狀如卸肉,、脫靴;疫疔則 如蚊跡蚤斑,,中有臍凹,,狀如牛痘,,癥情兇險,,多可發(fā)生走黃,且能傳染,。 疔瘡在《內經(jīng)》中稱“丁”,,《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高梁之變,,足生大丁,。”這是 疔瘡最早的文字記載,,但此處“丁”字泛指一切外瘍,。華佗《中藏經(jīng).卷中.論五疔狀 候第四十》始將面部瘡瘍定名為療,,并以白、赤,、黃、黑,、青五種顏色命名,,對病因,、病 理,、預后方面均有闡明,,指出:“五疔者,,皆由喜怒憂思,,沖寒冒熱,,恣飲醇酒,,多嗜甘 肥,,青魚酢漿,,色欲過度之所為也。蓄其毒邪,,浸漬臟腑,久不攄散,,始變?yōu)轲郏辈⒏?BR>誡:“五疔之候,,最為巨疾.”《諸病源候論.丁瘡候》則云,;“初作時,突起如丁蓋,,故謂 之丁瘡,。”該書除列論十疔的臨床表現(xiàn)外,,并記述了療瘡走黃的癥狀和預后:“犯丁瘡,謂 丁瘡欲瘥,,更犯觸之,,……則更劇,,乃甚于初,。更令熱焮腫,,先寒后熱,,四支沉重,頭 痛心驚,,嘔逆煩悶,則不可治,?!碧啤秱浼鼻Ы鹨健穼⒈静》譃槭N,,各立瘡名,,并 首次對“爛疔”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元《外科精義》總結前人各家之說,,指出本病 “青,、黃,、赤,、黑,,無復定色,,”但以瘡形初起如丁蓋,,兼見憎寒壯熱,煩躁悶亂等全身 癥狀者,,“即其候也.”后來諸家按其部位、形態(tài)命名,,種類繁多,,但其病因學說一直局 限于內因火毒,至明《醫(yī)學入門.卷六,。疔瘡》中記載:“.因感死畜、蛇蟲、毒氣而發(fā)者,, 其死尤速?!薄蹲C治準繩,。瘍醫(yī).卷二.療瘡》認為:“因開割瘴死牛馬豬羊之毒,……致 發(fā)疔瘡者.”《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疔瘡》指出:“蓋疔者,,如丁釘之狀,其形小,,其 根深,,隨處可生,,由恣食厚味或中蛇蠱之毒,或中疫死牛,、馬、豬,、羊之毒,或受四時 不正疫氣,,致生是證,。”后來醫(yī)家在大量臨床實踐中認識了竹木刺傷,、皮膚破損,,感染邪 毒,是引起疔瘡之外因,,逐步完善了療瘡致病的病因學說. 本節(jié)按照發(fā)病部位和性質不同,分為顏面部疔瘡,、手足部疔瘡,、紅絲疔,、爛疔和疫 疔五種,分別論述,。 顏面部疔瘡 顏面部疔瘡是指發(fā)生在顏面部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包括西醫(yī)顏面部癤,、癰,、蜂窩組 織炎等,。其特征:瘡形如粟,,堅硬根深,,如釘丁之狀,,或癢或痛,。因頭面為諸陽之首,,火 毒蘊結,,故反應劇烈,,且發(fā)病迅速,,若不及時治療,或處理不當,,毒邪易于擴散走黃而 危及生命。 顏面部疔瘡由于發(fā)病部位不同,,故名稱各異。如生于眉心的叫眉心疔或印堂疔,,生 于兩眉棱的叫眉棱療,,生于眼胞的叫眼胞療,生于顴部的叫顴疔,,生于頰車的叫頰車疔,, 生于鼻部的叫鼻疔,生于人中的叫人中疔,,生于人中兩旁的叫虎須疔,,生于口角的叫鎖 口疔,生于唇部的唇疔,,生于頦部的叫承漿疔或頦疔。由于印堂疔,、顴疔,、鼻療、唇疔,、 顏疔等臨床上有其特殊性,故另篇論述附錄于后,。 (病因病機) 本病主要是火熱之毒為病,。恣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炙博,,臟腑蘊熱,,火毒結聚;或 喜怒憂思,,情志內傷,,氣郁化火,火熾成毒,,毒從內發(fā),。若因感受火熱之氣,,或因昆蟲 咬傷,或因抓破皮膚等,,復經(jīng)感受毒邪,,蘊蒸肌膚,以致氣血凝滯,,血腐肉敗,,則為外 感而成。但外感火毒與臟腑蘊毒常相互作用,,合而為患,。如《瘍科心得集.辨龍泉疔、虎 須療,、顴骨疔論》云:“……其輕者,,多因風熱而結,……其重者,,或因七情內傷,,或因 高粱厚味,醇酒炙博,,五臟蘊毒,,邪毒結聚而發(fā).”《瘍醫(yī)大全。卷十四.唇疔門主論》亦 說:“有唇上生疔者,,或口角旁,、或上下唇,不論大小,,大約皆脾胃火毒也,。”具體地說明 了本病病因與致病的特點,。 . (辨?。?BR> 1 臨床表現(xiàn) 、 1.1 初期 顏面部患處皮膚上有一粟米樣膿頭,,或癢或麻,,以后逐漸紅腫熱痛,腫 勢范圍雖僅3-6cm,,但多根深堅硬,,形如釘丁之狀。 1.2 中期 發(fā)病約5—7天,,腫勢逐漸擴大,,向四周浸潤,疼痛加劇,,膿頭破潰,。 1,。3 后期 約7一工0天間,腫勢局限,,頂高根軟潰膿,,膿栓(疔根)隨膿外出,腫 消痛止,,身熱減退,。 療瘡初起一般全身癥狀不明顯,重者有惡寒發(fā)熱等癥狀,;中期則可伴發(fā)熱,,口渴,便 干,,溲赤,,脈弦滑數(shù),舌苔薄膩或黃膩等,;后期熱退腫消,病情痊愈,。一般病程10~14 天,。凡顏面部療瘡,特別是生于鼻翼,、上唇部疔瘡,,若處理不當,妄加擠壓,,或不慎碰 傷,,或過早切開等,可引起頂陷色黑無膿,,四周皮膚暗紅,,腫勢擴散,失去護場,,以致 頭面耳項俱腫,。此時常伴壯熱煩躁,神昏譫語,,肋痛氣急,,苔黃糙,舌質紅絳,,脈象洪 數(shù)等癥狀,,是為“走黃”。少數(shù)病人在中期也可走黃,。若疔毒走竄入絡,,出現(xiàn)惡寒發(fā)熱,, 在軀干或四肢有明顯痛處者,則為并發(fā)流注,;若毒邪內傳臟腑,,可引起內臟器官轉移性 膿腫;若毒邪流竄附著于四肢長管骨,,骨骼胖腫,,可形成附骨疽。 2 診斷要點 2.1 初起患部有粟粒性小瘡,,癢麻相兼,,繼則掀紅疼痛,根腳較深,,如釘丁之狀,。 2.2. 5-7日成膿,中有膿栓(疔根),,隨后潰膿,,腫痛漸消,收口而愈,。病程10一 ]4天. 2.3 輕者可無全身癥狀,,重者可有寒戰(zhàn)、高熱,、頭痛,、厭食等毒血癥狀。 2,。4 發(fā)生于危險三角區(qū)者,,若出現(xiàn)高熱、寒戰(zhàn),,眼角壓痛,,甚至昏迷,表明已有化 膿性海綿狀靜脈竇炎,。 2.5 實驗室檢查 血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增高,,甚至出現(xiàn)中毒性顆粒. 3 鑒別診斷 3.1 暑癤 亦好發(fā)于顏面,但紅腫范圍不超過3-6cm,,根腳浮淺,,一般無全身癥狀。 3.2 有頭疽 初起亦有粟粒樣瘡頭,,但為多頭,,潰后狀如蜂窩,紅腫范圍超過9cm 以上,。多發(fā)于項背部肌肉豐厚之處,,發(fā)展緩慢,,病程較長。 3:3 疫療 多有疫源接觸病史,,初起皮膚上有一紅色斑丘疹,,迅速周圍腫脹,作癢 不痛,,中央呈暗紅色或黑色壞死,,而壞死周圍有成群的灰綠色小水皰,形如臍凹,,很象 種的牛痘,,并有嚴重的全身癥狀. (辨證} 本病多為實證,一般根據(jù)其發(fā)病的初期和成膿期火毒為患的較重,,區(qū)分為火毒蘊結 證和火毒熾盛證,。 1 初期(火毒蘊結證) 瘡頭如粟粒,或麻或癢,,紅腫熱痛,,腫勢3—6cm以上,頂 突根深堅硬,,或伴惡寒發(fā)熱,,舌質或邊尖紅,苔薄黃,,脈數(shù)。 2 成膿期(火毒熾盛證) 疔瘡腫脹范圍增大,,四周浸潤明顯,,疼痛加劇,膿頭出 現(xiàn),,伴有發(fā)熱口渴,,便秘尿赤,苔黃膩,,脈弦數(shù)等,。 (治療] 療瘡為火毒所致,發(fā)病迅速,,易于擴散走黃,,其治療以清熱解毒為主,應注意內外 合治,。出現(xiàn)走黃等變證時,、參照有關章節(jié)治療。 1 內治法 1.1 辨證論治 1,。1.1 初期(火毒蘊結證) 治宜清熱解毒,。方選五味消毒飲或黃連解毒湯加減,。 1.1.2 成膿期(火毒熾盛證) 治宜瀉火解毒。方選五味消毒飲或黃連解毒湯合大 承氣湯加減,。 加減:惡寒發(fā)熱,,加蟾酥丸3粒吞服;壯熱口渴,,加竹葉,、石膏;不易出膿者,,加 皂角刺,、穿山甲。 1.2 成藥,、驗方 1.2.1 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2次,;或牛黃解毒片,,每次2片,每日2次,。 1.2,。2 梅花點舌丹,每次2粒,,每日2次,;含化或吞服,兒童減半,。 1,。2.3 蟾酥丸,每次3—5粒,,每日工一2次,,吞服,兒童減半,。 2 外治法 2.1 初期 宜箍毒消腫,,用玉露散、銀花露或冷開水調而圍箍,,或用千捶膏敷貼 瘡頭,。 2.2 中期 宜提膿祛腐,用九一丹,、八二丹并藥制蒼耳子蟲放于瘡頂部,,再用玉器 膏或千捶膏敷貼。如膿出不爽,并用藥線引流,。,。如膿已成熟,中央已有波動感時,,應及 早切開排膿,,加藥線八二丹,或九一丹引流. 2.3 后期 膿盡新生,,宜生肌收口,,用生肌散,以太乙膏,、紅油膏或白玉膏蓋貼,。 (預防與護理工 1 有全身癥狀者,宜臥床休息,。 2 忌內服發(fā)散藥,,以免疔毒擴散. 3 忌灸法、過早切開,、針挑及擠膿,,防止跌仆損傷患部,以免毒邪走散,,發(fā)為走黃,。 4 節(jié)制房事,情志樂觀,,忌辛辣,、魚腥、煎博,、醇酒等,。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127. 皮膚科病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