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胃不舒服,、消化不良時,家里又沒有藥,,怎么辦,?不妨按摩具有健胃消食作用的養(yǎng)生穴位,既綠色又不花錢,,何樂而不為呢,?那么,具體按摩哪些穴位呢,?中醫(yī)認為,,下脘、足三里,、四縫等幾個穴位被稱為穴位里的健胃消食片,。使用方法很簡單,人人都能學(xué)會,。
胃口不好的人分別對這幾個穴位進行按摩,,每天做一兩次,堅持下來,,胃口就會慢慢變好,。如果消化不良的問題特別嚴(yán)重,出現(xiàn)了胃部疼痛,、嘔吐,、腹瀉等問題,可以找針灸大夫幫你在這幾個穴位上扎針,,效果立竿見影,。下面我們分別看看這幾大穴位的養(yǎng)生功效。 足三里穴
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體里的一株靈芝仙草,,用好它,幾乎包治百病,。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合穴,,對消化系統(tǒng)有雙向良性調(diào)節(jié)的作用,比如腹瀉了按摩它可以止瀉,,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我們中醫(yī)里有句話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腸消化方面的問題,,用足三里里就能治好,。養(yǎng)胃護胃,扎針的方法效果好,,按摩,、刮痧等其他方法效果也一樣。 四縫穴
四縫是經(jīng)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積滯的專用穴。四縫原本被醫(yī)家用來治療小兒消化問題,,后來證實,,成人使用四縫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問題,,就可以找四縫解決,,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下脘穴
下脘在腹部,離脾胃很近,。我們中醫(yī)里有個選穴原則,,叫“臨近選穴”,就是在病患部位的周圍和附近選穴,,這有點兒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意思,。這種選穴方法,實踐證明,,效果很好,。下脘和內(nèi)庭相配,可以清胃瀉火,,消食化積,。 用上面這幾個穴位再加上上巨虛、下巨虛和委中,,治療泄瀉效果很好,。上巨虛屬于大腸經(jīng),下巨虛屬于小腸經(jīng),,兩個穴位合用,,止瀉功能很好。委中是治療腹瀉的特效穴位,。腹瀉的時候只按摩上巨虛,、下巨虛和委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總之,日常健胃消食,,用上面幾個穴位就行,。可以分別對它們進行按摩,,每個穴位按摩3~5分鐘,,有空的時候就可以做做,長期堅持,,不知不覺中胃口就會好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