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軒老師說站渾圓樁要用眼神把自己放出去,,好像登山一望疲憊全消,,什么意思?誰都有這個經(jīng)驗,,累得要死到了山頂,,大好河山盡在眼底,心胸為之一寬,,頓時忘卻全身疲憊,,直覺渾身都是喜悅,這就是“神化”,,這一剎那,,身心皆忘。 說到這,,有人應(yīng)該能開悟了,。如果是禪門師傅,也只說到這,,你不領(lǐng)悟,,就下回再說。不過咱們不是修禪,,是修實,。美好的景色吸引了你,,剎那間身心皆忘,,此時就是我說的形而上無極、形而下不動心,,你的身心與天地宇宙同步,,天地的精神瞬間就充實了你的身體,你這個形而下的肉殼子被形而上的道體給化了,。 但我們尋常人進入這個層次只是一瞬間,,很快就又退轉(zhuǎn)了。為何,?還是你那顆心,,本來身心皆忘,但是一剎那又要找回自己,,一回來就又是人的常態(tài),,你就會又感覺到疲憊不堪。如果此時還有個另外的精致吸引你,,比如說你面前走過一個性感女郎,,剎那間你又忘懷了,還是同樣的道理,。習武,、修道,,可不是一樣事嗎? 常人的身體只是在剎那感受,,所謂一閃即逝,。我們練武修道的人,就是要把它常態(tài)化,,乃至固定化,,始終在這個層次里,身體就會持續(xù)的運化,。站樁,、行拳都是辦法手段,關(guān)鍵是你要化了腦子,,有如佛家所說24小時都在定中,,這才算是登堂入室,走上正軌了,。此時身心的變化是隨時的,,年輕、精力旺盛,、渾身是勁,。 回到渾圓樁的問題,李仲軒老師說眼睛微微上瞥,,用眼神把身體放出去,。瞥什么?放到哪,?瞥那個天地宇宙的虛無盡處,,放到無極之始的混混沌沌,身心皆忘,,陶醉在里頭,,把自己化了,和天地宇宙一體,,熏熏然如飲佳釀,,渾渾然樂在其中。你就是天地宇宙,,天地宇宙就是你,,既沒有天地也沒有你,有的只是渾然一體,。 如果你不是這樣,,還局限在身體的感受里頭,想著姿勢如何?想著能站多久,?想著這里酸那里疼,,就會站成枯樁了,非但無益,,還有害處,。站樁如此,行拳亦然,。練是一定要慢的,,越慢越好。打快了,、打硬了,、打得氣喘吁吁都不對。這也就是前輩們說的“不其練而自練,,不期成而自成”,。練拐了,與拳擊散打無異,。 外家拳是怎么練出來的,?最著名的少林派是講究拳禪一體的,光是練武術(shù)還不行,,還要學佛修禪,。練,要找清凈地方,。半夜練,,墳地里練。入門功夫就是馬步,,所謂地盆功夫,,要站過了兩個小時才算成就,。八極拳一進門,,師傅就告訴你,把那些沒用的心思都放下,,腦子里就是練拳的事,。兩儀樁加上小架,只管站,。 形意門說外家練的是“雙重”,,此種出來的是神力。以我當年蹲馬步超過半個小時的經(jīng)歷,,外家不在腿上先出功夫,,其它真的很難。一旦腿上出了功夫,,其它的就順理成章了,。孫祿堂先生說他練到一定程度出現(xiàn)了煉精化氣,,少林派蹲馬步也是一樣的。無論單重還是雙重,,最后都要進入到一心不亂的“神化”階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