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師愛 成就孩子的美好未來
姚國鋒
5月14日,我有幸到美麗的衡水參加了“提高中小學班主任專業(yè)素質研修班”的學習。在15日下午,,由江蘇十佳師德模范李鳳霞老師給我們作報告,,報告的題目是“用班主任所有的愛 去成就學生精彩的未來”。首先,,題目中的“用愛 成就未來”這幾個字就吸引了我,。說真的,李老師那質樸無華的語言,,可尊可敬的育人境界和優(yōu)秀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在場的每一位聽報告的人,講的太精彩了,,精彩的背后源于她對學生的那種無私的愛心,、強烈的責任心,在近三個小時的報告中,,處處都洋溢著她人生絢麗的人格魅力,。
當一輩子老師,當一輩子班主任,,做最好的老師,、做最優(yōu)秀的班主任,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最愛,!因為追求,所以執(zhí)著,!因為熱愛,,所以快樂!
“老師的作為,,可能為學生打開一些門,,點亮一些燈,照亮一些智慧,,但是,,老師的失誤或無為,也可能使孩子的世界錯過最佳的時刻,,最終走向麻木,、遲鈍和蒙昧!看你怎么作為啦,?!边@是李老師的話,我覺得言外之意就是在說教師的重要性,。
在報告中李老師提到,,師德師愛的全部內容就是教書育人,,教書育人就要做班主任。有人說,,在教師生涯中,,如果沒有做過班主任工作,應該說不是一個最完美的老師,。如果你做教師,,卻沒有做過班主任的話,真的是人生最大的遺憾,,那你可能很難體會到教師真正的樂趣,,這真正的樂趣,,就是育人的樂趣,,與學生每天心靈接觸過程的樂趣。也許你也有同感,,我從教十三年了,,做了九年班主任工作,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九年的工作使我成熟很多,,學到的也很多,為人師的樂趣找到了,,正像李老師報告中提到的,,成就學生的未來,就等于成就自己的未來,。
陶行知先生說:“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一句話道破天機,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潑可愛學生,,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正在生長的關鍵期,他們要成長,,要進步,,要發(fā)展,這些都離不開我們教師的工作,。只有把自己融入孩子的天地,,你的工作就有可能成功。你的愛才會生根發(fā)芽,。
李老師告訴我們這樣一個育人哲理:愛學生就要有童心,,愛學生,要用尊重引領學生,。如何用尊敬,、平和的尺度、引領對待學生呢?李老師是這樣說的:現(xiàn)在的學生,,都是“非常6+1”的學生——他們匯集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媽媽爸爸等親人的寵愛,,那么,,我們老師也要做“非常6+1”的老師,堅持讓學生感受到被人欣賞,,被人關愛,,被人尊重的溫暖與幸福。我想用李老師的“六愛”說說我的學習體會和感受,。
用愛與尊重引領學生,,讓我們的班始終充滿愛的氛圍。熱愛學生是班主任的天職,。要讓學生在老師眼中感受到被尊重的人格尊嚴,。人文主義師生觀認為,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平等的人格是形成愛心的內在依據,。李老師講了一個案例:上歷史課,李老師抽查學生背書,,學生背不出,,她指責學生不用心,學生反駁:“老師你能背嗎,?”當時李老師不好回答,,說能背過,可心里還真沒底,;說沒背過吧,,顯得自己無地位,老師都被不過,,還讓學生背,。李老師反思啦: 1、是自己專業(yè)不精,;2,、是自己先讓學生難堪;3,、是自己把地位擺得太高,。
于是,李老師在一節(jié)班隊課上,,李老師向同學們道歉,,首先沒有尊重你們,,沒有和你們平等相待,自己以后要求大家背誦的,,首先自己能背出來,。結果,李老師的做法 感動了學生,,那位學生也主動承認錯誤,,師生再一次拉近距離,你想一想,,李老師的課會怎么樣,?是的,歷史成績年年全市第一,。 大家看來,,李老師的做法是不是很好哇。值得借鑒,,我們教師有時候需要放下自己的一些面子,,去貼近學生,,效果不會差的,。這就是李老師所言的平等的愛——非常“6+1”之一
我們還要給學生以尊重的愛——非?!?/SPAN>6+1”之二,,做班主任就是要用師愛給學生一座殿堂——一座讓學生難忘的,充滿創(chuàng)造靈性,、充滿歡聲笑語,、充滿人文關懷、啟迪智慧,、塑造人格的殿堂,。如果只是對學習成績優(yōu)秀者寵愛有加;當學生考出好成績時喜形于色,,這樣尊重只是對成績的尊重,,對榮譽的尊重,而并非對學生人格的尊重,。我們要身臨其境,,平等交流,做口的巨人,,行的高標,。多一份尊重就多一份成功,尊重是相互的,,老師尊重學生啦,,學生自然也會尊重他的老師,。不是嗎?
非?!?/SPAN>6+1”之三 理解的愛
對學生的愛和尊重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缺乏理解的愛是盲目的愛,缺乏理解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不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便沒有教育文明,。”中小學生有著自己的思想,,有著自己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他們渴望理解別人,,也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幫助,。特別是老師的理解,學生有問題了,,不要總是指責,,批評,要多去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一下,。再去處理和解決。不為一種好的方法,。
非?!?/SPAN>6+1”之四 寬容的愛
對學生的愛,要有一顆寬容的心,,用寬容的心態(tài)去對待學生,。
我們都知道,學生是千差萬別的,,每個學生都是有著個性差異的主體,,老師不僅要體諒他們,更要學會寬容,,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精神。
李老師這樣總結了一下:具有寬容之心的教師也必定能得到學生的愛戴與尊重,,當然不能以寬容學生來否定嚴格要求的做法,,只是換一種教育的心態(tài)和方式。說的太精辟啦,,教育工作是一門藝術,,它所面對的是最為獨特、復雜,,是最具有魅力,,富于變化,、是最具有可塑性的人。寬容就是一種愛,,一種尊重,,一種教育方法。李老師講了三個案例:
案例一:一位男生不愛理發(fā),,頭發(fā)很長了
處理:李老師引導說他學習非常專注,,連理發(fā)都忘了,下午3點理發(fā)室最空,,可以那時去,。
案例二:學生染發(fā)、涂指甲
處理:愛美之心人人有,,建議可以在假期里嘗試,。
案例三:學生遲到了
處理:你愿意把遲到的理由告訴我嗎?我能幫到你嗎,?
看了三個簡短的案例,,是不是茅塞頓開呢,如果把老師比作醫(yī)生,,那么學生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就是癥,,我們先要分析情況,然后對癥下藥,。
非?!?/SPAN>6+1”之五 信任的愛
李老師在報告中說,在我們班級里,,沒有差生,只有需要再加把勁的學生,。任何后進生身上都有閃光點,,老師要抓住它,使它發(fā)揚光大,。后進生的名字是暫時的,,老師愿意幫助你。
當班主任,,李老師一直堅信一個信念: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有這樣一句好話,,大家都熟悉:用發(fā)展的眼光看人,。我們的學生也需要呀!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碧貏e是學習相對較差的學生,,他們很少受到關注和得到教師的信任,甚至常受到批評,,事實上他們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差,,他們的心靈深處有也有著閃光的一面,需要我們去挖掘,,去給予愛的信任,,他們會變的。
非?!?/SPAN>6+1”之六 自律的愛
李老師當班主任當了二十七年,,在報告中,,;李老師很有激情,,她說:當老師,人格是最重要的學位,,師德是最美的樂章,,一直當班主任,我的體會是:作為班主任教師,,注定平時接觸學生的時間最多,,示范作用大,管理當中沒有小事,,學生處處都在效仿你,。大家一定想到了“身教重于言教”這句話,在學校,,書本是一種教育資源,,教師本身的言行舉止更是一種教育資源,都在有形無形之中影響著學生,。所以教師的愛要有自身自律的愛,。你身體的每一部分都是學生成長的教育元素。
是的,,當老師,,當班主任老師,人格是最高的學位,,師德是最美的樂章,。人格,、師德,不只是一個空泛的道德說教,,而是有充實內涵,,鮮活生動的榜樣。非?!?/SPAN>6+1”就是用這六種愛去關注我們的每一位學生,。李老師最后總結的非常精彩。跟大家共享
當班主任要堅持:
用寬容的心態(tài)去對待每一為學生的過失
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學生的每一點進步
用欣賞的目光和關注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
用喜悅的笑容去贊許學生們的每一點成績,。
什么是教育,?李老師認為:緣于孩子的不懂事、調皮,,不知孝敬父母……,,才產生了教育,這才是教育的根本,,這也是教師的職責之所在,。我們反思:如果每個孩子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老師這個職業(yè)就不存在了,。
聽完李老師近三個小時的報告,,反思自己的工作,我的感受太多了,,覺得這次培訓太值了,,真是受益匪淺。
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但肩上責任不小,。說句心里話,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是一份良心工作,,既然選擇了,,就得認真,負責任地,、耐心地,千方百計想辦法做好,,否則就不做,。
不管怎么樣,作為老師,、作為班主任,,師愛是一種偉大的愛,是學生健康成長中不可缺少的,。只要我們把師愛奉獻給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學生才會有更加精彩的未來,。正像李老師說的那樣,用我們班主任所有的愛 去成就學生精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