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02日 07:54 魔山網
佛跳墻,,閩地第一名菜,。以寫《雅舍小品》、《雅舍談吃》而聞名的梁實秋大師在去臺灣之前不知有這道菜,,而到了臺灣后又以吃不上正宗的“佛跳墻”而遺憾,,可見這道菜的魅力。 佛跳墻
佛跳墻是中國唯一一道有確切來歷的名菜,。此菜創(chuàng)于光緒年間,,當時福州官錢局一位官員,設家宴請布政使周蓮,。其內眷是位烹任高手,,以雞、鴨,、豬肉等原料同入紹興酒壇內煨制,,上桌后揭蓋香氣縈繞。周蓮品后贊不絕口,,命家廚鄭春發(fā)仿制,。鄭春發(fā)求教于官員內眷,領悟這道菜烹調的奧妙,,鄭春發(fā)在用料上加以改進,,多用海鮮,少用肉類,,使菜肴更加葷香可口,。便有了 “福壽全”這個菜名,最后改為“佛跳墻”,。就連更名為佛跳墻也有故事:此菜在聚春園成為佳品后,,經常有文人墨客聞名而來,其中一位文人賦詩曰:“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大家拍手叫絕。從此,,這道菜就引用詩中的“佛,、跳,、墻”來命名,大名不脛而走,,成為了當時官紳飲宴的必備佳肴,,享譽海內外。 學會品嘗佛跳墻: 聞:最古早時,,烹飪佛跳墻用的是酒壇,,所以會在佛跳墻中品嘗到酒香,但酒香的濃淡程度,,視乎每家的配方比例不同而不定,,但酒香應該是一個隱味。 看:湯汁呈濃稠的淺咖啡色,。 品:所費材料皆為魚翅,、鮑魚、海參,、鴿蛋等,,所以膠原蛋白特別豐富,湯汁入口很滑,,有黏稠感,。 不同分層擺放
食材按成熟度 不同分層擺放: 第1層:魚翅、鮑魚,、刺參,、鴿蛋 第2層:花膠、蹄筋,、魚唇 第3層:豬肚尖,、花菇 底層:豬蹄、雞,、鴨 佛跳墻密碼: 聚春園的佛跳墻用到20多種原料,,最早物質不豐富的時代,制作一份佛跳墻需要提前1周預訂,。 原料: 20多種 底湯:用豬上排,、老母雞、老番鴨,,豬蹄等多種原料預先熬制底湯,,再放到大壇(紹興酒壇)中,蓋上荷葉煨制,。 荷葉:壇子都是肚子大口小,,蒸汽從口里出,荷葉有很多透氣的小孔,,可以把多余的水蒸汽散發(fā)出去,,但保留香氣,,同時荷葉的香氣也能和湯底融合。 食材:食材根據各自屬性,,需要預先煨制,。比如刺參和魚翅要分開,全因刺參遇到咸味會收縮得很厲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