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波 心臟的興奮發(fā)源于竇房結,最先傳至心房,,故心電圖各波中最先出現的是代表左右兩心房興奮過程的P波,。興奮在向兩心房傳播過程中,其心電去極化的綜合向量先指向左下肢,,然后逐漸轉向左上肢,。如將各瞬間心房去極的綜合向量連結起來,便形成一個代表心房去極的空間向量環(huán),,簡稱P環(huán),。P環(huán)在各導聯軸上的投影即得出各導聯上不同的P波。P波形小而圓鈍,,隨各導聯而稍有不同,。P波的寬度一般不超過0.11秒,電壓(高度)不超過0.25毫伏,。
是從P波終點到QRS波起點之間的曲線,,通常與基線同一水平。P-R段由電活動經房室交界傳向心室所產生的電位變化極弱,,在體表難于記錄出,。
是從P波起點到QRS波群起點的時間距離,,代表心房開始興奮到心室開始興奮所需的時間,一般成人約為0.12~0.20秒,,小兒稍短,。超過0.21秒為房室傳導時間延長。
代表兩個心室興奮傳播過程的電位變化,。由竇房結發(fā)生的興奮波經傳導系統首先到達室間隔的左側面,,以后按一定路線和方向,并由內層向外層依次傳播,。隨著心室各部位先后去極化形成多個瞬間綜合心電向量,,在額面的導聯軸上的投影,便是心電圖肢體導聯的QRS復合波,。典型的QRS復合波包括三個相連的波動,。第一個向下的波為Q波,繼Q波后一個狹高向上的波為R波,,與R波相連接的又一個向下的波為S波,。由于這三個波緊密相連且總時間不超過0.10秒,故合稱QRS復合波,。QRS復合波所占時間代表心室肌興奮傳播所需時間,,正常人在0.06~0.10秒之間。
ST段 由QRS波群結束到T波開始的平線,,反映心室各部均在興奮而各部處于去極化狀態(tài),,故無電位差。正常時接近于等電位線,,向下偏移不應超過0.05毫伏,,向上偏移在肢體導聯不超過0.1毫伏,在單極心前導程中V1,,V2,,V3中可達0.2~0.3毫伏;V4,,V5導聯中很少高于0.1毫伏,。任何正常心前導聯中,ST段下降不應低于0.05毫伏,。偏高或降低超出上述范圍,,便屬異常心電圖。
是繼QRS波群后的一個波幅較低而波寬較長的電波,,反映心室興奮后再極化過程,。心室再極化的順序與去極化過程相反,,它緩慢地從外層向內層進行,,在外層已去極化部分的負電位首先恢復到靜息時的正電位,,使外層為正,內層為負,,因此與去極化時向量的方向基本相同,。連接心室復極各瞬間向量所形成的軌跡,就是心室再極化心電向量環(huán),,簡稱T環(huán),。T環(huán)的投影即為T波。再極化過程同心肌代謝有關,,因而較去極化過程緩慢,,占時較長。T波與S-T段同樣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
在T波后0.02~0.04秒出現寬而低的波,,波高多在0.05毫伏以下,波寬約0.20秒,。一般認為可能由心舒張時各部產生的負后電位形成,,也有人認為是浦肯野氏纖維再極化的結果。血鉀不足,,甲狀腺功能亢進和強心藥洋地黃等都會使U波加大,。
時間:<0.12s >正常值
時間延長→左心房肥大或心房內傳導阻滯
振幅:肢導<0.25 mV 胸導:<0.2mV >正常值
振幅增高→右心房肥大
形態(tài):Ⅰ.Ⅱ.aVF.V4一V6向上,?!VR向下。反之為逆行P波→激動起源于房室交界
P—R間期:
時間:<0.12s (0.06 — 0.10s)
時間延長 → 房室交界區(qū)傳導阻滯
QRS波群:
振幅:V1.R≯1.0mV V5V6.R≯2.5mV avR.R <0.5mV aVF.R < 2.0 mV aVL.R< 1.2 mV Ⅰ.R < 1.5mV
正常胸導R波自V1-V6逐漸增高 S波逐漸變小
方向:在肢導Ⅰ.Ⅱ.Ⅲ 在無電軸偏移時主波一般向上,,aVR向下
附:V1 R + V5 S ≯ 1.05 mV > 正常值 → 右室肥大
?、?男:≯ 4.0 mV
V5 R+V1 S > 正常值→左室高壓/左室肥大
②.女: ≯3.5 mV
時間:除aVR外,。余 < 0.04 s
振幅:小于同導聯 1/4 R波
正常人V1,、V2不應出現Q波,但可呈Qs形
超過正常范圍的Q波(過深/過寬)→ 心梗
ST 段:
任一導聯:ST段動下移 ≯ 0.05 mV
上抬:V1-V2 ≯ 0.3 V3 ≯ 0.5 mV V4-V6,、肢導 ≯ 0.1mV
方向:大多與QRS主波方向一致,。Ⅰ,、Ⅱ、V4 - V6向上 aVR向下
?、?、aVL、aVF,、V 1- V3向上,、向下,、雙向。若V1T向上,,則V2-V6不應向下
振幅:除Ⅲ,、aVL、aVF,、V1-V3外,,余T波≮同導聯1/10R.
在胸導聯有時要達1.2-1.5mV → 正常
意義:①T波輕度升高一般無重要意義,如顯著增高 → 早期復極化,、心梗超急性期,、高血鉀
②低平/倒置:心肌損傷,、心肌缺血,、低血鉀等
③T 波明顯倒置且兩支對稱,,頂端居中(冠狀T波) → 急性心梗,、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左室肥大
u波:
方向:與T波一致,,胸導易見,,V3、V4最明顯
意義:過高 → 低鉀,,倒置 → 高鉀,、冠心病、心梗等
典型(一)典型心絞痛,,心電圖出現一時性的ST段下移,,T波低平,雙向或倒置,。
(二)變異性心絞痛,,心電圖可出現ST段抬高而常伴有高聳的T波。 (三)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電圖表現與典型心絞痛相似,,一般變化較輕。 (四)判斷運動試驗的陽性結果時,,心電圖出現缺血型ST段下移的意義,,較T波改變的意義更為重要。 (五)心室肥厚及束支傳導阻滯等情況時出現的ST-T改變,,是由于心肌除極時間延長,,與心肌已開始進行的復極時間相重疊所致,通常稱為繼發(fā)性ST-T改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