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峰 | 文章出處:網(wǎng)絡
有人以為,,在別人面前越少顯露自己的錯誤或弱點,也許越能贏得人們的尊重,,然而每每事與愿違,。 小敏大學畢業(yè)后來一家公司工作,由于剛工作沒有經(jīng)驗,,更因為以前做事太少,,小敏總是在工作中差錯不斷。為此她總是受到領導和同事的批評,。漸漸地,,小敏在單位里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生怕出點差錯而被別人否定,。她對批評尤為敏感,,別人只要稍微說點她什么,哪怕是對她的穿著有點不同的意見,,她都要或者激烈的辯駁,,或者情緒極為沮喪而掛在臉上,,讓人感覺強烈的抵觸情緒。 小孫正上大學,,來自農(nóng)村的他以前由于只抓學習,,其他方面則一無所長。唱歌五音不全,,講話緊張臉紅,,打球笨笨拙拙,因此他特怕參加集體活動,,怕在眾人面前出丑露怯,,怕別人嘲笑貶低自己。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上述的表現(xiàn)是一種典型的自卑心理,。自卑者的自尊心很脆弱,以致會對威脅到自尊心的預感產(chǎn)生過度擔憂的反應,。這類人,,在工作生活中,其關注點已不像常人那樣,,放在如何完成好任務或與人溝通交流之上,,而是在反復擔心自己不要出什么差錯,怕別人批評指責,,怕人看笑話,。因此當其受到非議和批評時,那么這時就很容易引起他們的痛苦和沮喪情緒,,就會增強其過分的抵觸反應。這種心理抵觸使其陷于情緒化的狀態(tài)中,,不能進行正常的學習和反思,,會使個體完全喪失適應情境的能力,以至造成反應的阻滯,,不斷出錯,,轉而又激起“保全面子”的強烈企圖,甚至做出逃離那些可能令他們出錯丟丑的環(huán)境,,盡量不參與任何群體活動,。如此不去學習,不去鍛煉,,使其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更低,,其自尊心也就更加脆弱,更加懼怕否定批評,。 我們應該銘刻心中的是,,人總歸是人而非機器,。錯誤和缺點經(jīng)常伴隨著你,或者一時不明事理,,或者一時出了差錯,;對錯誤或缺點的承認只會贏得他人的贊賞。“我想,,我心急了一點”,,“我對剛才的氣話十分抱歉”或者“我錯了”都是頗具感染力的說話。 仔細考察一下我們所欣賞的那種自信的人,,你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絕非超人,。他們會犯錯誤,他們也會哭泣,,他們也會絕望,。他們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的自信,,恰恰來自他們能正視自己的不足,,不刻意掩飾自己的錯誤。 作家王蒙在其《我的人生哲學》中特別提到了心理“不設防”的生活觀點: ……不設防還因為不怕暴露自己的弱點,。弱點總是要暴露的,,正像優(yōu)點也總會有機會表現(xiàn)出來表達出來一樣。而對待自己的弱點的坦然態(tài)度,,正是充滿自信并從而比較容易令他人相信的表現(xiàn),。只要你確有勝于人處,長于人處,,某些弱點的暴露反而更加說明你的弱點不過如此而已,,而你的長處,你的可愛可敬之處,,正如山陰的風景,,美不勝收。那還設什么防呢,? 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驕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評精神的同義詞。自尊心強的人不是認為自己比別人優(yōu)勢,,而只是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克服自己的缺點。自尊心不強則相反,,其前提是感到價值不充分,、有瑕疵、不體面,,從而對心理自我感覺及個人的社會行為產(chǎn)生否定影響,。“自我形象”和自我看法的不穩(wěn)定是自尊心不強的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典型特點,。他們比別人更想對周圍人“掩蓋自己”,對周圍人做出某種“假面目”即“裝扮的自我”,。 自卑的人在涉及其自我評價的一切方面尤其容易被刺痛和敏感,。他們對批評、笑聲,、否定等作出病態(tài)的反應,,他們在工作不順利或者發(fā)現(xiàn)自己有某種缺點時特別感到難受。他們在周圍人對自己印象不佳時比別人更多地感到不安,。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具有靦腆,、容易產(chǎn)生心理孤立和想入非非等特點,而且并不是自愿的,。個人自尊程度越低,,就可能因孤獨而痛苦。在交往中,,這樣的人感到不自在,,事先肯定別人對他印象不佳。而自尊心較強的人自主性也較強,,較少接受暗示,。他們對自己持肯定的態(tài)度,往往也能“接受”別人,,而對自己持否定態(tài)度的人,,對別人往往持不信任或不善意的態(tài)度。 為此,,自卑者要提高自己的人生實力和自信,,必須對否定擁有正確的態(tài)度。我們知道,,在自卑者身上,,往往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如不會處世,,能力不強,缺乏生活樂趣,,等等,,這是毋庸諱言的事。對這些問題和不足,,必須正視其存在,,并勇于去改正,任何忽略,、回避,、掩飾的態(tài)度,,非但不能使問題自然化解,反而會問題越來越多,,愈演愈烈,,積重難返,這才市對自己最大,、最根本的否定,。 再者,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并勇于去改正,,這顯現(xiàn)了自己的積極、勇氣,、樂觀,、智慧,因而其實又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在此過程中,,我們無非在否定自己的幼稚、差錯,、無知,,這是任何人都難以避免的東西,我們無須為此感到羞辱,。然而,,我們卻能通過它建立起支撐我們?nèi)松晒Φ膬?nèi)在素質,這也是建立自信的根本,。 實際上,,人要想建立起自信,必須先悅納自我,,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勢,,相信自己能夠自我實現(xiàn),積極改變,,而后積極實踐,,自我改進,克服不足,,提升自我,,這樣優(yōu)點越來越多,缺點越來越少(或對你人生的影響越來越弱),,相當于在更高的層次上肯定了自我,。如果對哲學上的否定之否定定律反其道而用之,那就可簡單概括為我們慧源關于克服自卑的否定之肯定定律:自我肯定——自我否定——自我肯定。 真誠地接受真正的自我一些缺乏基本價值觀的人往往依賴于一些外部標準來提高自己的感覺,,如容貌和地位等,。結果,他們會盡一切所能來維持自己的所謂“門面”,,而不愿在提高內(nèi)在素質上下功夫,。然而一個自信的人,總是直面現(xiàn)實,,包括正視自己,,他不想掩飾什么,勇敢地面對它,。 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在中年時患上了小兒麻痹,,這時他做了參議員,在政壇上炙手可熱,,遭此打擊,,他差點心灰意冷,退隱鄉(xiāng)園,。 開始時,,他一點也不能動,必須坐在輪椅上,,但他討厭整天依賴別人把他從樓上抬上抬下,,晚上就一個人偷偷練習。 有一天他告訴家人說,,他發(fā)明了一種上樓梯的方法,,要表演給大家看。原來,,他先用手臂的力量,,把身體撐起來,挪到臺階上,,然后再把腿拖上去,,就這樣一級一級艱難緩慢地爬上樓梯。他的母親見狀忙阻止他說:“你這樣在地上拖來拖去的,,給別人看見了多難看,。” 羅斯福斷然說:“我必須面對自己的恥辱。” 自信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自信還需要一種誠實,,一種對自己一切存在著的不管是優(yōu)點還是缺陷的誠實。沒有這種誠實,,自信也便絕對無從談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