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一農行等候辦業(yè)務,,旁邊坐著一位年輕的媽媽和她三歲的小兒子,。小朋友拿著一堆銀行的宣傳單折疊著,可是后來他好像要求媽媽也跟著他折,,媽媽似乎不會折也很不以為然覺得孩子挺煩,。于是孩子就哭了起來,媽媽哄了半天可孩子卻越哭越厲害,,媽媽見兒子怎么會如此的蠻橫無理,,卻又束手無策,大概又覺得丟臉便把兒子簽到外面狠狠地抽一頓,,試圖以高壓政策馴服孩子,,可是效果有些適得其反,孩子越哭越來勁,,似乎小小心靈的委屈唯有通過這樣的哭聲來控訴,!
這樣的場景你一定不會陌生。 孩子到底怎么了,? 我曾聽到無數母親抱怨孩子的聲音,。“孩子為什么越大反而越不聽話越難教了?”
親愛的父母們,,很殘酷的告訴你們一句:“沒有不對的孩子,,只有不當的父母”。 那天那對母子后來又進了銀行,,當那個孩子淚眼汪汪走過我跟前的時候,,我拿起了他扔下的折紙,拉著他的小手,,蹲下來對他講:“寶貝,,你看這是你疊的,阿姨陪你折紙好嗎,?告訴阿姨這是折得什么呀,?” “這是啄木鳥”孩子頓時停住了哭泣。 “那哪里是啄木鳥的嘴呀,?” “這里,!” “啄木鳥的嘴是用來干嘛的呀?” “捉蟲子的” “寶貝真聰明!” 孩子完全忘記了之前的煩惱,,進入了被尊重和肯定的情感需要中,。他快樂起來!后來我又讓孩子教我折飛機,,然后我又教孩子折輪船,,我告訴他輪船對的航行需要馬達,馬達是科學家發(fā)明的,,科學家是很偉大的(孩子開始思考)…… 看看我們的父母都做了什么,?在那么無聊的排隊等候中,你都嫌孩子的一舉一動是無聊,!是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還是我們自己越來越不懂孩子了? 那些已經做了父母,,或正準備為人父母的人們,,有沒有思考過孩子到底是什么? 其實今天有太多的父母打著愛的幌子將孩子變成自己奴役的附屬品,,不是嗎,?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期望孩子變成我們期望的那個“乖寶寶”,,卻不明白你都不是一個好媽媽憑什么強求孩子要聽話,,而從來不舍得去思考孩子到底是什么,要什么,! 三歲的男孩子,,只不過是生理的發(fā)育到了一個可以有自己一些簡單邏輯思維能力的時期,所以他會想很多問題,,期待父母能理解并跟他解答,。這個時候父母往往不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需要,一味的制止那些大人眼中看似不乖的行為,,而投訴孩子變得不聽話叛逆,!你想當你和先生說什么的時候,,先生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首先不理解尊重你,你是不是也會變得惱火,?同理而已,!當我們不懂得理解孩子的時候,慢慢的孩子的心門就不再向我們打開,,在你的強權下親子關系只會陷入惡性循環(huán)狀態(tài)中,!
孩子是我們的什么?孩子是我們的生命共同體,,是我們用愛搭起的生命延續(xù),! 然而,中國的孩子最缺的不是鈣而是愛,! 愛與愛的結果之間需要的是知識,!無知的愛是最大的傷害!我們從來只是期望孩子能成為什么樣,,卻從來不懂得問問自己是什么樣的,! 0-3歲是孩子性格習慣形成的時期,6歲時定型的時期,。那么我們都做了些什么,? 你時常會看到這樣一些孩子,從小就爺爺奶奶帶在身邊,。每次當孩子摔倒的時候,,孩子一哭,奶奶馬上抱起乖孫子,,爺爺趕緊去廚房拿掃帚,,向那塊地打過去。“都是這塊地絆到了我乖孫子,,我打你,,打你……”這是非常可笑的一個場景,!孩子摔了跤關地什么事,?這樣無非就在潛意識里給孩子存盤了“要不是誰、誰,、誰,,我就不會怎么的……”從小就養(yǎng)成一種托付心理,不懂得為自己的行為有所承擔,,有多少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最終形成了不健全的人格心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看看國外的父母,他們會對孩子說:“太好了寶貝,,幸好摔到的不是頭,,寶貝最勇敢,不會哭會自己爬起來,!”
愛,,首先來自理解,、尊重,、以及父母自我的不斷成長!
有多少的父母對孩子說話的時候會蹲下身來和孩子平視的,?有多少父母每天可以給寶寶講一個故事的,?有幾個父母去關心過孩子每一段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期生理心理都發(fā)生著怎樣的變化,有什么樣的需要,,而我們又該作何引導,? 多少父母只會一味的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強加給孩子,告訴他,,你只需要好好讀書,,還要練鋼琴上奧數,這樣將來才會成功,。你不需要做家務,、不需要洗碗、拖地,,你的任務就是考上重點大學,!當孩子有一天建立自己的家庭要承擔愛的責任的時候,你卻發(fā)現他不但不懂體貼老婆連你這個老媽也不懂關心,,他怎么會變得那么的任性跋扈,?一切不過源于你曾經代替了孩子走過了那些童年。你抱著孩子走路孩子的人生自然沒有自己的軌跡,! 孩子不過是父母模板刻下的復印件,,想要改變復印件無非只有改變原件。 我們也時??吹竭@樣的一幕,,老媽一邊打麻將一邊呵斥著孩子:“快去看書寫作業(yè),別和你爸一樣老沒出息”結果你還真是一位預言家,,他就真沒了出息,!你都不求上進,孩子又憑什么該去學習,?你蒼白的語言如何讓他信服,?你從來不去思考你的未來在哪里又以何去要求你孩子有美好的未來?你很委屈,覺得自己為了看管這個孩子,,整天呆在家里陪他讀書寫字,,你一離開他就不自覺做作業(yè),那打打麻將都不行嗎,?天曉得,,你從來未曾明白愛是需要那份信任去支撐的。孩子不需要陪伴只需要培養(yǎng),。人是通過自覺性分出等級的,!你的陪伴和不信任讓孩子缺失了人格中最重要的自律,卻渾然不知,! 愛是需要學習的,,愛是需要方法的。只有有學習力,、有知識的父母才是孩子幸福的起點,! 如果你還說愛,請記得用正確的愛去撐起孩子的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