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療心力衰竭的驗(yàn)方http://www. 2005-11-14 13:51:31 無憂健康網(wǎng)
心力衰竭簡(jiǎn)稱心衰,,是指心臟代償能力顯著減弱,不能有效地將靜脈回流的血液排出,,以致于心輸出量的減少,,不能滿足人體代謝的需要。心衰早期常常是一側(cè)心臟發(fā)生衰竭,,因此可分為左心衰和右心衰以及發(fā)展到后期的全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疲乏無力,呼吸困難,,夜間睡眠常須墊高枕頭,,不然就感到憋氣,甚至熟睡時(shí)突然憋醒,。右心衰竭最常見的癥狀為右上腹部飽脹,,便秘,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夜尿增多或減少,雙下肢浮腫,,且下午明顯,。全心衰竭的臨床癥狀是左、右心衰的綜合表現(xiàn),。 組成 附子(先煎3小時(shí))15~30克 黨參24克(或人參6克) 桂枝9克 川芎12克 赤芍15克 紅花6克 葶藶子12克 車前子30克 灸甘草9克 用法 上方每日1劑,,濃煎成200毫升,分3次服,,7~10日為一療程,,有效者,休息1天后再服1~2療程,。心衰糾正后,,改用歸脾湯、生脈散或香砂六君子湯調(diào)理善后,。 功用 溫陽(yáng)益氣,,活血利水。 主治 充血性心力衰竭,。 加減 尿少浮腫明顯加木通,、防己各12克;心悸不寐加棗仁15克,、琥珀6克,;氣短較重加黃芪15克,;痰多加半夏12克、陳皮9克,;便溏納呆加白術(shù)15克,、砂仁6克;腹水加黑白丑6克,;自汗加龍骨,、牡蠣各30克;舌紅口干去桂枝,,加麥冬15克,、五味子6克。 方2 心力衰竭 益氣活血溫陽(yáng)利水 組成 黃芪10~15克 黨參10克 益母草10~12克 澤蘭10克 灸附片6~10克 制半夏10克 北五加皮4~10克 功用 益氣活血,,溫陽(yáng)利水,。 加減 若吐甚可加竹菇,、生姜,;咳嗽喘息不得臥者酌加蘇子、白果,、灸麻黃等,;若水腫明顯,并伴咳吐稀白泡沫痰者,,可酌加白術(shù),、茯苓、豬苓,、車前子,、蘇子,、白芥子等健脾利水,,祛痰之品;若陽(yáng)虛明顯,,畏寒肢冷者,,可酌加菟絲子、仙茅,、補(bǔ)骨脂溫補(bǔ)腎陽(yáng)之品,,或酌加桂枝;或有陰虛表現(xiàn)者則去附片,,加麥冬,、五味子等;若見陽(yáng)脫,,可用生脈,、四逆合方以益氣回陽(yáng)救逆。 方3 心力衰竭 {處方組成}黃芩10~15克、黨參10~15克,、澤蘭10~15克,、益母草15~30克、炮附子10克,、法半夏10克,、大腹皮10克、北五加皮5克,、生姜5克,、茯苓15克。 {用法}上藥加水適量,,煎煮2次,,將藥液對(duì)勻,分兩次服,,每日一劑,。 {說明}服藥其間停服洋地黃制劑,多數(shù)病人在用藥后24~48小時(shí)心率開始下降,,心力衰竭癥狀隨之改變,。 方4 心力衰竭 {處方組成}黨參24克、黃芩30克,、丹參30克,、麥冬20克、益母草20克,、甘草20克,、澤蘭15克、北五加皮7克,、鮮萬年青根30克,、玉米須20克、茯苓皮30克,。 {用法}水煎服450毫升,,分3次服,每日一劑,。 方5 心力衰竭 {處方組成}生黃芩30克,、生白術(shù)15克、當(dāng)歸10克,、陳皮10克,、甘草5克、升麻5克,、柴胡5克,、附子5克,、麥冬10克、五味子5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 {用法}先煎附子,、附子,、牡蠣半小時(shí),再加它藥共煎,,分2次服,,每日一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