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劉軍|施蟄存與陳慧華

 賀蘭山民圖書館 2025-02-01
圖片
施蟄存

(1905-2003)

文︱劉   軍

今年是中國現(xiàn)代作家,、文學(xué)翻譯家,、古典文學(xué)學(xué)者,、華東師范大學(xué)教授施蟄存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施蟄存對待女性一向?qū)捜?、親和且充滿尊重,,他與女作家陳小翠、趙清閣,、丁玲等人的文學(xué)交往充滿了人情味,;他研究唐代詩歌,特別關(guān)注唐代女性詩人如薛濤,、魚玄機,、武則天、上官婉兒,、盛小叢,、徐月英的詩作;他在晚年與女性學(xué)者孫康宜,、林玫儀等人的學(xué)術(shù)往來也體現(xiàn)了平等坦誠的姿態(tài),。他點校有《名媛詩選翠樓集》,創(chuàng)作的小說中《周夫人》《李師師》《阿襤公主》《薄暮的舞女》《蝴蝶夫人》《特呂姑娘》《阿秀》《春陽》《娟子》以女性為主角,。他翻譯的《婦心三部曲》《美國三女流詩抄》《寶玲小姐憶語》《女體禮贊》,,都是以女性為主角的文藝作品??梢哉f,,在施蟄存近百年的人生之旅中,他始終保持了對女性的關(guān)注,、理解與尊重,。就是這樣一位多情的海派作家,在繁華的十里洋場,,對待愛情和婚姻,,卻是忠誠不渝的。

施蟄存與他的結(jié)發(fā)妻子陳慧華伉儷情深,,相守與共,,是現(xiàn)代文壇一段少為人提及的情侶佳話。陳慧華出生于1904年4月28日(沈建中:《施蟄存先生編年事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3頁),,是施蟄存的大妹施絳年的同學(xué),,年長施蟄存一歲。她面容娟秀,,心地善良,,勤勞持家,,是施蟄存的賢內(nèi)助與主心骨。有她在,,施蟄存可以放手在文壇一搏,,也可以遠(yuǎn)走天涯。她不擅長文墨,,卻與施蟄存琴瑟相和,,榮辱與共。她不如許廣平之于魯迅,、林徽因之于徐志摩,、王映霞之于郁達夫等那般纏綿悱惻,影響久遠(yuǎn),,甚至讀者在施蟄存的小說,、散文和日記書信等作品中,也很難完整勾勒陳慧華的身影,。

圖片施蟄存與陳慧華結(jié)婚六十年紀(jì)念合影,,1988年12月2日。 

施,、陳大婚與松江鱸魚

1928年11月,施蟄存與陳慧華在松江結(jié)婚,。(沈建中《施蟄存先生編年事錄》稱據(jù)施蟄存提供的書面材料說,,施蟄存與陳慧華為1928年11月結(jié)婚;據(jù)施蟄存《滇云浦雨話從文》回憶,,他們是1929年10月結(jié)婚,。施蟄存的第三個兒子施達在《憶父親施蟄存先生》一文中說,他的大哥施蓮生于1930年,,大哥上面還有一個長一歲的姐姐,,早夭。如此可以推測施蟄存與陳慧華應(yīng)是1928年11月結(jié)婚,。)馮雪峰,、姚蓬子、丁玲,、胡也頻,、沈從文、徐霞村,、劉吶鷗,、戴望舒等許多文藝界朋友都從上海來松江參加婚禮。

施蟄存回憶:“10月是松江名產(chǎn)四腮鱸魚上市的時候,。我為了招待上海朋友,,特地先期通知辦喜筵的菜館為這一桌上??腿思右粋€四腮鱸魚火鍋。這一酒席,,他們都吃得談笑風(fēng)生,,誦蘇東坡《赤壁賦》'巨口細(xì)鱗,狀如松江之鱸’的名句,,看到了直觀教材,,添了不少酒興。飲至9時,,才分乘人力車到火車站,,搭10點鐘的杭滬夜車回到上海?!?/span>(施蟄存:《滇云浦雨話從文》,,《新文學(xué)史料》1988年第四期)

他在另一篇小品中提到:“己巳冬,余成婚,,友人沈從文,、胡也頻、丁玲,、戴望舒,、姚蓬子、劉燦波,,均來松觀禮,。余于婚筵外別設(shè)鱸羹款之,俱甚稱賞,。燦波生長日本,,習(xí)于擊鮮,謂彼邦魚亦無有如此瑩白細(xì)凈者,?!?/span>(施蟄存:《云間語小錄》,文匯出版社,,2000年,,78頁)

1968年9月,沈從文被迫寫過一篇《關(guān)于施蟄存事》的交代文章,,在特定歷史時期,,沈從文要與“右派”文人施蟄存撇清關(guān)系,也是情理之中可以體諒的,。沈從文說:“施結(jié)婚時邀了些作家去松江吃鱸魚,,去的除幾人外,還有不認(rèn)識的二三人,,共湊成一桌,。大家參加,,主要興趣是吃吃松江鱸魚?;疖嚶方?,因此同去。此后即少見面,?!?/span>(沈從文:《沈從文全集 2 補遺卷》,北岳文藝出版社,,2020年,,143頁)

施蟄存與陳慧華這場婚禮,因為鱸魚的加持,,在當(dāng)時這群意氣風(fēng)發(fā)的文學(xué)青年腦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記,。飲食男女,可謂風(fēng)雅,。

陳慧華的出身

筆者詢問施蟄存之長孫施守珪得知,,陳慧華祖籍應(yīng)是江蘇金山縣(今上海市金山區(qū))。她與施蟄存結(jié)婚時,,全家常住松江,。這從施蟄存的《同仇日記》《西行日記》中可梳理出一條比較清晰的線索。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侵華,,這年8月,包括松江在內(nèi)的大片區(qū)域被日軍轟炸,。施蟄存的父母和妹妹們住在上海愛麥虞限路(即今上海紹興路),施蟄存則與妻子陳慧華帶著孩子住在松江老宅中,。同在松江的還有住在普照寺附近的岳父,。1937年8月20日,施蟄存日記云:“十一時,,岳家有電話來,,囑內(nèi)子速治行裝,因已設(shè)法弄到汽油船一艘,,擬合兩家大小共去洙涇鎮(zhèn)鄉(xiāng)間姑丈家暫住,,庶免再受威脅?!?/span>(《施蟄存全集》第五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1625頁)洙涇即為現(xiàn)今上海市金山區(qū)朱涇鎮(zhèn),,在金山撤縣建區(qū)前很長一段時間,,朱涇鎮(zhèn)一直都是金山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不久,陳慧華帶著婆婆和幼子暫住朱涇避難,。

同月23日施蟄存日記記載:“歸途便到岳家,,惟岳父一人并一仆在。即在岳家晚餐,。七時歸家,,路上已無行人矣?!?/span>(同前,,1626頁)此后日記中多次記載施蟄存與名為“秋實”者赴朱涇探望陳慧華等細(xì)節(jié),據(jù)此可推知“秋實”即陳秋實,,陳慧華之兄,。有報道稱:“施的妻子就是陳秋實的妹妹,以前也是很活躍的分子,?!?/span>(訇訇:《施蟄存的家庭》,《東方日報》1936年12月23日)據(jù)施蟄存之孫施守珪介紹,,其祖母確有一做律師的哥哥,,名陳秋實。

陳秋實曾任上海律師公會會員,、金山地方治安會代表,、淞金嘉平治安費保管委員會會員、松江縣立中學(xué)校訓(xùn)育部主任,、松江律師公會會長等職,;1940年代,他曾任偽禁煙局長及偽市府總會計處長,。

有報道稱:“陳秋實有老子名陳景歐,,乃是時報館的老會計,這位先生生得非常端方,,自從陳秋實附逆,,對于兒子完全不承認(rèn),住在松江故鄉(xiāng),,度著清苦生活,。陳秋實發(fā)表偽禁煙局長,報章刊載,有人來向他道賀,。他說:'那個陳秋實不是我的兒子,,我的兒子已經(jīng)死了?!?/span>(紅鸚:《偽禁煙局長及偽市府總會計處長陳秋實窮到賣棺材》,,《今報》1946年11月4日第一版)還有報道稱,陳秋實是陳冷血的侄子,。該報道云:“你想陳景歐已不認(rèn)為兒子,,當(dāng)然陳冷血也不認(rèn)他為侄兒子了?!?/span>(紅鸚:《陳秋實是陳冷血的侄子》,,《今報》1946年7月15日第二版)

圖片紅鸚:《陳秋實是陳冷血的侄子》

當(dāng)時的小報有些消息道聽途說,捕風(fēng)捉影,。筆者曾就陳冷血與陳慧華的關(guān)系一事,,咨詢過施蟄存先生的兒媳金女士、孫施守珪先生,,以及陳子善教授,,均表示不清楚。如以上兩則小報消息屬實,,可呈現(xiàn)兩個信息:其一,,陳慧華之父名陳景歐,是《時報》的老會計,;其二,,陳慧華的叔叔是著名報人、《時報》和《申報》主筆,、作家陳冷(冷血),,字景韓,有時也作景寒,。目前暫未有其他資料顯示陳景歐,、陳景韓為兄弟。小報消息是否屬實,,暫備一說,,留待考證,。

施,、陳的婚姻生活

施蟄存結(jié)婚后,其父母將松江三進房屋中的臥室讓出來給這對新人居住,,自己則搬到書齋后邊沒有地板和天花板的潮濕房間去了(詳見施蟄存:《我的家屋》,,《文藝季刊》1937年第一卷)。當(dāng)年沈從文,、丁玲,、胡也頻在施蟄存大婚時送來祝福對聯(lián),,祝愿其“多福多壽多男女”。陳慧華為施家生兒育女,,第一胎為女孩,,取名施蘧,于1929年一歲病夭,。后育有四子,,分別為施蓮、施蓬,、施荙,、施邁。

圖片陳慧華與四子合影

施蟄存的第三個兒子施達回憶:“由于我們家是封建家庭,,我的母親中學(xué)畢業(yè),,是有文化的,但讀了書之后并不工作,,結(jié)婚后就負(fù)責(zé)主持家務(wù),,傳統(tǒng)的封建家庭都是如此,女人生孩子,、帶孩子,,在家里'買汰燒’,服侍我的祖父母,,這都是封建的一套,。對家里的事情,父親幾乎不怎么管,,由母親來操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比較忙的緣故吧?!?/span>(轉(zhuǎn)引自伊華,、馬學(xué)強主編:《先賢與城市記憶 口述歷史專輯1》,中西書局,,2014年,,89頁)

據(jù)施達的回憶可知,其母陳慧華相夫教子,,是施蟄存的賢內(nèi)助,,夫妻二人分工明確,感情和諧,,夫妻恩愛,。施蟄存因“《莊子》《文選》之爭”被魯迅稱為“洋場惡少”,但相較于穆時英、劉吶鷗等新感覺派作家,,他卻是比較保守傳統(tǒng)的,。

有報道稱施蟄存“雖嗜愛寫一些盯梢的愛情小說,然而他本人壓根兒便不是風(fēng)流種,,卻連舞場都不常去,,當(dāng)然更談不到其他。況且他已經(jīng)是有妻有子的人,,他跟他的夫人的情感似乎很融洽,,家在松江,每禮拜必要回去住一二天”(無聊齋主:《施蟄存的片叚》,,《社會日報》1934年7月30日),。

也有小報報道了搬到萬宜坊的施蟄存,與陳慧華之間恩愛親密的夫妻互動,。沈建中先生曾轉(zhuǎn)給筆者一篇文章,,其中提到施蟄存“干文字生活”,“晚上都很遲睡覺”,,當(dāng)他“標(biāo)點工作很疲倦的時候”,,會與“夫人接吻”。報道煞有介事地說,,“那時候正是夏天,,所以住在施家對面的住客的娘姨們,每晚都會伏在曬臺上偷視”,,“當(dāng)時,,施蟄存的閨房之樂,是頗傳誦萬宜坊一帶的”(《施蟄存的閨房樂》,,引自杜君謀:《作家膩事》,,上海千秋出版社,1937年,,124頁),。

這些報道難免庸俗油滑,有失真夸大之處,,但卻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施蟄存與陳慧華感情甚篤,,既有浪漫激情,也有責(zé)任擔(dān)當(dāng),。在其筆下,,陳慧華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東方女性的形象,侍奉公婆,,相夫教子,,堪稱施蟄存專注文壇事業(yè)的得力賢內(nèi)助。而施蟄存也絕無緋聞,,對妻子不離不棄,。施蟄存在日記中記錄了對妻子的一往情深,如1929年1月3日所記:“妻今日歸寧,。余初誤以為期在明日,,故今日伊家遣人來迎去,余未前知,。歸家后略有寂寞空房之感,。”(施蟄存:《我的日記》,,《新中華》1935年第四卷第三期)

施,、陳的分居歲月

抗戰(zhàn)爆發(fā)后,熊慶來出任云南大學(xué)校長,,在朱自清的推薦下,,邀請施蟄存前往云南大學(xué)任教。經(jīng)過再三考慮,,施蟄存最終決定赴滇擔(dān)任教職,。陳慧華多有不舍,卻又無可奈何,,這些在山河破碎之下的離愁別緒,,都記錄在施蟄存《同仇日記》中。

1937年8月28日日記:“余以為非去滇不可,,慧華意欲泥之,,乃不敢言,翹首秋空,,望河漢而凄然矣,。”29日日記:“晚,,慧華助余治裝,,神情悲戚,若重有憂者,,既竣事,,枯坐燈下,淚盈盈作掩面啼矣,?!?0日日記:“午刻,慧華從洙涇打長途電話來,,謂已平安到達,,且頻頻以不必去滇為囑,,余漫應(yīng)之?!?1日日記:“去滇之意,,雖為慧華言已決定,實則私心尚有躊躇,。堂上年高,,妻兒又幼弱不更事,余行后,,家中頗無人能照料者,,無事之時,固不生多大問題,,但在此兵革期間,,卻不忍挈然遠(yuǎn)去也?!?月4日日記:“晚飯后,,慧華告余乳娘又有去志,故邀余來責(zé)以大義,,使得喂養(yǎng)邁兒,,以滿約期。實則此事非必余來不可,,慧華之意,,蓋猶是不忍遠(yuǎn)別,藉此再圖一面耳,。余深知其意而不言,,強自逆情而已?!?/span>(施蟄存:《同仇日記》,,《宇宙風(fēng)》1938年第六十期)

施蟄存遠(yuǎn)去云南,,行程三千公里,,將高堂、愛妻和幼子留在了戰(zhàn)火紛飛的松江,,他深知此去前途未卜,,家人或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但在云南大學(xué)任教,,他能夠獲得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用以支持家庭開支,這也體現(xiàn)了一種男子漢的責(zé)任與擔(dān)當(dāng),。西行途中,,他時常牽掛家人,,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每到沿途的停留站點,,他必定致書家中,。施蟄存的《寄內(nèi)》寫道:“干戈遍地錦書遲,每發(fā)緘封總不支,。莫枉相思歌杕杜,暫時辛苦撫諸兒,。浮云隨分天南北,,閨夢欲來路險巇。春水方生花滿陌,,王師旦夕定東夷,。”

1937年11月2日晚,,施蟄存接到大妹妹施絳年發(fā)來的電報,,得知其松江家屋被日本飛機炸毀,他寫有《得家報知敝廬已毀于兵火》一詩:“去家萬里艱消息,,忽接音書意轉(zhuǎn)煩,。聞道王師回濮上,卻叫倭寇逼云間,。屋廬真已雀生角,,妻子都成鶴在樊。忍下新亭聞涕淚,,夕陽明處亂鴉翻,。”(施蟄存:《北山樓詩》,,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0年,23頁)

圖片1940年夏天,,施蟄存從昆明回滬探親與陳慧華合影,。

1937至1945年這一時期,施蟄存在云南昆明,、香港,、福建永安和長汀等地工作謀生,除了偶爾回滬探親,,與陳慧華聚少離多,。但其間也有夫妻短暫相處的寶貴時光——1940年4月,施蟄存在香港學(xué)士臺租了一間房子,,陳慧華帶著四個兒子從上海來香港一起生活,,至當(dāng)年9月中旬舉家返回上海,。施蟄存的三子施達回憶:“我母親帶著我們四兄弟也去香港住過半年的時間,后來香港也遭到日本人的侵略,,只好再逃,。父親又去了內(nèi)陸,我們就回到上海,,定居在這里,。”(施達口述,、施如怡采訪整理:《憶父親施蟄先生》,,伊華、馬學(xué)強主編:《先賢與城市記憶:口述歷史專輯[一]》,,中西書局,,2014年,90頁)

陳慧華與施蟄存的朋友們

因做主編與經(jīng)營書店的關(guān)系,,施蟄存在文壇素來有“施老大”之譽,,在他身邊匯聚了劉吶鷗、穆時英,、戴望舒,、徐遲、徐霞村,、路易士等文學(xué)家,。陳慧華雖未涉足文學(xué)創(chuàng)作,但作為文學(xué)家的夫人,,她在施蟄存的朋友們心中,,留下了或深或淺的印象。

1940年,,穆麗娟攜女離港返滬,,與戴望舒分居。戴望舒十分思念妻兒,,在他1941年8月所寫的《林泉居日記》中記錄了他寫信給陳慧華等人,,希望他們常去穆麗娟處走動。日記里寫道:“心里雖則高興,,卻又想起麗娟在上海一定很寂寞,。我怎樣能解她的寂寞呢?叫別人去陪她玩,,重要看別人的高興,。周黎庵處我已寫了好幾封信去,瑛姐,、陳慧華等處也曾寫了信去,,不知他們會不會常常去找找她,,以解她的寂寞呢?咳,,只要我能在上海就好了,。”(戴望舒:《戴望舒全集 散文卷》,,王文彬,、金石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232頁)由此可見,在戴望舒看來,,好兄弟施蟄存的夫人陳慧華是一位可托付的朋友,。

陳慧華也是施蟄存與文友互通消息的聯(lián)絡(luò)人,。1958年,,同劃為“五類分子”的施蟄存關(guān)心性格剛直的老友傅雷的動態(tài)。在不便往來,、不相問聞的情況下,,陳慧華卻從傅雷夫人朱梅馥那里獲得消息,。施蟄存在《紀(jì)念傅雷》中寫道:“有一段時候,朱梅馥和我老伴都被居委會動員出去辦托兒所,她們倆倒是每天在一起,,我因此便間接知道一些傅雷的情況?!?/span>(施蟄存:《紀(jì)念傅雷》,,《新民晚報》1986年9月3日)

圖片七十年代末施蟄存與陳慧華在公園小憩

賈植芳這樣評價陳慧華,說施蟄存先生有一位賢惠的妻子,,還有一所“小洋樓”(張繼合:《滋味:與五十位文化名人聊天》,,大眾文藝出版社,2003年,,45頁),。晚年施蟄存身體不好時,面對絡(luò)繹不絕前來探訪的學(xué)人和后輩,,陳慧華就幫施蟄存擋駕或接待,。范泉日記記載,1996年10月18日他去探望剛出院的施蟄存:“今天去看他時,,他夫人陳慧華說,,出院后反而好了不少,又在繼續(xù)工作,,編散文集和雜文集,?!?/span>(范泉:《斯緣難忘》,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114頁)韓滬麟由陳子善陪同去拜訪施蟄存,他說:“我們剛剛坐定,,一位神清氣朗的老太太悄悄走進來為我倆各斟了一杯飲料,,又悄悄退出,施老說那是他的老伴,,長他一歲,,已經(jīng)九十三歲了?!?/span>(韓滬麟:《“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文壇耆宿施蟄存素描》,,引自陳子善編:《夏日最后一朵玫瑰:記憶施蟄存》,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238頁)

施蟄存以自己的方式愛陳慧華

有文章稱:“1957年和1966年施蟄存先后遭到迫害,陳慧華給了丈夫應(yīng)有的愛和寬慰,,每天用微薄的生活費精打細(xì)算艱難地度日,,從不埋怨丈夫。1978年,,丈夫終于平反了,,她以近八十歲的高齡仍舊主持家務(wù),親手帶大兩代孩子,。1986年她已八十四歲了,,對于自己風(fēng)雨同舟五十七年的老伴,施蟄存教授寫下了六個大字:'淡如水,,甜于蜜’,。”(陳超南:《家庭審美》,,上??茖W(xué)社會院出版社,1995年,,100頁)“文革”后期,,沈軼劉這樣評價施蟄存夫婦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婚姻:“相視惜,,百身潔,。桀同生,魔同劫。淡如水,,甜于蜜,。”(沈軼劉:《讀施蟄存陳慧華伉儷尊生六字訣》,,引自毛大風(fēng),、王斯琴編:《近百年詩鈔》,岳麓書社,,1999年,,200頁)

在后輩眼中,施蟄存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愛著發(fā)妻陳慧華:“他顧家,,寵女人,,甚至有意將妻子推上前臺,希望她拋頭露面,,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周旋,。郵寄賀年卡時,也不忘把兩人的名字一前一后標(biāo)注在落款上,。他們手挽手,,跋涉了七十多年,如今都老了,,老得聽不見,、走不動了,,依然彼此默默地眷顧著……”(張繼合:《當(dāng)年那汪月色——我認(rèn)識的十個老頭兒》,,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42頁)

圖片施蟄存與陳慧華在華東師范大學(xué)校園

晚年施蟄存寫下了不少日記,,在《閑寂日記》中多次提及陳慧華。步入老年后,,陳慧華身體欠佳,,需頻繁就醫(yī),施蟄存的日記中常流露出對她的關(guān)切與擔(dān)憂,。他們時而相伴逛街,,有時攜兒孫游玩公園。陳慧華病倒后,,施蟄存忙于處理生活瑣事,,學(xué)術(shù)創(chuàng)作一度中斷,這從側(cè)面反映出陳慧華在日常生活中為施蟄存解決了諸多后顧之憂,。在《昭蘇日記》中,,陳慧華成為施蟄存的主心骨,他幾乎將所有的工資、稿費和補貼都上交給陳慧華,,若有金錢需要,,則由陳慧華掌管開支。

圖片施蟄存與陳慧華同研究生王興康(后排右一),、張文江(后排左一),、宮曉衛(wèi)(前排左一)合影

施、陳二人的感情雖談不上浪漫,,卻是中國傳統(tǒng)家庭中夫妻相互扶持的表率,。當(dāng)趙凌河問起施蟄存的愛情體驗和婚姻生活,施蟄存說:“不浪漫,,我一點也不浪漫……她跟我在文藝上是談不攏的,,她也不懂文藝。我寫東西,,她也不懂,,看不懂,所以她管家?,F(xiàn)在,,因為我要抽煙,她不讓我抽煙,,我就說你住在后邊,,我住在前邊?!?/span>(趙凌河:《施蟄存訪問記》,,引自陳子善編:《夏日最后一朵玫瑰:記憶施蟄存》,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213頁)

施蟄存以作家的獨特方式表達對陳慧華的愛,這不僅體現(xiàn)在他的日記,,他寫給妻子的詩歌,、家書,還體現(xiàn)在他以妻子的名字衍生出一系列筆名發(fā)表作品,,尤其是翻譯作品,。從1931年至1959年,施蟄存分別用安華,、安簃,、薛蕙、薛衛(wèi),、惜蕙,、陳玫、陳蔚等筆名發(fā)表和出版了多篇外國文學(xué)譯作。有學(xué)者指出:“安華,、惜蕙,、薛衛(wèi)均為施蟄存的筆名。施蟄存的愛人名叫'陳慧華’,。這幾個筆名都是'慧華’的諧音,,或由'慧華’而來,寓有安慰憐惜內(nèi)人之意,?!?/span>(丁國成、于叢楊,、于勝:《中國作家筆名探源[三]》,,時代文藝出版社,2010年,,412頁)

圖片施蟄存與家人合影,。前排左起劉鐵彪(施守琪丈夫)、施守琪(施蓬小女),、施守琪兒子,、李盈(施守瑾女兒)、施守瑾(施蓬長女),、李斌(施守瑾丈夫),。中排左起陳慧華、施蟄存,。后排左起施守琨(又名施浩凝,,施邁兒子)、孫梅先(施蓬夫人),、施蓬(施蟄存次子),、施蓮(施蟄存長子),、施守珪(施蓮兒子),、許偉文(施守珪夫人)、金德文(施達夫人),、施達(施蟄存三子),、施邁(施蟄存四子)、鄭瑞芬(施邁夫人),。

2001年陳慧華去世,。夫妻二人風(fēng)雨飄搖相互扶持七十三年,老伴的離去對施蟄存打擊很大,。施達說:“母親去世后,,父親因為傷心過度,在床上躺了足足三個月,后來我慢慢安慰他,,總算還是起來了,,但基本上已經(jīng)不能走路了?!?/span>(《憶父親施蟄先生》,,《先賢與城市記憶:口述歷史專輯(一)》,101頁)

兩年后,,施蟄存去世,。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xué)規(guī)劃基金項目“施蟄存與文學(xué)編輯出版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批準(zhǔn)號24YJA751016)

·END·

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