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方劑 現(xiàn)在大二了 很快就要離開學校 去醫(yī)院實習 但是這個寒假很充實 到門診跟診 背誦中醫(yī)經(jīng)典 背誦中醫(yī)三字經(jīng) 回想起去年這個時候 是大一 也是寒假 我們潘茂名中醫(yī)傳承班的成員 都需要背誦 背誦點什么呢,? 沐子健老師要求我們 利用假期的時間 背誦150首方劑!??! 但是我比較懶 沒有自律性 150首的方劑也沒有好好背熟 直到開學 傳承班的同學都需要去默寫150首方歌 看到大家都在蹭蹭地寫 我只寫了五十首 就寫不了 不會默寫 沐子健老師看到我停筆了 他就小聲地說 “這次要好好背 方歌很重要?!?/span> “我們下學期就要學習方劑了,。” 所以 大一下學期的傳承班晨讀 也在背方歌 茂名荔枝熟的時候 大家都吃荔枝 吃完 都比較濕熱 那也包括我在內(nèi)了 有次傳承班講座 我們就開展了以濕熱為主題的內(nèi)容 對于濕熱 沐子健老師就給我們講解了 《甘露消毒丹》 這是濕熱的基礎(chǔ)方劑之一 對于濕熱 進行辨證論治和加減 很好用?? 老師說 我們傳承班的一個師兄 運用這首方劑 很靈活 也用得很棒 當我背好了方歌 師兄師姐們也開始準備去醫(yī)院實習了 在師兄師姐們離開學校的那天 沐子健老師在潘茂名中醫(yī)傳承班 給師兄師姐們開展了最后一個講座 《關(guān)于方劑的兩次使用》 雖然我們大一的同學會背方歌 但是我那會不懂什么意思 也不知道怎么使用 所以 我們大一的同學 決定去蹭課 也是和傳承班的師兄師姐們一起 聽“最后一節(jié)課” 沒有經(jīng)常聽過方劑的講座 聽老師講方歌 懵懵懂懂地 所以 我們還是先記筆記 記下來 也許某個時候就會了 也會有不同的感悟 (加入傳承班,,我們已經(jīng)有很多筆記,,這些都是我們的寶貝) 學方劑 暑假過去 大一正式結(jié)束 大二了 雖然很多課 但是幸好 方劑課是沐子健老師教我們 學習方劑的時候 老師比較注重方劑的臨床使用 大體上是從每首方劑的 ①臨床辨證要點 ②病理三要素 ③藥物組成及其分組 藥對 ④思維導(dǎo)圖 這樣來開展學習 但是 前提是要背誦方歌! ??背誦方歌是學習方歌的基礎(chǔ) 所以 我又很幸運 自己在大一的時候就已經(jīng)背熟了方劑,。 比如我們學習《茵陳五苓散》 ps:此為潘茂名中醫(yī)傳承班系列叢書—「中醫(yī)方歌集」 的內(nèi)容,。 學習《茵陳蒿湯》的時候 我知道此方有讓邪從小便排出的原理。 那 茵陳這味中藥 是不是也有讓邪從小便排出的原理呢,? 不知道什么原因 我也就這么理解了(·??·?)??? (但是現(xiàn)在跟診了才知道 不是這樣的哈·?·??) 學習了方劑 我還給自己給自己進行辨證論治 最記得的就是 牙齒痛 牙齦腫痛 唉,!牙痛不是病 痛起來真要命 痛了幾天 不行了 我得自己想點辦法 怎么辦呢? 突然想起來了 《清胃散》 上課我們還沒有教到清胃散 但是我背誦 所以有記憶 “清胃散用升麻連,,當歸生地牡丹全 或益石膏平胃熱,,口瘡?fù)卖把佬?/span> 我想直接就使用《清胃散》 但是沐子健老師說 ??學習中醫(yī) 一定要辨證論治 所以 我辨證了自己 按照病理三要素出發(fā) 病因:熱、濕,。熱為主 病位:牙齒,,胃 病機:實 我有濕邪 我想去濕邪 那我是不是應(yīng)該把清胃散加減祛濕方? 可是我那會還不會怎么加減 又想起老師說 第一次用方劑時 還是先使用原方 我們現(xiàn)在還是不會加減的 以后學會了再加減 嗯 我就喝了清胃散 效果也很不錯 但是比較慢 過了四天 牙疼才好 為了學習方劑 1班的傳承班同學也過來我們3班旁聽 他們走讀了一個學期 穿梭在 3 班和 4 班之間 這樣的學習精神 也是我需要去學習的 這學期學習方劑 學到的不僅僅是方劑的內(nèi)容 還有方劑的臨床使用 有時候 老師還會給我們講講生活 “病人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沒心沒肺的人活得最長久” ……… 用方劑 真正接觸方劑的臨床 是今年寒假到師父的門診跟診 沐子健 是學生 是我們的老師 是我們的師父 也是大家的中醫(yī)醫(yī)生 … 他有很多角色 在臨床跟診 我看到老師常使用六經(jīng)辨證和衛(wèi)氣營血辨證 方劑也使用得很妙 就簡單的清胃散來言 清胃散加上藿香 不僅可以清胃熱 還可以祛濕 上次我牙齒痛 有熱又有濕 我想 我就應(yīng)該要想到加上藿香這一味藥 藿香可以走表 使?jié)裥皬谋碜?/span> 祛風劑里面 有風常常見到會使用上荊芥 但是老師上課說 薄荷 也是一味祛風的好藥喔 不僅可以祛風 還可以清熱 這樣 清熱祛風 兩個都有兼顧到 臨床跟診上 我看到師父確實是這樣使用這兩味藥 (這兩味藥都要后下喔) “有風,, 使用荊芥” “有風又有熱 使用薄荷 或者是 荊芥少用 薄荷多用” 咳嗽方面 師父常用杏蘇散,、上焦宣痹湯、止嗽散等 濕熱方面 三仁湯,、甘露消毒湯,、茵陳五苓散等 食積方面 中藥常用雞屎藤、吵麥芽炒谷芽 無論是大人小孩 雞屎藤都有很好的清食積又有熱的作用。 小孩食積有熱最多 怎么辨證是食積,? 下次我們可以再分享一下關(guān)于這方面的臨床醫(yī)案和辨證論治 有痰 二陳湯,、半夏厚樸湯、溫膽湯等 臨近過年 人群密集的機會多了 所以很多人得了流感 有的人會以咳嗽為主 有的人又以上吐下瀉為主 關(guān)于流感的咳嗽 不要因為是流感 就害怕 一樣是使用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方法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通過病理三要素 還是按照原來的方法繼續(xù)進行辨證論治 至于上吐下瀉 葛根芩連湯和香連丸就很常用了 木香加上黃連 也就是香連丸 嗯 還有小柴胡湯 病在少陽的 小柴胡湯 這個就是就是六經(jīng)辨證了 師父使用六經(jīng)辨證比較多 所以他的《傷寒論》 也學得比較好 關(guān)于小柴胡 我們傳承班的同學 都知道的一個故事 在傳承班開展講座的時候 有次師父給我們講解方劑的使用 他說 “辨證論治中 遇到不會了 就開 小柴胡湯” 有時候覺得這句話不太真實 但是我們都比較相信我們的師父 有時候感冒或者是頭暈頭痛嘔吐了 沒有藥的時候就在宿舍沖服兩包小柴胡顆粒 效果也是很好?? 還有一句就是 “不會 又開保和丸 還不好 就小柴胡家保和丸 合用” 有次跟診 我說 師父 我頭痛又暈 是不是“中毒”了 金瑛和師姐給我針灸合谷 起初是有點用 沒幾分鐘我就彪冷汗了 由于我個人有點怕針 所以我不敢針灸 金瑛又給我按壓穴位 師父給我兩包小柴胡顆粒 兌水喝 還給我兩張少陽貼 讓我貼大椎穴 哎呦 第二天早上起床 竟然沒有再頭痛頭暈了 師父的貼膏也很好 臨近過年了 不免會大喝大飲 食積也避免不了啦 這幾天 和金瑛的伙食有點好 我們也食積了 當晚貼了消食貼 第二天 我們一直喊餓 說明藥效真的很不錯 特別是對于小孩子 不愿意喝中藥 貼膏確實是永遠的神 師父上次為我們研究的“四肢厥逆貼” 貼了兩次(半個流程) 我們就已經(jīng)感受到熱了 沒有以往的手腳冰冷 跟診的時間 接近尾聲 雖然我比較笨 掌握本領(lǐng)不夠強 但是 我學到的東西還是挺多的 我也很想很想和你們分享 但是一次兩次 我們講不完 可是我覺得 師父有一句話說得很對 也經(jīng)常和我說的 “學中醫(yī),背誦中醫(yī)經(jīng)典是我們的基本功,?!?/span> 我學習方劑也是 從背誦 到學習 再到臨床使用 有因有果有收獲。 好啦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 希望大家都能夠好好背誦,。 嗯 我也要好好背誦 我們下次再會,。 由23級潘茂名中醫(yī)傳承班學員梁綺雯撰文。 沐子健PS: 梁綺雯同學,,是我的中醫(yī)學徒,在學習中醫(yī)方面有靈性,,往往一點就明白,,就是背誦方面差點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