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兩國建交后,,對于急需打破美國外交束縛,、擺脫蘇聯(lián)擴張外交困境的法國來說,盡快實現(xiàn)與中方領導人的互訪,,是法國對華外交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正當戴高樂下決心要先邁出一步時,1969年4月,,由于法國國內的形勢,,他卻被迫辭職。 當時79歲高齡的戴高樂深知,,以法國總統(tǒng)身份訪華的愿望不可能實現(xiàn)了,,但他訪問中國的意愿卻更加強烈。 蔡方柏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法國大使館 原大使 頭年定了第二年戴高樂要來,,可是頭年他就去世了,,又沒有來成。所以總的來講,,戴高樂沒有來中國,,這是個歷史的缺憾。 戴高樂逝世后,,推動中法關系發(fā)展的責任就落在了他的繼任者——喬治·讓·蓬皮杜的肩上,。 張錫昌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法國大使館 原政務參贊 蓬皮杜是率先訪問中國,,打破了法國過去領導人你先我后這么個慣例。 1973年9月11日下午,,周恩來總理和歡迎群眾早早在首都機場等候,。機艙門打開,首位訪問中國的法國總統(tǒng)喬治·讓·蓬皮杜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 當晚,,周恩來總理為蓬皮杜總統(tǒng)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 這段珍貴的影像資料拍攝于1973年9月12日,。畫面中兩位老人滿臉笑容,,一位是80歲的毛澤東主席,另一位是62歲的蓬皮杜總統(tǒng),。 會談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開始了,,毛澤東主席分析了中法兩國外交政策,也談了自己對反對美蘇共管,,堅持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態(tài)度,。 毛澤東主席與蓬皮杜總統(tǒng)會見后,周恩來總理同蓬皮杜舉行了兩次正式會談,。雙方就國際形勢和雙邊關系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列舉了兩國在對外政策上的共同原則,雙方還談到了兩國的經濟貿易關系,。 這次訪華,,蓬皮杜總統(tǒng)到了北京、大同,、杭州,、上海。1973年9月17日,,上海下起了小雨,,上海市特別安排了送行的群眾,大家冒雨歡送遠來的客人,。 外賓離開后,,周恩來總理囑咐有關負責人員,,給機場歡送群眾喝些姜湯,以防感冒,。 蓬皮杜訪華是法國,,也是西歐大國中第一位在任元首應邀訪華?;氐桨屠韬?,蓬皮杜在記者招待會上高度評價這次訪問,并強調兩國在民族獨立,,不屈從于任何人等諸多問題上都有完全一致的共同點。 蓬皮杜訪華圓滿結束,,那么哪位中國領導人會代表中國回訪法國呢,? 1975年5月12日清晨,一架專機從首都機場起飛,,目的地是法國首都巴黎,。時任中國國務院第一副總理的鄧小平就在這架飛機上。 這是對蓬皮杜總統(tǒng)兩年前訪華的回訪,,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領導人首次出訪西方大國。 希拉克總理親自到機場迎接,,致歡迎詞,,還邀請鄧小平發(fā)表了答謝講話:“我很高興,應法國政府的邀請有機會來貴國進行正式訪問,,會見貴國領導人,,接觸法國人民?!?/span> 法方對鄧小平副總理接待規(guī)格之高,,超乎了所有西方媒體的想象,更有許多安排都打破了外交慣例,。德斯坦總統(tǒng)破例舉行了兩場正式會談,,還安排鄧小平下榻瑪麗尼國賓館。 訪問期間,,鄧小平參觀了凡爾賽宮,,去了巴黎郊區(qū)的農場。5月16日,,鄧小平乘直升機抵達加爾省的馬庫爾,,饒有興趣地參觀了馬庫爾核中心。 1975年5月17日,,鄧小平結束了對法國的正式訪問,,乘專機離開巴黎回國,。 從中法建交,戴高樂將軍與訪華失之交臂,,到蓬皮杜總統(tǒng)實現(xiàn)訪華,,再到鄧小平回訪法國,中法兩國領導人終于完成了互訪這一重要進程,,兩國的友誼也得到了持續(xù)發(fā)展,。 中法是真誠的朋友、共贏的伙伴,。建交60年來,,中法關系始終站在中國同西方國家關系的前列,成為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國家相互成就、共同前進的典范,。 60年一個甲子,,面對世界百年變局的風云際會,中法用歷史的火炬照亮前行的路,,密切全方位交流合作,,將推動中法關系邁上更高水平,取得更大成績,,更好造福兩國和世界,。 敬請收看今天(6月28日)20:00 《中法建交始末》 之 《高層互訪》 |
|
來自: 冬不拉拉 > 《中國革命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