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 1.典型癥狀:有與肝炎病人接觸史,,近期出現(xiàn)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消化道及/或全身癥狀,,如乏力、納減,、惡心,、厭油,、發(fā)熱及黃疸,肝腫大,、肝區(qū)痛,,鞏膜及皮膚黃染。 2.實驗室檢查:尿中尿膽原含量增加,,谷丙轉氨酶增高,,麝香草酚濁度試驗、鋅濁度試驗均可出現(xiàn)異常,;黃疸型肝炎患者,,尿內(nèi)膽紅素可呈陽性,總膽紅素及一分鐘膽紅素可增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檢測將有助于乙型肝炎的確診,。 3.本病多屬中醫(yī)托脅痛"、“肝氣郁滯’’,、“肝脹’’,,“陽黃"、“脅脹’’,、“陰黃”,、“虛勞’’等范疇。 一,、急 性 期 (一)無黃疸型 基本方 蒲公英18~30克,,土茯苓12克,秦皮9克,,白花蛇舌草30克,,廣郁金9克, 制大黃9克 加減法 1.濕偏重:加蒼術9克,。 2.熱偏重:加黃芩9克,,或豬膽汁炒黃連3克。 3,。脘腹脹:加炒枳殼9克,、木香9克。 4.犬便溏??;制大黃減量,,加炒自術9克,、焦六曲12克。 5.疲乏明顯:加糯稻根30克,。 6,。肝區(qū)痛明顯:加川楝子9克,、炒玄胡12克。 7.食欲減退明顯:加炒谷芽9克,、炒麥芽9克,,或用炙雞金(研末),每次3克,,每目2次,,吞服。 方義 基本方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土茯苓滲濕,廣郁金疏肝理氣,,例大黃蕩滌溫熱之壅滯,,秦皮清肝泄熱。 參考 ,, 1.本型多由飲食不慎,,或濕熱內(nèi)蘊,脾失繼運,,肝失疏泄而成,;治法初起以清熱化濕、疏肝解毒為主,。 2,。清熱解毒藥如板藍根、一見喜,、鐵扁擔,、虎杖、垂盆草,、過路黃,、半邊蓮、紫參,、敗醬草,、鳳尾草,化濕利尿藥如藿香,、佩蘭,、生苡仁、車前草,、玉米須,、金錢草,疏肝理氣藥如制香附、莪術,、砂仁,、柴胡、川樸,、青皮等均可選用,。 3.常用方有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氣、活血止痛),,平胃散(和胃,、理氣、化濕),,逍遙散(疏肝解郁,、健脾和營)等;愈后宜續(xù)服清肝扶脾丸或強肝丸(益氣健脾,、活血祛瘀,、理氣舒肝),以保護肝細胞,,促進肝細胞再生,,減輕病毒對肝臟的損害。 4.據(jù)報道柴胡,、烏梅,、五味子、金櫻子,、垂盆草,、白花蛇舌草、靈芝,、丹參,、野菊花、田基黃,、一見喜,、當歸龍薈丸、生地與柴胡同用,、板藍根與崗稔根同用,,均有降轉氨蔫作用;虎杖,、黃柏,、大黃、貫眾,、魚腥草,、晚蠶砂,,對乙型肝炎抗原有抑制作用。 預防 1;楊樹枝,、柳樹枝各30克,水煎成200毫升,,每服100毫升,,每日2次。 2.蒲公英,、板藍根各30克,、生甘草3克,水煎成100毫升,,每日1次,,連服3~5天。 3.白花蛇舌草30克,,每日煎服l劑,,連服7天。 4.甘露消毒丹12克(溫開水吞服),,每日1次,,連服5~7天. 提供的內(nèi)容是關于無黃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中醫(yī)治療方案,包括基本方藥和根據(jù)病情加減的藥物,。下面是對這些方案的解釋和說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