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起床,,沒到七點就去酒店吃早餐,。他們還在做飯,我說別管我,,我有啥吃啥,。哈哈哈,吃飽了,,還喝了杯咖啡,。 從住地鄭州商城所在的管城區(qū)打車到鄭州火車站,在車上再看一眼商湯的城,,再看一眼夯土的墻,,三千多年的時光從眼前飛逝而過······ 在偃師火車站打車到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路過偃師商城遺址,,據說是商湯的第一個都城,,但建好并沒有使用多久就遷都鄭州商城了,。至于商為什么總是遷都,,直到盤庚遷殷才穩(wěn)定下來,說法不一,,在我看來,,還是政權不穩(wěn)。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2019年才對外開放,,有五個展廳,,新館總的來說還不錯,。文物雖不算太多,但基體能撐起這個規(guī)模的館,。 在介紹大禹功業(yè)的青銅浮雕展廳,,我笑到不能自已。“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我只知道“微管仲,,吾其披發(fā)左衽矣”,什么時候“微禹,,吾其魚乎”,?(沒有大禹治水,我們都成魚蝦了,。) 看來沒有這些偉大人物,,我們今天還不知道是什么鬼樣子呢? 講到河南龍山文化的擴張,,和湖北的石家河文化變成后石家河文化時間吻合,,很可能就是龍山文化擴張的結果。而這種擴張,,最直接的實現(xiàn)方式就是戰(zhàn)爭,,展廳也是用浮雕來表現(xiàn)這一主題。 這個浮雕做得好極了,,執(zhí)戈的武士,,感覺他的眼神能殺人。 最傳奇的是其中一個射手,,居然不瞄準,,幾乎是閉著眼在射箭。我看過一個蒙古族人教射箭的視頻,,講的就是不瞄準,。他說:人在跑動過程中,尤其是在顛簸的馬上,,是不能瞄準的,,蒙古人射箭靠的是感覺——心到、眼到、手到,。這個觀點,,我是認可的。 整個展廳,,最知名的文物就幾件,,青銅鼎是其一。這個鼎,,是名副其實的中華第一鼎,,它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一件青銅鼎。只是,,我沒想到,,它的體量居然這么小,和后來鄭州商城出土的鼎不可同日而語,??磥恚瑲v史還是發(fā)展了,,技術還是進步了,。 一件鑲嵌綠松石的玉鉞,讓我印象深刻,。 鄭州商城的貴族墓中出土了一件類似裝飾手法的青銅戈,,從中可以看出夏商之間文化的傳承。 還有青銅鈴,、鑲嵌綠松石青銅牌飾,,大家都很熟悉了。有意思的是斗笠形的白陶器,,我沒想到它的用途,,看說明才知道是裝飾品。而且,,視頻復原了它的使用方式,。 夏代的巫師應該地位極尊貴,很有可能是由大貴族擔任,。他們頭上戴著斗笠形白陶器,,脖子上掛著綠松石青銅牌飾(圖片中被胳膊擋上了,其實有戴),,手中拿著青銅鈴,,有這一套通靈的神器加持,不管夏民信不信,,反正我先信了,。 從博物館出來,,打車到洛陽,過洛水橋,,看了下地圖:洛水和伊水在東邊匯合,,變?yōu)橐谅逅?,向北匯入黃河,。黃河一路東流,最后匯入浩蕩的渤海,。 在洛水與伊水之間的二里頭,,真是個好地方。早期粟作和稻作農業(yè)的混合地帶,,農業(yè)生態(tài)的多樣性能有效避免單一形態(tài)帶來的風險,。 從商湯的亳都(鄭州商城)到西亳(偃師商城),再到二里頭夏都,,這一場時空的逆旅,,我注視著它們,亦如它們幾千年來不變的凝視,。在這目光的交匯里,,我們彼此確認,那一刻,,我心安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