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朋友練習八部金剛功特別強調(diào)用力,,因為張至順先生的講解視頻中,,講,處處要用力,。 但實際上,,金剛功的用力,是放松后的用力,,不是簡單的肌肉緊張造成的蠻力。 且一一解釋如下。 一,、預備式提供了用力的整體思路張至順“金剛功”書中,,關于金剛功的答疑中說:“練習八部金剛功從始至終要求安靜自然,意念專一,,精神內(nèi)守,。” 這里安靜自然,、意念專一表達了用力的狀態(tài),,是自然用力非強力,意念專一,,表達用力過程是意念關照之下,,不是失控狀態(tài)。 預備式,,則提供了用力的整體思路:放松自然下的用力,。 肩寬站立,全身放松,,心平氣和,,心靜自然。 用力的方式是:五指并攏,,兩手伸直垂兩側,,手稍用力(暗力或暗勁),兩手用力身內(nèi)合再張開,,再合再展開,,如此三次。張至順明確提出不用力過猛。其實,,就是用手指自然并攏的張力和手腕轉(zhuǎn)動時的自然力,,其核心在于有一個相反的阻礙力。其實和易筋經(jīng)大勁類似,,屬于暗勁,,是不是整個胳膊和手全部筋肉緊張力。 張至順隨后講,,兩手猛向后用力,,上提疊掌到胸前。這個兩手猛向后用力,,不是失控的發(fā)力,,是意識注意力下慢而勻速的手腕受阻運動。 二,、第一部“雙手插頂利三焦”用力的完整解讀張至順講解“雙手插頂利三焦”時多次講用力,。這也是很多學習者誤解的出發(fā)點。 主要用力點: 兩手頭頂上插用力,; 兩手兩側下按用力,。 但是,需要注意其視頻講解中說,,慢慢用力,,動作要慢。 那么兩手頭頂上插用力,,其實是通過兩手兩側上舉-手指上翹-頭頂掌背合,,這一系列過程再上插用力的。顯然這個用力不是單純在最后完成的,,而是通過兩臂,、兩手向上的自然運行,甚至包括帶動的身體整體完成的,。這個用力絕對不是失控的,,突然促就的。 而兩手兩側下按用力,,也是慢慢用力下壓,,如同按壓浮起氣球一樣的用力,絕對不是尖銳的蠻力,。 三,、第二部“手足前后固腎腰”用力點解析這一部的用力點主要是: 合掌前沖; 開臂左右,; 背后合掌上沖,; 以及次用力點: 背后分掌下按; 開臂兩側; 合掌前伸,。 需要注意的力,,這些用力點都是在一中節(jié)奏中完成,非常自然,、勻速,,緩慢。 比較用力明顯的在于背后合掌上沖,。但是,,這個上沖幅度很小,而且是在兩掌相合的控制之下,,并沒有失去整體節(jié)奏,。 其實這一部的動作變化,非常有節(jié)奏地表達了金剛功用力的方式,,值得反復體會,。 四、第三部“調(diào)理脾膚需單舉”開合的用力法“單手舉”的用力方式其實和八段錦類似,,但細節(jié)更清楚,,完整地表達了“開”和“合”的兩種用力法。 上舉下按表達“開”,,以左手上舉右手下按為例子,這是在兩手握拳,,變掌架左掌上右掌下,,再上舉下按。 這個上舉下按的完整,,書中這樣講解:“身體放松,,五指自然并攏,手掌伸直,,左掌經(jīng)耳旁用力向上直舉,,變陽平掌,如托重物,;右掌從左腹外用力向下直按,,指尖向左?!?/span> 看,,先要身體放松,左掌如托重物,,右掌直下按也有阻力,。這個開是非常勻速有節(jié)奏的。 再看“合”,上下兩掌翻動,,左掌指天,,右掌指地,然后再握拳,,左拳下拉,,右拳上拉,其用力模式與開類似,,方向相反而已,。 五、第四部“左肝右肺如射雕”用力法解密金剛功“左右射雕”與八段錦不太一樣,。 有一個專門的放松動作,,兩臂旋轉(zhuǎn)兩圈。這非常巧妙,,讓兩臂和身體充分放松后再用力,。 而且,用力法也非常巧妙,,以右側右手推左手拉為例子,,是右手由上下右側畫弧推掌,再左弓步加持下,,左手從右掌處拉弓引力,,形成拉弓。這個拉弓力非常有彈性的,,不是簡單的使勁,。而且,隨后,,右掌翻掌前沖,,猶如箭頭發(fā)射。這個翻掌,,也是很巧妙的,。值得反復把味。 六,、第五部“回頭望足去心疾”的放松和扭動力“回頭望足去心疾”的用力類似開弓的推掌用力法,,只是另一個手為后插動作,并加了回頭望足動作,。 但這一式,,更強調(diào)放松和扭動力。 其余用力方式同于前幾式,。 七,、第六部“五勞七傷向后瞧”弧形用力張至順特別強調(diào)“五勞七傷向后瞧”不能用力扭頭,,以免扭傷。 但事實上,,這一式用力方式反而體現(xiàn)了金剛功用力的慢動作,。 放松,慢慢扭動,,身體逐步擰緊如同擰毛巾一樣,,再慢慢松開,回轉(zhuǎn),。 這個扭動,,就像推掌的發(fā)力過程,這個慢慢松開就如同翻掌的慢動作,。 其實八段錦的扭動方式也應如此,,只是多數(shù)人練習時過于用力反而失去效果。 八,、第七部“鳳凰展翅周身力”增力氣原理“鳳凰展翅周身力”是增氣力的功法,,但卻是動作幅度較大,但用力最緩和的,,幾乎不添加額外力,,主要靠身體前傾后仰的重力作用。 而且,,這一式放松動作增加了兩手上下旋轉(zhuǎn)三圈,,比“左肝右肺如射雕”還多一圈,這值得琢磨,。 兩臂旋轉(zhuǎn)三圈時,,直接借助身體重力,向前腿前傾彎腰,,手臂展擊小腿,彎腰起立連續(xù)三次,。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前傾彎腰和起立絕對不能用力,不然會傷到腰部,,特別是老年人,。 但是,巧妙的是,,恰恰是這一式最放松,、自然,最增氣力,。 其實,,這一點也完全可以應用到八段錦“怒目攢拳”上,。 九、第八部“兩足頓頓飲嗜消”用力和放松金剛功第八部“兩足頓頓飲嗜消”則提供了一種頭上頂和身體重力向下的拉伸方式,。 這一部采取兩手交叉下按方式,,更能表達,腳跟離地,,頭上頂力和身體重力之間的拉伸,。 這也從反方向證明,所謂的用力和放松也不能分開的,。 由此可見,,八部金剛功的用力并不是普通理解的“使勁”、“肌肉緊張”,,而是一種充分放松后,,自然運動狀態(tài)下的暗力、暗勁,,它是自然而然的,,過程形成的、緩慢勻速的,,好像有一個相反的阻力一樣,。所謂出處用力,發(fā)力時,,身體不是緊張,,而是充分放松的,氣血運行是通暢的,,當意識關照到手腕,、手掌時,氣到,,力量自然就到了,。 衛(wèi)昌國學 2023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