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徐娥,。 這種費力不討好的助人經(jīng)歷,大概是很多人都有過的體驗: 受人之托,,拐著彎兒找人,幫的是自己也不認識的人,,結果是你幫了1就有2,好像從此你就要為這件事的后續(xù)負責一輩子,; 自己手頭也不寬裕,,咬咬牙借錢給別人,結果陷入了借錢的無底洞,; 你一直覺得幫別人是舉手之勞,但被幫助的人反而產(chǎn)生了依賴,、嫉妒乃至更陰暗的心理…… 偶然看到一句話: 萬物有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場,,不要隨便去擾動他人的磁場。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功課。 不要輕易介入他人的因果,,背負他人的命運。否則,,損耗的是自身。 人這一輩子,,想要自立于世,無非這三個方面的因素: 能力,,就是一技之長、吃飯的家伙,,能自己養(yǎng)活自己;關系,,有生自己的、自己生的,,還有工作關系,、朋友關系……跟責任感、成就感,、幸福感有關; 第三是認知,,包括所謂三觀,,包括認識能力、學習能力和判斷能力,,而且你的認知必須是不斷迭代,、與時俱進的。 這里面的任何一點,都需要自己來學習,、獲得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習得,。 不管是父母,、兄弟姐妹還是朋友,,你在任何一個方面對某個人的幫助越界了,,那就不是在幫他,,而是在害他,。 因為每個人的能量有限,,你喂大了他的欲望,,等有一天必須放手讓他自己面對的時候,跟欲望有關的消費觀念,、消費習慣和能力范圍是很難改變和清晰的,。 這幾年大熱的“扶弟魔”,,幫弟弟交了學費,,還要幫弟弟買房子、娶老婆,、養(yǎng)孩子……結果呢?一旦不再輸血,,后果絕對是兩敗俱傷。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要面對和解決的課題,。建議和幫助越多,精力和能力消耗了,,實際的效果卻是越俎代庖,、拔苗助長、好心辦壞事,。 人是勸不醒的,只能痛醒,。有些南墻,是他必須自己用身體去撞了,,才知道回頭的。 我們能做的最好的幫助,,就是尊重對方的命運,讓他如其所是,,活出自己,。 有些人,,你越同情他,他就越懶惰,,依賴性越強。這個時候,,同情他,、可憐他,,其實等于是在害他。 除非他主動向你請教,,那就是緣分到了。否則,,不要妄做一個救世主。 適度幫扶是悲憫,,而過度的同情是災難。 一個人的人生過得好不好,,他本人才有權定義。他選擇的,、他想要的,對他來說就是好的,。 你不能剝奪他人從痛苦中受益的權利,,否則你就要背負他人的因果。 生活這場答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題目,,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解法。 有的人喜歡熱鬧,,有的人享受孤獨。有的人按部就班追求票子房子車子妻子孩子,,有些人就愛仗劍走天涯,、邊走邊唱,。 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判他人的答案,。更不能試圖改變他人以適應自己的期待。 更殘忍的是,,當你的認知超出了對方,他會本能地防衛(wèi)和抵抗,。甚至反過來道德綁架你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的重要而艱難的功課是——允許,。 允許父母沒有自我,整日活在無盡的操心之中,;允許伴侶時而擺爛,不懂如何捍衛(wèi)自己的利益,;允許他人受苦、犯錯,、不完美,因為這些也是他們的權利,。 每個人的每段經(jīng)歷都是有意義的:有些事,經(jīng)歷了,,才能成熟,;有些難關,闖過了,,才能蛻變。 我們不能用自己的好心去代替別人成長,。 讓自己成為自己,讓別人成為別人,,讓樹成樹,讓花成花,。 不妄圖去解決別人的人生課題,,更不要陪跑別人的糟糕人生,。 你要做的,是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