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閱讀第1031天 今天拜讀稻盛和夫先生對于自由和命運的一些見解。這兩個詞,,在如今的許多人心中也許逐漸淡忘,,也許有的以此為目標蹣跚前行。我不知道,,此生能否在這兩點有巨大收獲,,但是我想,以此前行的過程,,就是美好,!待到歲月凋零之際回首,也許能給我此生最深記憶,。 一,、世上無魔便無佛 在許久許久之前,在佛教和基督教中,,都提到了魔,,當然在基督教中這哥們還有名字,叫做撒旦,。這兩大宗教的宗旨之一,,就是勸人向善,那為什么會在他們的教義中還會有“魔”這種完全負面的生物呢,?這不是與他們宣傳的教義沖突嗎,? 我覺得這沒有沖突,恰恰相反,,有了這種生物的存在,,才更凸顯他們的作用。有一句話很粗暴:道歉如果有用,,這個世界還要警察干嘛,?魔的存在,就是為了突出佛,。就像我們評價好人與壞人,,怎樣才叫好人呢,?一定是有一個“壞人”形象與之襯托,這樣才被我們定義為好人,;雖然,,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 那魔又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如果我們?nèi)タ捶鸾?jīng)的內(nèi)容,,對魔的描述,基本上是人心中那最污濁的部分形成了魔,。當然,,這個詞有點抽象,怎樣才叫污濁部分,,沒法定義,。換到我們現(xiàn)在的時代,我想可以這么說,,就是人在放縱之后,,形成的后遺癥,形成了所謂的“魔”,。 昨天我談到了自由,,并且提到,完全的不管,,無拘無束,,不是真正的自由,那叫做放縱,,反而惡果更大,。在新世紀,不知道怎么回事,,青少年犯罪的事情逐漸上漲,,這不僅僅局限于中國(那些整天嚷嚷著中國青少年素質(zhì)下降的,真的是應(yīng)該以死謝天下?。?。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局面,我從其中的一個點來看,,就是畸形的自由,! 沒錯,是自由,,但卻是畸形的自由,。我不知道其他人,至少在我這一代,,村子里面的孩子家長對我們是比較嚴格的,,打罵真心很多,,這樣看起來是不符合家庭教育理念。但是,,這一代孩子可能讀書不一定好,,但是真的是能夠吃苦耐勞;可能不會大富大貴,,但也能養(yǎng)活自己,,不太可能違反亂紀,。同時也有那么一小撮,,家里人從小寵愛(典型的重男輕女家庭,或者獨生子女)于一身,,亦或一些自詡為開明的家長,,完全放養(yǎng)。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會是怎樣,?會有不錯的孩子,但是請想想,,在他們?nèi)松^和人格逐漸形成的階段,,這種放任的自由,帶來的也許就是迷茫,,空虛,,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是極度殘缺的,同時心性也容易混亂,。 每當我看到那些青少年犯罪,,尤其是那種校園槍殺案件的時候,都會很痛心,,從而更加覺得自己在教育這個行業(yè)的重要性,。以此為由,我在對孩子的思想教育會比較多,。我和家長經(jīng)常提到,,給孩子適當?shù)目臻g,是去溝通之后,,協(xié)商出來的空間,,絕不是所謂的任由孩子安排。我承認,,會有那種自覺的孩子,,但是這個風(fēng)險,你真心賭不起,! 在對于自由的把控上,,外界有法律,、道德或者所謂的制度,但我更希望的就是從內(nèi)心出發(fā),,學(xué)會慎獨,。我不提倡所謂的壓制自由,但是如果真的在不清楚怎么去調(diào)整這個度時,,我寧愿以壓制為始,,逐漸調(diào)整。釋迦摩尼在2500年前,,提到了“六波羅般若蜜”,,其中前四條,讓我很受觸動,,可以作為自己人生逐漸要去實現(xiàn)的: 布施:為他人盡力,,學(xué)會幫助他人; 持戒:要知足,,要遵守戒律,; 忍辱:要忍耐,有韌性,; 精進:要努力工作,、學(xué)習(xí),提升自我,。 看起來是不是很難,?至少自我看來很不容易。也許有的人想著來到世界走一遭,,就是天不管,,地不服,任意行天下,。在我想來,,那樣的人生,也許好則好矣,,留下的,,又能有什么? 二,、命運,,真的這么神奇嗎? 是,!以一個曾經(jīng)專研過修仙的書蟲來說,,真的很神奇。大命運術(shù),,在諸多小說中,,總會是第一牛逼存在,,誰要是會命運術(shù),那就是外掛般存在,。與之稍可抗衡的,,就是所謂的大因果術(shù),這種技能更多的在佛門那幫大佬手中,。那么命運到底是什么樣子,?它能否影響,能否改變,?它和因果又會是什么關(guān)系,? 命運,在我看來,,就是從你生下來到死這段過程中的各類經(jīng)歷,,它和人生什么關(guān)系,?不知道,。命運,肯定會有天注定的,,也別被“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毒雞湯給禍害了,。當然,我承認一點,,就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你出生在一個貧困山區(qū),,這個你得承認并接受,,這就是上天給你的開局身份。你接受之后,,如果僅僅就是完全融入這個身份生活,,沒想著去掙脫,那這輩子到死,,你也只會說命不好,。劉強東很明顯就不是一個完全聽天由命的人,他的人生,,總體來看,,真的可以稱為“逆天改命”! 那么因果和命運是什么關(guān)系,?稻盛和夫先生認為,,因果更重于命運。為何,?因為通過構(gòu)造事物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可以影響,,甚至改變命運。什么意思呢,?前面我曾說過因果,,這世上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關(guān)系存在的。我們現(xiàn)在做的事情,,就是以后事情的因,,那個果在未來收獲,這就是因果,;通過提前感知,,與人為善,自我修行,,種下這個因,,對我們自己未來產(chǎn)生改變,這就是果,。我很同意這個說法,,只是有一個小不同,就是因為我們最終想達到的目的,,是能夠讓我們命運有所不同,,所以在我們心中,其實命運的地位,,也許更重些,! 接下來討論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的人,,明明很不錯,,為什么諸事不順的感覺?有的人,,明明大大的壞,,但是禍害遺千年?有這種想法,,我覺得很正常,,就像我們說好人有好報,并不是你這一分鐘扶老奶奶過馬路了,,你下一分鐘就會得到老天爺?shù)摹昂萌舜蠖Y包”,。那樣,也許真的把好人好事變成了完全的功利主義,。 我們必須承認一點:有時候命運不好的時候,,即使做了一點點好事,也不足以讓事態(tài)好轉(zhuǎn);相反,,在命運好的時候,,即使干了一些壞事,因為有好運擋著,,壞的結(jié)果一時還出不來,。但,我們也要明白,,真正要讓人生有滋有味,,可能得學(xué)會一個詞,叫做“延遲滿足”,。如果僅僅因為一時行為之好壞,,就想得到事情的反饋,不好意思,,老天的靈敏度沒有那么高,,他的版本也許還沒有更新那么快。我們要清楚,,我們諸多行事,,不是僅僅為了馬上兌現(xiàn),這不現(xiàn)實,;而是為了在接下來的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終身逐漸展現(xiàn)。原來看到一篇文章,,是提到要去學(xué)習(xí),,要去看書,這樣最壞的結(jié)果也不過是大器晚成,。我認可有人不想看那么遠,,因為人生就要及時行樂。世上道法萬千,,終將不能舉世而行,,只需明本心,篤行之,,且待之后評說,,無悔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