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詩說中國》是首部以古詩及注論形式總結(jié)和致敬中華民族眾多圣賢豪杰的著作,,是為了能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總結(jié)經(jīng)驗、吸取教訓,,用古詩概括,、歌詠中華民族歷代圣賢的生平事跡及其精神風貌,融文史哲于一體,,顯精氣神于一言,,唯愿廣大青少年通過誦讀后烙印于心,得圣賢精神滋養(yǎng),、貫通中華文脈,、鼓舞華夏兒女大步前行,慎終追遠以繼往開來,,與古今賢哲一道,,為推動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此詩由國畫家孫持雄繪制《復圣顏子安貧樂道簞食瓢飲》詩意圖,。本文選自廖彬宇先生《詩說中國——中國精神之禮義三百圖》,,由著名文化學者張紅星教授注解。全書365篇內(nèi)容將陸續(xù)發(fā)布,,每幅圖之命名均為相關成語,。 丁亥歲懷復圣顏子七律 清高何必遠風塵,只患修誠豈患貧,。 陋巷終生無限樂,,其心三月不違仁。 賢哉簞食一瓢飲,,至矣儒行六載純,。 協(xié)理群經(jīng)酬壯志,請觀后世貴良臣,。 黃德勁先生詩評: “賢哉,,回也!”老夫子的一句評價,,是可以作為復圣顏子的蓋棺之論的,。讀罷彬宇先生的懷顏子七律,忍不住脫口而出的,,仍然是這句話:“賢哉,,回也!”,。以“誠”,,以“樂”,,以“仁”,以“純”,,以“良”為顏子畫像,,貧居陋巷,力學苦行,,壯志人生,,圣賢之雄,盡在詩中,!全詩無一生僻字生僻語,,讀來悉知悉見,質(zhì)樸若顏子,,而意悠長,,味無窮矣! 顏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居孔門四科之首,。他德行第一,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循禮行仁,尊師重道,。身居陋巷,簞食瓢飲,,人不堪其憂,而顏回不改其樂,??鬃釉啻畏Q贊他“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其心三月不違仁”,“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吾見其進,未見其止”,“賢哉,,回也,!”顏回是中國古代好學樂道的典范,德行的代表,被后世尊為“復圣”,。(安作璋先生語) 位居七十二賢之首的顏子,,不幸短命早逝,體現(xiàn)于《論語》中只有二十多段話,。而其中孔子獨獨稱許顏子的有十五段話,。《孔子家語》中亦有八個章節(jié)言及,并有《顏回》專章,。 生來苦貧又如何 “貧”,,是顏子人生的標志性底色。自幼便泡在苦水中,,卻阻不住圣賢心性,。“ 清高何必遠風塵,,只患修誠豈患貧 ,。” 君子何曾患貧,? 顏子世系, 據(jù)《學統(tǒng)》考證:“顏子名回 ,, 字子淵 ,, 魯人 , 黃帝之后也,。黃帝生昌意,,五傳而至陸終 , 生子六人 ,, 其五曰晏安 ,, 為曹姓 , 國于邾,。歷唐,、虞、夏,、商,,不能紀其傳。周武王克商,封其裔孫挾為邾子,。挾生非 ,, 非生成 , 成生車輔 ,, 車輔生將新 ,, 將新生訾父 , 訾父生夷甫 ,, 夷甫字伯顏 ,, 春秋時 , 有功于周,,齊威王命為小邾 ,, 別封其子友于邾。子孫遂以顏為氏。以其附庸于魯 ,, 故世世仕魯為卿大夫,。自夷甫以下,傳十七世 ,, 至繇 ,, 為卿士 , 娶齊姜氏,。以周敬王七年戊子 ,, 即魯昭公二十九年冬十一月十一日生顏子于魯 ……”。 顏子的生卒年歲并沒有嚴格的認定標準,。流行的說法,,顏回出生于周景王二十四年、魯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夏歷十一月十六日,。卒于周敬王三十九年,、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夏歷八月二十三日。 顏回家居魯國都城(今山東曲阜),。其東為魯國宮室及達官貴族的府第,西鄰孔子故里闕里,。因《論語》有“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贊語,,后人遂稱顏回所居住的地方為“陋巷”,今名“陋巷街”,。 顏回出生前后,,魯國公室已十分衰落,家臣勢力興起,,家臣叛亂屢有發(fā)生,。魯定公五年至九年(公元前505年至前501年)季氏家臣陽虎專政,并把持了魯國國政,。經(jīng)“三桓專權(quán)”,、“家臣執(zhí)國命”兩個時期后,魯國不僅宮室衰敗,,舊日貴族世家也大都衰落,。魯國的顏氏家族到顏路、顏回父子時,,除了保有祖?zhèn)鞯馁F族身份及顏路的魯卿大夫頭銜外,,便只有陋巷簡樸的住宅及五十畝郭外之田,十畝郭內(nèi)之圃了,。在生產(chǎn)力極為低下的春秋時期,,些許田產(chǎn)難以維持一個貴族家庭的生計,顏回父子不得不省去作為貴族家庭的一般性開支,簡居于陋巷,,勉強度日了,。 然而這一切并不妨礙顏回清高自取,而以一顆誠心向?qū)W問道,?!袄ю~于郊野,守志篤固,,秉節(jié)不虧,。寵祿不能固,威武不能屈,。雖有南面之尊,、公侯之位,德義有殆,,禮義不班,,撓志如芷,負心若芬,,固弗為也?!保ā稘摲蛘摗罚┛梢哉f,,顏子把“自潔高標”,保持了一生,,也因此備受后人欽仰,。 為重振家聲,以求發(fā)展,,顏回父子先后入孔門求學,。顏回“年十三,入孔子之門”,,是當時年齡最小者,,性格又內(nèi)向,不喜多言多語,,卻勤學好問,,篤志不輟。 馬骕《繹史》引《沖波傳》曰:“子路,、顏回浴于洙水,,見五色鳥,顏回問,。子路曰:'熒熒之鳥,。’后日,顏回與子路又浴于泗水,,更見前鳥,,復問由:'識此鳥否?’子路曰:'同同之鳥,?!伝卦唬?何一鳥而二名?’子路曰:'譬如絲綃,,煮之則為帛,,染之則皀。一鳥二名,,不亦宜乎,?’”其意是:有一次顏回隨子路去洙水洗澡,見五色鳥在河中戲水,,便問子路是什么鳥,。子路回答說:這叫熒熒鳥。過了些日子,,顏回與子路去泗水洗澡,,又在河中碰見五色鳥,顏回再次問子路:您認得這鳥嗎,?子路又答曰:這是同同鳥,。顏回反問:為什么一種鳥有兩個名字呢?子路說:就像我們這里出產(chǎn)的魯絹一樣,,用清水漂洗就是帛,,用顏色染就是皂,,一種鳥兩個名字不是很自然嗎,? 顏回的忠厚與內(nèi)向,掩蓋了他的聰穎善思,,就連孔子一時也難以斷定顏回的天資究竟屬于哪個層次,。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深入觀察了解,孔子才指出顏回并不愚,?!墩撜Z·為政》記載:“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鳖伝靥熨Y極聰慧,就連能言善辯的子貢也坦率地說不敢與顏回相比,?!墩撜Z·公冶長》記載:“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釉唬?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p> 顏回聰敏過人,虛心好學,,他較早地體認到孔子學說的精深博大,,對孔子的尊敬已超出一般弟子的尊師之情,他以尊崇千古圣哲之情尊崇孔子,,其親若父與子,。《論語·子罕》曰:“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逼湟鉃轭伝卦袊@地說:老師的道,越抬頭看,,越覺得它高明,,越用力鉆研,越覺得它深奧,??粗坪踉谇懊?,等我們向前面尋找時,它又忽然出現(xiàn)在后面,。老師的道雖然這樣高深和不易捉摸,,可是老師善于有步驟地誘導我們,用各種文獻知識來豐富我們,,提高我們,,又用一定的禮來約束我們,使我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我已經(jīng)用盡我的才力,,似乎已能夠獨立工作。要想再向前邁一步,,又不知怎樣著手了,。(《論語·子罕》) 顏回“尊師之德”,若父子,,若摯友,,若患難之交,生死相赴,,足以為后世之典范,。 顏回聽孔子講學,精力從不分散,。對孔子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尊敬,聽夫子教誨從不亂插言,打斷夫子的話,。孔子說:“語之不惰者,, “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論語·為政》)“與吾言無所不說,?!?《論語·先進》) 有不明白,或拿不準的問題,顏回總是認真地請教夫子,然后依夫子之言而 行。初入孔門不知如何處理學友之間的關系,他問孔子“朋友之際如何,?”孔子以君子之交相告,。顏回又問怎樣的人才算君子??鬃诱f:“愛近仁,,度近智,為己不重,,為人不輕,,君子也夫?!鳖伝赜謫柶浯?,孔子曰:“弗學而行,,費思而得,小子勉之,?!?《孔子家語·顏回》)顏回問:“小人之言,有同乎君子者,,不可不察也,。”孔子曰:“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故君子于為義之上相疾也,退而相愛,;小人于為亂之上相愛也,,退而相惡?!?同上) 顏回將西游,,與夫子辭行時,問夫子“何以為身”,。在顏回的心目中,,孔子不僅是授業(yè)解惑的終身之師,而且是時代的圣人??鬃又酪堰_到至高的境界,。他曾說:“ 夫子步亦步也 , 夫子言亦言也 ,, 夫子趨亦趨也 ,, 夫子辯亦辯也 , 夫子馳亦馳也 ,, 夫子言道 ,, 回亦言道也 ; 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 ,, 不比而周 ,, 無器而民滔乎前 ,, 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莊子·田子方》) 在顏回看來,孔子不僅學識淵博,個人的修養(yǎng)也達到了最高境界,,他可以在不加思考的情況下,,使自己的言行合于道。顏回曾對人說:夫子“能廢心而用形,?!?《列子·仲尼》) 《呂氏春秋·勸學》載:“顏回之于孔子也,猶曾參之事父也,。古之賢者,與其尊師若此,,故師盡智竭道以教,。”再看三則故事: 顏回與子路隨孔子進入衛(wèi)國后,,二人先至衛(wèi)都帝丘(今河南濮陽西南)顏濁鄒家,。顏回與顏濁鄒同為小邾子顏友的后人,子路則是顏濁鄒的妹夫,,彼此一向有往來,。顏回與子路告知孔子到衛(wèi)國來的真實情況,并希望顏濁鄒能把孔子一行推薦給衛(wèi)君,。顏濁鄒答應二人的請求,,把孔子一行的食宿安排在自己家中,以便早晚求教于夫子,。經(jīng)顏濁鄒,、蘧伯玉等人的推薦,衛(wèi)靈公接見了孔子及顏回一行,。顏回隨孔子在衛(wèi)國住了十個月,,有人向衛(wèi)靈公進言,說如果他們是為魯國圖謀衛(wèi)國而來,,該怎么辦,?衛(wèi)靈公遂派公孫余假暗中監(jiān)視孔子師徒??鬃涌质芷浜?,便匆忙離開衛(wèi)國,準備到陳國去,。不料途經(jīng)匡地(今河南長垣縣境)時,,被誤認作曾侵犯匡地的陽虎而被匡人圍困。 孔子等匆忙離開衛(wèi)都帝丘時,,顏回暫時留在顏濁鄒家,,以便觀察衛(wèi)國的動向。衛(wèi)靈公調(diào)查清楚孔子一行到衛(wèi)國來并不是魯國所派,,于是再次接受顏濁鄒,、蘧伯玉等人的勸諫,請顏回傳話,,懇請孔子回帝丘,。顏回至匡,見到了被圍困的孔子等人,。 《論語·先進》記載:“子畏于匡,,顏淵后,。子曰:'吾以女為死矣?!唬?子在,,回何敢死?’”(您還活著,,我怎么敢死,?)顏回是將喪生的危險都留給了自己。山東大學杜澤遜教授認為顏回“做學生做到了家”,,“從這里可以體會顏回境界之高,,有大智大勇和大擔當?!?/p> 《論衡·講瑞》里講到:少正卯在魯,,與孔子并??鬃又T,,三盈三虛,唯顏淵不去,,顏淵獨知孔子圣也,。夫門人去孔子歸少正卯,不徒不能知孔子之圣,,又不能知少正卯,,門人皆惑。子貢曰 :“夫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子為政,何以先之,?”孔子曰 :“賜退,,非爾所及 ?!辈徽搫e人怎么搖擺,,離孔子而去,甚至聰明如子貢,,都心生疑惑,,顏回都堅定不移,不離不棄,,認為自己的老師是圣人,,要終生追隨,。 還有“絕糧時期”的經(jīng)歷,。顏回隨孔子在陳,、蔡期間絕糧七天,子貢費了許多周折才買回一石米,。顏回與子路在破屋墻下做飯,,有灰塵掉進飯中,顏回便取出來自己吃了,。子貢在井邊遠遠望見,,很生氣,以為他偷飯吃,,便跑去問孔子:仁人廉士也改變自己的節(jié)操嗎,?孔子說:改變節(jié)操還叫仁人廉士嗎?子貢說:像顏回,,也不改變節(jié)操嗎,?孔子說:是的。子貢便把自己看到的情況告訴孔子,??鬃诱f:我相信顏回是仁人已非止一日,你雖如此說,,我仍不會懷疑他,,這里邊必定有緣故。你等等,,我問他,。孔子把顏回叫到身邊說:日前我夢見先人,,大概是啟發(fā)佑助我,。你把做好的飯端進來,我將祭奠先人,。顏回對夫子說:剛才有灰塵掉進飯里,,留在鍋里不干凈,丟掉又太可惜,,我就把它吃了,,不可以用來祭奠了??鬃诱f:是這樣,,我也一起吃吧。顏回出來后,,孔子環(huán)顧了一下身邊的弟子說:我相信顏回不是從今天開始的,。從此以后,大家更加信賴顏回。 由 此也可知孔子對顏回的贊譽,,并非平白無故而來,。《論語》中的記錄,,足以為明證,。附孔子稱許顏回的十五章: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罕)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子罕)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先進)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先進)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有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為政)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熟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公冶)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 子曰:“從我于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塞、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 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述而)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 天喪予,!”(先進)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先進)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 “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 季康子問:“弟子,熟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先進) 哀公問:“弟子,,熟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 心中有仁無限樂 “陋巷終生無限樂,,其心三月不違仁,。賢哉簞食一瓢飲,至矣儒行六載純,?!币缓勈常黄帮?,居陋巷,,三月不違仁,力學六載純,,終不改其樂,。即便是在孔子時代,這也是“高難度動作”,。更何況慕名貪利,,心浮氣躁之當下? 顏回在其人生的第一階段,,十三歲入孔門,,用了大約六年的時間,其學業(yè)基本已成,。東漢郎顗說:昔顏子“十八,,天下歸仁”。 而在其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則大約有十四年的時間,,隨孔子周游列國。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79年),,孔子“隳三都”的計劃失敗,,在魯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已不可能,便離開魯國,,開始周游列國,。顏回與子路隨孔子進入衛(wèi)國,先是發(fā)生了“回何敢死”的故事,,后衛(wèi)靈公雖然給了孔子豐厚待遇,,但不給孔子具體的事做,,也并不實踐孔子之道,。魯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春,,顏回隨孔子離開衛(wèi)國,向東南行數(shù)百里到達曹國,,在曹國稍作逗留,,于夏天到達宋國,。 孔子夫人亓官氏是宋國人,顏回的夫人也是宋國人,,且宋國又是孔子祖籍,,他們在感情上覺得比其他國家親近些,所以到達宋國后便去求見宋君,。宋君向孔子討教治國之策,,孔子借機向宋君宣揚自己的治國之道,,宋君聽后卻表示:你的主張是對的,,但我不能,我做不到(見《說苑·政理》),??鬃邮质x宋赴鄭,。 顏回隨孔子在鄭國考察了鄭國大夫子產(chǎn)執(zhí)政的政績,,考查了鄉(xiāng)校,拜祭了子產(chǎn),。在位的鄭國君臣無意留用孔子,,顏回只好隨孔子再離鄭赴陳。陳是南方媯姓小國,,相傳是舜的后裔,,國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陽)。不久,,顏回又隨孔子赴晉國,。晉是春秋時頗有影響的大國。能在晉國從政,,推行孔子的治國之道,,其影響所及遠非他國所比。 行至黃河東岸,,聽說趙鞅殺害賢臣鳴犢和竇犨的事,,孔子一行不能西行,再回到衛(wèi)國,,不久由衛(wèi)國再次入陳,。此時顏回已是而立之年,,按周禮,顏回應獨立講學或從事其他社會工作,,只是他在孔門中處于首席弟子的地位,,不得不以“回不愿仕”放棄了出仕做官的機會。 魯哀公四年至六年(公元前491~前489年)這段時間,,顏回在隨孔子到楚國去的過程中,,曾輾轉(zhuǎn)于陳國、蔡國,、葉國,、楚國之間。據(jù)《史記·孔子世家》載:楚王聽說孔子一行在陳蔡之間,,就派人去聘請孔子,。消息傳到陳蔡,兩國大夫深恐孔子入楚對己不利,,便派兵攔截,。孔子師徒最初不了解陳,、蔡派兵的意圖,,為躲避軍兵的襲擾,他們只好在曠野中行進,,不料陷入了絕糧的境地,。 在此處發(fā)生了一段十分著名的對話,可以看得出顏回作為最得意弟子的與眾不同,,志向高潔,。 “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未吾知邪,?人之不不我行也?!鬃釉唬?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貢入見。 孔子曰:'賜,,《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蔽岬婪切??吾何為于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nóng)能稼而不能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tǒng)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子貢出,顏回入見,。 孔子曰:'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蔽岬婪切埃课岷螢橛诖??’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保ā妒酚洝た鬃邮兰摇罚?/p> 簡言之,,這段對話主要是說,孔子覺得弟子們跟著顛沛流離,,可能有怨言,,為了堅定弟子們的信念,孔子把他們叫到身旁,,以《詩經(jīng)》為引說: “不是老虎,,不是犀牛,徘徊在曠野,,是何緣由,?”我的主張不對嗎?為什么受困在這里,? 子路認為主張不被別人采納,,是由于自身在仁智不到家。子貢認為是老師把標準定得太高,,別人接受不了,。孔子對子路,、子貢的回答不滿意,,說: 伯夷、叔齊是仁者吧,,卻橫遭殺害,。這說明仁智的人也會不遇時而遭厄運。至于降低標準,,迎合世俗,,實際是放棄理想,更要不得,。顏回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老師的思想至高至大,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所以為天下所不容,。不容才正可見君子,!因為別人不接受,是他們的責任,。如果我們的道沒有修好,,是我們的恥辱;我們的道已經(jīng)完善而不被采納,,那是各國掌權(quán)者的恥辱,。正確的主張不被人家采納,自己仍堅持下去,,才正可見君子,!” 毫無疑問,孔子聽了這樣的話是發(fā)自內(nèi)心高興的,,切中了夫子內(nèi)心深處的脈動,。因此感慨:“顏家竟然有這樣的好兒子!如果將來你發(fā)了財,,我愿替你當管家,。” 魯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顏回隨孔子回到衛(wèi)國帝丘,。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季康子派史臣公華,、公賓,、公林帶著禮品到衛(wèi)國來迎接孔子一行歸國。從此顏回結(jié)束了跟隨孔子長達十四年的列國周游,。 受盡磨難,,不改其志,,甚至能樂在其中,。因何能樂?樂在何處,?《二程遺書》有言: 昔受學于周茂叔,,每令尋顏子、仲尼樂處,,所樂何事,。 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周敦頤在《通書》中寫道: 顏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而不改其樂”,。夫富貴,,人所愛也,。顏子不愛不求,而樂乎貧者,,獨何心哉,?天地間有至貴至愛可求,而異乎彼者,,見其大,、而忘其小焉爾。見其大則心泰,,心泰則無不足,。無不足則富貴貧賤處之一也。處之一則能化而齊,。故顏子亞圣,。 在周敦頤看來,顏子內(nèi)心追求的東西超過了一般的世俗意義的富貴,,顏子的樂或者不樂,,不依靠于現(xiàn)實的對象化的貧富,他所追求的是“天地間”的“至貴至愛”者,。周敦頤這里所點出的“天地間”是值得注意的,,顏子追求的是“天地間”的“大”者,此“大”與“小”的對舉也不是一般現(xiàn)象意義的大小,,追求此大,、實現(xiàn)此大之后有一種獨特的心靈狀態(tài),能夠“心泰而無不足”,?!盁o不足”這一表達很重要,它突出了顏子內(nèi)在化的一種感受,。在周敦頤看來,,顏子亞圣(僅次于孔子)與這種“樂”密不可分。(《孔顏樂處與宋明理學的展開》趙金剛) 為志而樂,,為道而樂,,為心中之光明俊偉而樂,也許是每一位胸懷濟世利民之志的圣人君子所獨有的吧,!對此,,諸位儒學大家,多有論及,。 楊朝明教授說: 孔子接連贊嘆“賢哉,,回也”,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不改其樂,,這是安貧樂道。安貧可不是追求貧,,它是貧而不改其志,,這是一種人生格局、境界,。真正有了“心”,,有了顏回那種“其心三月不違仁”的格局與境界,才有可能能安貧樂道,。如果沒有境界,,就是另外的情形,“小人窮斯濫矣”,,為了追求富貴不擇手段,。 人若“貧而樂,富而好禮”“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這是難能可貴的。顏回能做到安貧樂道,,安貧安命,,是一個敬天畏命的君子。我們應該像顏回一樣,,正確地對待自己,,不能畫地為牢,有時候并非“力不足”,,而是根本沒努力,!所謂安命,不是消極對待自己的天命,,而是積極認真的人生態(tài)度,。追求一個向上向善的人生,就不能畫地為牢,。(《論語·雍也》 ——立己達人,讓生命扎根) 李澤厚先生說: 《朱注》程子曰:顏子之樂,,非樂簞瓢陋巷也,,不以貧窶累其心而改其所樂也,故夫子稱其賢。又曰:簞瓢陋巷非可樂,,蓋自有其樂爾,。其字當玩味,自有深意,。又曰:昔受學于周茂叔,,每令尋仲尼顏子樂處,所樂何事,?愚按:程子之言,,引而不發(fā),蓋欲學者深思而自得之今亦不敢妄為之說,。 ……馬王堆帛書《王行篇》有:“君子無中心之憂則無中心之智,,無中心之智則無中心之悅。無中心之悅則不安,,不安則不樂,,不樂則不德?!薄皹贰痹谶@里雖然并不脫離感性,,不脫離心理,仍是一種快樂;但這快樂已經(jīng)是一種經(jīng)由道德而達到的超道德的穩(wěn)定“境界”(state of mind),。這里的“憂”,,當然也并非一般的憂愁,但可釋為Heidegger的“畏(死)”或“煩(生)”,。但“畏”如只是封“死”的憂,,在儒學看來,便過于空泛而無謂,?!八馈庇卸喾N,其共同性也許只在于生物性的終結(jié),,如只是“畏”此,,乃一意識或超前意識之動物而已。因之“憂”,、“畏”對儒學說,,當有更多的具體內(nèi)容?!俄n詩外傳》說,,“君子有三憂,弗知,,可無憂乎,?知而不學,,可無比乎?學而不行,?可無憂乎,?”宋儒范仲淹說,“在山林則憂其君,,在廟堂則憂其民,,進亦憂,退亦憂,?!笨梢姡瑧n,、煩,、畏于儒學均仍執(zhí)著于此際人生,擁有具體內(nèi)容,。從而“憂”而思,,而學,也才有“智”,,有“悅”(“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而后達到“樂”的境界。亦“知之”(認識),“好之”(道德),“樂之”(審美)也,。(《論語今讀》) 再有蘇軾與程顥之顏樂亭詩銘,,可以一并參考,更能知彬宇先生“陋巷終生無限樂,,其心三月不違仁,。賢哉簞食一瓢飲,至矣儒行六載純,?!敝馕兑病?/p> 顏樂亭詩并序·蘇軾 顏子之故居所謂陋巷者,有井存焉,膠西太守孔君宗翰,始得其地,浚治其井作亭于其上,命之曰“顏樂亭”,。昔孔子以簞瓢陋巷賢哉顏子,,而韓子乃以為哲人之細事,何哉,?蘇子曰:君子之于人也,,必于小者觀之,自其大者容有偽焉,。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聲于破釜;能搏猛虎之暴,,不能無變色于蜂蠆,。孰知簞食瓢飲不改其樂為哲人之大事乎,?乃作《顏樂亭記》,,以遺孔君,,正韓子之說,且以自警云,。 天之生民,,為之鼻口。美者可嚼,,芬者可嗅,。 美必有惡,芬必有臭,。我無天游,,六鑿六斗。 騖而不返,,跬步商受,。美哉我?guī)煟苍谖⒙?/span> 渺然其身,,中亦何有,。孟賁股栗,虎豹卻走,。 我求至樂,,千載無偶。飄然從之,,忽然在后,。 顏樂亭銘·程顥 天之生民,是為物則,。非學非師,,孰覺孰識。 圣賢之分,,古難其明,。有孔之遇,有顏之生,。 圣以道化,,賢以學行。萬世心目,,破昏為醒,。 周爰闕里,惟顏舊止,。巷汙于榛,,井堙而圮,。 鄉(xiāng)閭蚩蚩,弗視弗履,。有卓其誰,,師門之嗣。 追古念今,,有惻其心,。良賈善諭,發(fā)帑出金,。 巷治以辟,,井渫而深。清泉澤物,,佳木成蔭,。 載基載落,亭曰顏樂,。昔人有心,,予忖予度。 千載之上,,顏惟孔學,。百世之下,顏居孔作,。 盛德彌光,,風流日長。道之無疆,,古今所常,。 水不忍廢,地不忍荒,。嗚呼學正,,其何可忘。 (《河南程先生文集·卷三》) 志在圣賢萬世澤 “協(xié)理群經(jīng)酬壯志,,請觀后世貴良臣,。” 尾聯(lián)一句,,彬宇先生以高度凝練之語言,,給了顏子一生極具高度之評價:顏子心甘情愿地將自己放在“協(xié)理”的位置,卻在千年之后,,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士人學子,,立德立功立言,做君子,,做良臣,,做頂天立地的大人,。顏子是徹底“無我”的,無我的顏子,,卻是有“大為”的,! 錢穆先生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說道: 我們通常聽人說,某人無所表現(xiàn),,似乎其人無所表現(xiàn)即不值提,。但在中國歷史上,,正有許多偉大人物,,其偉大處,則正因其能無所表現(xiàn)而見,。此話似乎很難懂,,但在中國歷史上,此種例,,多不勝舉,,亦可說此正是中國歷史之偉大處,也即是中國文化之偉大處,?!?/p> 在孔子七十二弟子中,顏淵似乎是最無表現(xiàn),??鬃诱f:“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匾膊挥?。”又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鳖仠Y死,,孔子哭之慟,。并說:“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然顏淵在孔門到底是無表現(xiàn),,不能與子路,、子貢、冉有,、宰我諸人相比,。故太史公亦云:“伯夷、叔齊雖賢,,顏淵雖篤學,,得孔子而名益彰?!笨梢娍鬃幼钅芸粗厝宋镏疅o表現(xiàn)之一面,。孔子目此為德行,,吳太伯民無得而稱,,孔子卻稱之為至德。德行在孔門四科中高踞第一,。太史公作《史記》可謂深得孔子之意,。 顏子“無表現(xiàn)”,不是無可表現(xiàn),,并不是無能力表現(xiàn),,而正是“無我”之體現(xiàn)。顏回重歸魯國,,已年近不惑,,在孔門中是最有條件繼承孔子學說的弟子之一,也是孔子的希望所在,??鬃釉诓荒苋胧俗龉伲_到以其思想治國的情況下,,靠辦學廣收弟子來傳播他的治國主張,。他希望弟子能入仕則入仕,不能入仕則通過講學傳授其治國之道,,使其思想,、主張能為后世所用。所以顏回在未入仕為官的情況下,,設壇講學實為必然,。 顏回作為孔門高足,當時欲求其為師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這從當時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常常向顏回請教一事即可得知,。如仲孫何忌請教顏回:“一言而有益于仁智,,可得聞乎?”顏回以“豫”,、“恕”告之,。(《孔子家語·顏回》)叔孫武叔多攻擊別人的過失,他求教顏回時,,顏回引用孔子的話“言人之惡,,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告誡叔孫武叔,,并說:“君子攻其惡,,無攻人之惡?!保ā抖Y記·檀弓下》) 顏回講學所用教材,不外《詩》,、《書》,、《易》、《禮》,、《樂》,、《春秋》等。只是他對《易》接觸較早,,研究較深入,,“顏淵弱冠,而與仲尼言《易》,?!保ā斗ㄑ浴柹瘛窎|晉李軌注) 顏回二十歲時,便能應用《易》作預測,。周游列國時,,子貢外出久不歸,占算其歸期,,得“鼎”卦,,鼎折足,都說無足不來,。而顏回卻從南方多水路,,推知無足必是乘船歸來,果然言中?!犊鬃蛹艺Z·顏回》曰:“孔子在衛(wèi),,昧旦晨興,顏回侍側(cè),,聞哭者之聲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對曰:'回以此哭聲,,非但為死者而已,又將有生離別者也,?!釉?'何以知之?’”對曰:'回聞桓山之鳥,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將分于四海,。其母悲鳴而送之。哀聲有似于此,,謂其往而不返也,,回竊以音類知之?!鬃邮谷藛柨拚?,果曰:“父死家貧,賣子以葬,。與之長決,。子曰:'回也,善于識音矣,?!?/p> 顏回能從事物的細微之處,預示事物的發(fā)展結(jié)果,對這種預見能力孔子稱為“知幾”,?!兑住は缔o下》:“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兇之先見者也,?!庇终f:“易曰:不遠復,無祗悔,,元吉,。”張載《橫渠易說·系辭下》亦說:“盛德之士,然后知化,,如顏子庶乎知化也,。有不善未嘗不知,已得善者,辨善于不善也,?!兑住吩?'有不善未嘗不知’。顏子所謂不善者,,必只是以常意有跡處便為不善而知之,,此知幾也,于圣人則無之矣,?!庇终f:“顏子心不違仁,故不善未嘗不知,,其致一也,。” 歸魯之后,,顏回除講學外,,便是幫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他不限于一般的刻寫與編簡,,而是著重于考證及校對,,把周游列國時所獲得的不同版本互作參證,去偽存真,。特別是《易》,顏回是主要整理人之一,。在整理過程中,,顏回嘔心瀝血以致累死。顏回死后,,孔子在顏回對《易》所作整理的基礎上,,又經(jīng)“韋編三絕”的辛勞,才給后世留下一部完整的《易經(jīng)》,。 《韓非子》一書指出:自孔子死后,,儒分八派,“顏氏之儒”是其中的一派,。后世儒學專家大多認為韓非子所說的顏氏之儒,,是指顏回弟子在繼承顏子思想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儒學支派。(以上有關顏子人生行跡,,多取材于新編《陋巷志》·齊魯書社)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豹聞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鳖伝厥遣恍嗟?,其不朽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根本在“學”,,在“仁”,,在“誠”,在“樂”,。一言以蔽之,,安貧樂道,克己歸仁,。 《論語·顏淵》記述了顏回重視仁德修養(yǎng)的情況: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子雖然終生未仕,,但并不是沒有從政才能,,在當時一些大國執(zhí)政者的心目中,顏子是一位治世的能臣,。顏子本人也曾考慮出仕為相,只是因條件不成熟未能如愿,。 顏子主張治國應以舜為榜樣,反對過分壓迫人民,。有一次顏回與魯定公討論東野畢是否善馭的問題,,顏回十分推崇大舜,說:“舜巧于使民” , “舜不窮其民”,,“是以舜無失民”,。又進一步總結(jié)說:“臣聞之,,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自古及今,未有窮其下而無危者也,?!?/p> “禹、稷,、顏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顏子易地則皆然,?!?《孟子·離婁下》) 顏子主張“無伐善,無施勞,?!庇幸淮慰鬃右伝亍⒆勇贰案餮誀栔尽?。子路的志向是“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奔从懈M?有難同當。顏回則提出了“無伐善,,無施勞”,即不要毀棄善政,,不要過分施勞(奴役)于民眾,。 另外,《韓詩外傳》卷七載孔子,、顏回,、子路、子貢四人游山言志事,。子路標榜以武力衛(wèi)國,子貢稱以辯說為國解難,最后顏回謙讓說:“愿得小國而相之,,主以道制,,臣以德化。君臣同心,,內(nèi)外相應,。列國諸侯莫不從義尚風,壯者趨而勤,,老者扶而至,。教行乎百姓,德施乎四蠻,,莫不釋兵,,輻輳乎四門,天下咸獲永寧,。煊飛蠕動,,各樂其性。進賢使能,,各任其事,。于是,君綏于上,,臣和于下,。垂拱無為,動作中道,從容得禮,。言仁義者賞,,言戰(zhàn)斗者死。則由(子路)何進而救,,賜(子貢)何難之解,。”孔子聽后說:“圣士哉,。大人出,,小人匿。圣者出,,賢者伏,。回與執(zhí)政,,則由賜焉施其能哉,。” 春秋時期是中國社會的大變革時期,,“禮崩樂毀”,,群雄逐鹿。面對這種情勢,,孔子總結(jié)了前人的優(yōu)秀思想成果,,建立了一套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而希望能將其付諸實施,惠民利眾,,為此不惜生命,,奔波游走,累累若喪家之犬,。 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們,,他們的周游列國之路,就是在人生的這一條不知首尾的長廊中行進,,他們一直在困窘之中,,一直在挫折之中,他們的周圍都是血跡,,但是他們直面人生的慘淡,,正視淋漓的鮮血,他們一直奮然而前行,,他們承擔血的義務,,成仁就義。 從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4年,,這14年之間,,中原大地上,行進著一批仁者,、智者,、勇者,大丈夫,。他們是誰呢,?他們就是孔子和他的學生,借用毛澤東說長征的句子:周游列國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周游列國是宣言書,,周游列國是宣傳隊,周游列國是播種機,。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用他們的腳,為一個民族踏成了一條通往未來的大道,。(《仁者的義務》) 東漢禰衡有題《顏子廟碑》: 稟天地之純和,,鐘岳瀆之休靈,睿哲之資,,誕自初育。英絕之才,,顯乎嬰孩,。在束修之齒,,入宣尼之室。德行邁于三千,,仁風橫于萬國,。知微知彰,聞一覺十,。用行舍藏,,與圣合契。名為四科之冠,,實盡疏附之益,。爾乃安陋巷,挹清流,,甘簞瓢以充饑,,雖屢空而不憂。于時河不出圖,,周祚未訖,,仲尼無舜禹之功,先生抱元凱之烈,。其辭曰:亞圣德,,蹈高蹤。游洙泗,,肅禮容,。備懿體,心彌沖,。秀不實,,振芳風。配圣饋,,圖辟雍,。紀德行,昭罔窮,。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回年二十九,,發(fā)盡白,蚤死,??鬃涌拗畱Q,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 南懷瑾先生說,,講到顏回,,使我們想到古往今來,,許多有才而短命或薄命的人物,頗為傷感,。唐代詩人李商隱有兩句詩說:“中路因循我所長,,古來才命兩相妨?!闭媸沁_人知命的論調(diào),。(《論語別裁》) 最難過的是身為恩師的孔子。他情難自已,,發(fā)出了“噫,!天喪予!天喪予,!”的哀慟與吶喊,。 孔子即顏子,顏子即孔子??!何謂“復圣”?可以說,,顏子如同具體而微之孔子,,心靈相通,荷擔使命,;生死相從,,如影隨形。而其“微”,,不是微小微弱,,而是愈加微細至誠,愈加謙遜力行,?!皡f(xié)理群經(jīng)酬壯志,請觀后世貴良臣,?!贝蟮涝谛闹佔樱卧鼞褖阎??圣人未必受重于當時,,卻必當澤被于萬世! 有意思的是,,孔子的母親也姓顏,,即顏徵在。她生養(yǎng)了儒家至圣,儒家的始祖,;而顏回參與奠定了儒家思想基礎,,同時一個最大的意義還在于,樹立了儒家的人格標桿,,而人格力量又是儒家價值觀中的核心??梢哉f,,顏回樹立了修身的典范。后世顏之推秉承顏氏精神,,其《顏氏家訓》則貢獻了“齊家”的思想體系與運作模式,。從此,修身,、齊家這兩大階段,,由顏氏偉人奠定。至于治國平天下,,一個儒家偉丈夫巨星在唐代完美升起,,他就是——顏真卿。至此,,“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由顏氏四杰完整呈現(xiàn),成為中華文化大地上的四座“豐碑”,。 趙力能先生評: 顏回13歲師從孔子,,當時孔子已執(zhí)教十余年,已然名滿天下,。在入門當時是孔子最年幼的弟子,。因其有舉以知十之智,及能知行合一,,雖粗茶淡飯,、簞食瓢飲亦知足知樂,深得孔子真?zhèn)骷跋矏?,成為孔門七十二賢人之首,。學成后又協(xié)助孔子刪述六經(jīng),居功至偉,。協(xié)助孔子完成對六經(jīng)的刪述工作后,,英年早逝。 綜觀顏回的一生,,大多為追隨孔子奔走于六國,,歸魯后亦未入仕,而是窮居陋巷。他生活于天下大亂,、禮崩樂壞的社會,,儒家的仁義之志、王者之政常被斥為愚儒,、譏為矯飾,,在“世以混濁莫能用”(《史記·儒林列傳》)的社會環(huán)境中,他絲毫不愿改其志,,仍“尚三教(即夏教忠,、殷教敬、周教文)”,,期于“承衰救弊,,欲民反正道”(《白虎通·三教》)。 顏回一生是貧窮的,,但不是因為他無能和無智,,而是因為國家無道。顏回只好固守貧窮,,君子固窮的另一層含義,,則是君子固窮以守節(jié),不愿與宵小同流合污,,不愿曲學阿世,,不愿阿諛奉承使斯文掃地。如同周敦頤在《愛蓮說》里的表達,,出污泥而不染,,為天下保留一點讀書人的尊嚴。只有國家無道,,真正的人才才會遠離,。這就是所謂的“天地閉而賢人隱”。后世明君明白了這個道理,,開始學會大用多用賢良之人操持國事,,也才有了董仲舒、虞世南,、韓愈,、范仲淹、歐陽修,、張載,、包拯、朱熹,、文天祥,、王陽明,、海瑞、曾國藩,、左宗棠等一代又一代的大人君子,,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這也正是彬宇先生最后一句“請觀后世貴良臣”的內(nèi)涵與意義所在,。顏回若有知,,也當大感欣慰。 附:《孔子家語》對顏回的記述 1,、《孔子家語·致思》篇:顏回退而不對,。孔子曰:“回來,,汝奚獨無愿乎?”顏回對曰:“文武之事,,則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笨鬃釉唬骸半m然,各言爾志也,,小子言之,。”對曰:“回聞熏蕕不同器而藏,,堯桀不共國而治,,以其類異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輔相之,,敷其五教,,導之以禮樂,使民城郭不修,,溝池不越,,鑄劍戟以為農(nóng)器,放牛馬于原藪,,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戰(zhàn)斗之患,則由無所施其勇,,而賜無所用其辯矣,。”夫子凜然曰:“美哉,!德也,。”子路抗手而對曰:“夫子何選焉?”孔子曰:“不傷財,,不害民,,不繁詞,則顏氏之子有矣,?!?/span> 2、《孔子家語·三恕》篇:子貢出,,顏回入,,問亦如之。對曰:“智者自知,,仁者自愛,。”子曰:“可謂士君子矣,?!?/span> 3、《孔子家語·弟子行》篇:子貢對曰:“夫能夙興夜寐,,諷誦崇禮,,行不貳過,稱言不茍,,是顏回之行也,。孔子說之以《詩》曰:'媚茲一人,,應侯慎德,,永言孝思,孝思惟則,?!舴暧械轮朗茱@命,,不失厥名,,以御于天子,則王者之相也,。 4,、《孔子家語·六本》篇:子夏問于孔子曰:“顏回之為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賢于丘,?!?/span> 5、《孔子家語·顏回》篇: 魯定公問于顏回曰:“子亦聞東野畢之善御乎,?”對曰:“善則善矣,,雖然,,其馬將必佚?!倍ü粣?,謂左右曰:“君子固有誣人也?!鳖伝赝撕笕?,牧來訴之曰:“東野畢之馬佚,兩驂曳兩服入于廄,?!惫勚较?,促駕召顏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問吾子以東野畢之御,,而子曰善則善矣,其馬將佚,,不識吾子奚以知之?”顏回對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馬,舜不窮其民力,,造父不窮其馬力,,是以舜無佚民,造父無佚馬,。今東野畢之御也,,升馬執(zhí)轡,御體正矣,;步驟馳騁,,朝禮畢矣;歷險致遠,,馬力盡矣,;然而猶乃求馬不已,臣以此知之,?!惫唬骸吧疲≌\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義大矣,,愿少進乎?!鳖伝卦唬骸俺悸勚B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馬窮則佚,。自古及今,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惫珢偅煲愿婵鬃???鬃訉υ唬骸胺蚱渌詾轭伝卣撸酥愐?,豈足多哉,。” 孔子在衛(wèi),,昧旦晨興,,顏回侍側(cè),聞哭者之聲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對曰:“回以此哭聲非但為死者而已,,又有生離別者也,。”子曰:“何以知之,?”對曰:“回聞桓山之鳥,,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將分于四海,,其母悲鳴而送之,哀聲有似于此,,謂其徃而不返也,,回竊以音類知之?!笨鬃邮谷藛柨拚?,果曰:“父死家貧,賣子以葬,,與之長決,?!弊釉唬骸盎匾玻朴谧R音矣,?!?/span> 顏回問于孔子曰:“成人之行,若何,?”子曰:“達于情性之理,,通于物類之變,知幽明之故,,睹游氣之原,,若此可謂成人矣。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若乃窮神知禮,,德之盛也,。” 顏回問于孔子曰:“臧文仲武仲孰賢,?”孔子曰:“武仲賢哉,。”顏回曰:“武仲世稱圣人而身不免于罪,,是智不足稱也,;好言兵討,而挫銳于邾,,是智不足名也。夫文仲其身雖歿,,而言不杇,,惡有未賢?”孔子曰:“身歿言立,,所以為文仲也,。然猶有不仁者三,不智者三,,是則不及武仲也,。”回曰:“可得聞乎,?”孔子曰:“下展禽,,置六關,妾織蒲,,三不仁,;設虛器,,縱逆祀,祠海鳥,,三不智,。武仲在齊,齊將有禍,,不受其田,,以避其難,是智之難也,。夫臧文仲之智而不容于魯,,抑有由焉,作而不順,,施而不恕也夫,。《夏書》曰:'念茲在茲,,順事恕施,。’ 顏回問于君子,??鬃釉唬骸皭劢剩冉?,為己不重,,為人不輕,君子也夫,?!被卦唬骸案覇柶浯巍,!弊釉唬骸案W而行,,弗思而得,小子勉之,?!?/span> 仲孫何忌問于顏回曰:“仁者一言而必有益于仁智,可得聞乎,?”回曰:“一言而有益于智,,莫如預;一言而有益于仁,,莫如恕,。夫知其所不可由,斯知所由矣,?!?/span> 顏回問小人,。孔子曰:“毀人之善以為辯,,狡訐懷詐以為智,,幸人之有過,恥學而羞不能,,小人也,。” 顏回問子路曰:“力猛于德而得其死者,,鮮矣,,盍慎諸焉?!笨鬃又^顏回曰:“人莫不知此道之美,,而莫之御也,莫之為也,,何居為聞者,,盍日思也夫?!?/span> 顏回問于孔子曰:“小人之言有同乎,?君子者不可不察也?!笨鬃釉唬骸熬右孕醒?,小人以舌言,故君子為義之上相疾也,,退而相愛,;小人于為亂之上相愛也,退而相惡,?!?/span> 顏回問朋友之際如何??鬃釉唬骸熬又谂笥岩玻谋赜蟹茄啥ツ苤^,,吾不知其仁人也,,不忘久德,不思久怨,,仁矣夫,。” 叔孫武叔見未仕于顏回,,回曰:“賓之,,武叔多稱人之過,,而己評論之?!鳖伝卦唬骸肮套又畞砣枰?,宜有得于回焉,吾聞知諸孔子曰:'言人之惡,,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示庸テ鋹海瑹o攻人惡,?!?/span> 顏回謂子貢曰:“吾聞諸夫子,身不用禮,,而望禮于人,,身不用德,而望德于人,,亂也,。夫子之言,不可不思也,?!?/span> 6、《孔子家語·在厄》篇:子貢出,,顏回入,,問亦如之。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國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見君子?!笨鬃有廊粐@曰:“有是哉,,顏氏之子,吾亦使爾多財,吾為爾宰,?!?/span> 7、《孔子家語·在厄》篇:子貢以所飯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為仁久矣,,雖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將問之,?!闭兕伝卦唬骸爱犖粲鑹粢娤热耍M或啟佑我哉,?子炊而進飯,,吾將進焉?!睂υ唬骸跋蛴邪D珘欙堉?,欲置之則不潔,欲棄之則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笨鬃釉唬骸叭缓?,吾亦食之?!鳖伝爻?,孔子顧謂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倍佑纱四朔?/span> 8,、《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篇:顏回,,魯人,字子淵,,年二十九而發(fā)白,,三十一早死??鬃釉唬骸白晕嵊谢?,門人日益親?!被刂滦兄?,孔子稱其仁焉。 9,、《孔子家語·賢君》篇:顏淵將西游于宋,,問于孔子曰:“何以為身?”子曰:“恭敬忠信而已矣,。恭則遠于患,,敬則人愛之,忠則和于眾,,信則人任之,,勤斯四者,可以政國,,豈特一身者哉,。故夫不比于數(shù),而比于踈,,不亦遠乎,;不修其中,而修外者,,不亦反乎,;慮不先定,臨事而謀,,不亦晚乎,。” 張紅星教授注: 清高:純潔高尚,。漢·王充《論衡?定賢》:“鴻卓之義,,發(fā)于顛沛之朝;清高之行,,顯于衰亂之世,。” 《孔叢子?抗志》:“夫清高之節(jié),,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煩慮,擇天下之至道,,行天下之正路,。”晉·葛洪《抱樸子?逸民》:“若夫孝友仁義,,操業(yè)清高,,可謂立德矣,。” 唐·杜甫《詠懷古跡》之五:“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風塵:塵世,,紛擾的現(xiàn)實生活世界,。晉·郭璞《游仙詩》:“高蹈風塵外,長揖謝夷齊,?!?唐·皇甫冉《送朱逸人》詩:“雖在風塵里,陶潛身自閑,?!?/p> 修誠:誠意正心、修身齊家的合稱,。唐·陸贄 《答百寮請復御膳表》:“朕以銷災謝譴,,莫大于修誠;節(jié)用愛人,,必先于克己,。” 陋巷:簡陋的巷子,,借指貧寒,。《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币徽f,,狹小簡陋的居室。 劉寶楠正義:“顏子陋巷,,即《儒行》所云'一畝之宮,,環(huán)堵之室’。解者以為街巷之巷,,非也,。” 不違:依從,?!墩撜Z?為政》:“子曰:'吾與回 言終日,,不違,如愚,。 ’” 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 “不違者,,無所怪問,于孔子之言,,默而識之, 如愚,?!?《論語·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簞食瓢飲:《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 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后用為生活簡樸,,安貧樂道的典故,。唐·李復言 《續(xù)玄怪錄?韋令公皋》:“妾辭家事君子, 荒隅一間茅屋,,亦君之居,;炊菽羹藜,簞食瓢飲,,亦君之食,。” 儒行:儒家的道德規(guī)范或行為準則,,也為《禮記》篇名,。《禮記?儒行》:“哀公曰:'敢問儒行,?’” 南朝·梁·劉峻 《辨命論》:“瓛則關西孔子,,通涉六經(jīng),循循善誘,,服膺儒行,。” 協(xié)理:協(xié)助辦理,?!缎咽篮阊?佛印師四調(diào)琴娘》:“卿既為僧,,即委卿協(xié)理齋事?!?清·劉大櫆 《湖南按察司副使朱君墓志銘》: “(朱陵)考選貴州道監(jiān)察御史,,協(xié)理山東道事?!?/p> ———————————————————————— 《詩說中國——中國精神之禮儀叁百圖》為廖彬宇先生古體詩集,,《禮記》云“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彬宇先生匯集歷年吟詠往圣先賢及其事跡的古體詩365首,,透過圣賢事跡來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發(fā)揚禮樂文明,。該文獻簡單易記,大雅斯文,,使圣賢精神能夠讓人口耳相傳,,深入人心。是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心血之作,。既是歌頌古今賢哲,致敬圣賢,,也是獻禮新時代,,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綿薄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