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雪山,是云南迪慶州西藏林芝的界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省的第一高峰,。 卡瓦格博峰,,被譽為“雪山之神”,和苯日神山,、墨爾多神山,、阿尼瑪卿山、岡仁波齊,、尕朵覺沃,、雅拉香波神山,、喜瑪拉雅并稱西藏八大神山,卡瓦格博峰則被尊奉為八大神山之首,。 在藏族人的傳說中,,卡瓦格博是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也是藏傳佛教的守護神,,是西藏眾生繞匝朝拜的朝覲圣地,。 當地文化里,敬仰神山能夠減少罪過增加積德,,保佑家人及所有生命平安,,轉經朝圣的信眾遠道而來,匍匐頂禮,,場景十分震撼,,飛來寺附近的很多瑪尼堆,堆集著朝拜者的心愿,。 卡瓦格博峰,,當地藏民稱其為阿尼卡瓦格博,意思是卡瓦格博爺爺,,既然是爺爺,,怎么能爬到他的頭上呢? 藏族還有一個傳說:“當人類登頂卡瓦格博,,神便會離他們而去。對神山不敬,,神靈就會離開我們,,災難就會降臨。” 藏民心中的神山之首,,不容侵犯,,因此本地無人攀登卡瓦格博峰,也禁止外來人攀登卡瓦格博峰,。 上世紀30年代,,美國探險家洛克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稱卡瓦格博峰是“世界上最美之山”,。 卡瓦格博峰比珠穆朗瑪峰要低兩千多米,,而且人類征服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已有14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數十座,,但是迄今為止,,卡瓦格博峰未被人類征服,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處女峰”,。 美麗可遇而不可求,,只能遠看其圣潔之美,,而不能登頂踏足于腳下。 金字塔般突兀圣潔的卡瓦格博峰,,山高路遠,,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從昆明到梅里雪山,,需要一周多時間,,因此卡瓦格博峰在國內鮮為人知,但是在世界登山運動愛好者心目中,,卻是夢想征服的圣地,。 從1902年英國登山隊首次挑戰(zhàn)卡瓦格博峰起,人類十多次攀登卡瓦格博峰,,都以失敗告終,。 真正讓中國人認識到卡瓦格博峰,是1991年的那一場登山之難,。 1987年,,日本京都大學登山隊向中國體委遞交了聯(lián)合攀登卡瓦格博峰的申請,當時的云南省體委工作人員還不知道卡瓦格博在哪里,。 中日聯(lián)合登山隊來到了梅里雪山之下,,進行著精心的地質、動植物和氣象考察,,為登山作準備,。 登山隊員也幫助村民帶來了收入,因此相處關系融洽,,但是純樸的藏民并不知道他們將要攀登的山就是是卡瓦格博峰,。 1990年,隨著登山準備工作的推進,,開始為登頂做最后準備,,藏民們得知登山隊要登頂的正是卡瓦格博峰,平時相處融洽的藏民憤怒了,。 登山隊在飛來寺舉辦了隆重的登山儀式,,1990年12月初,正式開始登山,。 雖然有藏民攔路禁止登山,,隊員們還是繞路上了山。 登山隊員共計20人,,其中3名中方人員留在山下的大本營,,17名登山隊員,中方6人,,日方11人,,包括井上治郎,、佐佐木哲男、清水永信,、近滕裕史,、米谷佳晃、宗森行生,、船原尚武,、廣瀨顯、兒玉裕介,、世倉俊一,、工藤俊二,宋志義,、孫維琦,、李之云、王建華,、林文生,、斯那次里。 隊長是日本著名氣象學家井上治郎教授,,時年45歲,,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助理。 副隊長是中國登山家宋志義,,時年40歲,,中國登山協(xié)會教練。 登山隊上山后,,陸續(xù)建成了一號,、二號、三號和四號營地,。 三號營地位于峰頂之下海拔5300米的明永冰川上方。 四號營地海拔5900米,,是沖刺登頂的最后基地,。 登山隊員登山的過程,也是藏民反對和阻擾的過程,。 越來越多的藏民從四面八方匯聚于卡瓦格博山下,,最多時達到了兩萬多人。 藏民們聚集于飛來寺,,向卡瓦格博峰長跪叩拜,,祈禱山神顯靈,懲罰這些登山隊員,,“是時候施展神威了,,將登山者驅趕吧,!” 1990年12月28日,宋至義帶著“第一突擊隊”共5人從四號基地出發(fā)向登頂發(fā)起沖刺,。 中午時分,,突擊隊員到達海拔6200米處,看似“已經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點了”,。 突擊隊員繼續(xù)攀登至海拔6470米處,,距離峰頂的垂直高度僅有270米了,勝利就在眼前,。 然而就在此時,,卡瓦格博峰突然烏云蓋頂,氣溫驟降,,狂風暴雪,,寸步難行。 當天深夜,,突擊隊員被迫下撤至3號營地,,與主力會合后休整,根據氣象信息,,計劃1991年1月4日重新登頂,。 隊員們在3號營地度過了1991年的新年元旦,一直大雪不停,。 1991年1月3日晚,,每隔一會兒就要除雪,營地和大本營之間的通訊極為不暢,,時斷時續(xù),。 22:15,大本營:“是不是因為大雪導致濕度太高的緣故,?” 三號營地:“終止通訊吧,!再見!” 大本營:“再見,!” 這就是登山隊員和大本營的最后通話,。 1991年1月4日早晨,晴空萬里,,正如天氣預報所預測,,確實是沖刺登頂的好天氣! 但是大本營沒有收到三號營地的消息,,主動聯(lián)系也無訊息,,直到上午10點,仍然無法取得聯(lián)絡,大本營意識到可能出意外了,,立即上報中國登山協(xié)會,。 中國登山協(xié)會救援隊、西藏登山隊,、日本救援隊陸續(xù)趕到,,但是又遇上了暴雪天氣,救援力不從心,。 多日后,,一架高空偵察機拍攝到三號營地的山體上,有30萬噸以上的冰雪堆積物,,至此確認1月3日晚上登山隊員遭遇了雪崩,,登山隊員已無生還希望,中日雙方宣布停止救援行動,。 17名登山隊員長眠于明永冰川,,成為了舉世震驚的世界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難,亞洲第一大山難,。 卡瓦格博的神圣不容侵犯,,再一次被事實證明。 出于對死難者的感情,,云南省為京都大學登山隊保留了五年的首登權,。 1996年首登權期限的最后一年,京都大學登山隊再次攀登卡瓦格博,,同樣遭遇了藏民的重重阻攔,。 1996年2月1日,登山隊終于到達了1991年的隊員到過的6250米海拔高度,,突然接到氣象訊息:未來兩天內將有一個巨大的暴風雪過程,,可能要超過91年的那次降雪。 大本營命令山上的隊員迅速撤營,,能丟的丟,,能棄的棄,只要能活著回來就行,。 從四號營地到大本營,,本來要用6天的時間,他們一天就跑下來了,。 當隊員們到達大本營時,又接到氣象預報,,印度洋的暖濕氣流把云層吹走了,,近日天氣晴好。 登山隊員緊急下撤過程中,,體能嚴重透支,,再無重新登頂的信念了,。 日本登山隊宣布:“永遠放棄梅里雪山。” 1998年7月,,當地人在明永冰川,,偶然發(fā)現(xiàn)了1991年登山隊員的遺物,直到2003年,,共計找到了16位遇難者的遺體,。 卡瓦格博峰,是無數旅行者的夢想遙望之地,,也是眾多登山愛好者不能抵達的遺憾之地,。 2001年,云南省迪慶州德欽縣通過人大正式立法,,不再允許攀登卡瓦格博神山,,也禁止游客進入危險區(qū)域。 卡瓦格博峰,,人類永遠不能抵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