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英和粟裕參加過1959年的廬山會議嗎,?答案是肯定的。葉劍英在廬山會議期間,曾和聶榮臻一起去做彭德懷的工作,,勸彭德懷從大局出發(fā),,接受批評,做自我檢討,。 粟裕上廬山比較晚一些,,他也在會上發(fā)言。有人勸他趁機把1958年自己受到錯誤批判的事情提一下,,粟裕卻很坦蕩地表示,,不愿意在彭德懷同志受到批判的時候,提及那段往事,。 不得不說,,粟裕同志真是一個好同志,是一個十分正直的人,,是一個宅心仁厚的好人,。 在廬山會議期間,粟裕和葉劍英還留下一張合影,。從合影中來看,,他們的關系很好。的確如此,,1958年粟裕被解除總參謀長的職務,,遭遇人生中一個大挫折的時候,該何去何從呢,? 粟裕去了葉劍英擔任院長兼政委的軍事科學院,,擔任副院長,成為葉劍英的副手,。葉劍英一向對粟裕比較尊重,,比較器重,欽佩粟裕的戰(zhàn)功,,同情粟裕的遭遇,。 有一次,粟裕來看望葉劍英,,走的時候,,葉劍英堅持送他到門口。粟裕勸葉劍英別送了,,元帥送大將,,首長送下級,他承受不起,。葉劍英卻說道,,百戰(zhàn)之老將,,焉能不送? 葉劍英認為粟裕戰(zhàn)功赫赫,,是共和國的功臣,,這是不容抹殺的歷史,始終稱他為粟總,。對這樣的戰(zhàn)將,,怎能不送一送呢?元帥和大將英雄識英雄,,英雄重英雄,,真是一個佳話。 葉劍英和粟裕都是軍事科學院的領導,,于私于公,,他們都有很多的共同語言,所以專門于閑暇時間在風景秀麗的廬山上合影留念,。 合影中葉劍英手拿著一根棍子,,他當時已經(jīng)62歲了,是合影3個人中年紀最大的,。爬山的時候,,拿著棍子,要安全很多,,也會節(jié)省很多力氣,。 粟裕畢竟年輕,他沒有穿外套,,看上去比較干凈利落。葉劍英和另外一個人都坐著,,粟裕卻謙虛地站在一旁,,目光含笑,顯然他是比較放松的,。 細心的讀者朋友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在葉劍英和粟裕中間,還有一個人端坐著,,他是誰呢,?這個人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否則也不可能坐在葉劍英和粟裕中間,。 他叫賴祖烈,,出生于1907年,和粟裕同歲,。賴祖烈是福建永定人,,1928年參加革命,第二年光榮入黨。他并不是一位領兵打仗的將軍,,而是做財經(jīng)工作的,。 在中央蘇區(qū)工作的時候,賴祖烈參與創(chuàng)建了蘇區(qū)銀行,,他和毛主席的弟弟毛澤民,,一起創(chuàng)建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銀行和福建省分行,并擔任福建分行的行長,,積極為紅軍籌集款項和經(jīng)費,。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粟裕在前線打仗,,功勞很大,,賴祖烈的貢獻也不小,他為八路軍和新四軍籌集和輸送了大量經(jīng)費,。打仗需要錢,,賴祖烈的工作受到了周總理的贊賞。 新中國成立后,,賴祖烈擔任了周總理的財政秘書,,曾經(jīng)在周總理身邊工作,后來還擔任中央辦公廳特別會計室主任,、中南海管理局局長等職,,負責管理中央的特別經(jīng)費。 毛主席著作等身,,有很多稿費,,賴祖烈還曾經(jīng)代管毛主席的個人稿費。他的地位和級別可能沒有葉劍英和粟裕高,,但是他所處的位置很核心,,直接能接觸到周總理和毛主席。 1983年,,賴祖烈逝世,,享年76歲。1984年,,粟裕逝世,,享年77歲。1986年,,葉劍英逝世,,享年89歲。合影中3位開國元勛逝世的年份,,距離很近,。 |
|
來自: 海曲上人 > 《A*戰(zhàn)友篇》